Hare Krishna

वेदः . vedas . knowledge . 知識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bg12.15 [2024/10/10 10:18] hostbg12.15 [2024/10/20 07:47] (目前版本) host
行 1: 行 1:
-यस्मान्नोद्विजते लोको लोकान्नोद्विजते च य: । +<WRAP center box  >12 章 15 節</WRAP>
-हर्षामर्षभयोद्वेगैर्मुक्तो य: स च मे प्रिय: ॥ १५ ॥ +
-yasmān nodvijate loko +
-lokān nodvijate ca yaḥ +
-harṣāmarṣa-bhayodvegair +
-mukto yaḥ sa ca me priyaḥ +
-yasmāt——誰從;na——永不;udvijate——刺激;lokaḥ——人;lokāt——人;na——永不;advijate——打擾;ca——還有;yaḥ——任何人;harṣa——快樂;amarṣa——困苦;bhaya——恐懼;udvegaiḥ——渴望;muktaḥ——免於;yaḥ——誰;saḥ——任何人;ca——還有;me——「我」的;priyaḥ——很親切。 +
  
-15.「不會置人於困境,不會爲煩慮所擾,苦樂皆無動於衷,我對這樣的奉獻者很親切。+यस्मान्नोद्विजते लोको लोकान्नोद्विजते च य: ।\\ 
 +हर्षामर्षभयोद्वेगैर्मुक्तो य: स च मे प्रिय: ॥ १५ ॥\\ 
 +>yasmān nodvijate loko 
 +>lokān nodvijate ca yaḥ 
 +>harṣāmarṣa-bhayodvegair 
 +>mukto yaḥ sa ca me priyaḥ
  
-要旨 
- 
-這裡進一步描述奉獻者的一些品質。這樣的奉獻者絕不會把誰置於困難、焦慮、恐懼、不快之中。這樣的奉獻者,對每一個人,都很仁慈。他們不會叫任何人焦慮。另一方面,如果其他人試圖叫奉獻者焦慮,奉獻者也不受困擾。由於主的恩慈,對於任何外在的困擾,他們全無動於衷。實際上,奉獻者永遠全神貫注於 Krishna 知覺,從事奉献服務,這一切物質的情况不能夠吸引他們。一般來說,奉行物質主義的人在得到滿足感官和軀體的東西時,變得十分快樂,但當他們看到其他人得到滿足感官的東西,卻不快樂。他們感到不快和嫉妬。當他們預期敵人報復時,會在恐懼的狀態中;當他們不能夠做好一些事情時,會變得沮喪。但奉獻者超然於這一切困擾。因此,他們對 Krishna 來說,十分珍貴。 
- 
- 
-這裡進一步描述奉獻者的一些品質。這樣的奉獻者絕不會把誰置於困難、焦慮、恐懼、不快之中。這樣的奉獻者,對每一個人,都很仁慈。他們不會叫任何人焦慮。另一方面,如果其他人試圖叫奉獻者焦慮,奉獻者也不受困擾。由於主的恩慈,對於任何外在的困擾,他們全無動於衷。實際上,奉獻者永遠全神貫注於 Krishna 知覺,從事奉献服務,這一切物質的情况不能夠吸引他們。一般來說,奉行物質主義的人在得到滿足感官和軀體的東西時,變得十分快樂,但當他們看到其他人得到滿足感官的東西,卻不快樂。他們感到不快和嫉妬。當他們預期敵人報復時,會在恐懼的狀態中;當他們不能夠做好一些事情時,會變得沮喪。但奉獻者超然於這一切困擾。因此,他們對 Krishna 來說,十分珍貴。 
 == 字譯 == == 字譯 ==
 +<fs medium>yasmāt — 誰從;na — 永不;udvijate — 刺激;lokaḥ — 人;lokāt — 人;na — 永不;advijate — 打擾;ca — 還有;yaḥ — 任何人;harṣa — 快樂;amarṣa — 困苦;bhaya — 恐懼;udvegaiḥ — 渴望;muktaḥ — 免於;yaḥ — 誰;saḥ — 任何人;ca — 還有;me — 「我」的;priyaḥ — 很親切。</fs> 
 +
 == 譯文 == == 譯文 ==
 +「不會置人於困境,不會爲煩慮所擾,苦樂皆無動於衷,我對這樣的奉獻者很親切。
 +
 == 要旨 == == 要旨 ==
 +<fs medium>這裡進一步描述奉獻者的一些品質。這樣的奉獻者絕不會把誰置於困難、焦慮、恐懼、不快之中。這樣的奉獻者,對每一個人,都很仁慈。他們不會叫任何人焦慮。另一方面,如果其他人試圖叫奉獻者焦慮,奉獻者也不受困擾。由於主的恩慈,對於任何外在的困擾,他們全無動於衷。實際上,奉獻者永遠全神貫注於 Krishna 知覺,從事奉献服務,這一切物質的情况不能夠吸引他們。一般來說,奉行物質主義的人在得到滿足感官和軀體的東西時,變得十分快樂,但當他們看到其他人得到滿足感官的東西,卻不快樂。他們感到不快和嫉妬。當他們預期敵人報復時,會在恐懼的狀態中;當他們不能夠做好一些事情時,會變得沮喪。但奉獻者超然於這一切困擾。因此,他們對 Krishna 來說,十分珍貴。
 +\\ \\
 +這裡進一步描述奉獻者的一些品質。這樣的奉獻者絕不會把誰置於困難、焦慮、恐懼、不快之中。這樣的奉獻者,對每一個人,都很仁慈。他們不會叫任何人焦慮。另一方面,如果其他人試圖叫奉獻者焦慮,奉獻者也不受困擾。由於主的恩慈,對於任何外在的困擾,他們全無動於衷。實際上,奉獻者永遠全神貫注於 Krishna 知覺,從事奉献服務,這一切物質的情况不能夠吸引他們。一般來說,奉行物質主義的人在得到滿足感官和軀體的東西時,變得十分快樂,但當他們看到其他人得到滿足感官的東西,卻不快樂。他們感到不快和嫉妬。當他們預期敵人報復時,會在恐懼的狀態中;當他們不能夠做好一些事情時,會變得沮喪。但奉獻者超然於這一切困擾。因此,他們對 Krishna 來說,十分珍貴。</fs>
 +
    
 <- bg12.13-14|上一節 ^ bg|目錄 ^ bg12.16|下一節 -> <- bg12.13-14|上一節 ^ bg|目錄 ^ bg12.16|下一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