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e Krishna

वेदः . vedas . knowledge . 知識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bg13.13 [2024/10/06 01:04] hostbg13.13 [2024/10/20 08:37] (目前版本) host
行 1: 行 1:
-13. 「現在,我要說明甚麼是可悉覺的。你知道後就會嚐到永恒。它是無始的,而且從屬於我。它稱爲梵,也就是靈性,在這個物質世界的因果之外。」+<WRAP center box  >13 章 13  節</WRAP>
  
-要旨+ज्ञेयं यत्तत्प्रवक्ष्यामि यज्ज्ञात्वामृतमश्न‍ुते ।\\ 
 +अनादिमत्परं ब्रह्म न सत्तन्नासदुच्यते ॥ १३ ॥ 
 +>jñeyaṁ yat tat pravakṣyāmi 
 +>yaj jñātvāmṛtam aśnute 
 +>anādi mat-paraṁ brahma 
 +>na sat tan nāsad ucyate
  
-主已解釋過活動的場地和場地的悉覺者。祂也解釋過了解活動場地悉覺者的方法。現在,祂在解釋甚麼是可悉覺的,那就是靈魂和超靈。了解悉覺者:靈魂和超靈,就可嚐到生命的甘露。正如第二章所解釋的,生物是永恒的。這裡肯定了這一點。生物降塵世的日期並不確定。誰也不能追溯個別靈魂從至尊主處展示開來的歷史。因此,個別靈魂是無始的。《韋達》經典也肯定這點:軀體的悉覺者無生無死,充滿知識。《韋達》經典宣佈至尊主爲超靈,是軀體的主要悉覺者,也是物質自然三型態的主人。《聖傳經》說:「生物永遠在爲至尊主服務。主采坦耶在祂的敎義中也肯定了這點。因此,本節對梵的描述跟個別靈魂有關係。當「梵」一詞應用於生物身上,意義即爲自覺的梵,而非無限的梵。無限的梵是至尊性格神首。」 
 == 字譯 == == 字譯 ==
 +<fs medium>jñeyam — 可以認識的;yat — 那;tat — 那;pravakṣyāmi — 「我」將會解釋;yat — 那;jñātvā — 知道;amṛtam — 甘露;aśnute — 味道;anādi — 沒有開始;mat-param — 下屬於「我」;brahma — 精靈;na — 亦不;sat — 引起;tat — 那;na — 不;asat — 影響;ucyate — 被稱為。</fs> 
 +
 == 譯文 == == 譯文 ==
 +「現在,我要說明甚麼是可悉覺的。你知道後就會嚐到永恒。它是無始的,而且從屬於我。它稱爲梵,也就是靈性,在這個物質世界的因果之外。」
 +
 == 要旨 == == 要旨 ==
 +<fs medium>主已解釋過活動的場地和場地的悉覺者。祂也解釋過了解活動場地悉覺者的方法。現在,祂在解釋甚麼是可悉覺的,那就是靈魂和超靈。了解悉覺者:靈魂和超靈,就可嚐到生命的甘露。正如第二章所解釋的,生物是永恒的。這裡肯定了這一點。生物降塵世的日期並不確定。誰也不能追溯個別靈魂從至尊主處展示開來的歷史。因此,個別靈魂是無始的。《韋達》經典也肯定這點:軀體的悉覺者無生無死,充滿知識。《韋達》經典宣佈至尊主爲超靈,是軀體的主要悉覺者,也是物質自然三型態的主人。《聖傳經》說:「生物永遠在爲至尊主服務。主采坦耶在祂的敎義中也肯定了這點。因此,本節對梵的描述跟個別靈魂有關係。當「梵」一詞應用於生物身上,意義即爲自覺的梵,而非無限的梵。無限的梵是至尊性格神首。</fs>
 +
    
 <- bg13.8-12|上一節 ^ bg|目錄 ^ bg13.14|下一節 -> <- bg13.8-12|上一節 ^ bg|目錄 ^ bg13.14|下一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