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e Krishna

वेदः . vedas . knowledge . 知識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bg17.20 [2024/10/05 01:46] – 建立 hostbg17.20 [2024/10/20 21:45] (目前版本) host
行 1: 行 1:
-20.「在適當的時間和地方,出於責任,施捨給應得的人,而且不期望回報,這可算是善良型態的布施。+<WRAP center box  >17 章 20 節</WRAP>
  
-要旨+दातव्यमिति यद्दानं दीयतेऽनुपकारिणे ।\\ 
 +देशे काले च पात्रे च तद्दानं सात्त्विकं स्मृतम् ॥ २० ॥
  
-《韋達》典籍倡導布施予從事靈性活動的人,卻沒有倡導不加區別地向任何人布施。靈性的圓滿永在考慮之列。因此,布施應在朝聖的地方,在日蝕或月蝕的時間,在月底,在廟宇,而且應給夠資格的婆羅門或奉獻者。此外,布施應不期望回報。同時,基於同情,也可佈施與貧苦大衆,但如果一個窮人不値得布施,那麼就沒有靈怍的進步,換言之,不加區别地向任何人布施,並不是《韋達》典籍所倡導的。+>dātavyam iti yad dānaṁ 
 +>dīyate ’nupakāriṇe 
 +>deśe kāle ca pātre ca 
 +>tad dānaṁ sāttvikaṁ smṛtam
  
 +== 字譯 ==
 +<fs medium>dātavyam — 值得給與;iti — 如此;yat — 那;dānam — 慈善佈施;dīyate — 給與;anupakāriṇe — 給與任何一個人而不計較報酬;dese — 在地點;kāle — 在時間;ca — 還有;pātre — 適當的人;ca — 還有;tat — 那;dānam — 慈善佈施;sāttvikam — 在良好型態中;smṛtam — 認為。</fs>
  
 +== 譯文 ==
 +「在適當的時間和地方,出於責任,施捨給應得的人,而且不期望回報,這可算是善良型態的布施。
 +
 +== 要旨 ==
 +<fs medium>《韋達》典籍倡導布施予從事靈性活動的人,卻沒有倡導不加區別地向任何人布施。靈性的圓滿永在考慮之列。因此,布施應在朝聖的地方,在日蝕或月蝕的時間,在月底,在廟宇,而且應給夠資格的婆羅門或奉獻者。此外,布施應不期望回報。同時,基於同情,也可佈施與貧苦大衆,但如果一個窮人不値得布施,那麼就沒有靈怍的進步,換言之,不加區别地向任何人布施,並不是《韋達》典籍所倡導的。</fs>
 +
 +
 + 
 +<- bg17.19|上一節 ^ bg|目錄 ^ bg17.21|下一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