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e Krishna

वेदः . vedas . knowledge . 知識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bg18.20 [2024/10/17 02:32] hostbg18.20 [2024/10/21 00:40] (目前版本) host
行 1: 行 1:
-sarva-bhūteṣu yenaikaṁ +<WRAP center box  >18 章 20 節</WRAP>
-bhāvam avyayam īkṣate +
-avibhaktaṁ vibhakteṣu +
-taj jñānaṁ viddhi sāttvikam +
-sarva-bhūteṣu——在所有生物體中;yena——由誰;ekam——一個;bhāvam——處境;avyayam——不能被毀滅的;īkṣate——看到;avibhaktam沒有劃分的;vibhakteṣu——在無數劃分出來的當中;tat——那;jñānam——知識;viddhi——知道;sāttvikam——在良好的型態。 +
-20.「在芸芸存在中看到完整的靈性本性,在分割中看到完整;這知識就是善良型態的知識。+
  
-要旨+सर्वभूतेषु येनैकं भावमव्ययमीक्षते ।\\ 
 +अविभक्तं विभक्तेषु तज्ज्ञानं विद्धि सात्त्विकम् ॥ २० ॥ 
 +>sarva-bhūteṣu yenaikaṁ 
 +>bhāvam avyayam īkṣate 
 +>avibhaktaṁ vibhakteṣu 
 +>taj jñānaṁ viddhi sāttvikam
  
-一個人在每一生物中,半神人也好,人類也好,動物也好,雀鳥也好,野獸也好,水族也好,植物也好,看到一靈魂存在,就擁有善良型態的知識。所有的生物中都有一個靈魂存在,雖然生物由於以前的活動不同,所以軀體有異。正如第十七章所描述,每一軀體所表現的生命力是來自至尊主的高等本性。因此,理解毎一軀體都有高等本性,也即生命力,就是善良型態的理解。這生命能力不會毀滅,雖然軀體會毀滅。我們察覺受條件限制的物質存在因爲有很多形式,所以表現爲軀體的不同。因此,生命能力好像是分割了。這種非人格化的知識最後導引人走上自覺之途。 
 == 字譯 == == 字譯 ==
 +<fs medium>sarva-bhūteṣu — 在所有生物體中;yena — 由誰;ekam — 一個;bhāvam — 處境;avyayam — 不能被毀滅的;īkṣate — 看到;avibhaktam沒有劃分的;vibhakteṣu — 在無數劃分出來的當中;tat — 那;jñānam — 知識;viddhi — 知道;sāttvikam — 在良好的型態。</fs>
 +
 == 譯文 == == 譯文 ==
 +「在芸芸存在中看到完整的靈性本性,在分割中看到完整;這知識就是善良型態的知識。
 +
 == 要旨 == == 要旨 ==
 +<fs medium>生物中都有一個靈魂存在,雖然生物由於以前的活動不同,所以軀體有異。正如第十七章所描述,每一軀體所表現的生命力是來自至尊主的高等本性。因此,理解毎一軀體都有高等本性,也即生命力,就是善良型態的理解。這生命能力不會毀滅,雖然軀體會毀滅。我們察覺受條件限制的物質存在因爲有很多形式,所以表現爲軀體的不同。因此,生命能力好像是分割了。這種非人格化的知識最後導引人走上自覺之途。</fs>
 +
    
 <- bg18.19|上一節 ^ bg|目錄 ^ bg18.21|下一節 ->सर्वभूतेषु येनैकं भावमव्ययमीक्षते । <- bg18.19|上一節 ^ bg|目錄 ^ bg18.21|下一節 ->सर्वभूतेषु येनैकं भावमव्ययमीक्ष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