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e Krishna

वेदः . vedas . knowledge . 知識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bg2.63 [2024/10/01 20:58] – 建立 hostbg2.63 [2024/10/13 01:26] (目前版本) host
行 1: 行 1:
-63.「有嗔怒乃有幻念;有幻念記憶乃迷亂;記憶迷亂,智慧乃失。智慧一失,乃重墮物質之池。+<WRAP center box  >2 章 65 節</WRAP>
  
-要旨 
  
-<wrap lo>培養 Krishna 知覺,便知道爲主服務,凡物皆有所用。沒有 Krishna 知覺的知識,以人爲方法避開物質對象,結果,儘管想獲解脫,掙除物質束縛,也無法達到棄絕的最完美境界。另一方面,在 Krishna 知覺中,可認識爲主服務,凡物皆有所用,於是,便不會變成物質知覺的犠牲品。例如,對非人格神主義者來說,主 ─ 絕對 ─ 不是人,不能吃東西,所以他們不吃美食。奉獻者則了解, Krishna 是至高無上的享樂者,祂吃一切在奉獻中供奉給祂的食物。所以將美食供奉過給主後,奉獻者吃剩下來的祭餘。如此,一切都靈性化,沒有墮落的危險。奉獻者在 Krishna 知覺中吃祭餘,非奉獻者則以之爲物質化而不吃。非人格神主義者以人爲的方式棄絕,無法享受生命。就是這原因,他們稍受心意的刺激,便重墮物質之池。據說,這樣的靈魂,即使到達解脫的境地,因爲沒有奉獻服務的支持,也會重新掉下來。 +क्रोधाद्भ‍वति सम्मोहः सम्मोहात्स्मृतिविभ्रमः ।\\ 
-</wrap>+स्मृतिभ्रंशाद्बुद्धिनाशो बुद्धिनाशात्प्रणश्यति ॥ ६३ ॥\\ 
 +>krodhād bhavati sammohaḥ 
 +>sammohāt smṛti-vibhramaḥ 
 +>smṛti-bhraṁśād buddhi-nāśo 
 +>buddhi-nāśāt praṇaśyati 
 + 
 +== 字譯 == 
 + 
 +<fs medium>krodhāt — 由憤怒;bhavati — 而來;saṁmohaḥ — 完全的幻覺;saṁmohāh — 由幻覺;smṛti — 記憶的;vibhramaḥ — 困惑;smṛit-bhraṁśāt — 記憶困惑之後;buddhi-nāśaḥ — 智慧的失去;buddhi-nāśāt — 而由智慧的失去;praṇaśyati — 掉下來。</fs> 
 + 
 +== 譯文 == 
 + 
 +「有嗔怒乃有幻念;有幻念記憶乃迷亂;記憶迷亂,智慧乃失。智慧一失,乃重墮物質之池。 
 + 
 +== 要旨 == 
 + 
 +<fs medium>培養 Krishna 知覺,便知道爲主服務,凡物皆有所用。沒有 Krishna 知覺的知識,以人爲方法避開物質對象,結果,儘管想獲解脫,掙除物質束縛,也無法達到棄絕的最完美境界。另一方面,在 Krishna 知覺中,可認識爲主服務,凡物皆有所用,於是,便不會變成物質知覺的犠牲品。例如,對非人格神主義者來說,主 ─ 絕對 ─ 不是人,不能吃東西,所以他們不吃美食。奉獻者則了解, Krishna 是至高無上的享樂者,祂吃一切在奉獻中供奉給祂的食物。所以將美食供奉過給主後,奉獻者吃剩下來的祭餘。如此,一切都靈性化,沒有墮落的危險。奉獻者在 Krishna 知覺中吃祭餘,非奉獻者則以之爲物質化而不吃。非人格神主義者以人爲的方式棄絕,無法享受生命。就是這原因,他們稍受心意的刺激,便重墮物質之池。據說,這樣的靈魂,即使到達解脫的境地,因爲沒有奉獻服務的支持,也會重新掉下來。</fs> 
 + 
 + 
 +  
 +<- bg2.62|上一節 ^ bg|目錄 ^ bg2.64|下一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