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e Krishna

वेदः . vedas . knowledge . 知識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bg6.34 [2024/10/19 14:27] hostbg6.34 [2024/10/19 14:28] (目前版本) host
行 15: 行 15:
  
 == 要旨 == == 要旨 ==
-<fs medium><fs medium>心意雖該聽命於智性,但十分狂暴、頑固,有時甚至淹沒智性。在現實世界中,人要對抗這麼多敵對的東西,心意肯定難以控制。人或會裝模作樣,對朋友或敵人,努力維持心意的平衡,但究極而言,沒有世俗的人可如此,因爲這比控制狂風更難。《韋達》經典如是說:</fs>+<fs medium>心意雖該聽命於智性,但十分狂暴、頑固,有時甚至淹沒智性。在現實世界中,人要對抗這麼多敵對的東西,心意肯定難以控制。人或會裝模作樣,對朋友或敵人,努力維持心意的平衡,但究極而言,沒有世俗的人可如此,因爲這比控制狂風更難。《韋達》經典如是說:</fs>
 >ātmānaṁ rathinaṁ viddhi >ātmānaṁ rathinaṁ viddhi
 >śarīraṁ ratham eva ca >śarīraṁ ratham eva ca
行 27: 行 27:
  
 <fs medium>「個體是乘客,在物質軀體的車子裡,智性是駕車者,心意是駕駛工具,感官是馬。因此,自我跟心意和感官在一起,不是快樂,便是痛苦。偉大的思想家都理解這點。」 <fs medium>「個體是乘客,在物質軀體的車子裡,智性是駕車者,心意是駕駛工具,感官是馬。因此,自我跟心意和感官在一起,不是快樂,便是痛苦。偉大的思想家都理解這點。」
-\\ 卡塔奧義書 Kaṭha Upaniṣad 1.3.3–4+\\ 卡塔奧義書  Kaṭha Upaniṣad 1.3.3–4
 \\ \\ \\ \\
 智性理該指導心意,但心意十分狂暴十分頑固,常常凌駕智性。修習瑜伽,該可控制狂暴的心意。修習瑜伽,對世俗的人如阿尊拿來說,是不切實際的。如此,對現代人,我們又能說甚麼呢?這裡的比喩恰到好處 ;人抓不住虎虎的風。要抓住狂暴的心意,就更困難了。控制心意最容易的方法,正如主采坦耶所提議的一般,就是謙卑地唱頌「Hare  Krishna 」這用以救贖的曼陀羅。賦定的方法是:將心意完全專注於  Krishna 。只有如此,才沒有其他活動可激煽心意。</fs> 智性理該指導心意,但心意十分狂暴十分頑固,常常凌駕智性。修習瑜伽,該可控制狂暴的心意。修習瑜伽,對世俗的人如阿尊拿來說,是不切實際的。如此,對現代人,我們又能說甚麼呢?這裡的比喩恰到好處 ;人抓不住虎虎的風。要抓住狂暴的心意,就更困難了。控制心意最容易的方法,正如主采坦耶所提議的一般,就是謙卑地唱頌「Hare  Krishna 」這用以救贖的曼陀羅。賦定的方法是:將心意完全專注於  Krishna 。只有如此,才沒有其他活動可激煽心意。</fs>
  
 <- bg6.33|上一節 ^ bg|目錄 ^ bg6.35|下一節 -> <- bg6.33|上一節 ^ bg|目錄 ^ bg6.35|下一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