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e Krishna

वेदः . vedas . knowledge . 知識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bg7.20 [2024/10/09 21:00] hostbg7.20 [2024/10/19 15:32] (目前版本) host
行 1: 行 1:
-कामैस्तैस्तैर्हृतज्ञाना: प्रपद्यन्तेऽन्यदेवता:+<WRAP center box  >7 章 20 節</WRAP> 
 + 
 +कामैस्तैस्तैर्हृतज्ञाना: प्रपद्यन्तेऽन्यदेवता:\\
 तं तं नियममास्थाय प्रकृत्या नियता: स्वया ॥ २० ॥ तं तं नियममास्थाय प्रकृत्या नियता: स्वया ॥ २० ॥
-kāmais tais tair hṛta-jñānāḥ +>kāmais tais tair hṛta-jñānāḥ 
-prapadyante ’nya-devatāḥ +>prapadyante ’nya-devatāḥ 
-taṁ taṁ niyamam āsthāya +>taṁ taṁ niyamam āsthāya 
-prakṛtyā niyatāḥ svayā +>prakṛtyā niyatāḥ svayā
- +
-kamaiḥ——由於欲望;taiḥ——那些;taiḥ——那些;hṛta——歪曲了;jñānāḥ——知識;prapadyante——皈依;anya——其他;devatāḥ——半人神;tam——那;tam——那;niyamam——規則;āsthāya——追隨;prakṛtyā——本性上;niyatāḥ——控制下的;svayā——由他們自己。  +
- +
-20.「心意爲物質欲望扭曲的人,皈依半神人,依照自己的本性,奉行特殊的崇拜規律。+
  
-要旨+== 字譯 == 
 +<fs medium>kamaiḥ — 由於欲望;taiḥ — 那些;taiḥ — 那些;hṛta — 歪曲了;jñānāḥ — 知識;prapadyante — 皈依;anya — 其他;devatāḥ — 半人神;tam — 那;tam — 那;niyamam — 規則;āsthāya — 追隨;prakṛtyā — 本性上;niyatāḥ — 控制下的;svayā — 由他們自己。</fs> 
  
-遠離一切物質汚染的人,皈依至尊主爲至尊主作奉獻服務。只要物質汚垢一天未洗淨,他們在本性仍是非獻者。但即使有物質欲望,只要求至尊主賜予,也不會怎樣爲外在本性吸引。因爲接近了正確目標,他們很快遠離一切物質欲望。聖典《博伽瓦譚》倡言, 個人無論遠離物質欲望也好,充滿物質欲望也好,渴望從物質汚染解脫出來也好,是純粹的奉獻者也好,對物質感官享樂,絕不希罕也好,在任何情况下,總該皈依華蘇德瓦,並且崇拜+== 譯文 == 
 +「心意爲物質欲望扭曲的人,皈依半神人依照自己的本性,奉行特殊的崇拜規律
  
-據說,智慧較遜的人,喪失了靈性感官,托庇於半神人,以求滿足目前的物質欲望。一般而言,這些人不會到至尊性格神首處去,因爲他們不是在情欲型態中,便是在愚昧型態中。於是,他們崇拜不同的半神人。遵行崇拜的規律,他們獲得滿足。半神人的崇拜者爲小欲驅使,不知道如何達到至高無上的目標。但至尊主的奉獻者不會給誤導。《韋達》經籍建議爲不同的目的,崇拜不同的半神人。例如,病人該崇拜太陽神。一個人不是主的奉獻者,便以爲,對某些目的而言,崇拜半神人比崇拜至尊主更好。但純粹的奉獻者知道,至尊主是一切事物的主人。《永恆的主采坦耶》說,只有至尊性格神首是主人,其他的全是僕人。因此會爲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而接近半神人。他們只依賴至尊主。純粹的奉獻者滿足於至尊主所賜的任何東西。+== 要旨 == 
 +<fs medium>遠離一切物質汚染的人,皈依至尊主,爲至尊主作奉獻服務。只要物質的汚垢一天未洗淨,他們在本性上,仍是非奉獻者。但即使有物質欲望,只要求至尊主賜予,也不會怎樣爲外在本性吸引。因爲接近了正確的目標,他們很快遠離一切物質欲望。聖典《博伽瓦譚》倡言, 個人無論遠離物質欲望也好,充滿物質欲望也好,渴望從物質汚染解脫出來也好,是純粹的奉獻者也好,對物質感官享樂,絕不希罕也好,在任何情况下,總該皈依華蘇德瓦,並且崇拜祂。 
 +\\ \\ 
 +據說,智慧較遜的人,喪失了靈性感官,托庇於半神人,以求滿足目前的物質欲望。一般而言,這些人不會到至尊性格神首處去,因爲他們不是在情欲型態中,便是在愚昧型態中。於是,他們崇拜不同的半神人。遵行崇拜的規律,他們獲得滿足。半神人的崇拜者爲小欲驅使,不知道如何達到至高無上的目標。但至尊主的奉獻者不會給誤導。《韋達》經籍建議爲不同的目的,崇拜不同的半神人。例如,病人該崇拜太陽神。一個人不是主的奉獻者,便以爲,對某些目的而言,崇拜半神人比崇拜至尊主更好。但純粹的奉獻者知道,至尊主是一切事物的主人。《永恆的主采坦耶》說,只有至尊性格神首是主人,其他的全是僕人。因此會爲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而接近半神人。他們只依賴至尊主。純粹的奉獻者滿足於至尊主所賜的任何東西。</fs>
  
 <- bg7.19|上一節 ^ bg|目錄 ^ bg7.21|下一節 -> <- bg7.19|上一節 ^ bg|目錄 ^ bg7.21|下一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