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e Krishna

वेदः . vedas . knowledge . 知識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bg8.27 [2024/10/04 06:42] – 建立 hostbg8.27 [2024/10/19 16:25] (目前版本) host
行 1: 行 1:
-27.「阿尊拿呀!認識這兩種方法的奉獻者永無迷惑。因此,你須專注於從事奉獻。+<WRAP center box  >8 章 27 節</WRAP>
  
-要旨+नैते सृती पार्थ जानन्योगी मुह्यति कश्चन ।\\ 
 +तस्मात्सर्वेषु कालेषु योगयुक्तो भवार्जुन ॥ २७ ॥ 
 +>naite sṛtī pārtha jānan 
 +>yogī muhyati kaścana 
 +>tasmāt sarveṣu kāleṣu 
 +>yoga-yukto bhavārjuna
  
-裡, Krishna 勸吿阿尊拿,靈魂離開物質世界雖有種種不同的途徑,不該爲此感到煩擾。至尊主的奉獻者不該爲離開物質世界時是出於安排或出於偶然憂慮。奉獻者該堅住於Krishna知覺, 唱頌Hare Krishna。他們該知道,爲上述二途憂慮,實是庸自擾。專注於 Krishna 知覺的最佳方法是:時在爲主服務。這會使到靈性國度之途安全、穩定、直接。「專注於從事奉獻」一述詞,在這節詩裡,尤其有重要性。堅住瑜伽的人常在一切活動中從事 Krishna 知覺。聖茹巴‧哥史華米倡言一個人不該在物質世界中,全無依附,反之,一切活動均該沉緬在 Krishna 知覺中。如此,便能達到完美境界。因爲奉獻者知道,奉獻服務保證了他們到至高無上居所之途,所以對於上面的描述,無動於衷+== 字譯 == 
 +<fs medium>na — 永不;ete — 所有些;sṛtī — 不同的途徑;pārtha — 啊彼利妲之子;jānan — 就算們知道;yogī — 主的奉獻者;muhyati — 被困惑;kaścana — 任何;tasmāt — 因此;sarveṣu kāleṣu — 經地;yoga-yuktaḥ — 因為從事於基士拿知覺;bhava — 變為;arjuna — 啊阿尊拿</fs> 
  
 +== 譯文 ==
 +「阿尊拿呀!認識這兩種方法的奉獻者永無迷惑。因此,你須專注於從事奉獻。
 +
 +== 要旨 ==
 +<fs medium>在這裡, Krishna 勸吿阿尊拿,靈魂離開物質世界雖有種種不同的途徑,但他不該爲此感到煩擾。至尊主的奉獻者不該爲離開物質世界時是出於安排或出於偶然憂慮。奉獻者該堅住於Krishna知覺, 唱頌Hare Krishna。他們該知道,爲上述二途憂慮,實是庸人自擾。專注於 Krishna 知覺的最佳方法是:時常在爲主服務。這會使到靈性國度之途安全、穩定、直接。「專注於從事奉獻」一述詞,在這節詩裡,尤其有重要性。堅住於瑜伽的人常在一切活動中從事 Krishna 知覺。聖茹巴‧哥史華米倡言,一個人不該在物質世界中,全無依附,反之,一切活動均該沉緬在 Krishna 知覺中。如此,便能達到完美境界。因爲奉獻者知道,奉獻服務保證了他們到至高無上居所之途,所以對於上面的描述,無動於衷。</fs>
 +
 + 
 +<- bg8.26|上一節 ^ bg|目錄 ^ bg8.28|下一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