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e Krishna

वेदः . vedas . knowledge . 知識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bg9.17 [2024/10/06 02:32] hostbg9.17 [2024/10/19 21:30] (目前版本) host
行 1: 行 1:
-17. 「對於這個宇宙,我是父母、支柱、始祖。我是知識的對象和淨化者。我是音唵。我也是《梨倶》、《婆摩》、《耶柔》(《韋達經》)。+<WRAP center box  >9 章 17 節</WRAP>
  
-要旨+पिताहमस्य जगतो माता धाता पितामह: ।\\ 
 +वेद्यं पवित्रम् ॐकार ऋक् साम यजुरेव च ॥ १७ ॥ 
 +>pitāham asya jagato 
 +>mātā dhātā pitāmahaḥ 
 +>vedyaṁ pavitram oṁ-kāra 
 +>ṛk sāma yajur eva ca
  
-整個宇宙展示,能走動的和不能走動的,全由 Krishna 能力作不同的活動,因而產生。在物質存在中,我們跟不同的生物, 產生了不同的關係。而這些生物又不過是 Krishna 的邊際能力。但在物質自然的創造下,這些生物之中,有些變成我們的父親、母親、祖父、創造者等。可是,實際上,他們全是 Krishna 的所屬個體。如此一來,這些顯現爲我們父親、母親等的生物,不過是 Krishna 而已。這等詩中有「創造者」一詞。不單我們的父母親是的所屬個體,生育他們的祖父母也是。實際上,任何生物都是 Krishna 的所屬部份,所以都是 Krishna 。因此,所有《韋達》經的目標是 Krishna 。無論我們通過《韋達》認識了甚麼東西不過是認識 Krishna 過程中的一步。《韋達》的內容幫助我們淨化自己的構成地位,也就是 Krishna 。同樣,富於好奇要了解一切《韋達》原則的生物也是 Krishna  的所屬部份,所以也是 Krishna 。《韋達》曼陀羅中,音節「唵」 又稱爲「原音」,是超然的聲音,也是 Krishna 。因爲在四《韋達》(《娑摩》、《耶柔》、《梨倶》、《阿達婆》)中的讚歌,原音「唵卡拉」觸處皆是,所以被認爲是 Krishna 。 
 == 字譯 == == 字譯 ==
 +<fs medium>pitā — 父親;aham — 「我」;asya — 這個;jagataḥ — 宇宙的;  mātā — 母親;dhātā — 支持者;pitāmahaḥ — 祖父;vedyam — 被認識的目標;pavitram — 有淨化作用的;omkāraḥ — 「唵」音節;ṛk — 梨俱吠陀;sāma — 婆摩吠陀;yajuḥ — 耶柔吠陀;eva — 肯定地;ca — 和。
 +</fs>
 +
 == 譯文 == == 譯文 ==
 +「對於這個宇宙,我是父母、支柱、始祖。我是知識的對象和淨化者。我是音節唵。我也是《梨倶》、《婆摩》、《耶柔》(《韋達經》)。
 +
 == 要旨 == == 要旨 ==
 +<fs medium>整個宇宙展示,能走動的和不能走動的,全由 Krishna 能力作不同的活動,因而產生。在物質存在中,我們跟不同的生物, 產生了不同的關係。而這些生物又不過是 Krishna 的邊際能力。但在物質自然的創造下,這些生物之中,有些變成我們的父親、母親、祖父、創造者等。可是,實際上,他們全是 Krishna 的所屬個體。如此一來,這些顯現爲我們父親、母親等的生物,不過是 Krishna 而已。這等詩中有「創造者」一詞。不單我們的父母親是的所屬個體,生育他們的祖父母也是。實際上,任何生物都是 Krishna 的所屬部份,所以都是 Krishna 。因此,所有《韋達》經的目標是 Krishna 。無論我們通過《韋達》認識了甚麼東西不過是認識 Krishna 過程中的一步。《韋達》的內容幫助我們淨化自己的構成地位,也就是 Krishna 。同樣,富於好奇要了解一切《韋達》原則的生物也是 Krishna  的所屬部份,所以也是 Krishna 。《韋達》曼陀羅中,音節「唵」 又稱爲「原音」,是超然的聲音,也是 Krishna 。因爲在四《韋達》(《娑摩》、《耶柔》、《梨倶》、《阿達婆》)中的讚歌,原音「唵卡拉」觸處皆是,所以被認爲是 Krishna 。</fs>
 +
    
 <- bg9.16|上一節 ^ bg|目錄 ^ bg9.18|下一節 -> <- bg9.16|上一節 ^ bg|目錄 ^ bg9.18|下一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