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_c13 [2024/11/10 00:26] – host | bg_c13 [2024/11/10 03:12]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章目< | ||
+ | |||
===== 第十三章 自然、享樂者和意識 ===== | ===== 第十三章 自然、享樂者和意識 ===== | ||
行 32: | 行 34: | ||
- 五個感官對象, | - 五個感官對象, | ||
- 欲望、仇恨、快樂和痛苦,所所列的這8個標題被稱為聚合體, | - 欲望、仇恨、快樂和痛苦,所所列的這8個標題被稱為聚合體, | ||
- | - 及信念。 | + | - 生命的徵狀及信念。 |
== 8-12 == | == 8-12 == | ||
- | | + | |
+ | - 謙遜; | ||
+ | - 不自負; | ||
+ | - 非暴力; | ||
+ | - 容忍; | ||
+ | - 簡樸; | ||
+ | - 接近真正的靈性導師; | ||
+ | - 清潔; | ||
+ | - 穩定; | ||
+ | - 自我控制; | ||
+ | - 放棄感覺享樂的對象; | ||
+ | - 沒有假我;察知生老病死的不幸; | ||
+ | - 不依附,脫離妻兒、家庭及其他的綑綁; | ||
+ | - 在愉快和不快事件中心意平衡; | ||
+ | - 為Krishna從事恆常、無混雜的奉獻; | ||
+ | - 渴望生活獨居地方; | ||
+ | - 遠離一般大眾; | ||
+ | - 接受覺悟自我的重要, | ||
+ | - 和有關絕對真理的哲學探索。 | ||
+ | |||
+ | 除以上所述,Krishna 聲明,任何其他都是無知。 | ||
== 13 == | == 13 == | ||
行 64: | 行 86: | ||
| | ||
- | | + | <wrap hi>備註</ |
| | ||
- | | + | <WRAP center |
+ | <fs medium>在《博伽梵歌》前六章裡,軀體的知悉者(生物體),及在認識至尊主中他要處的位置,已有所描述。在《博伽梵歌》中間的六章,至尊人格首神,個別靈魂及超靈在奉獻服務中的關係,也被描述。 至尊人格首神的高等位置及個體靈魂的從屬位置在這數章中很清楚被定位。生物體在所有情況下都是從屬的,忘記這事實,他們要受苦。通過虔誠活動啟蒙,他們以不同能力接近至尊主。這一點也有所描述。 第 13 章說明生物體是如何跟物質自然接觸、他如何通過功利活動不同的方法、知識的培育和奉獻服務的履行,被至尊主拯救。 雖然生物體完全跟物質軀體不同,不知怎地他跟它扯上關係。這點也有所解釋。 | ||
+ | </ | ||
+ | </ | ||
- | 列印 | ||
- | 類別: 博伽梵歌導讀 | ||
- | 標籤: | ||
- | 這篇文章的評價: 未有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