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e Krishna

वेदः . vedas . knowledge . 知識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bg_c15 [2024/10/29 22:49] – 建立 hostbg_c15 [2024/11/10 03:12] (目前版本) host
行 1: 行 1:
-第十五章 至尊者瑜伽+目<tab2>[[bg_c1|1]]<tab2>[[[[bg_c2|2]]<tab2>[[bg_c3|3]]<tab2>[[bg_c4|4]]<tab2>[[bg_c5|5]]<tab2>[[bg_c6|6]]<tab2>[[bg_c7|7]]<tab2>[[bg_c8|8]]<tab2>[[bg_c9|9]]<tab2>[[bg_c10|10]]<tab2>[[bg_c11|11]]<tab2>[[bg_c12|12]]<tab2>[[bg_c13|13]]<tab2>[[bg_c14|14]]<tab2>[[bg_c15|15]]<tab2>[[bg_c16|16]]<tab2>[[bg_c17|17]]<tab2>[[bg_c18|18]]<tab2>
  
-    17 六月 2021 +===== 第十五章 至尊瑜伽 =====
-    作: 板主 +
-    瀏覽次數: 309 +
-    0 評論+
  
 韋達知識最終目的是將自己從物質世界的糾纏中超脫出來,並認識主Krishna是至尊人格首神。一位瞭解 Krishna的至尊身份的人向祂皈依,並從事祂在奉獻服務裡。 韋達知識最終目的是將自己從物質世界的糾纏中超脫出來,並認識主Krishna是至尊人格首神。一位瞭解 Krishna的至尊身份的人向祂皈依,並從事祂在奉獻服務裡。
 +== 1-4 ==
 + Krishna將這世界比擬為一棵不朽的榕樹,它根向上、枝向下,葉子是韋達的讚美詩。一位知道這棵樹的人是韋達經的知悉者。這棵樹的枝幹向上下伸延,通過自然型態得到滋養。樹枝是感官的對象。這棵樹也有往下生的根,緊綁在果報活動上。這棵樹似乎無窮無盡,但人必須以不執著為武器,必須以決心把它砍倒。
 +== 5-6 ==
 + 隨後,人應該尋找那處去後永不再返的地方,並在那裡皈依Krishna,萬物都自祂流生出來。
  
-1-4 Krishna將這世界比擬為一棵不朽榕樹它根向上、枝向下葉子是韋達讚美詩。一位知道這棵樹的人是韋知悉者這棵樹的枝幹向上下伸延,通過自然型態得滋養。樹枝是感官對象。這棵樹也有往下生的根,緊綁在果報活動上。這棵樹似乎無窮無盡,但必須以執著為武器,必須以決心把它砍倒+== 7-8 == 
 + 那些擺脫虛榮、幻象及虛假聯誼那些認識永恆並去除物質欲望的人那些擺脫出相對性苦樂,並不受迷惑的人,知道如何皈依至尊的人物,並到祂居所那居所不靠日月火電照明。那些達它的人將永再返回這世界
  
-5-6 隨後,人應該尋找那處去後不再返地方那裡皈依Krishna,萬都自祂流出來+== 7-9 == 
 + 生物體是Krishna零碎部份。由於受到約制的生命他們跟包括心意內的六個感官苦苦掙扎。生將他的命概念從一副軀體帶至另一副軀體去,就像空氣攜帶香味一樣。如此,他每次接受另一軀體,都獲得一組在心意底下的特別種類的感官。這樣,他享受特別一組的感官對象
  
-7-8 那些擺脫虛榮、幻象及虛假聯誼的人,那些認識永恆並去除質欲望的人,那些擺脫出相對性的苦樂,並不受迷惑的人,知道如何皈依至尊人物並達居所。那居所不靠日月火電照明。那些到達它的人將永再返回這世界+== 10-11 == 
 + 愚昧的人不能明白生體是如何在自然型態魔法下從一副軀體轉移另一軀體去。覺悟自我人可以看到這些。那些思想未得發展及自我未得覺悟的人,即使嘗試去看,也看
  
-7-生物Krishna永恆零碎部份由於受到約制的生跟包括心意在內的六個感官苦苦掙扎。生將他的生命概念從副軀體帶另一副軀體去就像空氣攜帶香味一樣。如此他每次接受另軀體,都獲得一組在心意底下的特別種類感官這樣,享受特別一組感官對象+== 12-18 == 
 + 日、月和火的輝煌來自Krishna。因為Krishna進入這些星體,才讓它們停留在軌跡內。祂成為月亮,使蔬菜長。祂是消化之火,讓生命氣平衡來消化食。祂在每人的心中,從祂而來記憶、知識及遺忘。祂所有韋達經典對象祂編撰吠檀多,並且知悉韋達經。 超靈是不朽主本人,超越不犯錯和犯錯的眾生,進入三界並維繫著它。因為Krishna超然,超越犯錯和不犯錯的,亦因為祂最偉大,世界及韋達經典,祂都被讚譽為最高。 
 +== 19 == 
 + 位認識Krishna是尊人格首神不作猜疑的人是萬物知悉者。他因此自己從事於完全奉獻服務中
  
-10-11 愚昧人不能明白生物體是如何在然型態魔法下副軀體轉移另一軀體去。覺的人可以看到這那些思想未得發展自我未得覺悟的人,即使嘗試去看也看不到。+== 20 == 
 + Krishna作出結論,祂揭露這些訓示,是韋達經典中最機密的部分。誰能明白這些會變得有智慧,通過己努力,會認識圓滿。 
 +\\ \\ 
 +<wrap hi>備註</wrap> \\ 
 +<WRAP center  box 100%> 
 +<fs medium>討論過巴克提瑜伽重要性後人或會問,「韋達經典是關於甚麼?」這章中解釋韋達經研究的目的是要認識Krishna因此,一位在Krishna知中從事奉獻服務的人,經已知悉韋達經。主Krishna本人親透露韋達經目的是要去砍倒物質世界的虛幻之樹,並達到靈性世界的真實之樹。 應該認真地接受奉獻服務。它是走出這樹的虛假代表的唯一路途,在14 章中,物質自然中所有程序的污染都被描述。只有奉獻服務被描述為純粹超然的。 
 +\\ 
 +如果人從事對Krishna的奉獻服務,就不需要任何其他靈性程序來去認識絕對真理。他已經來到這一理解,因為他經已為Krishna從事奉獻服務但如果當人經歷千百生,卻在「Krishna是至尊人格首神,人必須向祂皈依」這一點上錯失,他這麼多年千百生推敲便徒勞無功的浪費時間而已。 通過認識至尊格首神的哲學並為祂從事超然服務每個人都可以擺脫物質自然型態的污染。奉獻服務是一個靈性理解的程序。那裡有奉獻服務,物質污染便能共存。因此,無論那處有靈性導師指導進行的奉獻服務,那處便沒有愚昧無知。 
 +\\ 
 +物質存在的問題是由於內心的軟弱。本章的頭五組描述擺脫內心軟弱的過程,而本章餘下則論述到至尊者瑜伽,至高無上的人物的哲學</fs> 
 +</WRAP>
  
-12-18 日、月和火的輝煌來自Krishna。因為Krishna進入這些星體,才讓它們停留在軌跡內。祂成為月亮,使蔬菜生長。祂是消化之火,讓生命氣平衡來消化食物。祂在每人的心中,從祂而來記憶、知識及遺忘。祂是所有韋達經典的對象。祂編撰吠檀多,並且知悉韋達經。 超靈是不朽的主本人,超越不犯錯和犯錯的眾生,進入三界並維繫著它們。因為Krishna超然,超越犯錯和不犯錯的,亦因為祂最偉大,在世界及韋達經典內,祂都被讚譽為最高的人物。 
  
-19 一位認識Krishna是至尊人格首神,不作猜疑的人,是萬物一切的知悉者。他因此自己從事於完全的奉獻服務中。 
  
-20 Krishna作出結論,祂揭露的這些訓示,是韋達經典中最機密的部分。誰能明白這些會變得有智慧,通過自己努力,會認識圓滿。 
- 
-    備註 討論過巴克提瑜伽的重要性後,人或會問,「韋達經典是關於甚麼?」這一章中解釋到韋達經研究的目的是要去認識Krishna。因此,一位在Krishna知覺中從事奉獻服務的人,經已知悉韋達經。主Krishna本人親自透露韋達經的目的是要去砍倒物質世界的虛幻之樹,並達到靈性世界的真實之樹。 人應該認真地接受奉獻服務。它是走出這樹的虛假代表的唯一路途,在14 章中,物質自然中所有程序的污染都被描述。只有奉獻服務被描述為純粹超然的。 
- 
-    如果人從事對Krishna的奉獻服務,就不需要任何其他靈性程序來去認識絕對真理。他已經來到這一理解,因為他經已為Krishna從事奉獻服務。但如果當人經歷千百生,卻在「Krishna是至尊人格首神,人必須向祂皈依」這一點上錯失,他這麼多年及千百生的推敲便徒勞無功的浪費時間而已。 通過認識至尊人格首神的哲學,並為祂從事超然服務,每個人都可以擺脫物質自然型態的污染。奉獻服務是一個靈性理解的程序。那裡有奉獻服務,物質污染便不能共存。因此,無論那處有靈性導師指導進行的奉獻服務,那處便沒有愚昧無知。 
- 
-    物質存在的問題是由於內心的軟弱。本章的頭五組描述到擺脫內心軟弱的過程,而本章餘下則論述到至尊者瑜伽,至高無上的人物的哲學。 
- 
-列印 
-類別: 博伽梵歌導讀 
-標籤: 
-這篇文章的評價: 未有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