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_c17 [2024/11/10 00:46] – host | bg_c17 [2024/11/10 03:13]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章目< | ||
===== 第十七章 信仰的劃分 ===== | ===== 第十七章 信仰的劃分 ===== | ||
行 18: | 行 19: | ||
== 14-19 == | == 14-19 == | ||
- | | + | |
+ | - 說話的 — 說真實的話,取悅人的話,有益的話、不刺激別人的話,也還有韋達文獻的誦讀。 | ||
+ | - 身體的 — 崇拜Krishna、婆羅門、靈性導師及跟父母一樣的長輩,潔淨,簡樸、獨身,及非暴力。 | ||
+ | - 心意的 — 滿足、簡樸、嚴肅、自我控制和淨化存在。 因驕傲,為搏取榮譽、別人尊敬及崇拜而進行的苦行是在激情型態下的,而且是短暫的。 因愚蠢而進行、自我折磨,或摧毀別人的,是愚昧型態下的苦行。 | ||
== 20-22 == | == 20-22 == | ||
行 29: | 行 33: | ||
\\ \\ | \\ \\ | ||
<wrap hi> | <wrap hi> | ||
- | | + | <WRAP center |
+ | <fs medium>在某特定自然型態下的盲目信仰,不能幫助人提升到圓滿境界。人須以智力,在靈性導師聯誼下細心參悟。這樣才能改變他的位置而前往更高的型態。 真正事實是,每一個生物,如第15章中所述,原先都是至尊主的不可分割的所屬部分。因此,人原本就是超越所有物質自然型態的。所以,當人忘記他的構成性地位時,結果所生的人為信念及存在,也只是物質的。為了回復他跟Krishna的關係,他必須從物質污染中洗經過來。這是唯一無懼怕的返回Krishna意識的路途。 宗教信仰的真正原則是處於純粹的善良型態下。因為內心受污染,我們發現不同種類的宗教原則。基於在不同自然型態下的不同信念,便有各種各類的崇拜。 追隨韋達訓示,終極目標是認識Krishna。因此最佳方式是在一開始,便在靈性導師的指導下以Krishna知覺工作。這是讓一切得到成功的方法。 人可以通過接受適當的靈性導師,並在他的培訓下達到Krishna的信念。在過程中當這信念成熟時,它便被稱為對神的愛。這份愛是所有眾生的最終目標。人因此應該直接地接受 Krishna 意識。這是這一第17章的訊息。</fs> | ||
- | <fs medium>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