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e Krishna

वेदः . vedas . knowledge . 知識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bg_c18 [2024/11/10 00:54] hostbg_c18 [2024/11/10 03:00] (目前版本) host
行 1: 行 1:
 +章目<tab2>[[bg_c1|1]]<tab2>[[[[bg_c2|2]]<tab2>[[bg_c3|3]]<tab2>[[bg_c4|4]]<tab2>[[bg_c5|5]]<tab2>[[bg_c6|6]]<tab2>[[bg_c7|7]]<tab2>[[bg_c8|8]]<tab2>[[bg_c9|9]]<tab2>[[bg_c10|10]]<tab2>[[bg_c11|11]]<tab2>[[bg_c12|12]]<tab2>[[bg_c13|13]]<tab2>[[bg_c14|14]]<tab2>[[bg_c15|15]]<tab2>[[bg_c16|16]]<tab2>[[bg_c17|17]]<tab2>[[bg_c18|18]]<tab2>
 ===== 第十八章 結論 — 棄絕的圓滿 ===== ===== 第十八章 結論 — 棄絕的圓滿 =====
  
行 9: 行 10:
  Krishna說棄絕階層的意思是放棄基於物質欲望的活動。放棄所有活動的成果便是棄絕。  Krishna說棄絕階層的意思是放棄基於物質欲望的活動。放棄所有活動的成果便是棄絕。
 == 3 == == 3 ==
- 在聖哲之間有兩種見解。1)所有功利活動都是錯的,應該放棄。2)祭祀、佈施和苦行的活動是不應該放棄的。+ 在聖哲之間有兩種見解。 
 +  - 所有功利活動都是錯的,應該放棄。 
 +  - 祭祀、佈施和苦行的活動是不應該放棄的。
 == 4-6 == == 4-6 ==
  Krishna在這題目上的判決是,祭祀、佈施和苦行的活動必須在不帶執著及不求成果下執行,因為它們甚至讓偉大靈魂得到淨化。  Krishna在這題目上的判決是,祭祀、佈施和苦行的活動必須在不帶執著及不求成果下執行,因為它們甚至讓偉大靈魂得到淨化。
行 19: 行 22:
  根據吠檀多,所有活動的成就是基於五個原因的。活動場(軀體)、執行者、各種感官、多種不同努力,和最終是至尊。 人通過軀體、思想或言語來進行的任何一切,不管對錯,都是由五個因素造成。  根據吠檀多,所有活動的成就是基於五個原因的。活動場(軀體)、執行者、各種感官、多種不同努力,和最終是至尊。 人通過軀體、思想或言語來進行的任何一切,不管對錯,都是由五個因素造成。
 == 16 == == 16 ==
- 一個以為自己是唯一的作為者─不考慮五個因素─是智力不足,不能如其所如看透事物。 17 一位智力不受糾纏,不被假我誘導的人,不會受到自己活動的束縛。+ 一個以為自己是唯一的作為者─不考慮五個因素─是智力不足,不能如其所如看透事物。  
 +== 17 == 
 + 一位智力不受糾纏,不被假我誘導的人,不會受到自己活動的束縛。
 == 18-19 == == 18-19 ==
  知識、 知識對像和知悉者是促使活動的三個因素。感官,工作及作為者是活動的構成因素。 根據自然型態,這裡有三種類的知識、活動及執行者。  知識、 知識對像和知悉者是促使活動的三個因素。感官,工作及作為者是活動的構成因素。 根據自然型態,這裡有三種類的知識、活動及執行者。
行 52: 行 57:
  
 == 50-53 == == 50-53 ==
- 達到這圓滿後,人應為達到至尊圓滿 (梵) 的最高知識階段,遵循以下由Krishna給予的程序。 人應該為提升覺悟自我的位置,必須: (1) 淨化自己的智力,(2) 以決心控制心意,(3) 放棄感官滿足,(4) 遠離依戀及仇恨,(5) 住在一個僻靜的地方,(6)少食、控制身體、心意和說話的能力,(7) 經常保持入定狀態,(8) 保持超脫、 (9) 脫離假我、虛假力量、虛假驕傲、欲望、憤怒和接受物質事物,(10)擺脫虛假的擁有感,保持平靜。+ 達到這圓滿後,人應為達到至尊圓滿 (梵) 的最高知識階段,遵循以下由Krishna給予的程序。 人應該為提升覺悟自我的位置,必須:  
 +  - 淨化自己的智力, 
 +  - 以決心控制心意, 
 +  - 放棄感官滿足, 
 +  - 遠離依戀及仇恨, 
 +  - 住在一個僻靜的地方, 
 +  - 少食、控制身體、心意和說話的能力, 
 +  - 經常保持入定狀態, 
 +  - 保持超脫、  
 +  - 脫離假我、虛假力量、虛假驕傲、欲望、憤怒和接受物質事物, 
 +  - 擺脫虛假的擁有感,保持平靜。 
 +  - 
  
 == 54 == ==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