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scholars_gita [2024/10/28 01:31] – host | scholars_gita [2024/10/28 01:35]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學者與博伽梵歌 ==== | ==== 學者與博伽梵歌 ==== | ||
- | 早期研究印度學的學者因著傳教的熱忱, 廣泛把吠陀經低貶為原始的神話, 但也有許多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思想家都欽佩吠陀經,他們認同它的知識先進,而且高瞻遠矚。 | + | 早期研究印度學的學者因著傳教的熱忱, 廣泛把韋達經低貶為原始的神話, 但也有許多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思想家都欽佩韋達經,他們認同它的知識先進,而且高瞻遠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RAP center round info 100%> | <WRAP center round info 100%> | ||
行 19: | 行 19: | ||
> | > | ||
- | < | + | < |
</ | </ | ||
行 25: | 行 25: | ||
> | > | ||
- | < | + | < |
行 44: | 行 44: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