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e Krishna

वेदः . vedas . knowledge . 知識

本頁之翻譯:

Glossary_a

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A

Abhay: 無懼。

Ābhāsa: 影。

Abhidheya: 透過服務與神聯接的程序。

Abhijñā: 完全覺知。

Abhimanyu: 阿爾諸納 及 舒笆黛萊 所生兒子 。

Abhisheka: 灌頂,神像沐浴。

Abhyāsa: 穩定修持。

Ācārya: 阿闍黎耶。

Achamana: 以水及曼陀羅淨化的儀式。

Acintya-bhedābheda:不可思議同一亦異 。

Acinthya-shakti: 不可思議能力。

Acit: 充滿無知。

Acyuta: 神的名字,「不墮落者」。

Adambhitvam: 不傲。

Ādhāra: 基礎,基本原理,根基。

Adharma: 非宗教,不義, 無神,疏職。反:dharma。

Adhibhautika kleśas: 其它生物所予苦。見:三重苦

Adhibhūtam: 物質自然。

Ādhidaiva: 諸神的。

Adhidaivika kleśas: 大自然所起苦。見:三重苦

Adhikāri: 奉獻者。

Adhiyajña: 超靈 。

Adhyātma: 自我。

Adhokshaja: 神的名字,「超越感官察知以外的人」。

Adhvaryu: 《夜柔吠陀》祭師。

Adhyātmika kleśas: 自身苦。見:三重苦

Aditi: 十二半神人之母。見: Ādityas

Âdityas: 阿迪堤 (半神人之親) 十二位兒子。

Advaita Ācārya: 五聖體之一,摩訶維施紐。

Advaita: 不二論 ,一元論。

Advaita-vadis: 一元論主義者。

Advaya-jñāna: 絕對。

Agamas: 阿含,來自更高領域。

Āgama-purāṇa: 韋達經典。

Agastya: 古代聖哲 , 牟尼。

Agni: 火神。

Agnihotra-yajña: 火祭。

Aham brahmāsmi: 大真言:「我是梵」

Ahaṁ mameti: 我及我的。

Ahankāra: 假我。

Ahimsa:非暴力。

Āhlāda: 超然喜悅。

Airāvata: 因陀羅乘坐的大象。

Aishvarya: 華麗富裕。

Alakāpurī: 庫維拉(夜叉之主)的城。

Aja: 主 Krishna 的別名,「無出生者」。

Ājagara-vṛtti: 蟒蛇喻。

Ajatasatru: 生而無敵友者 , 尤帝斯提納 王 , 潘度族長兄。

Ajāmila:阿桀米拉。

Ajita: 主 Krishna 聖名,「不可征服者, 無人能敵者」。

Ājñā chakra: 第六輪 , 第三眼 , 眉心輪。

Ajñāta-sukṛti: 無明種善,不知覺間做了的虔誠活動 。

Ākāśa: 以太, 空間,天空,五大元素之一。

Ākāśa-puṣpa:空中花。

Akāma: 無欲望者。

Akāma-bhakta: 無欲望的奉獻者。

Akarma: 無業報活動。

Akshayapatra: Akshaya Patra , 主 Krishna 賜給 杜絡琶蒂 的器皿,可不斷提供食物。

Akhila: 完整 , 所有。

Akhila-rasāmṛta-mūrti:Kṛṣṇa,吸引各種奉獻者的超然形象。

Akiñcana-gocara:Kṛṣṇa,很易被那些一無所有的人接近的人。

Akinchana: 一無所有人士。

Akrūra: 阿古拉 , 主 Krishna 叔父。

Ākāśa-puṣpa: 空中花 , 幻想出來的東西。

Ākṣara: 不朽 ,不竭 , 不墮落的。

Akshauhinī: 軍隊的組合。

Alwars:泰米爾古代聖人。

Amala: 無詬 ,純潔無瑕。

Amānitvam : (अमानित्वम ) 謙,不望個人尊榮。

Amala-purana: 無瑕往世書 , 《博伽梵‧往世書》。

Amarakośa:梵文字典。

Amarāvatī: 天帝的國都。

Amarṣa: 憤怒。

Amātya: 心意,感官之首領。

Amāvasyā:新月。

Ambā: 《摩訶婆羅多》,Kashi 王之女。

Ambarīsha Mahārāja: 安巴拉沙國王,古帝。

Ambikā: Kashi 王之女 , Vichitravirya之妻 , Dhritarashtra 王之母。

Ambālikā: 《摩訶婆羅多,Kashi 王之女 ,Vichitravirya之妻,潘度王之母。

Amrita: 甘露。

Amṛtatva: 永恆生命。

Aṁśāveśa: 神的部分化身。

Amogha: 無罪。

Amogha-dṛk: 無罪的人視域。

Ānakadundubhi: 主Krishna 的父親 Vasudeva 別名, 「給主出生地的人」。

Ānanda mayo ’bhyāsāt: 生物與生俱有尋求快樂的本性。

Ānanda: 靈性喜悅,本性之一,sat-cit-ānanda。

Ānanda-maya: 快樂本性。

Ananta: 阿闌陀室薩。Ananta Śesha,無限。

Anantavijaya: 長勝海螺,尤帝斯提納國王的海螺。

Anasuya: Atri 之妻,Dattatreya 之母。

Anasūyave: 無妒。

Anartha: 不想要品質。

Anartha-nirvrtti: 去除不想要品質的修行階段。

Anavasara:壇車節慶典兩星期內,Jagannatha Baladeva Subhadra 神像重新再油。

Angas: 肢體,支部。

Aṅga-rāga:重油 Jagannatha Baladeva Subhadra 神像。

Angirā: 安基拉牟尼 ,七位聖哲之一。

Anilāyāma: 調息法之一。

Añjanā: Hanuman 之母。

Anima: 瑜伽神通 , 縮小功。

Aniruddha: 安尼茹達 , 四重擴展之一 , 心意主神。(見 caturvyūha )

Anna: 食物。

Annapūrṇa: 食物及滋養女神。

Anna-prāśana: 開食榖禮。十淨禮中,小孩首次進食五榖的儀式。

Anna-maya: 進食本能 , 意識層次。

Anta: 終極。(見 vedānta 及 siddhānta)

Antaraṅga-sevā: 以靈性身體作出服務。

Antarikṣa: 外太空

Antaryāmī: 超靈別稱。

Antya-līlā: 主采坦耶的最後逍遙時光。

Antyajas: 階級之外者。

Anu-ātmā: 原子靈魂。Krishna 不可分割的所屬部份。(見 vibhu-ātmā)

Anubhāva: 對 Krishna 的愛的身體徵象。

Anukara: 模仿。

Anumāna: 歸納法。

Apāna-vāyu: 下行氣。軀體之內向下流的氣。

Apara-vidyā: 物質知識。見:para-vidyā 靈性知識。

Aparā prakriti:低等自然,物質。(見parā prakriti)

Aparādha: 冒犯。

Aparokṣa: 直接知識。 韋達知識五階段中的第三階段。

Apauruṣeya: 非物質的人所說,形容韋達(吠陀)經典。

Apavarga: 解脫。( 見 parvarga )

Aprakrita: 不展示。

Aprakaṭa-līlā: 神不展示的逍遙時光。

Aprameya: 不可量。

Apratihatā: 不終斷。

Apsaras: 天堂的跳舞女郎、天采女。

Āranyaka: 森林書,與婆羅書及奧義書有密切聯繫的宗教及哲學著作。

Ārati: 燈儀,在神像 (murti) 面前油燈、花卉、水、香的儀式。

Aravindakṣa:連花眼。

Arcana: 在神像前膜拜、讚美。

Arca-vigraha: 主的神像。

Archana: 神像崇拜過程。

Archa-vigraha: 神像。

Ardha-bāhya: 半外在意識。

Arghya:以海螺、水和其他吉祥物品獻祭。

Ari: 障礙。

Arjama: 祖靈珞伽的半神人。

Ārjava: 簡單 , 樸實。

Arjuna: 潘度族三兄。

Āroha-panthā: 上行法。

Arṇava: 海。

Artha: 經濟發,人生四旨。

Āryan: 雅利安人, 阿利安人,「生命或靈性進步民族」。

Āryāvarta: 阿瓦凡,雅利安族人之地。

Asakti: 對神依附。

Asamaurdhva: 無上無齊等,神的品質。

Asammūḍhaḥ: 不受惑者。

Asana: 體姿 ,座姿,體位。 見:八部瑜伽

Asāṅga: 不依附物質意識。

Asat: 非永恆,短暫,無常。 反: sat 永恆。

Asat-saṅga: 跟非奉獻人士交往。

Āśraya: 庇護所。

Asita: 阿西托,古代聖哲。

Ashoka: 阿育王,佛教傳播者。:

Aśoka: 一種長葉的針葉樹。

Āśrama: 修院,修道場,靈修者庇所。見:靈修四期。

Aṣṭa-sāttvika-bhāva: 奉獻愛心徵象。

Aṣṭāvakra: 古聖。

Astra: 武器。

Asteya: 無盜 , 遠離不義的挪用 。見:yama

Ashthānga-yoga: 八部瑜伽 , 八肢瑜伽 , 八重瑜伽 。

Āstikyam: 有信念 ,信宗教原則。

Asura: 阿修羅。

Āśutosha: 主 濕婆別名, 很快受到取悅的人。

Aśvamedha-yajña: 馬祭。

Aśvattha: 榕樹。

Aśvatthāmā: 阿斯瓦托瑪 , 德納羅之子。

Aśvini Kumāras: 阿斯尹兄弟 , 孖子神 , 天神藥醫師 , 阿尤韋達醫神。

Ātma: 於我 , 於靈魂 , 我悟 , 我一己 , 軀體的 ,屬個人 , 屬我。

Ātmā: 靈魂 , 軀體 ,心意 , 感官。

Ātmā-tattva: 靈魂真象 , 靈魂的真理。

Ātma-nivedana: 奉獻瑜伽九個法門之一,完全皈依。

Ātma-rāma: 自我歡悅者。

Atri: 阿提尼牟尼,婆羅賀摩所生十子之一。

AUM: 庵音, 宇宙原音。 同:omkāra。

Avadhūta: 擺脫外相禮儀、不跟隨俗世成規的聖者。

Avaroha-panthā: 下行法。通過從上而下放的知識,即接受啟示的知識。

Avasthātraya: 意識三態:醒 jāgrat , 睡 svapna , 深睡 sushupti。

Avanti: 古城。

Āvaraṇātmika:蒙蔽力量。假象能量之一。

Avesa-avatara: 能量灌入(加持)化身。

Avatāra: 阿凡達 , Krishna 的化身。

Avatāri: 主 Krishna 聖名,「化身之源」。

Avidyā: 無知。

Avinasi: 那遍佈軀體的 ,意識。

Avyakta: 不展示 , 不可見。

Avyayam: 不變。

Ayodhyā: 羅摩國王的國都。

Ayurveda: 《阿育吠陀》 ,《韋達》醫學。 頁面版本: 141, last edited: 22 Jun 2019, 18:26 (1952 days 前) 編輯 標記 History 附件 列印 網站工具 + Options Help | 服務條款 | 隱私 | 回報錯誤 | Flag as objectionable 技術支援 Wikidot.com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the content of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