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 |||
lecture:atuartmill [2025/08/29 01:51] – host | lecture:atuartmill [2025/08/29 09:02]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 斯圖爾特·密爾 ===== | + | ===== 斯圖爾特·密爾 |
- | + | **Hayagrīva** | |
- | **Hayagrīva** | + | |
這是 John Stuart Mill。在他的《論自然》一文中,Mill 寫道:「自然的秩序,若未被人類改變,是這樣一種狀態:任何具有正義與仁慈屬性的存在都不會有意創造它,作為祂的理性造物應效法的榜樣。它只能是一件有意不完美的作品,而人類在其有限的領域內應行使正義與仁慈來加以修正。」所以 Mill 得出結論…… | 這是 John Stuart Mill。在他的《論自然》一文中,Mill 寫道:「自然的秩序,若未被人類改變,是這樣一種狀態:任何具有正義與仁慈屬性的存在都不會有意創造它,作為祂的理性造物應效法的榜樣。它只能是一件有意不完美的作品,而人類在其有限的領域內應行使正義與仁慈來加以修正。」所以 Mill 得出結論……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在人類的行為中,不是與其他生物,而是僅限於人類。 | 在人類的行為中,不是與其他生物,而是僅限於人類。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嗯,Mill 認為,遵循自然與對錯毫無關聯,人類必須修正自然。他不應遵循自然行事,而是必須——他用的詞是「修正」…… | 嗯,Mill 認為,遵循自然與對錯毫無關聯,人類必須修正自然。他不應遵循自然行事,而是必須——他用的詞是「修正」……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是的,修正。不僅是修正。我們討論的自然,幾乎總是動物的自然。但人類必須超越動物的自然,這就是理性。通常人類被稱為理性動物,所以他應在理性上有進展。例如飲食,飲食是人類與動物共有的,但人類應更進階,思考應該吃什麼樣的食物,而不僅僅是自然的傾向。雖然自然傾向是……就像人類,有些人,不是全部,有些人想吃肉。所以理性是:「如果我有更好的食物,為什麼要殺動物?」這才是理性。但因為他能吃肉,能殺動物,就應該繼續殺動物,這是較低的智慧。神給了我們許多美好的食物。以水果為例,主 Krishna 給了人類各種各樣的水果,我們還可以用牛奶製作許多美味的食品。水果不是動物吃的。狗、貓不會吃水果,那是為人類準備的。所以同樣,辨別是勇氣的更高部分。這不是一句英文諺語嗎?所以人類應有辨別力,特別是在飲食上。我記得 George Bernard Shaw 寫了一本書,叫做《你是你吃的東西》。 | 是的,修正。不僅是修正。我們討論的自然,幾乎總是動物的自然。但人類必須超越動物的自然,這就是理性。通常人類被稱為理性動物,所以他應在理性上有進展。例如飲食,飲食是人類與動物共有的,但人類應更進階,思考應該吃什麼樣的食物,而不僅僅是自然的傾向。雖然自然傾向是……就像人類,有些人,不是全部,有些人想吃肉。所以理性是:「如果我有更好的食物,為什麼要殺動物?」這才是理性。但因為他能吃肉,能殺動物,就應該繼續殺動物,這是較低的智慧。神給了我們許多美好的食物。以水果為例,主 Krishna 給了人類各種各樣的水果,我們還可以用牛奶製作許多美味的食品。水果不是動物吃的。狗、貓不會吃水果,那是為人類準備的。所以同樣,辨別是勇氣的更高部分。這不是一句英文諺語嗎?所以人類應有辨別力,特別是在飲食上。我記得 George Bernard Shaw 寫了一本書,叫做《你是你吃的東西》。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你是你吃的東西》。 | 《你是你吃的東西》。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是的。所以在飲食上必須有理性,不能被自然的傾向帶走。自然的傾向是,人可以吃任何東西,有些人確實也什麼都吃。前幾天我在飛機上看到一個 Marwari 紳士,他在吃豬的腸子。那叫什麼? | 是的。所以在飲食上必須有理性,不能被自然的傾向帶走。自然的傾向是,人可以吃任何東西,有些人確實也什麼都吃。前幾天我在飛機上看到一個 Marwari 紳士,他在吃豬的腸子。那叫什麼?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什麼? | 什麼?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豬的腸子。 | 豬的腸子。 | ||
行 29: | 行 28: | ||
豬的腸子。 | 豬的腸子。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那叫什麼? | 那叫什麼?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豬的腸子? | 豬的腸子?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是的。 | 是的。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人們也吃豬腳,那是…… | 人們也吃豬腳,那是……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嗯? | 嗯?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很受歡迎的,豬腳。 | 很受歡迎的,豬腳。 | ||
行 50: | 行 49: | ||
豬蹄。 | 豬蹄。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腳。 | 腳。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豬腳。 | 豬腳。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哦。 | 哦。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那被認為是一道美味。 | 那被認為是一道美味。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所以他們就是這樣發展他們的意識。所以 Narottama dāsa Ṭhākura 說,nānā yoni brahman kare kadarya bhakṣaṇa kare,這種生死輪迴就是,他來到某個生命形態,吃最惡心的食物。所以這在人類生活中應被禁止。這是遏制自然本能,成為真正的理性,選擇什麼吃、如何睡、如何進行性行為、如何防衛。這些也是動物的傾向。超越這些,他應尋求絕對真理,這樣他的理性才被正確使用。否則他仍是動物。 | 所以他們就是這樣發展他們的意識。所以 Narottama dāsa Ṭhākura 說,nānā yoni brahman kare kadarya bhakṣaṇa kare,這種生死輪迴就是,他來到某個生命形態,吃最惡心的食物。所以這在人類生活中應被禁止。這是遏制自然本能,成為真正的理性,選擇什麼吃、如何睡、如何進行性行為、如何防衛。這些也是動物的傾向。超越這些,他應尋求絕對真理,這樣他的理性才被正確使用。否則他仍是動物。 | ||
した場合 | した場合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他進一步寫道:「事實上,人類品格中幾乎沒有一點優越的特質,不是與未受教化的人性感受完全相悖的。」所以他認為,勇氣、清潔、自制等美德並非人類的本能,這些美德需要培養。它們不是…… | 他進一步寫道:「事實上,人類品格中幾乎沒有一點優越的特質,不是與未受教化的人性感受完全相悖的。」所以他認為,勇氣、清潔、自制等美德並非人類的本能,這些美德需要培養。它們不是……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是的。因此在人類社會中存在教育系統。人類雖然是動物,但必須以正確的方式接受教育。這取決於教育系統,在這方面,研究全世界的教育系統,韋達教育是最完美的。因此,每個人都應按照韋達文獻的教導接受教育,而韋達文獻的總結是《博伽梵歌》。所以每個人都應如實閱讀它,不帶任何不必要的解釋。這將使人成為完美的受教育者。 | 是的。因此在人類社會中存在教育系統。人類雖然是動物,但必須以正確的方式接受教育。這取決於教育系統,在這方面,研究全世界的教育系統,韋達教育是最完美的。因此,每個人都應按照韋達文獻的教導接受教育,而韋達文獻的總結是《博伽梵歌》。所以每個人都應如實閱讀它,不帶任何不必要的解釋。這將使人成為完美的受教育者。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Mill 設想神在與邪惡交戰,而人類的角色是幫助神在這場戰爭中。他寫道:「如果天意,或神,是全能的,那麼天意意圖發生的一切,而其發生的事實證明天意有意如此。如果是這樣,人類所能做的一切,都是由天意預定的,是其意圖的實現。但如果,如更宗教化的理論所述,天意並不意圖所有發生的事情,只意圖好的事情,那麼人類確實有能力通過自願行動幫助天意的意圖。」 | Mill 設想神在與邪惡交戰,而人類的角色是幫助神在這場戰爭中。他寫道:「如果天意,或神,是全能的,那麼天意意圖發生的一切,而其發生的事實證明天意有意如此。如果是這樣,人類所能做的一切,都是由天意預定的,是其意圖的實現。但如果,如更宗教化的理論所述,天意並不意圖所有發生的事情,只意圖好的事情,那麼人類確實有能力通過自願行動幫助天意的意圖。」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是的。天意只希望好的。人類,活著的存在,由於他不完美的意願而處於這個物質世界。神非常仁慈,即使他不完美地想要享受這個物質世界,神也給了他指引的便利。就像一個孩子想以某種方式玩耍,仍然由父母雇用的保姆或僕人來指導。所以我們的處境是這樣的。我們來到這個物質世界,為了享受,放棄了與神的陪伴。所以神允許他:「好吧,你去享受並體驗。當你體驗到這種物質享受不好時,你會再回來。」所以祂在引導活著的存在,特別是人類的享受,以便他能回到家,回到至尊人格神首那裡。自然是神的指示下的中介代理。所以如果他過分沉迷於濫用自由,就會受到懲罰,這也是根據他的願望。神並不希望人類變成豬,但他發展出這種什麼都吃的心理。所以神允許他什麼都吃,甚至在豬的身體裡吃糞便。這是神的讓步。但他想要吃這些惡心的東西,所以神給他機會,你拿著豬的身體,你可以吃到糞便,不會有任何困難。這樣,神坐在每個人的心中,記下他的願望,為了滿足他的不同願望,神命令物質自然給予特定的身體,他的生死輪迴在不同物種中重複…… | 是的。天意只希望好的。人類,活著的存在,由於他不完美的意願而處於這個物質世界。神非常仁慈,即使他不完美地想要享受這個物質世界,神也給了他指引的便利。就像一個孩子想以某種方式玩耍,仍然由父母雇用的保姆或僕人來指導。所以我們的處境是這樣的。我們來到這個物質世界,為了享受,放棄了與神的陪伴。所以神允許他:「好吧,你去享受並體驗。當你體驗到這種物質享受不好時,你會再回來。」所以祂在引導活著的存在,特別是人類的享受,以便他能回到家,回到至尊人格神首那裡。自然是神的指示下的中介代理。所以如果他過分沉迷於濫用自由,就會受到懲罰,這也是根據他的願望。神並不希望人類變成豬,但他發展出這種什麼都吃的心理。所以神允許他什麼都吃,甚至在豬的身體裡吃糞便。這是神的讓步。但他想要吃這些惡心的東西,所以神給他機會,你拿著豬的身體,你可以吃到糞便,不會有任何困難。這樣,神坐在每個人的心中,記下他的願望,為了滿足他的不同願望,神命令物質自然給予特定的身體,他的生死輪迴在不同物種中重複……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這是 Mill 的繼續。他寫道:「根據這種說法,神的力量必定是有限的,由於邪惡的存在,受到不可逾越的障礙。」Mill 得出結論,宇宙中邪惡的存在,或他認為的邪惡、痛苦和死亡,排除了全能神的存在。他認為人類通過克服邪惡本能,幫助天意的意圖。所以神不是全能的,祂的力量不是無限的。根據 Mill,如果祂是全能的,就不會有邪惡。 | 這是 Mill 的繼續。他寫道:「根據這種說法,神的力量必定是有限的,由於邪惡的存在,受到不可逾越的障礙。」Mill 得出結論,宇宙中邪惡的存在,或他認為的邪惡、痛苦和死亡,排除了全能神的存在。他認為人類通過克服邪惡本能,幫助天意的意圖。所以神不是全能的,祂的力量不是無限的。根據 Mill,如果祂是全能的,就不會有邪惡。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不。邪惡無疑是由神創造的,但這是必要的,因為人類濫用了自由意志。神給他好的指引,但當他不服從時,自然有邪惡的力量來懲罰他。因此,邪惡不是神創造的,但仍然是必要的。就像政府建造監獄。這監獄的創造不是政府的意圖。政府希望大學就足夠了,人們可以受教育,變得開明,但因為有些人,不是全部,濫用了小小的獨立性,創造了邪惡的情況,他被強制送進監獄。同樣,我們因自己的邪惡活動而受苦,但神作為至高者,懲罰我們的邪惡活動。對神來說,當我們在神的保護之下,沒有邪惡,只有好事。沒有邪惡。所以神不創造邪惡,但人類的邪惡活動迫使神創造邪惡的情況。 | 不。邪惡無疑是由神創造的,但這是必要的,因為人類濫用了自由意志。神給他好的指引,但當他不服從時,自然有邪惡的力量來懲罰他。因此,邪惡不是神創造的,但仍然是必要的。就像政府建造監獄。這監獄的創造不是政府的意圖。政府希望大學就足夠了,人們可以受教育,變得開明,但因為有些人,不是全部,濫用了小小的獨立性,創造了邪惡的情況,他被強制送進監獄。同樣,我們因自己的邪惡活動而受苦,但神作為至高者,懲罰我們的邪惡活動。對神來說,當我們在神的保護之下,沒有邪惡,只有好事。沒有邪惡。所以神不創造邪惡,但人類的邪惡活動迫使神創造邪惡的情況。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創造什麼? | 創造什麼?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邪惡的情況。 | 邪惡的情況。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基督教認為神在與撒旦交戰,表面上主 Krishna 在 Kurukṣetra 戰場上也在交戰,還有諸神與魔之間的戰爭,但在韋達文獻中,這些戰爭似乎不被視為神與祂的敵人的嚴肅對抗,主 Krishna 似乎是以嬉戲的心情與魔戰鬥。基督教的情況不是這樣。 | 基督教認為神在與撒旦交戰,表面上主 Krishna 在 Kurukṣetra 戰場上也在交戰,還有諸神與魔之間的戰爭,但在韋達文獻中,這些戰爭似乎不被視為神與祂的敵人的嚴肅對抗,主 Krishna 似乎是以嬉戲的心情與魔戰鬥。基督教的情況不是這樣。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主 Krishna 是全能的。所以祂與魔的戰鬥,實際上是遊戲。這不影響祂的能量。就像一個小孩與他強壯的父親戰鬥。父親的一巴掌對小孩來說就足夠了。同樣,魔與神的戰鬥是這樣的。祂給了一些遊戲戰鬥的機會,但對魔來說,一次強力的打擊就足夠了。所以不存在與神戰鬥的問題。祂是全能的、全能的……但魔不服從。當活著的存在過分不服從並騷擾服從的人或奉獻者時,神必須殺死他們。Paritrāṇāya sādhūnāṁ vināśāya ca duṣkṛtām [Bg. 4.8]。這兩個事業在進行,嚴厲懲罰魔、非奉獻者,並保護奉獻者。這是與魔和諸神戰鬥的理念。Paritrāṇāya sādhūnām,每當有這樣的戰鬥,神站在諸神一邊。 | 主 Krishna 是全能的。所以祂與魔的戰鬥,實際上是遊戲。這不影響祂的能量。就像一個小孩與他強壯的父親戰鬥。父親的一巴掌對小孩來說就足夠了。同樣,魔與神的戰鬥是這樣的。祂給了一些遊戲戰鬥的機會,但對魔來說,一次強力的打擊就足夠了。所以不存在與神戰鬥的問題。祂是全能的、全能的……但魔不服從。當活著的存在過分不服從並騷擾服從的人或奉獻者時,神必須殺死他們。Paritrāṇāya sādhūnāṁ vināśāya ca duṣkṛtām [Bg. 4.8]。這兩個事業在進行,嚴厲懲罰魔、非奉獻者,並保護奉獻者。這是與魔和諸神戰鬥的理念。Paritrāṇāya sādhūnām,每當有這樣的戰鬥,神站在諸神一邊。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Mill 將其描繪為一場鬥爭,但他們之間沒有鬥爭。 | Mill 將其描繪為一場鬥爭,但他們之間沒有鬥爭。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鬥爭,鬥爭是存在的,因為魔總是反對神的統治。這就是魔。而諸神是接受 Viṣṇu 主的命令的人。這是差別。《聖典》中說,有兩種人類,一種叫諸神,另一種叫魔。諸神是遵循 Viṣṇu 主命令的人,而相反的就是魔。 | 鬥爭,鬥爭是存在的,因為魔總是反對神的統治。這就是魔。而諸神是接受 Viṣṇu 主的命令的人。這是差別。《聖典》中說,有兩種人類,一種叫諸神,另一種叫魔。諸神是遵循 Viṣṇu 主命令的人,而相反的就是魔。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但他將神描繪為在鬥爭。 | 但他將神描繪為在鬥爭。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神沒有什麼需要鬥爭的。祂如此強大,祂無事可做。這是韋達的教導。Na tasya kāryaṁ kāraṇaṁ ca vidyate。《韋達》對神的描述是這樣的,祂無事可做。這是正確的,因為就像一個大人物、大領袖、國王,他個人無事可做。他有許多僕人、秘書、部長、士兵,所以他為什麼要親自做什麼?所以他無事可做。這在《韋達》中描述為 na tasya kāryaṁ kāraṇaṁ ca vidyate。祂實際上無事可做。因此我們看到 Rādhā-Kṛṣṇa 的畫面,至尊人格神首在吹奏笛子,享受快樂。這是 ānandamayo ' | 神沒有什麼需要鬥爭的。祂如此強大,祂無事可做。這是韋達的教導。Na tasya kāryaṁ kāraṇaṁ ca vidyate。《韋達》對神的描述是這樣的,祂無事可做。這是正確的,因為就像一個大人物、大領袖、國王,他個人無事可做。他有許多僕人、秘書、部長、士兵,所以他為什麼要親自做什麼?所以他無事可做。這在《韋達》中描述為 na tasya kāryaṁ kāraṇaṁ ca vidyate。祂實際上無事可做。因此我們看到 Rādhā-Kṛṣṇa 的畫面,至尊人格神首在吹奏笛子,享受快樂。這是 ānandamayo '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在《宗教的功用》中,Mill 寫到權威的力量。 | 在《宗教的功用》中,Mill 寫到權威的力量。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是的。 | 是的。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以及他所說的權威對人類心智的巨大影響。「權威是大多數人相信一切事物的證據,除了他們自己的感官所認知的事實。即使是最聰明的人,也根據權威接受科學的真理或歷史或生活中的事實,而未親自檢驗其證據。凡是權威證明的,他們完全相信,甚至當人類的普遍意見與其感官證據相反時,他們也不會如此相信。」 | 以及他所說的權威對人類心智的巨大影響。「權威是大多數人相信一切事物的證據,除了他們自己的感官所認知的事實。即使是最聰明的人,也根據權威接受科學的真理或歷史或生活中的事實,而未親自檢驗其證據。凡是權威證明的,他們完全相信,甚至當人類的普遍意見與其感官證據相反時,他們也不會如此相信。」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權威,就是權威。你不能否定或否認它。這就是權威。我們的 Kṛṣṇa 意識運動基於這個原則,你應該執行權威的命令,主 Krishna 或神是至高權威。祂對人類社會的講述、指導,必須毫無錯誤解釋地接受。這會讓他們快樂。所以那些理智的人不會猶豫接受神的權威,僅僅遵循權威的命令就能快樂。那些完全遵循至高權威指示的人,也是權威。這是至尊人格神首與靈性導師的區別。靈性導師是僕人權威,而神是主人權威。因此 sevyā bhagavān, sevā bhagavān。就像政府官員是僕人權威,國王是主人權威。所以如果有人遵循權威的指示,並將同樣的原則教給大眾,他就成為僕人權威或靈性導師。 | 權威,就是權威。你不能否定或否認它。這就是權威。我們的 Kṛṣṇa 意識運動基於這個原則,你應該執行權威的命令,主 Krishna 或神是至高權威。祂對人類社會的講述、指導,必須毫無錯誤解釋地接受。這會讓他們快樂。所以那些理智的人不會猶豫接受神的權威,僅僅遵循權威的命令就能快樂。那些完全遵循至高權威指示的人,也是權威。這是至尊人格神首與靈性導師的區別。靈性導師是僕人權威,而神是主人權威。因此 sevyā bhagavān, sevā bhagavān。就像政府官員是僕人權威,國王是主人權威。所以如果有人遵循權威的指示,並將同樣的原則教給大眾,他就成為僕人權威或靈性導師。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關於道德,Mill 寫道:「對超自然的信仰,儘管在人類發展的早期階段,即對孩子而言,提供了巨大的服務,但其對人類的影響力更多來自於其早期性,而非其宗教性。」 | 關於道德,Mill 寫道:「對超自然的信仰,儘管在人類發展的早期階段,即對孩子而言,提供了巨大的服務,但其對人類的影響力更多來自於其早期性,而非其宗教性。」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宗教意味著執行神的命令。這是宗教的簡單定義。 | 宗教意味著執行神的命令。這是宗教的簡單定義。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但他說,對人的影響力來自於早期的訓練。 | 但他說,對人的影響力來自於早期的訓練。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是的,我已經說過,有兩種權威,一種是神,主人權威,神的代表是僕人權威。所以僕人權威的職責是傳播神的教導。這會使人類社會快樂,這種教導應從生命的開始就教導。《聖典博伽瓦譚》中,Prahlāda Mahārāja 說過。Prahlāda Mahārāja 在五歲時就教導神意識,教給他的同學朋友。同學們在休息時間想玩耍,Prahlāda Mahārāja 請他們坐下來學習神意識。同學們抗議說:「親愛的朋友,你為什麼現在堅持這個?我們還是孩子,讓我們玩吧。」Prahlāda Mahārāja 反對說:「不,不,你們不應該浪費時間玩耍,因為神意識應從生命的開始就學習。」Kaumāra ācaret prājño dharmān bhāgavatān iha [SB 7.6.1]。從童年開始就應學習主 Krishna 意識。為什麼這麼早?因為 durlabhaṁ mānuṣaṁ janma tad apy adhruvam arthadam。他說,這種人類生命形態是經過無數次的出生才獲得的,我們不應錯過這個機會。我們不知道下一次死亡何時來臨,但如果在下一次死亡之前,我們能在主 Krishna 意識中完善人生,這是人類生命形態的特殊恩賜。我們應好好利用它。 | 是的,我已經說過,有兩種權威,一種是神,主人權威,神的代表是僕人權威。所以僕人權威的職責是傳播神的教導。這會使人類社會快樂,這種教導應從生命的開始就教導。《聖典博伽瓦譚》中,Prahlāda Mahārāja 說過。Prahlāda Mahārāja 在五歲時就教導神意識,教給他的同學朋友。同學們在休息時間想玩耍,Prahlāda Mahārāja 請他們坐下來學習神意識。同學們抗議說:「親愛的朋友,你為什麼現在堅持這個?我們還是孩子,讓我們玩吧。」Prahlāda Mahārāja 反對說:「不,不,你們不應該浪費時間玩耍,因為神意識應從生命的開始就學習。」Kaumāra ācaret prājño dharmān bhāgavatān iha [SB 7.6.1]。從童年開始就應學習主 Krishna 意識。為什麼這麼早?因為 durlabhaṁ mānuṣaṁ janma tad apy adhruvam arthadam。他說,這種人類生命形態是經過無數次的出生才獲得的,我們不應錯過這個機會。我們不知道下一次死亡何時來臨,但如果在下一次死亡之前,我們能在主 Krishna 意識中完善人生,這是人類生命形態的特殊恩賜。我們應好好利用它。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他說:「對超自然的信仰,儘管在人類發展的早期階段提供了服務,但不再需要用於使我們知道社會道德中的對錯,或提供動機讓我們行善避惡。」也就是說,神對於道德感並非必要,今天的共產主義國家中,我們看到他們在公民中灌輸一種沒有神概念的社會道德。 | 他說:「對超自然的信仰,儘管在人類發展的早期階段提供了服務,但不再需要用於使我們知道社會道德中的對錯,或提供動機讓我們行善避惡。」也就是說,神對於道德感並非必要,今天的共產主義國家中,我們看到他們在公民中灌輸一種沒有神概念的社會道德。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道德意味著遵循神的命令。這是真正的道德。我們製造的其他東西,在不同國家會有所不同。但宗教與道德是同一原則,因為宗教意味著執行神的命令,道德僅僅是實現神的願望的原則。就像在 Kurukṣetra 戰場上,Arjuna 認為:「殺戮是不道德的。」但當他通過主 Krishna 的教導明白這場戰鬥是主 Krishna 設計的必要之舉,這就是道德。最終,道德意味著執行主 Krishna 或神的願望。祂知道什麼是道德。另一個例子是,在戰場上,士兵和指揮官在場。指揮官要求殺死敵人,如果他考慮「殺戮不好,我為什麼要殺敵人?」這是不道德的。根據軍事法,他應立即被殺。他違背了指揮官的命令。同樣,你從至尊人格神首那裡得到的命令,如果你執行,那就是道德。任何你自己製造的東西,都是不道德的。 | 道德意味著遵循神的命令。這是真正的道德。我們製造的其他東西,在不同國家會有所不同。但宗教與道德是同一原則,因為宗教意味著執行神的命令,道德僅僅是實現神的願望的原則。就像在 Kurukṣetra 戰場上,Arjuna 認為:「殺戮是不道德的。」但當他通過主 Krishna 的教導明白這場戰鬥是主 Krishna 設計的必要之舉,這就是道德。最終,道德意味著執行主 Krishna 或神的願望。祂知道什麼是道德。另一個例子是,在戰場上,士兵和指揮官在場。指揮官要求殺死敵人,如果他考慮「殺戮不好,我為什麼要殺敵人?」這是不道德的。根據軍事法,他應立即被殺。他違背了指揮官的命令。同樣,你從至尊人格神首那裡得到的命令,如果你執行,那就是道德。任何你自己製造的東西,都是不道德的。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他認為,相信靈魂不朽沒有內在價值,因為他說…… | 他認為,相信靈魂不朽沒有內在價值,因為他說……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這是愚蠢的。這既不哲學也不理性。如果他不能理解靈魂的不朽,那他就停留在動物的層次。他甚至不是人類,更不用說他的教育和哲學了。 | 這是愚蠢的。這既不哲學也不理性。如果他不能理解靈魂的不朽,那他就停留在動物的層次。他甚至不是人類,更不用說他的教育和哲學了。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他得出這個結論,因為他說:「那些相信靈魂不朽的人,通常在離開人生時,與那些沒有這種期望的人一樣,甚至更加不情願。」但我們有許多經典例子,如蘇格拉底勇敢地面對死亡,如果他不相信靈魂的不朽,這怎麼可能? | 他得出這個結論,因為他說:「那些相信靈魂不朽的人,通常在離開人生時,與那些沒有這種期望的人一樣,甚至更加不情願。」但我們有許多經典例子,如蘇格拉底勇敢地面對死亡,如果他不相信靈魂的不朽,這怎麼可能?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我已經說過,靈魂的不朽是事實。如果有人不理解這個事實,那他就是動物。他不在人類的範疇內,他是動物範疇。他每天都在體驗靈魂如何在身體改變中繼續存在。在他的家庭中,他看到一個孩子的身體變成少年的身體,但父母知道靈魂是相同的。所以理解靈魂的不朽有什麼困難?這意味著他的智慧較低。因此,根據韋達的描述,不理解靈魂不朽的人停留在動物的範疇,sa eva go-kharaḥ [SB 10.84.13]。 | 我已經說過,靈魂的不朽是事實。如果有人不理解這個事實,那他就是動物。他不在人類的範疇內,他是動物範疇。他每天都在體驗靈魂如何在身體改變中繼續存在。在他的家庭中,他看到一個孩子的身體變成少年的身體,但父母知道靈魂是相同的。所以理解靈魂的不朽有什麼困難?這意味著他的智慧較低。因此,根據韋達的描述,不理解靈魂不朽的人停留在動物的範疇,sa eva go-kharaḥ [SB 10.84.13]。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嗯,他似乎認為對靈魂不朽的信仰或知識…… | 嗯,他似乎認為對靈魂不朽的信仰或知識……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這不是信仰的問題。這不是信仰的問題,而是事實的問題。就像一個人說:「我不相信我會變老。」那是他的無知或愚蠢。他必須變老,或他的身體必須變老。所以如果一個人認為,當我變老時,那是靈魂的不朽,當我變老意味著我的身體會變老。他會繼續存在。這是常識的事實。這是事實。哪裡有信仰或不信仰的問題? | 這不是信仰的問題。這不是信仰的問題,而是事實的問題。就像一個人說:「我不相信我會變老。」那是他的無知或愚蠢。他必須變老,或他的身體必須變老。所以如果一個人認為,當我變老時,那是靈魂的不朽,當我變老意味著我的身體會變老。他會繼續存在。這是常識的事實。這是事實。哪裡有信仰或不信仰的問題?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嗯,知識…… | 嗯,知識……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這就是知識。 | 這就是知識。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靈魂的不朽…… | ……靈魂的不朽……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這是完美的知識。 | 這是完美的知識。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是的。靈魂不朽的知識…… | 是的。靈魂不朽的知識……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如果有人認為:「未來,五十年後,我會變成老人。」這是知識。如果有人認為:「不,不,我永遠不會變老。」那是無知。雖然這是未來——有知識的人知道這將是未來。所以我將繼續生活在未來,我過去是個孩子,現在是中年人,未來我將成為老人,所以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者中,我都存在。哪裡有困難?如果這個簡單的真相有人無法理解,他是什麼樣的人類?我過去是個孩子,孩子的身體結束了。現在我是中年人或年輕人,身體不同。未來我將成為老人,那個身體也會不同。所以我,作為孩子,作為年輕人,作為老人,我是相同的,所有身體都在改變。這是事實。誰能否定它?所以理解這個有什麼困難?在《博伽梵歌》中,主 Krishna 對 Arjuna 說:「你、我、和所有這些士兵,過去存在,現在存在,未來也將繼續存在。」這就是不朽。他公開說,na hanyate hanyamāne śarīre [Bg. 2.20], na jāyate mriyate vā kadācin。這個活著的靈魂從未出生。那個身體改變,被稱為出生。但靈魂是不朽的。他從不出生,也不死亡。「不,我看到他死了。」不,那是他的身體的消滅。相信我,身體的消滅,靈魂並未死亡。這是權威,我們必須接受這個權威。如果你不接受權威,如果你沒有理由理解靈魂如何不朽,那我們除了像動物一樣,還能是什麼?所以不相信或不能理解的人,不比動物好。他沒有知識。這是知識的開始。然後是其他(聽不清楚)。首先,人必須明白他是什麼。如果他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他就被錯誤引導。他在照顧身體。就像籠子和鳥。如果你只照顧籠子而不照顧鳥,這是很好的知識嗎?那是愚蠢的。 | 如果有人認為:「未來,五十年後,我會變成老人。」這是知識。如果有人認為:「不,不,我永遠不會變老。」那是無知。雖然這是未來——有知識的人知道這將是未來。所以我將繼續生活在未來,我過去是個孩子,現在是中年人,未來我將成為老人,所以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者中,我都存在。哪裡有困難?如果這個簡單的真相有人無法理解,他是什麼樣的人類?我過去是個孩子,孩子的身體結束了。現在我是中年人或年輕人,身體不同。未來我將成為老人,那個身體也會不同。所以我,作為孩子,作為年輕人,作為老人,我是相同的,所有身體都在改變。這是事實。誰能否定它?所以理解這個有什麼困難?在《博伽梵歌》中,主 Krishna 對 Arjuna 說:「你、我、和所有這些士兵,過去存在,現在存在,未來也將繼續存在。」這就是不朽。他公開說,na hanyate hanyamāne śarīre [Bg. 2.20], na jāyate mriyate vā kadācin。這個活著的靈魂從未出生。那個身體改變,被稱為出生。但靈魂是不朽的。他從不出生,也不死亡。「不,我看到他死了。」不,那是他的身體的消滅。相信我,身體的消滅,靈魂並未死亡。這是權威,我們必須接受這個權威。如果你不接受權威,如果你沒有理由理解靈魂如何不朽,那我們除了像動物一樣,還能是什麼?所以不相信或不能理解的人,不比動物好。他沒有知識。這是知識的開始。然後是其他(聽不清楚)。首先,人必須明白他是什麼。如果他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他就被錯誤引導。他在照顧身體。就像籠子和鳥。如果你只照顧籠子而不照顧鳥,這是很好的知識嗎?那是愚蠢的。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讓我,嗯……他說的是,他不相信靈魂不朽的知識或信仰,會在死亡時給人更多的勇氣。 | 讓我,嗯……他說的是,他不相信靈魂不朽的知識或信仰,會在死亡時給人更多的勇氣。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不。首先,知識意味著理解事實。如果你不知道事實,那麼在這個錯誤的基礎上,你的所有知識都是(聽不清楚)。如果基礎錯誤,這樣的知識有什麼價值?因此,第一個知識是,人應明白他不是這個身體,他是靈魂。 | 不。首先,知識意味著理解事實。如果你不知道事實,那麼在這個錯誤的基礎上,你的所有知識都是(聽不清楚)。如果基礎錯誤,這樣的知識有什麼價值?因此,第一個知識是,人應明白他不是這個身體,他是靈魂。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我們應該停下來。[中斷] ……Mill 不僅是功利主義者,也是人文主義者,他說:「一種人文宗教可以產生與超自然宗教同樣出色的效果,甚至可能更甚。」人文宗教會培養無私的情感。那是一種沒有神的宗教,以人為中心的宗教。 | 我們應該停下來。[中斷] ……Mill 不僅是功利主義者,也是人文主義者,他說:「一種人文宗教可以產生與超自然宗教同樣出色的效果,甚至可能更甚。」人文宗教會培養無私的情感。那是一種沒有神的宗教,以人為中心的宗教。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沒有神,怎麼能是宗教?我已經解釋過,宗教意味著神的命令。 | 沒有神,怎麼能是宗教?我已經解釋過,宗教意味著神的命令。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最後關於不朽和奇蹟,他說,沒有證據證明靈魂的不朽,也沒有證據反對它,但…… | 最後關於不朽和奇蹟,他說,沒有證據證明靈魂的不朽,也沒有證據反對它,但……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他如何能被說服?有這麼多的證據。這是人類社會的不幸。像 Mill 這樣有學問的人,他不能理解,更不用說其他人了。這是簡單的真相。任何孩子都能理解,但由於不幸,他們無法理解。 | 他如何能被說服?有這麼多的證據。這是人類社會的不幸。像 Mill 這樣有學問的人,他不能理解,更不用說其他人了。這是簡單的真相。任何孩子都能理解,但由於不幸,他們無法理解。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最後他說:「整個超自然的領域,整個宗教的領域,從信仰的領域被移到單純的希望領域。」 | 最後他說:「整個超自然的領域,整個宗教的領域,從信仰的領域被移到單純的希望領域。」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不。這既不是希望也不是信仰。這是事實。至少對我們主 Krishna 意識的人來說,這是事實,因為主 Krishna 前來對 Arjuna 給予教導,這被記錄下來,我們在閱讀。所以這是信仰、虛構還是什麼?這是事實。 | 不。這既不是希望也不是信仰。這是事實。至少對我們主 Krishna 意識的人來說,這是事實,因為主 Krishna 前來對 Arjuna 給予教導,這被記錄下來,我們在閱讀。所以這是信仰、虛構還是什麼?這是事實。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他認為,如果人類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和外部環境,也就是說,如果人類不能改善世界,為自己和其他生物做更多的善事,遠超過神最初所做的,那麼將他帶入存在的存在,將不配得到他的感謝。換句話說,如果人類不能改善世界,那麼…… | 他認為,如果人類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和外部環境,也就是說,如果人類不能改善世界,為自己和其他生物做更多的善事,遠超過神最初所做的,那麼將他帶入存在的存在,將不配得到他的感謝。換句話說,如果人類不能改善世界,那麼……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如何能改善?一個人可能是好的,宗教的,遵循神的命令,但 99.9% 的人是無神的。所以如何能改善?這個物質世界,照其本來的樣子,只有通過增加神意識的人的百分比才能改善,否則不可能改善。每個人的意識不同。所以你無法讓他們團結在一起。例如,這些現代文明國家,他們在聯合國組織中奮鬥,但過去三四十年來他們無法做到。這是不可能的。這是徒勞的嘗試。除非人們變得有神意識,否則世界無法改善。 | 如何能改善?一個人可能是好的,宗教的,遵循神的命令,但 99.9% 的人是無神的。所以如何能改善?這個物質世界,照其本來的樣子,只有通過增加神意識的人的百分比才能改善,否則不可能改善。每個人的意識不同。所以你無法讓他們團結在一起。例如,這些現代文明國家,他們在聯合國組織中奮鬥,但過去三四十年來他們無法做到。這是不可能的。這是徒勞的嘗試。除非人們變得有神意識,否則世界無法改善。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Mill 的最後一句引言:「我不會稱任何存在為好的,除非他符合我對同胞所說的‘好’的定義,如果這樣的存有因為我不稱他為好而判我下地獄,那我就去地獄。」 | Mill 的最後一句引言:「我不會稱任何存在為好的,除非他符合我對同胞所說的‘好’的定義,如果這樣的存有因為我不稱他為好而判我下地獄,那我就去地獄。」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我聽不懂。 | 我聽不懂。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嗯,換句話說,神必須在相對意義上是好的,就像我會說:「哦,這是個好人。」如果他不能在相對意義上稱神為好,他就不會稱神為好。 | 嗯,換句話說,神必須在相對意義上是好的,就像我會說:「哦,這是個好人。」如果他不能在相對意義上稱神為好,他就不會稱神為好。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神永遠是好的。如果有人不知道神的善良,那他是不完美的。神永遠是好的,神永遠是偉大的。這是所有韋達文獻的說法。如果有人不知道神是好的,那他的知識是不完美的。 | 神永遠是好的。如果有人不知道神的善良,那他是不完美的。神永遠是好的,神永遠是偉大的。這是所有韋達文獻的說法。如果有人不知道神是好的,那他的知識是不完美的。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所以這是 Mill 的結束。 | 所以這是 Mill 的結束。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他說這個人是好的。他說這個人是好的什麼意思?他是好的資格是什麼? | 他說這個人是好的。他說這個人是好的什麼意思?他是好的資格是什麼?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Mill 作為功利主義者,相當於…… | Mill 作為功利主義者,相當於……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不管是什麼,讓我們說…… | 不管是什麼,讓我們說……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相當於一個唯物主義者,一個好人會為了他所謂的最大幸福原則而工作,即為地球上所有有情眾生帶來最大的幸福。 | ……相當於一個唯物主義者,一個好人會為了他所謂的最大幸福原則而工作,即為地球上所有有情眾生帶來最大的幸福。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哦。 | 哦。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所以這就是好人,會朝這個目標努力。 | 所以這就是好人,會朝這個目標努力。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有沒有一個人能對所有其他人做好事?有沒有一個這樣的例子? | 有沒有一個人能對所有其他人做好事?有沒有一個這樣的例子?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人是有局限的。他怎麼能為每個人做好事? | 人是有局限的。他怎麼能為每個人做好事?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那他為什麼說這個人是好的?他在另一個意義上是壞的。所以他怎麼能說這個人是好的? | 那他為什麼說這個人是好的?他在另一個意義上是壞的。所以他怎麼能說這個人是好的?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基督說沒有人是好的。 | 基督說沒有人是好的。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是的,是的。 | 是的,是的。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只有一個是好的,那就是神。 | 只有一個是好的,那就是神。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是的,這是事實。你認為這個人是好的,他怎麼是好的?他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可能考慮他的兄弟、他的國家、他的社會,但他對其他生物做了什麼?所以他怎麼能是好的?一個好人,比如甘地,他是一個好人,但當有人要求他停止屠牛,他什麼也做不了。雖然他提倡非暴力,但屠宰場中成千上萬的動物被殺,這是暴力,他做了什麼?所以他怎麼是好人?沒有人能是好人。 | 是的,這是事實。你認為這個人是好的,他怎麼是好的?他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可能考慮他的兄弟、他的國家、他的社會,但他對其他生物做了什麼?所以他怎麼能是好的?一個好人,比如甘地,他是一個好人,但當有人要求他停止屠牛,他什麼也做不了。雖然他提倡非暴力,但屠宰場中成千上萬的動物被殺,這是暴力,他做了什麼?所以他怎麼是好人?沒有人能是好人。 | ||
- | **Hayagrīva** | + | **Hayagrīva** |
只有主 Krishna 的純粹奉獻者。 | 只有主 Krishna 的純粹奉獻者。 | ||
- | **Prabhupāda** | + | ** Prabhupāda ** \\ |
是的。因為他遵循至高無上的善的命令,僅此而已。如果連甘地都不能成為好人,他被敵人殺死,那人怎麼能是好人?沒有好人,除非他是至尊人格神首的奉 Fy獻者,全都是好的。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成為好人的,即使他有這樣的願望,也不可能。這是我們的精神捏造。這個好人或壞人。任何沒有神意識的人,都是壞人,任何有神意識的人,都是好人。這應該是問題所在。(完) | 是的。因為他遵循至高無上的善的命令,僅此而已。如果連甘地都不能成為好人,他被敵人殺死,那人怎麼能是好人?沒有好人,除非他是至尊人格神首的奉 Fy獻者,全都是好的。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成為好人的,即使他有這樣的願望,也不可能。這是我們的精神捏造。這個好人或壞人。任何沒有神意識的人,都是壞人,任何有神意識的人,都是好人。這應該是問題所在。(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