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lecture:festival:bhaktisiddhantasarasvati13121973la [2025/08/23 21:58] – 建立 host | lecture:festival:bhaktisiddhantasarasvati13121973la [2025/08/23 22:25] (目前版本) – host |
---|
==== 聖恩 巴克提希丹塔·薩拉斯瓦蒂 隱跡日,洛杉磯,1973年12月13日 ==== | ==== 聖恩 巴克提希丹塔·薩拉斯瓦蒂 隱跡日,洛杉磯,1973年12月13日 ==== |
| |
| Prabhupāda: |
| nama oṁ viṣṇu-pādāya kṛṣṇa-preṣṭhāya bhūtale śrīmate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ti nāmine |
|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在1936年12月31日離開了這個物質世界,至今將近四十年。生命的兩個階段是 prakaṭa 和 aprakaṭa,也就是顯現和離世。所以我們不需要為離世而悲傷,因為 主 Krishna 和祂的奉獻者,甚至非奉獻者,沒有人會真正消失。每個生命體都是永恆的,正如 主 Krishna 是永恆的。韋達文獻確認:nityo nityānāṁ cetanaś cetanānām(《卡塔奧義書》2.2.13)。至尊主的描述是,祂是永恆的,生命體也是永恆的,但祂是主要的永恆者。nityo nityānāṁ cetanaś cetanānām。從質性上看, 主 Krishna 和生命體沒有差別,但從量上來說有區別。單數的 nitya(主)與複數的 nitya(生命體)的區別在於,複數的 nitya 是單數 nitya 的永恆僕人。就像你要服務某人,主人和你一樣,有手有腳,有同樣的情感,也需要吃東西,一切都相似。但差別在於主人和僕人的角色,僅此而已。其他方面都是平等的。 |
| |
| 在靈性層面上,顯現和離世沒有差別。從物質角度看,如果你的兒子出生,你會很高興;但他去世時,你會很痛苦,這是物質的觀念。但在靈性層面,顯現和離世沒有區別。雖然今天是 Oṁ Viṣṇupāda Śrī Śrīmad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的離世紀念日,我們不需要悲傷。雖然我們會感到分離的痛苦,但靈性上,顯現和離世並無不同。 Narottama dāsa Ṭhākura 有一首歌:ye anilo prema-dhana, karuṇā pracura, heno prabhu kothā gelo。我不太記得整首歌的內容。這是我們的哀嘆, Śrīla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帶來了這份愛的財富,要傳播出去……當然,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表達了祂的願望:pṛthivīte āche yata nagarādi-grāma sarvatra pracāra haibe mora nāma。祂預言:「全世界有多少城鎮和村莊,我的名字將傳遍每個角落。」這是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名字。現在我們正在實現這個預言。為了執行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意願,祂說:bhārata bhūmīte manuṣya janma haila yāra janma sārthaka kari kara para-upakāra [柴坦尼亞傳記 Ādi 9.41]。祂希望祂的名字傳遍全球每個城鎮和村莊。誰來做這件事?祂說,凡是在 Bhārata-varṣa(印度)出生的人,都有責任先完善自己,理解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哲學,然後傳播出去。這是每個印度人的責任。 |
| |
| 印度人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利用韋達文獻的寶庫。其他國家沒有這樣的條件。如果想讓人生完美,就要善用印度的靈性知識寶藏。甚至一位中國學者在一本關於宗教的書中說:「想了解宗教,就要去印度。」這是事實。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說,每個印度人都應該讓自己的人生完美,明白自己的位置和該做什麼。這就是完美。現在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是這個身體還是超越身體的東西。連大科學家都搞不清楚。這是靈性知識的開始,印度在文化和教育上有這樣的優勢。因此,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要求印度人,bhārata bhūmīte mānuṣya janma,先完善自己,然後傳播這份知識。這是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使命。 |
| |
| 祂只是說了,但希望後來的追隨者能實現。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做出了這樣的努力。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希望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訊息被東西方平等接受,印度人和歐美人士一起因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慈悲而歡樂起舞。這是他的願望,也是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和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的志向。 Śrī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承擔了這個使命,首先希望實現這個目標。 |
| |
| 每個弟子,尤其是那些有能力的,他要求:「你們要承擔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使命,到西方國家傳播。」這是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的首要嘗試。在此之前,即使是 Rūpānuga Gosvāmīs 等 ācāryas,也只是留下文獻,沒有實際傳教。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非常渴望在西方國家傳播 Caitanya 教義,這是他特別的貢獻。 |
| |
| 我遇見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的故事很長。一個朋友硬拉我去的。(笑)當時我是個民族主義者,在一家大化學工廠當經理,二十四歲左右。朋友說:「有位很好的 sādhu,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來了加爾各答,我們去看看吧。」我不太願意,因為我對一些 sādhu 的印象不好,經歷過一些不好的事。我說:「這種 sādhu 到處都是。」你們會很高興知道,即使在我年輕時,感謝 主 Krishna 的恩典,我在朋友中總是領袖。(笑)在學校、大學、朋友圈裡,我總是莫名其妙地成為領袖。一個占星師看過我的手相,說:kukum calena,意思是「你的手表明你的命令會被執行。」 |
| |
| Devotees: Jaya! |
| |
| Prabhupāda: 總之,這是 主 Krishna 的恩典。我本不想去,但朋友們認為除非我認可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否則他們不接受。所以他硬拉我去。那天我第一次見到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按慣例我們先致敬。他立刻說:「你們都是受過教育的年輕人,為什麼不把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教義傳播給英語世界?」我當時是民族主義者,爭辯說:「我們是個依附的國家,誰會聽我們的?」我用自己的方式爭論。但我們家是 Vaiṣṇava 家庭,崇拜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Nityānanda、 Rādhā-Govinda。所以我很高興,覺得這個 sādhu 在推廣 Rādhā-Kṛṣṇa 和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教義,很好。 |
| |
| 我們談了一些,當然,我的論點被他駁倒了。(笑)出來後, Gauḍīya Matha 提供了很好的 prasādam,待我們很好。在街上,朋友問我:「你對這個 sādhu 怎麼看?」我說:「他是真正承接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訊息的人,現在這訊息會傳播開來。」 |
| |
| Devotees: Jaya! |
| |
| Prabhupāda: 那時我還是個傻瓜,但卻這樣說。我立刻在心裡接受他為我的靈性導師,不是正式的,但心裡接受了。那是1922年。1923年,我因生意離開加爾各答,在 Allahabad 設立總部,離加爾各答約五百英里。我一直想著:「我遇到了很好的聖人。」1928年 Kumbhamelā 時, Gauḍīya Matha 的人來到 Allahabad 想建中心,有人告訴他們:「去 Prayāga Pharmacy 找 Abhaya Babu,他很虔誠,會幫你們。」我的藥店叫 Prayāga Pharmacy,名字也有我的。他們來找我說:「先生,我們聽說你的大名,想在這裡建寺廟,請幫忙。」因為我一直惦記著這些 Gauḍīya Matha 的人,見到他們我很高興:「他們又來了!」 |
| |
| 漸漸地,我參與了 Gauḍīya Matha 的活動,感謝 主 Krishna,我的生意不太順利。(笑)是的, 主 Krishna 說:yasyāham anughṛṇāmi hariṣye tad-dhanaṁ śanaiḥ。如果有人想成為 主 Krishna 的奉獻者,但還執著於物質, 主 Krishna 會拿走他的一切物質東西,讓他完全依賴 主 Krishna。這在我身上真的發生了。我被迫認真投入這個運動。我夢到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叫我:「出來跟我一起!」(停頓)我有時很害怕,覺得:「什麼?我要放棄家庭生活?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叫我出家?」我很恐懼,但他多次在夢中呼喚我。總之,靠他的恩典,我被迫放棄了家庭和所謂的生意生活,他以某種方式帶我去傳播他的福音。 |
| |
| 這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他想要的,我試著做一點,你們都在幫我。所以我要更感謝你們。你們是我 Guru Mahārāja 的真正代表( Śrīla Prabhupāda 開始哽咽),因為你們在幫我執行他的命令。 |
| |
| 謝謝大家。請念 Hare Kṛṣṇa。(結束) |
| |
| **總結:** |
| 1. 講座紀念 Śrīla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的離世,強調靈性上顯現與離世無差別,引用 nityo nityānāṁ cetanaś cetanānām,說明 主 Krishna 和生命體在質性上平等,但在量上有所不同。 |
| 2. Prabhupāda 解釋,物質世界中人們為出生歡喜、為死亡悲傷,但靈性上無此區別,引用 Narottama dāsa Ṭhākura 的詩,表達對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分離的哀嘆。 |
| 3. 闡述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使命,期望將祂的名字傳遍全球,印度人有責任先完善自己,然後傳播 Krishna 意識,引用 pṛthivīte āche yata nagarādi-grāma 和 bhārata bhūmīte manuṣya janma。 |
| 4.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承接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的願望,積極推動 Caitanya 教義至西方國家,這是他的特殊貢獻。 |
| 5. Prabhupāda 分享1922年與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的初次會面,雖然當時他是民族主義者,反對傳教,但被其論點折服,內心接受他為靈性導師。 |
| 6. 1928年在 Allahabad, Gauḍīya Matha 的人找他幫忙,後因生意不順,夢中被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召喚,最終放棄家庭,投入傳教。 |
| 7. 感謝奉獻者協助實現 Guru Mahārāja 的意願,呼籲繼續推動 Krishna 意識運動,幫助人類脫離物質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