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ecture:festival:bhaktisiddhantasarasvati15021971gorakhpur [2025/08/23 23:09] – 建立 host | lecture:festival:bhaktisiddhantasarasvati15021971gorakhpur [2025/08/23 23:50] (目前版本) – host |
---|
==== 聖恩 巴克提希丹塔·薩拉斯瓦蒂 顯現日,戈勒克布爾,1971年2月15日 ==== | ==== 聖恩 巴克提希丹塔·薩拉斯瓦蒂 顯現日,戈勒克布爾,1971年2月15日 ==== |
| |
| Mālatī: |
| 這場講座於1971年2月15日上午在印度北方邦戈勒克布爾錄製,紀念 Śrīla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的顯現日。那天我們上午禁食至中午,然後供奉常規午餐,晚上有盛宴,包括四種菜式:puris、halavā、蔬菜和酸辣醬。 |
| |
| Prabhupāda: |
| etāvatālam agha-nirharaṇāya puṁsāṁ |
| saṅkīrtanaṁ bhagavato guṇa-karma-nāmnām |
| vikruśya putram aghavān yad ajāmilo 'pi |
| nārāyaṇeti mriyamāṇa iyāya muktim |
| [聖典博伽瓦譚 6.3.24] |
| |
| 我們講完了這段經文, Yamarāja 說,至尊人格神首的聖名、活動和品質,不僅是祂的名號……昨晚有人跟我討論 saguṇa 和 nirguṇa。根據他們的說法,saguṇa 意指物質品質,他們崇拜 saguṇa-rūpa,即物質世界的形式。sādhakānāṁ hitārthāya brāhmaṇa-rūpa-kalpanaḥ。根據 Māyāvādī 學派,絕對真理是無形的。博伽梵歌也說:kleśo 'dhikataras teṣām, adhikataras teṣām avyaktāsakta-cetasām [博伽梵歌 12.5]。冥想無形特徵非常困難。他們人為地想像:「我是一切,我在移動星星和月亮。」或者想像一些色彩。他們的冥想是人為的,毫無成果,只是浪費時間,仍然是頭號墮落者。因為他們不接受任何形式,認為 Brahman 是無形的,難以調整。因此博伽梵歌說:kleśo 'dhikataras teṣām [博伽梵歌 12.5]。他們想冥想無形 Brahman,但很麻煩。因為 Brahman 不是無形,而是力量,他們想讓 Brahman 無形。 |
| |
| 為了緩解這種麻煩, Śaṅkarācārya 說:「你可以想像一個形式,雖然沒有真實形式,但想像一個。」他推薦了五種形式:第一是 Durgā(Śakti),第二是 Sūrya(太陽),第三是 Gaṇeśa,第四是 Śiva,第五是 Viṣṇu。這些是靈性發展的不同階段。 Durgā 代表物質力量。人處於物質存在最低階段時,會感受到某種力量。科學家也承認物質世界有某種力量,尋找終極力量,但找不到。他們承認有自然力量,這是 śakta 階段,崇拜 Durgā。接著,像現代科學家,轉向太陽的力量,稱為 saura 階段,崇拜太陽神,如印度的 Parsi 社區,韋達推薦火崇拜。然後是 Gaṇapati 階段,代表群眾的力量,如民族主義中的投票力量。接著是 śaiva 階段,認為「我是 Śiva」(śivo 'ham)或「我是 Brahman」(ahaṁ brahmāsmi)。再擴展,認為靈魂遍及一切,是無形 Brahman,有時接受 Viṣṇu,但認為 Viṣṇu 是無形的。 |
| |
| Caitanya Mahāprabhu 與 Rāmānanda Rāya 討論提升的過程(sādhya, sādhana)時, Rāmānanda Rāya 引用 Viṣṇu Purāṇa 的經文: |
| varṇāśramācāravatā |
| puruṣeṇa paraḥ pumān |
| viṣṇur ārādhyate panthā |
| nānyat tat-toṣa-kāraṇam |
| [Cc. Madhya 8.58] |
| 真正的文明始於遵循四種 varṇas(職業)和四種 āśramas(靈性階段)。無 varṇāśrama 的社會是粗野、不文明的。 Rāmānanda Rāya 說這是滿足至尊 Viṣṇu 的方法。但 Caitanya Mahāprabhu 說:eho bāhya āge kaha āra,「這是外在的,你知道更好的就說。」為什麼?經文提到 viṣṇur ārādhyate,祂是否拒絕 Viṣṇu 崇拜?不,祂沒拒絕。因為 Māyāvādī 有時也崇拜 Viṣṇu 等五位神,但認為最終是無形的。他們認為 Brahman 借助物質世界成形,稱為 saguṇa-upāsanā。 |
| |
| 要明白,saguṇa-upāsanā 認為 Brahman 成形靠物質幫助,就像我們靈性個體根據業力(karma)成形。我創造某種心態,持續一生,死亡時因心態(如人、神、狗、蒼蠅)決定下一身體。這不是隨意選擇,而是由更高權威(daiva)決定,daiva 通常指至尊人格神首及其代理人。物質代理人是 Durgā。我們通過與物質世界的接觸,形成三種品質(sattva-guṇa、rajo-guṇa、tamo-guṇa)的心態,必須接受相應的身體。與嬉皮士交往會變嬉皮,與 Vaiṣṇava 交往會變 Vaiṣṇava。tamo-guṇa 特徵是懶惰嗜睡,我反對過度睡眠。rajo-guṇa 是積極但為感官享樂,如普通人早起努力工作只為感官滿足。sattva-guṇa 是冷靜、清醒,追求靈性進展。你可從行為症狀判斷一個人屬哪種 guṇa。根據 guṇa 的交往,形成心態,若持續至死亡,必然接受受 guṇa 影響的身體。因此博伽梵歌說:prakṛteḥ kriyamāṇāni guṇaiḥ karmāṇi sarvaśaḥ [博伽梵歌 3.27]。自然(prakṛti)根據 guṇa 給予身體,因此稱自然為母親, Durgā。就像母親孕育孩子,通過飲食、分泌、空氣固化成肌肉、皮膚、骨頭。自然在 主 Krishna 的命令下運作,終極原因是 主 Krishna。 |
| |
| Māyāvādī 認為 主 Krishna 的身體也是由物質自然給予,與我們無異。他們將 主 Krishna 視為普通人。因此 主 Krishna 譴責:avajānanti māṁ mūḍhā mānuṣīṁ tanum āśritam [博伽梵歌 9.11],「因為我以人形出現,無賴認為我是普通人。」祂稱這些人為 mūḍhāḥ(無賴、驢)。 Caitanya Mahāprabhu 說:māyāvādi-bhāṣya śunile haya sarva-nāśa [Cc. Madhya 6.169],聽 Māyāvādī 的評論會毀滅,長時間無法理解與 主 Krishna 的關係,因此被稱為 rākṣasa 或 asura。āsuraṁ bhāvam āśritāḥ。博伽梵歌也譴責:na māṁ duṣkṛtino mūḍhāḥ prapadyante narādhamāḥ māyayāpahṛta-jñānāḥ [博伽梵歌 7.15]。他們雖學識淵博,因想否定 主 Krishna 或將祂視為無形, 主 Krishna 給他們智慧:「用這邏輯、那邏輯來證明。」博伽梵歌說:sarvasya cāhaṁ hṛdi sanniviṣṭaḥ,mattaḥ smṛtir jñānam apohanaṁ ca [博伽梵歌 15.15],一切記憶和知識從 主 Krishna 來。 |
| |
| 就像孟加拉諺語:一個戶主祈求:「 主 Krishna,今晚別讓我家遭竊。」竊賊則祈求:「 主 Krishna,今晚幫我偷那戶人家。」 主 Krishna 在每人心裡,調整眾多祈求,給予自由和設施,但也感困擾。因此祂對奉獻者說:「別自己計劃,你這無賴,別給我麻煩。請皈依我,遵循我的計劃,你會快樂。你計劃,你不快樂,我也煩惱。」祂慈悲,說:ye yathā māṁ prapadyante tāṁs… [博伽梵歌 4.11]。除 主 Krishna 的奉獻者外,所有人都給祂麻煩,因此稱為 duṣkṛtina(惡棍)。別計劃,接受 主 Krishna 的計劃。純粹奉獻者甚至不為生活祈求,若無生計,寧願挨餓,也不求 主 Krishna:「我很餓,給我食物。」但 主 Krishna 會照顧奉獻者。奉獻者的原則是不給 主 Krishna 提計劃,只按祂的計劃行事。 |
| |
| 我們的計劃是什麼? 主 Krishna 說:sarva-dharmān parityajya mām ekaṁ śaraṇaṁ [博伽梵歌 18.66],man-manā bhava mad-bhakto mad-yājī。我們只為 主 Krishna 宣傳:「成為 主 Krishna 意識者。」我們以身作則,展示如何崇拜 主 Krishna,在街上振響祂的聖名,分發 主 Krishna 的 prasādam。盡可能讓人成為 主 Krishna 意識者。這是我們的任務。為此可制定計劃,因為這是 主 Krishna 的計劃,但需祂認可。不可自創計劃,因此需要 主 Krishna 的代表——靈性導師。 |
| |
| 這是一個巨大的計劃和方案。我們需遵循 mahājanas 的腳步。如經文說:dvādaśaite vijānīmo dharmaṁ bhāgavataṁ bhaṭāḥ, Yamarāja 說:「我們這十二位 mahājanas, 主 Krishna 的代表,知道什麼是 bhāgavata-dharma。」dvādaśa 是十二人:svayambhūr nāradaḥ śambhuḥ… [聖典博伽瓦譚 6.3.20]。他們知道 bhāgavata-dharma,guhyaṁ viśuddhaṁ durbodhaṁ yaṁ jñātvāmṛtam aśnute。因此建議:mahājano yena gataḥ sa panthāḥ [Cc. Madhya 17.186],遵循 mahājanas 的道路是理解 主 Krishna 和靈性救贖的真途。 |
| |
| 我們遵循 Brahma-sampradāya,從 Svayambhū(Brahmā)到 Nārada、 Vyāsadeva、 Madhvācārya、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今天是 Śrī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Gosvāmī Prabhupāda 的顯現日,我們應尊敬這 tithi,祈求他:「我們在為您服務,請賜予我們力量和智慧,由您的僕人引導。」晚上分發 prasādam,邀請 Bhatikara 的會眾和其他朋友。中午十二點獻 puṣpāñjali,唱曼陀羅:namo oṁ viṣṇu-pādāya kṛṣṇa-preṣṭhāya bhūtale śrīmate bhaktisiddhānta-sarasvatīti nāmine。一起獻花,這是我的職責,但需與靈性家族(sagoṣṭhī)同獻,如 Vyāsadeva 與追隨者祈禱。中午獻花後可吃常規食物,晚上盛宴,包括 puri、halavā、蔬菜、酸辣醬。邀請朋友如 Rādhe-Shyam Bunka、 Dr. Rao 的兄弟和妻子等。供奉遵循程序:供奉給神像,經 guru 傳至上一級 guru,最終到 主 Krishna。我們無權直接供奉 Rādhā-Kṛṣṇa,需經 ācāryas。按此程序進行。(結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