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lecture:iso:invocationla28041970 [2025/08/19 01:09] – 建立 host | lecture:iso:invocationla28041970 [2025/08/19 01:23]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doctype html> | + | ==== Śrī Īśopaniṣad Invocation Lectur ==== |
- | < | + | |
- | < | + | |
- | <meta charse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Śrī Īśopaniṣad Invocation Lecture< | + | |
- | 洛杉磯,1970年4月28日& | + | |
- | Gargamuni:<br> | + | |
- | 這段文字在第12頁,接近中間。第二段說:「宇宙有其固定的時間,由全然的能量所設定,當這時間結束,這暫時的顯現將被全然的安排所湮滅。」& | + | Gargamuni: |
- | Prabhupāda:<br> | + | 這段文字在第12頁,接近中間。第二段說:「宇宙有其固定的時間,由全然的能量所設定,當這時間結束,這暫時的顯現將被全然的安排所湮滅。」 |
- | 是的,這個物質世界中的一切都有固定的時間。任何事物都有六種變化(ṣaḍ-vikāra):出生、生長、維持、產生副產品、衰退、消失。例如一朵花,從花蕾出生,然後生長,維持幾天,產生種子(副產品),逐漸枯萎,最後消失。這是物質自然的法則,科學無法阻止。因此 Bhagavad-gītā 說:daivī hy eṣā guṇamayī mama māyā duratyayā [Bg. 7.14],物質自然的過程由三種屬性(sattva-guṇa, | + | Prabhupāda: |
- | 昨天我向 Gargamuni 解釋了 pavarga,這是梵文字母 pa 開始的一組(pa, | + | 是的,這個物質世界中的一切都有固定的時間。任何事物都有六種變化(ṣaḍ-vikāra):出生、生長、維持、產生副產品、衰退、消失。例如一朵花,從花蕾出生,然後生長,維持幾天,產生種子(副產品),逐漸枯萎,最後消失。這是物質自然的法則,科學無法阻止。因此 Bhagavad-gītā 說:daivī hy eṣā guṇamayī mama māyā duratyayā [Bg. 7.14],物質自然的過程由三種屬性(sattva-guṇa, |
- | Pa:parava,失敗。人人努力生存,卻終被擊敗。& | + | 昨天我向 Gargamuni 解釋了 pavarga,這是梵文字母 pa 開始的一組(pa, |
- | Pha:phena,泡沫。如馬匹或人勞累時,口中冒出泡沫,代表辛苦追求感官享樂。& | + | Pa:parava,失敗。人人努力生存,卻終被擊敗。 |
- | Va:vyathā,束縛。被物質世界綁縛。& | + | Pha:phena,泡沫。如馬匹或人勞累時,口中冒出泡沫,代表辛苦追求感官享樂。 |
- | Bha:bhaya,恐懼。對死亡或未知的恐懼。& | + | Va:vyathā,束縛。被物質世界綁縛。 |
- | Ma:mrtyu,死亡。最終結局。<br> | + | Bha:bhaya,恐懼。對死亡或未知的恐懼。 |
- | Kṛṣṇa 意識是 apavarga,加上「a」表示否定這些痛苦,使其無效化。Śrīmad-Bhāgavatam 說:satāṁ prasaṅgān mama vīrya-saṁvido bhavanti hṛt-karṇa-rasāyanāḥ kathāḥ taj-joṣaṇād āśv apavarga-vartmani śraddhā (ratir) bhaktir anukramiṣyati [SB 3.25.25],在聖人(satāṁ)的交往中,討論 Kṛṣṇa 的光輝事蹟(vīrya-saṁvido),這些話題悅耳動聽(hṛt-karṇa-rasāyanāḥ),讓人逐漸在 apavarga-vartmani(解脫之道)上培養信仰(śraddhā)、愛(rati)和奉獻(bhakti)。& | + | Ma:mrtyu,死亡。最終結局。 |
- | 這種討論(satāṁ prasaṅgān)只能在聖人團體中進行,與雜貨店老闆或普通人無法分享。例如,我們在威尼斯大道發送卡片,一個男孩立刻扔掉,因為他無興趣。這些人無味覺(rasa),無法欣賞超然的知識。因此我們開設中心,讓人們有機會接觸 Kṛṣṇa 意識的團體。現代文明是「殺戮文明」(ātma-hā),人們不知生命的意義,像動物般生活。動物受自然法則驅使,進化無意識;但人類有責任,應利用此生實現 Kṛṣṇa 意識,解決所有問題。否則,將再次陷入輪迴,經歷840萬種生命形態,需數百萬年才能再得人身。如同太陽在24小時後再次升起,一切都有過程。若錯失機會,將再次進入輪迴。Bhagavad-gītā 說:mām eva ye prapadyante māyām etāṁ taranti te [Bg. 7.14],皈依 Kṛṣṇa 者能超越物質自然的束縛。& | + | Kṛṣṇa 意識是 apavarga,加上「a」表示否定這些痛苦,使其無效化。Śrīmad-Bhāgavatam 說:satāṁ prasaṅgān mama vīrya-saṁvido bhavanti hṛt-karṇa-rasāyanāḥ kathāḥ taj-joṣaṇād āśv apavarga-vartmani śraddhā (ratir) bhaktir anukramiṣyati [SB 3.25.25],在聖人(satāṁ)的交往中,討論 Kṛṣṇa 的光輝事蹟(vīrya-saṁvido),這些話題悅耳動聽(hṛt-karṇa-rasāyanāḥ),讓人逐漸在 apavarga-vartmani(解脫之道)上培養信仰(śraddhā)、愛(rati)和奉獻(bhakti)。 |
- | 宇宙是巨大的物質身體,也受相對性法則(law of relativity)支配。小如螞蟻有其壽命,宇宙雖可存在數百萬年,終將湮滅,因為這是自然法則。當時間結束,宇宙將被至尊全然的安排所湮滅。個人也是如此,當時間到來,無人能阻止死亡。我在印度阿拉哈巴德見過一個富人臨終時懇求醫生:「能否讓我多活四年?我有計劃未完成。」但自然法則無情,連四分鐘都無法延長(āśā-pāśa-śatair baddhāḥ)。因此,應迅速(tūrṇam yateta)實現 Kṛṣṇa 意識,在下一次死亡前完成使命,否則就是失敗。& | + | 這種討論(satāṁ prasaṅgān)只能在聖人團體中進行,與雜貨店老闆或普通人無法分享。例如,我們在威尼斯大道發送卡片,一個男孩立刻扔掉,因為他無興趣。這些人無味覺(rasa),無法欣賞超然的知識。因此我們開設中心,讓人們有機會接觸 Kṛṣṇa 意識的團體。現代文明是「殺戮文明」(ātma-hā),人們不知生命的意義,像動物般生活。動物受自然法則驅使,進化無意識;但人類有責任,應利用此生實現 Kṛṣṇa 意識,解決所有問題。否則,將再次陷入輪迴,經歷840萬種生命形態,需數百萬年才能再得人身。如同太陽在24小時後再次升起,一切都有過程。若錯失機會,將再次進入輪迴。Bhagavad-gītā 說:mām eva ye prapadyante māyām etāṁ taranti te [Bg. 7.14],皈依 Kṛṣṇa 者能超越物質自然的束縛。 |
- | 謝謝大家。 | + | 宇宙是巨大的物質身體,也受相對性法則(law of relativity)支配。小如螞蟻有其壽命,宇宙雖可存在數百萬年,終將湮滅,因為這是自然法則。當時間結束,宇宙將被至尊全然的安排所湮滅。個人也是如此,當時間到來,無人能阻止死亡。我在印度阿拉哈巴德見過一個富人臨終時懇求醫生:「能否讓我多活四年?我有計劃未完成。」但自然法則無情,連四分鐘都無法延長(āśā-pāśa-śatair baddhāḥ)。因此,應迅速(tūrṇam yateta)實現 Kṛṣṇa 意識,在下一次死亡前完成使命,否則就是失敗。 |
+ |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