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bhupāda: 我們的生命不是要做騙子。必須是真實的人。通過訓練,yaḥ śāstra-vidhiṁ siddhiḥ,在真正的靈性導師指導下,依據經典(śāstra)學習,然後你會自動地,當你越真誠地服務靈性導師,你就越有資格成為未來的教師。否則你的資格在哪?你可以欺騙別人說你是教師,但你實際上不是。你沒有學識,沒有教育。欺騙是一回事。但要實際成為教師…就像學校裡,教師被任命時,必須有證書,證明他通過了碩士考試,接受過教師培訓(B.T.,學士培訓),然後才會被任命:「好,你可以當教師。」一個假冒的人不能被接受為教師。現在就是這樣的情況。假冒的人成為教師。所以世界狀況如此墮落。騙子取代了教師的位置。因此整個世界都墮落了。
女奉獻者: 如果我們有心遵守這些承諾,但很難做到…
Prabhupāda: 一旦你無法遵守承諾,你就墮落了。你必須立即改正。你已經墮落。Yaḥ śāstra-vidhim utsṛjya vartate kāma-kārataḥ, na sa siddhim [《博伽梵歌》16.23]。這意味著你永遠不會達到完美。你會墮落。你可以欺騙別人說:「我穿著奉獻者的服裝,所以我是…」但你的品格如何?你的實際價值是什麼?這必須被評判。這就是真正的教師。好吧,持誦。(短暫持誦 japa)有什麼問題?
奉獻者 (1): 是的,還有一個。
來賓: 外在的服裝重要嗎?
Prabhupāda: 嗯?
來賓: 外在的標識重要嗎?
Prabhupāda: 是的,重要。就像警察正式必須穿制服,但有時便衣也是他的職責。那是特殊情況。但外在服裝也是需要的。如果一個穿著警察制服的人是小偷,那是極其危險的。就像這 sannyāsī 的服裝,藏紅色布料,人們會尊敬說:「這是個 sannyāsī。」但如果他是穿著 sannyāsī 服裝的小偷,那是危險的。必須穿…(完)
—
內容摘要與分析:
1. 真誠與資格:
2. 外在服裝的意義:
3. 核心教導:
與其他晨間散步的關聯: - 本段談話與 1974年1月12日至18日的其他夏威夷晨間散步內容相呼應,特別是對唯物主義、科學家無知(mūḍha)的批判,以及對 Kṛṣṇa 意識的強調。例如,1月18日談到自然(prakṛti)受 Kṛṣṇa 控制,呼應本段反對欺騙與虛假資格,強調真誠臣服的重要性。 - 服裝議題與1月12日討論學校祈禱和外在行為的背景一致,強調外在應反映內在真誠,否則只是欺騙。
文化與哲學觀點: - Prabhupāda 使用《博伽梵歌》和其他經典(如 yaḥ śāstra-vidhiṁ)支持其論點,強調靈性教育的正統性,批評現代社會的偽教師現象,反映他對當代道德與靈性墮落的關注。 - 服裝的討論突顯外在與內在統一的印度靈性傳統,與西方注重外在形式但忽略內涵的文化形成對比。
如果您有具體問題或需要進一步分析某部分,請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