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間散步 1974年1月21日 夏威夷

Prabhupāda: …罪惡的活動,釣魚。看看。殺害另一個動物。一天的開始。他們創造了多麼美好的文明:浪費時間和罪惡活動。

Bali Mardana: 他們越是有多餘的時間,就越是犯下罪行。

Prabhupāda: 是的。(錄音中斷)…śuddhyed。生命的目的是淨化存在。他們不知道。無賴的教育。沒有教育。還得諾貝爾獎。看看這笑話。Mūḍha。那麼,分發了多少書?誰是分發書籍的人?沒有人?

Sudāmā: 昨天?

Prabhupāda: 是的?

Sudāmā: 嗯,我不確定數量…

Prabhupāda: 哦,你的孩子也來了。(笑)

Hari-Vallabha: Ātmārāma dāsa。

Prabhupāda: 哦,那很好。嗯?

Sudāmā: 我不知道昨天…前天的數量。

Bali Mardana: 紐約上個月,哦,是前個月,我們一個月內向書刊基金支付了四萬五千美元。這是新紀錄。

Prabhupāda: 嗯。四萬五千?

Bali Mardana: 一個月。

Prabhupāda: 哦。…從一開始就分發大部頭書。

Bali Mardana: 還有 samosās

Prabhupāda: 還有 samosās,是的。(笑)

Bali Mardana: 紐約的一個書商。

Prabhupāda: 是的,Paradise。Paradise?

Bali Mardana: 是的,我想是的。那個女人告訴我們的。

Prabhupāda: 是的。她很友好。Max Linder 夫人。她的丈夫是老闆,她會叫她丈夫:「Max,為什麼不拿這些書?」之類的。她很友好。那個 Max 先生是一流的商人。他會盡量榨取利潤…(笑)Hare Kṛṣṇa。書賣出去了。實際上,一開始他們在賣。我得到了一些錢。沒有其他收入。另一個書商,Oriental。

Bali Mardana: 是的,Oriental。

Nitāi: Orientalia。

Prabhupāda: Orientalia,是的。那位女士是 Mishra 博士的秘書。(持誦 japa)(對孩子?)哦,你不會走路?那不好。你必須走路。她不會…(持誦 japa)她在走路?(持誦 japa

Bali Mardana: …他說話很怪,有點西班牙口音?

Prabhupāda: 我不知道。

Bali Mardana: 他來了很多很多年。他是個老年人。

Prabhupāda: 我不… …他們的運動是為了保持身體健康。Tapasya 是為了保持靈魂健康。(完)

內容摘要與分析:

1. 對罪惡活動的批判

  1. Prabhupāda 批評現代文明的活動(如釣魚),認為是罪惡(殺生)且浪費時間,違背生命的淨化目的(śuddhyed)。他諷刺現代教育無知(mūḍha),連諾貝爾獎得主也未能理解生命的靈性目標,顯示對唯物主義文化的強烈反對。

2. 書籍分發的重要性

  1. Prabhupāda 關注書籍分發的進展,表揚紐約一個月內向書刊基金支付四萬五千美元的紀錄。回憶早期分發《Kṛṣṇa》書的經歷,提到友好書商(如 Paradise 的 Max Linder 夫人和 Orientalia 的秘書),強調書籍分發對傳播 Kṛṣṇa 意識的關鍵作用,當時是他唯一的收入來源。

3. 靈性與物質的對比

  1. Prabhupāda 區分世俗運動(保持身體健康)與 tapasya(靈性修練,保持靈魂健康),強調靈性生活的更高目標,與前幾日談話(如1月18日討論 Kṛṣṇa 控制自然)一致,突顯靈性實踐超越物質追求。

4. 輕鬆與幽默的互動

  1. 談話中穿插對孩子的關心(Ātmārāma dāsa),以及對 samosās 和書商的幽默回憶,顯示 Prabhupāda 在嚴肅教導中融入親切與輕鬆,增強與奉獻者的聯繫。

與其他晨間散步的關聯: - 本談話延續 1974年1月12日至20日夏威夷晨間散步的主題,如批判唯物主義(1月15日反對浪費椰子,1月18日批評科學家的無知),推廣 Kṛṣṇa 意識活動(1月19日強調 kīrtana 和《Kṛṣṇa》書),以及對現代文明的墮落觀察(1月17日反對虛假教師)。 - 書籍分發的討論與1月19日提到《Kṛṣṇa》書的靈性影響相呼應,強調分發書籍是 kīrtana 的一種形式,促進靈性進步。

文化與哲學觀點: - Prabhupāda 將釣魚等活動視為罪惡,反映其對 ahiṁsā(非暴力)的強調,與1月15日批評肉食和暴力宗教一致,根植於《博伽梵歌》的教導(如7.15,mūḍha 無知者)。 - 推廣書籍分發反映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 saṅkīrtana 運動,通過知識傳播(jñāna)淨化靈魂,與唯物主義的浪費和罪行形成對比。 - Tapasya 的提及強調靈性修練的核心,與現代注重物質健康的運動對立,呼應其對 Kṛṣṇa 意識的整體教導。

補充背景: - 1970年代,ISKCON 的書籍分發(如《Kṛṣṇa》書)是傳播運動的重要部分,Prabhupāda 親自參與早期分發,與書商建立關係,顯示其對知識傳播的重視。

如果您有具體問題或需要進一步分析,請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