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tee (1) (girl): 3月23日,斯托湖,與 Swamiji 的晨間漫步。
Prabhupāda: 首先,關於月球 Candra 的計算,不同的科學家有不同的看法,沒有統一的標準。他們彼此意見不一,有人說這樣,有人說那樣,全是猜測。但《聖典博伽瓦譚》中提到,月球的溫度非常低。你無法在水裡生活,除非你具備相應的能力。(鴨子聲音)看,它們的身體構造完全適合在水裡生活。所以,你必須讓自己具備資格。就像在靈性天空,只有靈性身體才能存在,物質身體無法在那裡生存。物質身體在那裡是不被允許的。Hare Kṛṣṇa。Ūrdhvaṁ gacchanti sattva-sthā madhye tiṣṭhanti rājasāḥ [博伽梵歌 14.18]。那些充滿激情的人,適合居住在這個星球,這個行星系統的狀態。還有許多像這個世界一樣的行星,所以他們被允許住在這裡。這裡的生物都充滿激情。而 adho gacchanti tāmasāḥ,還有一些黑暗的行星,位於地球之下,動物們生活在黑暗中。雖然它們在這個公園裡,但它們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這就是無明狀態的結果。而那些有 Krishna意識的人,不在黑暗中,也不在激情或善良中,他們是超然的。所以,如果一個人好好培養 Krishna意識,就能立即被提升到 Kṛṣṇaloka。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你們都在每天念十六輪嗎?沒有?(笑)
Śarādīyā: 一開始我有念,但後來就懈怠了。
Prabhupāda: 很難嗎?
Mālatī: 不難,只是我們還沒學會如何好好安排時間。有些天我們念了十六輪,但第二天就不知道怎麼了。我覺得我們睡太多了,我是說我自己睡太多了。
Prabhupāda: 你們睡幾個小時?
Mālatī: 大概六到八小時。
Prabhupāda: 那不算多。十六輪……只需要兩小時,對吧?還是更多?
Mālatī: 兩小時就夠了。
Prabhupāda: 所以你們一天二十四小時,只需要花兩小時給 Krishna。(走了一會兒,念 japa)什麼?
Devotee (1): 睡八小時有什麼問題嗎?
Prabhupāda: 睡覺和吃飯,這是物質的疾病。睡覺、吃飯、交配……這些都應該盡量減少。
Devotee (1): 如果還是覺得累……
Prabhupāda: 不,你可以睡到感覺恢復為止。有些人睡四小時就夠了,有些人需要十小時。
Mālatī: 但我們不應該為了睡覺而犧牲奉獻服務。
Prabhupāda: 當然不行。奉獻服務是第一位的。
Mālatī: 所以如果錯過了一些睡眠,我們也應該堅持。
Prabhupāda: 應該甚至放棄睡眠。真正的規律生活是,如果十六輪沒念完,就要犧牲睡眠時間。我們應該從睡覺中抽出時間來完成。奉獻者應該非常小心,時刻檢視:「這一刻是浪費了還是被利用了?」Avyartha-kālatvam [Cc. Madhya 23.18-19]。要確保時間不被浪費。我們承擔了 Krishna意識這個重大的責任,所以必須非常小心履行職責。時間被浪費的情況,通常是花在滿足身體需求上,這就是浪費。一般被條件束縛的靈魂,只是在浪費時間。只有用在 Krishna意識上的時間,才是被充分利用的。所以我們要非常注意時間是否被浪費或被利用。
Devotee (1): 有時候,如果少睡一點,我們可以為 Krishna 做更多,但同時也會很累。應該怎麼調節呢?
Prabhupāda: 對,一切都在於練習。Abhyāsa-yoga-yuktena cetasā nānya-gāminā [博伽梵歌 8.8]。Abhyāsa-yoga 就是瑜伽練習。整個 Krishna意識運動就是在練習從一種意識轉換到另一種意識。所以我們需要練習。就像有人能跑幾英里,我連一英里都跑不了,因為他有練習。我們看到一些男孩不停地跑,因為他們有練習。心臟的力量通過練習增強。如果我跑,我的心臟會跳得很快,因為我沒練習。所以,通過練習,一切都可以達成。Hare Rāma Hare Rāma Rāma Rāma Hare Hare。[中斷] ……決心。這種決心通過禁慾可以增強。Brahmacārya(禁慾)被推薦用來保持堅定的決心。一個禁慾者如果下定決心,就能執行。他有這種心智力量。那些過分沉迷於性生活的人,無法堅定。他們會動搖,變化無常。現代人無法長時間待在一個地方,所以旅遊業很興盛。每個人都想旅行,因為他們無法穩定。所以推薦的這些方法非常有價值,但在這個時代很難完全遵循,因為一切都在退化。所以我們的方法是向 Krishna 祈禱,請求祂賜予我們必要的力量。否則,靠常規練習,這個時代非常困難,非常不利。首先,記憶力很差,我們記不住。壽命也很短,還充滿焦慮、疾病和自然干擾。Roga-śokādibhiḥ。短暫的壽命還被疾病和悲傷干擾。每時每刻都有讓人哀嘆的事情。這具身體是各種疾病的溫床。壽命短暫,還充滿干擾,怎麼可能好好練習?所以,這個簡單的練習——念 Hare Kṛṣṇa 並聆聽——非常好。向 Krishna 祈禱:「請賜予我力量。」Hare,「哦,Krishna 的能量,哦,Krishna,我墮落了,沒有力量,請接納我。」就是這樣。「我沒有資格,我很脆弱,我在努力,但失敗了。」這些訴求都要說出來。Krishna 是全能的,祂能做到一切。即使我們努力了但失敗了,Krishna 也會幫助我們。就像一個孩子努力走路但摔倒了,母親會扶他起來,說:「好,來,走吧。」就像這樣。什麼?
Devotee (1): Swamiji?除了念咒,像去學校專注學習,如果是為了傳播 Krishna意識,這和念咒一樣好嗎?
Prabhupāda: 念咒在任何地方都是好的。
Devotee (1): 對,但如果不能整天念咒呢?
Prabhupāda: 如果大聲念咒不方便,可以小聲念,甚至在心裡念。這個簡單的練習,你會放棄所有……(麥克風聲響)
Devotee (1): 有時候在學校,你的心思專注在他們的問題上……
Prabhupāda: 不是有時候,實際上我們總是被干擾。(走了一會兒)
Devotee (1): Swamiji,Cathy 做奉獻者可以嗎?
Prabhupāda: 我不明白。
Devotee (1): 接受啟迪。Cathy。那個帶孩子的女孩。
Prabhupāda: 哦,如果她能做到……沒有問題。
Devotee (1): 她很想。
Prabhupāda: 你對她真好。(笑)是的,Vaiṣṇava 都很仁慈。(停頓)這很重嗎?
Devotee (2) (boy): 不,不算太重。如果我有記憶力,就不需要這個。(Prabhupāda 笑)
Mālatī: 所以你是把記憶力拿在手上?
Devotee (2): 對。
Prabhupāda: 因為記憶力在減弱,所以大自然幫忙製造了這麼多機器。
Mālatī: 人們製造這些機器,是因為他們記不住嗎?這是 Kali-yuga 的徵兆嗎?
Prabhupāda: 對,對。如今法庭上也用機器。法官也記不住雙方的論點,所以用錄音機,然後再做判決。因為爭論可能持續兩三天,他怎麼記得住?判決時需要考慮所有論點,所以機器有幫助。
Mālatī: 如果有人給法官一大筆錢,他就會記得。
Prabhupāda: 什麼?
Mālatī: 如果有人給法官一大筆錢,他就會記得。
Prabhupāda: 對,這就是誠實的缺失。因為真誠減少了,你可以賄賂任何人,讓他為你說謊。我們處在非常危險的境地,非常不利。最好的方法是祈禱 Krishna:「請快點接我回去,到你的地方。」如果還要再回來,你不知道要承受多少痛苦。隨著 Kali-yuga 的進展,一切越來越悲慘。家庭生活沒有幸福,社交生活沒有幸福,政治生活沒有幸福,謀生也沒有幸福。一切都充滿障礙。
Devotee (1): 我一個朋友說:「你想告訴我們一切,所以為什麼不造一台機器來幫你念 Hare Kṛṣṇa?」
Prabhupāda: 什麼?是的,機器不是為了念 Hare Kṛṣṇa 而造的,但我們利用它,讓製造機器的人受益。我們把每個人的能量用在 Krishna 的服務上。他用能量製造了這台機器,我們用它來服務 Krishna,讓他得到淨化。這是我們的慈悲。就像從植物上摘一朵花供奉給 Krishna,植物也受益,因為它的能量被用在 Krishna 的服務上。同樣,製造機器的人,當機器被用在 Krishna意識上,他也間接受益,雖然他不知道。我們提供 prasādam,也是同樣的原則。一個人不知道 Krishna,但他想吃東西,通過吃,他會逐漸有 Krishna意識。我們的任務是給所有忘記 Krishna 的靈魂機會,讓他們今天或明天參與 Krishna意識。加入這個團體的男孩女孩們,無論知情與否,都積累了一些 Krishna意識的資格,所以他們抓住了這個機會。(停頓)我們沒有狗朋友。(笑)
Mālatī: 是一隻狗在遛人。
Prabhupāda: 我們都是奉獻者的朋友。你的狗呢?
Mālatī: 哦,它走了。
Prabhupāda: 走了?(笑)
Mālatī: 對,一些很喜歡狗的人帶走了它。
Prabhupāda: 那隻狗看到它的主人成了奉獻者,覺得留在這裡沒用了。
Mālatī: 帶走它的人覺得它像人一樣。
Prabhupāda: 什麼?
Mālatī: 他們像對待人一樣對待它。
Prabhupāda: 它就是一個人。狗也是一個「人」。為什麼說它不是?
Mālatī: 對,但他們像對待人類一樣對待它。他們崇拜它。
Prabhupāda: 是的,但人類和狗有什麼區別?在吃、睡、交配和防禦上,沒有區別。人類的真正價值在於有 Krishna意識,否則他和動物一樣,和狗一樣。
Mālatī: 所以,如果不接受 Krishna意識,就是狗。
Prabhupāda: 對,和狗一樣。因為他除了吃、睡、交配、防禦這四個原則,沒有其他觀念。動物也有這些。你沒看到那些天鵝嗎?它們在享受性生活。人也一樣。只要一個人還在這四個動物需求中,他就和動物一樣。用更精緻的方式滿足動物需求,不是文明。超越這些動物需求,才是文明。你讀過那首詩《Alexander and the Robber》嗎?
Mālatī: 好像沒讀過。再說一次?
Devotee (2): 《Alexander and the Rabbit》?
Mālatī: 不是。
Prabhupāda: Alexander the Great,你聽過這個名字吧?
Mālatī: 聽過。
Prabhupāda: 他幾乎征服了全世界,還去了印度。他遇到一個強盜,逮捕了他。強盜說:「你為什麼逮捕我?」「因為你是強盜。」「哦,你也是大強盜。」當 Alexander 指責他時,強盜反駁:「我闖進私人住宅,你闖進私人國家。你是大強盜。」然後 Alexander 放了他,說:「是啊,我和強盜有什麼區別?」從那天起,Alexander 停止了他的征服行動。《Alexander and the Robber》。強盜證明了:「你只是個大強盜。因為你是大強盜,所以被稱為『Alexander the Great』。但我們的行為是一樣的——侵占別人的財產。你為什麼覺得我是罪犯,你是無辜的?你也是罪犯。如果我有權力,我也會懲罰你。你有權力,所以你想懲罰我。」Alexander the Great 被強盜說服了。
Devotee (1): (聽不清楚)
Prabhupāda: 什麼?
Devotee (1): 他自殺了嗎?
Prabhupāda: 誰?
Devotee (1): Alexander the Great?
Prabhupāda: 他自殺了?我不知道。
Devotee (2): 他死於……他死了。(漫步結束)
Gargamuni: 這是1968年3月23日上午7點半左右,在舊金山斯托湖錄製的。斯托湖是 Swamiji 最喜歡的散步地點。(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