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ist:……《Cosmic Star》,我們在一月第一期改了名字。第一期今天剛從印刷廠出來。
Prabhupāda:它是每月出版?
Journalist:是的,每月一期。我們報導東方宗教。本月我們做了一篇關於 James Pike 主教、UFO 和占星術的專題文章。你認識 Dr. Bode,Frambose Bode 嗎?他與 Manley Hall 一起。你知道 Manley Hall 嗎?你不認識 Frambose Bode?
Prabhupāda:不認識。
Journalist:他是印度人,帕西人。
Prabhupāda:帕西人,是的。
Journalist:他下個月為我們寫一篇文章。我和 Dan 談過,告訴他我想問你的一件事,我認為很多讀者和美國人都很困惑,因為很多人從印度來美國,接連不斷自稱是化身(avatāras),他們說……
Prabhupāda:我可以宣稱,他們全是胡說八道。
Journalist:這正是……我想請你詳細說說。
Prabhupāda:我還可以說,他們全是無賴。
Journalist:比如 Maharishi……
Prabhupāda:他是頭號無賴。我公開說。
Journalist:你能解釋一下,給我一些背景,為什麼?因為我們的讀者……
Prabhupāda:我不知道,但我從他的行為看得出他是頭號無賴。我不想了解他,但他的所作所為……令人驚訝的是,西方國家的人本應很先進,怎麼會被這些無賴愚弄?
Journalist:我認為人們相信他們想相信的。他們在尋找東西,他來了……
Prabhupāda:是的。但他們想要很廉價的東西。這是他們的錯。
Journalist:是的。
Prabhupāda:對我們的弟子,我們不給廉價的東西。我們的第一條件是品格,道德品格。你明白嗎?除非接受道德品格,我們不會收他為弟子,不允許他進入這個機構。而這位 Maharishi 說:“哦,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只要付我35美元,我就給你一個咒語。”你看,人們想被騙,於是很多騙子來了。他們不想接受紀律。你明白嗎?任何東西。他們有錢,以為“我付錢”,馬上就能得到。
Journalist:即刻天堂。
Prabhupāda:是的。這是他們的立場。就像人們試圖去月球星球。我給了我的意見。你看過《洛杉磯時報》嗎?這機會很渺茫。
Journalist:哦?
Prabhupāda:是的。為什麼不?在你們國家,有移民配額。在這個星球上,如果有人未經移民部門許可,沒人能進入。你怎麼能指望在那個居民更先進、壽命一萬年的半神人星球,你突然就能進去?他們還在賣票、預訂。你看?他們把這當成笑話。
Journalist:讓我確認一下。你說月球上有人?
Prabhupāda:是的。
Journalist:有。他們是半神人?
Prabhupāda:是的。
Journalist:你怎麼知道?
Prabhupāda:從我們的經典,韋達文獻。
Journalist:什麼文獻?
Prabhupāda:韋達文獻。
Journalist:怎麼拼?
Prabhupāda:V-e-d-i-c。
Journalist:哦,韋達。抱歉。
Prabhupāda:是的。
Journalist:如果你不介意……
Prabhupāda:沒關係,口音不同,沒什麼。
Journalist:韋達文獻說月球上有居民。
Prabhupāda:哦,是的。
Journalist:但他們是半神人。
Prabhupāda:半神人意味著他們比人類先進。他們也是活的生命體,但壽命、文明、靈性知識極其先進,稱為半神人,幾乎是神。他們有神聖品質,控制大氣事務。有些控制雨季,有些控制熱量。就像你們有部門主任,這部門那部門,為什麼不認為宇宙背後有大智慧和不同管理者?人們不接受,說是自然。什麼叫自然?這麼美妙的事物自動運作,沒有控制?你看?
Journalist:這是人們常問的問題,是人類追求的一部分……
Prabhupāda:他們應該有常識。你們造一顆人造衛星要許多科學家,而宇宙中無數美妙的星球漂浮,沒有智慧在背後?這合理嗎?
Journalist:我不知道。我得思考。
Prabhupāda:你應該知道。怎麼可能。一定有大智慧在運作。
Journalist:你是說月球是半神人的總部?
Prabhupāda:不,有許多同等級的星球。月球是其中之一。
Journalist:這些半神人來過地球嗎?
Prabhupāda:以前他們來過,因為當時的人值得見他們。
Journalist:你說以前,是幾千年前?
Prabhupāda:至少五千年前。
Journalist:他們是人形嗎?
Prabhupāda:是的。據我們所知,有時進行大型祭祀,邀請其他星球的半神人,他們會來。
Journalist:這權威來自韋達文獻?
Prabhupāda:是的。
Journalist:我明白了。
Prabhupāda:不是我編的。你看過我們的《博伽梵歌》?
Journalist:是的,我們辦公室有。我看過。
Prabhupāda:《博伽梵歌》有描述。還有另一種靈性自然的描述。這是物質自然。你看到的整個天空是一個宇宙,還有無數宇宙,構成物質天空。之外還有靈性天空,遠遠更大,有靈性星球。《博伽梵歌》有這些資訊。第八章有句經文,paras tasmāt tu bhāvo 'nyo 'vyakto 'vyaktāt sanātanaḥ [《博伽梵歌》8.20]。有另一種超越物質的永恆自然。這自然有生有滅,但那自然是永恆的。星球和生命體也是永恆的,稱為 sanātana,無始無終。但我們的身體和宇宙有始有終。我們的 Krishna意識運動是將自己轉移到永恆自然。
Journalist:這是人類的追求。
Prabhupāda:是的。每個生命體的本性是追求快樂,但不知道何處尋找。他們在有生、死、病、老的地方試圖快樂。科學家試圖讓人快樂,但哪個科學家試過阻止死亡、老化、疾病?有嗎?
Journalist:我不知道。
Prabhupāda:那這算什麼?他們不考慮這四個問題。他們沒解決,還驕傲於教育和科學的進步。但四個基本痛苦依然存在。醫療科學有進步,但有哪種藥能說“不再有疾病”?疾病反而以不同形式增加。他們發明核武器,是為了殺人。你發明阻止死亡的東西了嗎?這才值得稱讚。人每刻都在死,你卻加速死亡。這是很大功勞嗎?沒有解決死亡、出生、疾病、老化的方法。愛因斯坦也因老化而死。他為什麼不阻止老化?每個人都想保持年輕,哪有這種方法?他們不關心解決,因為這超出他們能力。他們只是虛張聲勢。Krishna意識運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真正方法,如果人們認真對待。《博伽梵歌》有完整描述。讓他們試著理解,至少做個實驗。為什麼他們這麼冷漠,固執己見?
Journalist:我想問,為什麼你覺得年輕人越來越傾向東方宗教?
Prabhupāda:因為你們沒能滿足他們。
Journalist:什麼?
Prabhupāda:你們的物質生活方式無法滿足他們。開始時,貧困的人以為金錢、女人、好公寓、好車能帶來滿足。他們追求這些。但享受後,他們發現“沒有滿足”。因為物質無法滿足你們。美國尤其如此,你們有足夠的食物、女人、酒、房子,一切都有。這表明物質進步不能帶來滿足。美國的困惑和不滿比所謂貧困的印度更多。在印度,雖然貧困,但因為保持古老文化,他們不被擾亂。他們慢慢死去,但仍滿足。為什麼?因為有靈性基礎。所以現在需要採取靈性生活,這會讓人快樂。沒有希望。人們在黑暗中,不知去向,無目標。但靈性定位後,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未來是什麼,一切清楚。
Journalist:換句話說,你覺得西方教會,無論是猶太會堂還是教堂,沒能呈現……你是說他們的信息不相關,還是沒能正確傳達?
Prabhupāda:這些西方教會,如基督教,福音書是很久以前對原始人講的。耶路撒冷的人住在沙漠,不那麼先進。當時……《聖經》或《舊約》有神的概念,這很好。但現在的人科學先進,他們想知道創造如何發生。教會無法解釋,因此不滿足。只是正式去教堂祈禱不吸引人。此外,他們實際上不遵循宗教原則。《舊約》有十誡,“不可殺生”,但基督教世界殺戮很普遍,定期維持屠宰場,還製造理論說動物無靈魂、無感覺,因為他們要殺。“給狗取個壞名字就吊死牠。”為什麼動物沒感覺?你為什麼犯這些罪行?牧師階級不討論,大家沉默,故意違背十誡。哪有宗教原則?你不能創造生命,怎麼能殺?十誡說“不可殺生”。有什麼回答?為什麼他們殺?
Journalist:你在問我?
Prabhupāda:是的。
Journalist:顯然“不可殺生”是道德,永恆有效,但人不感興趣……
Prabhupāda:他們對宗教不感興趣。只是做樣子。如果不遵循規範,哪有宗教?
Journalist:我不反對你。我完全同意。這沒意義。“不可殺生”,“不可拜其他神”,“不可貪戀鄰居的財物”,“要孝敬父母”,這些是美好道德,但沒人遵守。
Prabhupāda:“不可綁架鄰居的妻子。”
Journalist:貪戀妻子。
Prabhupāda:誰在遵循?
Journalist:沒人。很少。
Prabhupāda:所以怎麼能說他們有宗教?沒有宗教,人類社會就是動物社會。
Journalist:好的,我想問……我不是開玩笑,請理解。你對十誡的猶太-基督教道德的解釋有什麼不同?
Prabhupāda:沒什麼不同。
Journalist:好的,那你提供什麼不同於基督教或猶太教的東西?
Prabhupāda:因為我說了,沒人嚴格遵循神的誡命。我只是說“你遵循神的誡命”。這是我的信息。
Journalist:換句話說,“你遵守這些原則”。
Prabhupāda:我不說“你是基督徒,變成印度教徒或來跟我”。我只說“你遵守神的誡命”。這是我的命令。我讓你成為更好的基督徒。這是我的使命。我不說“神不在那裡,在這裡”,我只說“你服從神,試著愛神”。這是我的使命。我給出如何愛神的方法,只要你同意。
Journalist:我們又回到這點……
Prabhupāda:實際上你會發現我沒什麼不同。
Journalist:我理解,感謝。
Prabhupāda:你相信神,我也相信神。我只說“你試著愛神”。
Journalist:我還是……不是困惑。我明白你的意思……
Prabhupāda:你還困惑?
Journalist:不。我明白你說的。讓我困惑的是……為什麼年輕人或一般人對西方宗教失望,轉向東方宗教,如果目標相同?
Prabhupāda:因為基督徒不實際教導。我實際教導。
Journalist:你是說你教他們實際的、日常的實現靈性滿足的方法。
Prabhupāda:是的。如何愛神,《聖經》、《舊約》、《博伽梵歌》都在教,但你們不教怎麼愛神。我教他們怎麼愛神。這就是區別。所以年輕人被吸引。
Journalist:好的。目標相同,是方法不同。
Prabhupāda:不是方法。你們根本不遵循。即使方法在那裡。“不可殺生”,你們卻在殺。
Journalist:我明白了。你的目標相同……
Prabhupāda:目標相同。
Journalist:是方式……
Prabhupāda:方法也相同,但他們不教人遵循。我教他們如何實際遵循。
Journalist:最近我們遇到很多問題。我們開始了一個青年增刊。最大的問題,美國人的愛神或遵循十誡,與性有關。我們有清教徒背景,認為性不好。希望我們在改變,但年輕人到青春期,會有嚴重問題。這是顯而易見的。我們都經歷過。但西方教會無法給年輕人依靠,讓他們明白這是正常美好的感覺,以及如何應對。西方文化沒教年輕人應對這個難題。你在信息中給年輕人什麼依靠?
Prabhupāda:是的,我有。
Journalist:什麼?
Prabhupāda:我要求所有弟子結婚。我不允許男孩和女友、男友同居。你必須結婚,像紳士生活,對妻子如助手,對丈夫如提供者。我這樣教他們。這男孩四天前結婚,他是教授。我有很多弟子結婚,生活幸福。這女孩也結婚了。他們以前與女友、男友同居,我不允許。
Journalist:讓我們更基本一點。14、15、16歲的人呢?
Prabhupāda:同樣的。我們教男孩成為 brahmacārī,獨身生活。
Journalist:什麼?
Prabhupāda:Howard 解釋 brahmacārī 生活。
Journalist:我明白。
Hayagrīva:是控制感官,他教我們如何控制。通常男孩到22、23、25歲才結婚。
Journalist:你是說在你的文化中。
Prabhupāda:是的。我們選16、17歲的女孩,男孩不超過24歲。我讓他們結婚。因為他們專注於 Krishna意識,對性生活的興趣很少。他們有更好的投入。Paraṁ dṛṣṭvā nivartate [《博伽梵歌》9.59]。我們給替代品,不只是說“不要”,而是給更好的東西,自動就不做。
Journalist:在適當時候。
Prabhupāda:立即。我們給更好的投入。
Journalist:是什麼?
Prabhupāda:我們的男孩女孩從事 Krishna意識事務,寺廟工作、畫畫、打字、錄音,許多事。他們快樂,不去電影院、俱樂部,不喝酒、不抽煙。我訓練他們如何控制。他們都是美國人,不是從印度來的。他們為什麼接受?因為系統很好,他們喜歡。如果推廣這個系統,一切問題都能解決。
Journalist:這……
Prabhupāda:我們不禁止與女人交往或停止性生活。我們讓一切在 Krishna意識下規範。他們的目標更高。這些是次要層次。一切都很好。
Journalist:這是甘地的做法嗎?
Prabhupāda:甘地懂什麼?他是政治家,對這文化一無所知。
Journalist:我讀到他36歲時成為獨身者。
Prabhupāda:他有印度文化的想法,這很好。他開始獨身,沒錯。但甘地沒有高深的靈性觀念。他多半是政治家、國家領袖。
Journalist:是的,很勇敢的人。你的回答似乎很簡單,如果……
Prabhupāda:如果你合作,我可以改變你們國家的整個局面。他們會很幸福。一切都會很好。Krishna意識運動很好。只要你們合作。沒人合作,只有這些男孩好心來幫我。我的運動在進展,但很慢。如果美國領袖來理解並推行這個系統,你們國家會是世界上最好的。
Journalist:你參與這運動多久了?
Hayagrīva:兩年半。
Journalist:兩年半?你多大?
Hayagrīva:28歲。
Journalist:28歲。這改變你很多?
Hayagrīva:相當多。(笑)
Journalist:從實際角度,Swami 說的性問題,對你有什麼影響?有沒有效?這對年輕人很關鍵。
Hayagrīva:有慾望,我們有很多慾望。性慾可能是最強的。
Prabhupāda:是的。
Hayagrīva:這些慾望被引導,轉向 Krishna。
Journalist:我明白,但有效嗎?有用嗎?
Hayagrīva:有用。但要堅持。開始很難,但有用。你得有決心讓它有用。
Journalist:我想徹底理解。你不覺得是在放棄什麼。
Hayagrīva:不,當你看到更好的東西……
Journalist:這就是我的意思。
Prabhupāda:是的。你接受更好的東西。
Journalist:更好。不是咬著舌頭說“我不碰”。有替代品。
Hayagrīva:你有享受的能力,不會放棄什麼,除非有更好的東西。所以你要得到比你想放棄的更好的東西……
Prabhupāda:是的。
Journalist:你在這裡多久了?
Prabhupāda:我1965年9月來,1967年5月有點不適,回了印度。1967年12月又回來,剛滿一年。
Journalist:為什麼來這裡?
Prabhupāda:我想把這文化傳給世界。我認為美國是先進國家。如果他們接受,就能傳遍世界。這是我的想法。我現在有希望,因為這些受教育的美國年輕人對這運動有興趣。我們出版報紙、書籍,他們寫得很好。我是老人,可能會死,但我已植入這個想法。它會繼續下去,會被接受。實驗已完成。如果好好宣傳,會被接受。這些來找我的男孩很認真。我有希望。
Journalist:我看過你的雜誌,很漂亮。
Prabhupāda:《Back to Godhead》?
Journalist:是的,很漂亮。
Prabhupāda:謝謝。
Journalist:在哪裡做的?
Prabhupāda:在紐約出版。
Journalist:我看了最新一期……漂亮的雜誌。大約有多少人參與運動?
Prabhupāda:我有略多於100個嚴格遵循我規範的弟子。
Journalist:100個。
Prabhupāda:是的。在不同分會。我有13個分會。有些弟子在倫敦工作,做得很好。他們都是已婚夫婦,我幫他們結婚。都是30歲以內的年輕人。我最年長的弟子28歲,其他25、24歲,最多30歲。女孩也一樣。你看這女孩。我讓他們結婚,生活幸福。他們不追求虛榮的生活,生活簡單,對身體需求最少,但思想高遠,專注 Krishna意識。我有希望,即使我死了,運動會繼續。這些男孩會傳承。我來這裡就是這個想法,讓 Krishna意識運動從美國開始。美國接受什麼,人們會跟隨,因為美國不貧困。他們能理解,能接受。有很多困惑的年輕人。考慮這些,我來這裡,我認為我成功了。
Journalist:這段時間的皈依者似乎不多。還有多少追隨者?(打噴嚏)抱歉。
Prabhupāda:沒關係。
Journalist:只有100個?
Prabhupāda:略多於100個。
Hayagrīva:這些是嚴格遵循的受戒弟子。當然,來寺廟的人越來越多。
Journalist:有多少寺廟?
Prabhupāda:13個。洛杉磯、舊金山、紐約、聖達菲、布法羅、波士頓、蒙特利爾、溫哥華、西雅圖、哥倫布、倫敦、漢堡、夏威夷。
Journalist:13個寺廟不只100人吧。
Prabhupāda:是的,超過100人。這裡有大約20人。
Journalist:《Back to Godhead》的資金從哪來?
Prabhupāda:神送來的。(笑)
Journalist:是的,我猜是這樣,但神不開支票。我只是好奇……
Prabhupāda:神指示你,你就付錢。
Journalist:這回答很含糊。
Prabhupāda:(笑)我來這裡時只有7美元,整個機構每月開支不少於5000美元。
Journalist:一年6萬。是捐贈的?
Prabhupāda:5000是最低估計,可能更多。
Hayagrīva:我不知道。
Prabhupāda:這寺廟租金400美元,每個地方都是300、400美元。
Journalist:不是弟子和奉獻者的人會來參加活動嗎?
Prabhupāda:是的,我們允許所有人,“來唱誦,接受 prasādam”。我們提供 prasādam,唱誦、跳舞、聽《博伽梵歌》,然後回家。
Journalist:如果他們想捐,就捐。
Prabhupāda:是的。我們說“我們全靠捐贈,如果你願意,可以捐”。人們會捐。
Journalist:雜誌是這樣出版的?
Prabhupāda:雜誌拿到市場賣,人們買。我們沒有穩定資金。
Journalist:哦,沒有。
Prabhupāda:沒有。我們全靠 Krishna。但靠 Krishna 的恩典,運動在增長,沒減少。
Journalist:很好。我好奇因為這雜誌很漂亮。
Prabhupāda:幫幫我們。你們美國有很多富人。如果一兩個來幫忙,我們能穩定進展。我們沒錢,掙扎得很厲害。這男孩是俄亥俄大學教授,他賺的都花在這上面。其他男孩也一樣。但這不夠。我們需要宣傳,無法充分出版雜誌。我們想每月至少5萬份,但沒錢,最多5000份。(海螺聲)
Journalist:誰在吹 shofar?
Hayagrīva:海螺。
Journalist:我以為是 shofar。
Prabhupāda:什麼?司機?
Journalist:猶太的羊角號。
Prabhupāda:吹海螺被認為是吉祥的。向主祈禱後,我們吹海螺。
Journalist:我問了主要問題。關於 Maharishi 之類的人,讓我和很多人失望。我女兒曾參與,現在很失望。
Prabhupāda:是的。西方年輕人渴望東西,但問題是……就像有人來找我,“Swamiji,收我為弟子”。我說“你得遵循這四個原則”,他就走了。而 Maharishi 沒設限制。就像醫生說“你想幹什麼都行,吃我的藥就治好”。這種醫生很受歡迎。
Journalist:是的,他會害死很多人,但很受歡迎。
Prabhupāda:(笑)是的。另一個醫生說“你不能這樣,不能吃這個”,很麻煩。他們想要東西,但要廉價。所以騙子趁機而入。他們說“你是神,每個人都是神,你忘了,拿這個咒語,你就成神,能控制一切,無需控制感官,可以喝酒、隨意性生活”。人們喜歡這個。“只要冥想15分鐘,我就成神,只付35美元。”數百萬人會說“哦,給我”。35美元乘以百萬,就是3500萬美元。(笑)我們在這哭,因為我們不騙人。我們說要真的,你得遵循限制。我們不能說“不可殺生”,然後說“你可以殺,動物沒感覺,沒靈魂”。我們不能這樣騙。
Journalist:這就是我想知道的。這種事讓很多年輕人失望……
Prabhupāda:請幫我們。這運動很好,能幫助人類、你們國家、整個人類社會。這是正宗運動,沒詐騙,沒欺騙。來自 Krishna 的授權。所以我請求你……
Journalist:誰授權?
Prabhupāda:Krishna 授權。
Journalist:印度有國家許可的傳教機構嗎?
Prabhupāda:沒有,因為印度有很多教會,認為是聖人。成為聖人弟子就夠證書。就像你們國家結婚要證書,印度沒有。男孩女孩在親戚、牧師、長輩面前結婚。我在做這個,沒證書。但他們的結合是終身的。證書有什麼用?儀式很好,妻子視丈夫為終身伴侶,丈夫視妻子為終身伴侶。他們不分開。印度沒歷史說要證書。但現在西方化,領袖引入印度教法、結婚證書等,以前沒這些。
Journalist:印度離婚多嗎?
Prabhupāda:現代先進的年輕人開始離婚。以前,即使夫妻有誤會、爭吵,也沒離婚的念頭。拿我來說,我是居士,後來放棄。我與妻子不合,但從沒想過離婚。她也沒想過。這是未知的。現在開始引入。
Journalist:西方文化。
Prabhupāda:是的。
Journalist:你在印度有很多追隨者?
Prabhupāda: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