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bhupāda: 念珠。給我念珠。(念 japa)那株 tulasī 植物在哪裡?今天不太熱。溫暖……沒問題。(念 japa,奉獻者念淨化 曼陀羅。繼續念 japa。奉獻者再次念 曼陀羅。Prabhupāda 糾正他的發音。繼續念 japa。Jagadīśa 講道,Prabhupāda 繼續念 japa。)十種冒犯,解釋一下。(Jagadīśa 從書中解釋十種冒犯)給他們椅子。有些女士站著。
Jagadīśa: (繼續講冒犯)……心智會被控制。我們可以將心專注於 主 Krishna 的蓮足。心智會四處搖擺,但如果我們控制低等的自我……
Prabhupāda: 或者,換句話說,當你將心專注於 主 Krishna,感官自然會被控制。這條路很難,那條路簡單。你專注心智……Sa vai manaḥ kṛṣṇa-padāravindayor vacāṁsi vaikuṇṭha-guṇānuvarṇane [聖典博伽瓦譚 9.4.18]。Ambarīṣa Mahārāja 是一位皇帝,但他是一位偉大的奉獻者。怎麼做到的?他總是將心專注於 主 Krishna 的蓮足。Vacāṁsi。Sa vai manaḥ kṛṣṇa-padāravindayor。在 主 Krishna 的蓮足上,他專注心智。Vacāṁsi vaikuṇṭha-guṇānuvarṇane。下一步是舌頭。心智專注後,下一個重要的感官是舌頭。舌頭要被控制。怎麼控制?通過念 Hare Kṛṣṇa 和食用 主 Krishna 的 prasādam。然後其他感官自然會被控制。(繼續念 japa)
Jagadīśa: (繼續講道)我們必須知道目標。我們必須用智慧知道……
Prabhupāda: 那個 詩節 沒被引用嗎?Sa vai manaḥ kṛṣṇa-padāravindayor vacāṁsi vaikuṇṭha-guṇānuvarṇane。腿應該用來前往 主 Krishna 的寺廟。手應該用來清潔寺廟。鼻子應該用來聞獻給 主 Krishna 蓮足的 tulasī。耳朵應該用來聽關於 主 Krishna 的事蹟。眼睛應該用來看 主 Krishna 美麗的裝扮。這些都是……這樣,寺廟崇拜意味著將所有感官和心智投入 Krishna意識,這樣它們就不會造成任何傷害。它們已經被占用,沒有其他空閒的機會。如果你讓心智和感官空閒,māyā 就會抓住它們。然後眼睛會去看電影,舌頭會去餐廳,吃雞尾酒(?)之類的東西。這些感官會被占用。(繼續念 japa)
Jagadīśa: (繼續講道)所以我們必須總是試著將心專注於 主 Krishna 的活動,祂的蓮足……
Prabhupāda: Bhavauṣadhi śrotra-mano-'bhirāmāt。主 Krishna 的活動被描述為治癒 bhava 疾病的藥物。Bhava 意味著反覆的生與死,這是一種疾病。所以 bhavauṣadhi。這種藥物是治癒這疾病的靈丹妙藥。同時,śrotra-mano-'bhirāmāt:聽起來非常愉悅,對心靈非常啟發。主 Krishna 的聖名如此美妙,祂的活動如此美妙,既令人愉悅又滿足,同時也是治癒反覆生死的疾病的藥物。(繼續念 japa)
Jagadīśa: 其中一種品質是……
Prabhupāda: 你越從物質騷擾中解脫,你在靈性生活中就越進步;或者,你在靈性生活中越進步,你對物質生活的執著就越少。這是檢驗的標準。Bhaktiḥ pareśānubhavo viraktir anyatra syāt [聖典博伽瓦譚 11.2.42]。Bhakti,奉獻生活,靈性生活的檢驗是 viraktir anyatra。Anyatra 意味著除了 主 Krishna 之外的一切變得令人厭惡。例子就像一個飢餓的人,當他在吃飯時,隨著進食,他感到滿足,飢餓感減少。最終他會說:「不,我不要了。我完全滿足了。」Svāmin kṛtārtho 'smi varaṁ na yāce [Cc. Madhya 22.42]。就像 Dhruva Mahārāja,他說:「我現在完全滿足了。我沒有什麼可求的恩惠。」這是 bhakti 的進步和終極目標。一旦一個人充滿 bhakti,他對這個物質世界不再有需求,不再有吸引力。對 主 Krishna 的吸引力意味著對物質世界的吸引力減少。繼續。(念 japa)一個人可以檢驗自己在靈性生活中的進步,看他如何脫離物質生活。這就是全部。不需要從別人那裡拿證書。就像你吃飯時,不需要別人證明你是否滿足。你會自己感覺到:「是的,我滿足了。」不需要在吃得很好時問:「我吃得好不好?」你自己會知道。(念 japa)另一個例子是糖果。對於患黃疸病的人來說,給他糖果,他會覺得苦。這意味著一個人越受物質痛苦的折磨,他對 Krishna意識就越不感興趣。但例子是:糖果是黃疸病的唯一藥物。所以我們必須強迫他吃糖果。隨著他痊癒,他會說:「哦,糖果很好吃,很甜。」所以一開始我們得強迫,就像給馬喂藥需要三個人把藥塞進馬嘴裡。我們的責任是將 Hare Kṛṣṇa 藥物注入,就像強行把藥塞進馬的喉嚨一樣。(念 japa)(奉獻者念祈禱文)然後是頸珠,頸珠。讓他們……(奉獻者繼續祈禱;奉獻者再次開始講道)繼續。我來分發這些。誰是……?
Jagadīśa: 我繼續講嗎?
Prabhupāda: 是的。(Jagadīśa 繼續講道)[中斷] Ātmārāma dāsa。Ātmārāma 意思是對自我覺悟感到滿足的人。下一個。Purañjana 是一位歷史上的偉大國王、奉獻者。(奉獻者上前接受啟迪。)Aprākṛta。Aprākṛta 意思是超越物質的。是的。Hare Kṛṣṇa。然後,下一個?理解有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是直接感知,pratyakṣa。在梵文中叫 pratyakṣa,直接理解。這是最低等的理解,不是真正的理解,只是直接感知。但人們強調「我要看,我要摸」。這叫 pratyakṣa。接下來是 parokṣa,從權威人士那裡聽取。然後是 aparokṣa,覺悟。然後是 adhokṣaja,超越感官感知。然後是 aprākṛta,超越物質的階段。這些是達到 aprākṛta 超越階段的過程。從直接感知,pratyakṣa,到 parokṣa,接受他人的教導,然後覺悟,超越感官,最終達到 aprākṛta,超越物質。所以 主 Krishna 是 aprākṛta。主 Krishna 無法通過直接感官感知來理解。你需要逐漸提升到 aprākṛta 階段,這被稱為 Vāsudeva 階段,超越物質理解。這需要時間。你必須練習。Hare Kṛṣṇa。來吧。 Hiraṇyagarbha。Hiraṇyagarbha 是 Lord Brahmā 的名字,或 Garbhodakaśāyī Viṣṇu 的名字,通常是 Garbhodakaśāyī Viṣṇu 的。Hiraṇyagarbha dāsa。沒問題。 然後,下一個。頸珠呢?沒有頸珠?怎麼回事?頸珠在哪?嗯?哦,這種情況不好。必須準備充分,否則啟迪有什麼意義?給……沒有頸珠?繼續。先拿頸珠。下一個是誰?你有頸珠嗎?沒問題。Viśvakarmā。Viśvakarmā 是這個宇宙的工程師。Hare Kṛṣṇa。Jaya。你知道規則和規範嗎?沒錯。 下一個?來吧。Dineśvara。Dineśvara 是太陽神之名。來吧。我們都是 dāsa,不是本尊。當你說「Kṛṣṇa」,意思是 主 Krishna 的僕人。當你說 Dineśvara,意思是 Dineśvara 的僕人。我們的地位永遠是僕人。Dāsa-anudāsa [Cc. Madhya 13.80]。僕人的僕人,僕人的僕人,你越成為低等的僕人,地位越高。這就是…… 來吧。下一個。你安排了這次祭祀嗎?你安排的?名字是什麼?Mahā?Mahāvīra。嗯?M, h, r。Mahāvīra。Mahāvīra 是 Hanumān 的名字,Rāmacandra 的僕人。他非常強壯,甚至能為主的服務舉起山丘。Mahāvīra。Mahā 意為偉大,vīra 意為英雄。 來吧。Hare Kṛṣṇa。別笑。然後……Bahiṣmatī,Manu 的女兒之一。來吧。Hare Kṛṣṇa。你知道規範嗎?告訴我。謝謝。Hare Kṛṣṇa。 來吧。下一個。這個是誰?哦,好的。還剩多少人?好的。(念 japa)先把穀物混合好。(繼續念 japa)來吧。拿你的。來吧。誰的念珠掉在地上?誰的念珠?哦,絕對不要把念珠放在地上。沒有袋子時,你應該這樣放。Mahāyajñi,Mahāyajñi 是 Lord Śiva 的名字。Hare Kṛṣṇa。拿好。(繼續念 japa) Uttamaśloka。Uttamaśloka 意為 主 Krishna,祂被最好的 詩節 頌揚。來吧。(繼續念 japa,奉獻者念祈禱文)。你保管好。你保管好。(祈禱繼續)那個人在哪?他來了嗎?在等。我現在就去。(繼續祈禱,念 japa) Bhagavatī。Durgā 女神的名字,Durgā 是 主 Krishna 的外在能量。(繼續念 japa,祈禱)Tapasvinī:進行大苦行的人。Svarga dāsī。(Prabhupāda 離開,奉獻者繼續祈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