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1971年7月8日,至尊奧義書講座摘錄
Prabhupāda:……靈性的。否則,他怎麼會說這些?這些內容在 韋達 文獻中都有。Sa aikṣata:「祂注視,創造就發生了。」在 博伽梵歌 中也說,mayādhyakṣena prakṛtiḥ sūyate sa-carācaram [Bg. 9.10]。所以 主 Krishna 或神的地位永遠是超然的。因此,那些非人格主義者(impersonalists)不會被這物質生活的多樣性吸引。他們想讓一切變成虛空,因為他們不知道靈性世界的多樣性。但 Śukadeva Gosvāmī 被 主 Krishna 的遊樂吸引,因為 主 Krishna 的遊樂不是物質世界的多樣性,而是完全靈性的。討論 主 Krishna,聆聽 主 Krishna,唱誦 主 Krishna,讚美 主 Krishna——一切都是靈性的。所以如果你二十四小時都投入這種事業,你就不在物質世界,而是在靈性世界。
謝謝大家。 奉獻者:Jaya。[break]
Prabhupāda:以前,靈性導師和師徒傳承有兩種方式。一種叫 śaukra,另一種叫 sautra。Śaukra 是指通過精液傳承,就像兒子。兒子由精液出生,而弟子由 韋達 知識出生。所以家族傳承叫 śaukra,śukra 意為精液,來自精液;另一種是 sautra,通過聽聞。所以靈性導師……在印度至今仍有 gotras。Gotras 是指來自某位偉大聖人的傳承。比如我們的家族屬於 Gautama gotra,來自 Gautama Ṛṣi 的家族傳承。同樣,師徒傳承也是 gotra。Putra(兒子)和 chatra(弟子)沒有區別。Cāṇakya Paṇḍita 說,putrāṁś ca śiṣyāṁś ca,他們被平等對待。無論是兒子還是弟子,都有資格繼承遺囑。所以 Brahmā 將知識傳給一些人……實際上,每個人幾乎都是他的兒子,因為他是第一個生命體。後來,也有弟子、孫子等。以這種方式,Brahmā 傳播了 韋達 知識,有些給兒子,有些給弟子。 Vyāsadeva 也是如此,他將知識傳給一些兒子,一些弟子。這在 聖典博伽瓦譚 中有解釋。這就是傳播 韋達 知識的過程。繼續。
Karandhara:(閱讀):「 主 是 pūrṇam,全然完美的,祂不可能受物質自然法則的約束,而生命體和無生命物體都受自然法則控制,最終受 主 的力量控制。 至尊奧義書 是 Yajur Veda 的一部分。」
Prabhupāda:有四部 韋達——Sāma Veda、Yajur Veda、Ṛg Veda 和 Atharva Veda。最初只有一部 韋達,但後來 Vyāsadeva 將其分為四部。所以 Yajur Veda 是其中之一, 至尊奧義書 包含在其中。所有的奧義書都分佈在不同的 韋達 中。因此,奧義書被接受為 韋達 研究。繼續。
Karandhara:「 至尊奧義書 是 Yajur Veda 的一部分,因此它包含了宇宙中所有存在事物的所有權資訊。」
Prabhupāda:就像證據。每次我們需要證據……就像在法庭上,你必須引用法律的條款或序言。同樣,在我們的人類文明中,證據是 韋達。如果你在 韋達 中找到某件事的記載,你就必須接受。這就是公理真理。因為 韋達 特別由婆羅門研究,高素質的婆羅門,因此他們也被視為權威。就像 主 Caitanya 在 Purī 時,當地的國王 Mahārāja Pratāparudra 向 Sārvabhauma Bhaṭṭācārya 詢問:「你對這個來到這裡的 Caitanya 有什麼看法?」他說:「祂是 至尊人格神首。」國王立即接受。他說:「哦,祂是 至尊人格神首?」他毫不懷疑地接受了。因為像 Sārvabhauma Bhaṭṭācārya 這樣的權威,一位婆羅門、非常有學問的學者說了這話。你知道 Sārvabhauma Bhaṭṭācārya 的名字。所以因為他說「祂是 至尊人格神首」,他不會去問一個雜貨店老闆,而是問一個有知識的婆羅門。所以我們也必須以這種方式接受。每一件事,如果我們都要自己研究,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的感官是鈍拙的。你能做什麼?Acintyāḥ khalu ye bhāvā na tāṁs tarkeṇa yojayet。經典說,那些超越你概念、超越你頭腦揣測的事物——avāṅ-manasā gocaraḥ——「既無法用言語表達,也無法思考。」
所以,試圖通過爭論來理解這些東西是無用的,簡直是胡說。你當然可以提問,但這種提問不是挑戰。如果你以挑戰的態度向靈性導師提問,那是你的不幸。你必須通過服務、讓他滿意來提問。Tad viddhi praṇipātena paripraśnena sevayā [Bg. 4.34]。首先你必須臣服,然後通過服務讓他滿意。Yasya prasādād bhagavat-prasādaḥ。如果能讓他滿意, 主 Krishna 自然會對你滿意。這是經典的教導。所以這種提問……首先你應該找到一個你能臣服的人。如果臣服中有二心,那是無用的。首先確定你能否在那裡臣服,然後接受他為靈性導師,通過服務和提問來取悅他。這是 韋達 原則。
謝謝大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