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dyumna
他朗讀道:「快樂隨著生命結束而立即終止。死亡因此被無神論者視為神的代表。奉獻者通過奉獻服務覺悟神的存在,而無神論者則在死亡的形態中覺悟神的存在。」
Prabhupāda
是的,昨晚我們討論過這個觀點:每個人都能看到神。看到神並非難事。《博伽梵歌》中描述了許多觀點。對認真想見神的奉獻者來說,他們能看到神。神無處不在。Krishna 親自描述,raso 'ham apsu kaunteya prabhāsmi śaśi-sūryayoḥ。每個人都喝水,Krishna 說:「水的味道,就是我。」誰沒嘗過水的味道?一天至少喝四五次水。只要你喝水,水的味道就是 Krishna。Krishna 以多種方式描述自己:「在樹中,我是這棵;在水中生物中,我是這個;在不動的事物中,我是這個。」為什麼不這樣看神?無神論者說:「你能給我看神嗎?」為什麼不看神?你為何閉上眼睛?只要你有眼睛,就能處處看到神。
聖潔的奉獻者每時每刻都看到神,Krishna。premāñjana-cchurita-bhakti-vilocanena santaḥ sadaiva hṛdayeṣu vilokayanti。若通過苦行和懺悔成為聖人,就能每一步都看到神。若你覺得「我無法立即成為聖人」,沒錯,沒人能立刻成為聖人,需要時間。但即使你是物質的人,也能在水中看到神。你喝水,就能看到神。你看到陽光,神就在那裡。prabhāsmi śaśi-sūryayoḥ。誰沒見過陽光、月光?只要你見過陽光、月光,你就見過神。
特別對無人格主義者來說,他們能以這種方式看到神。śabdaḥ khe pauruṣaṁ nṛṣu。《博伽梵歌》第七章描述了日常生活中如何看到神。若你仍看不到神,至少在死亡時你一定會看到神。mṛtyuḥ sarva-haraś cāham。死亡就是神。無神論者如 Hiraṇyakaśipu,儘管有許多方式能看到神,卻挑戰神,否認神的存在,因此神以死亡的形態出現在他們面前。每個人都要面對死亡,那就是神。你正在看,但因為我們是無神論者,否認「沒有神」。《Bhakti-rasāmṛta-sindhu》說:「你終究會在死亡時見到神,為何不在死亡前以多種方式看到神?」這就是《奉獻的甘露》,教你如何隨時隨地看到神的奉獻服務科學。繼續讀。
Pradyumna
「死亡因此被無神論者視為神的代表。奉獻者通過奉獻服務覺悟神的存在,而無神論者則在死亡的形態中覺悟神的存在。死亡時,一切結束,人必須在新的環境中開始新的人生篇章,或許比前世更高或更低。在政治、社會、國家或國際等任何活動領域,我們行動的結果隨著生命的結束而終止,這是確定的。然而,bhakti-rasa,即在對主的超然愛情服務中品嚐的滋味,不會隨著生命的結束而終止。它永恆持續,因此被稱為 amṛta,永不消亡,永遠存在。」
Prabhupāda
是的,rasa 意指滋味。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有 rasa。若無 rasa,我們不會從事任何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品嚐物質的 rasa。例如與妻子、孩子、朋友或敵人的交往,甚至殺敵也有快樂的 rasa。看到恐怖的事物,比如西方國家的人喜歡在電視上看可怕的畫面,也有某種 rasa,某種享受。否則他們怎會整天坐在電視前看?
共有十二種 rasa。我們通常體驗五種:僕人與主人的交往、朋友與朋友、母親與孩子、戀人與愛人、敵人與敵人。總共有十二種 rasa,而所有 rasa 都在 Krishna 之中。akhila-rasāmṛta,祂是一切快樂的源泉。即使在兇殞行為中,如殺人,也有某種享受。例如 Bhīma 殺 Duryodhana 時,吸吮其心臟的血,因 Duryodhana 多次侮辱他們,Bhīma 感到某種快樂。所以,我們的交往中,直接或間接,都有某種 rasa。
然而,物質的 rasa 是暫時的,身體一結束,rasa 也結束。就像我們愛某人,無論是朋友、孩子、丈夫或戀人,一旦身體結束,rasa 就結束。比如我與兒子有深厚感情,但兒子或我死後,rasa 終止。但若以同樣方式與 Krishna 交往,祂是一切 rasa 的源泉,這 rasa 會持續。若你今生以朋友身份愛 Krishna,發展 Krishna 意識,tyaktvā dehaṁ punar janma naiti mām eti,離開身體後,你將以 Krishna 的朋友身份去到祂那裡。
《聖典博伽瓦譚》中 Śukadeva Gosvāmī 描述,itthaṁ brahma-sukhānubhūtyā dāsyaṁ gatānāṁ para-daivatena, māyāśritānāṁ nara-dārakeṇa kṛta-puṇya-puñjāḥ。與 Krishna 玩耍的孩子們,經過多生累積善行才能如此。因為無善行無法發展奉獻服務。yeṣām anta-gataṁ pāpam。若想成為 Krishna 的伙伴,不能過罪惡生活。就像罪犯不能離開監獄,沒有自由。若今生過罪惡生活,將在物質世界中輪迴,換一個又一個身體。因此我們禁止學生非法性行為、食肉、賭博、酗酒,因為這些是罪惡生活的支柱。要加速奉獻服務,必須放棄這些。不能一邊點火一邊澆水,這樣無效。若想火焰燃燒,必須保持乾燥。同樣,想進展 Krishna 意識,不能沉迷罪惡活動。當你證明無罪,yeṣām anta-gataṁ pāpam janānāṁ puṇya-karmāṇi,通過從事善良的善行,雖然善良也帶有污染,但若投入 Vāsudeva 的奉獻服務,如今晨討論的,vāsudeve bhagavati bhakti-yogaḥ prayojitaḥ, janayaty āśu vairāgyam,立即生出離欲。即使因過去習慣偶爾犯錯,Krishna 會寬恕。api cet su-durācāro bhajate mām ananya-bhāk。但若故意犯罪,可能被寬恕一兩次,第三次會受懲罰。因此奉獻者不應故意犯罪,應保持穩健,遠離罪行。主要罪行已描述,我們努力遵循。若每日唱十六輪 Hare Kṛṣṇa 曼陀羅,遠離罪行,則一定成功。niścayāt, utsāhān dhairyāt, niścayāt tat-tat-karma-pravartanāt, sato vṛtteḥ sādhu-saṅge ṣaḍbhir bhaktiḥ prasidhyati。若想進展奉獻服務,需熱情(utsāhān)、耐心(dhairyāt)、確信(niścayāt):「我嚴格遵循靈性導師和經典的指導,定能見 Krishna。」遵循規則(tat-tat-karma-pravartanāt)、誠實(sato vṛtteḥ)、與聖人交往(sādhu-saṅge)。sādhu-saṅga 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創建國際 Krishna 意識學會,實際上,人們來到我們的中心,一週後自動拿念珠袋、剃頭。sādhu-saṅga 很強大。獨自修行(solitary bhajana)對初學者不可行,僅適合高級奉獻者。若初學者不遵循規範,獨自在僻靜處修行,只會干擾,必定墮落。溫達文有許多例子。所以不要模仿,必須走 vidhi-mārga,遵循規範。成熟後才能在僻靜處修行。繼續讀。
Pradyumna
「這在所有韋達文獻中得到確認。《博伽梵歌》說,bhakti-rasa 的些微進展能救奉獻者免於最大的危險,即錯過人生機會。」
Prabhupāda
svalpam apy asya dharmasya trāyate mahato bhayāt。如 Ajāmila,年輕時像純正 brāhmaṇa 遵循父親指導執行奉獻服務,但後來被妓女迷住,墮落為小偷、酒鬼、騙子,生活充滿罪惡。但臨終時,他僅呼喊「Nārāyaṇa」,他小兒子的名字。當 Yamadūtas,Yamarāja 的使者,要帶走他時,他以為愛子 Nārāyaṇa 能救他,於是呼喊小兒子,立即憶起 Nārāyaṇa。因他早年是 Nārāyaṇa 的奉獻者,Nārāyaṇa 立即派使者帶他回 Vaikuṇṭha。這是實例,svalpam apy asya dharmasya trāyate mahato bhayāt。繼續讀。
Pradyumna
「我們在社交、家庭或更大範圍的利他主義、慈善主義、民族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等活動中獲得的 rasa,不保證下一生仍為人身。」
Prabhupāda
是的,他們不知道當前文明的狀況。許多福利工作者不知有下一生。你的下一生依據你的 karma。如慈善家可能因瘋狂追求某物而犯下罪行。kāmais tais tair hṛta-jñānāḥ。他們不顧一切,通常行事罪惡。但根據 karma,daiva-netreṇa,上級權威會審查你的 karma,非所謂慈善主義。根據韋達結論,快樂與痛苦是命定的。tasyaiva hetoḥ prayateta kovido na labhyate yad bhramatām upary adhaḥ tal labhyate duḥkhavad anyataḥ sukham。沒人想受苦,每個人都想快樂,為何痛苦來臨?我們無法解釋。你小心避免,痛苦仍來,這是命運。若你必須受苦,就得受苦。duḥkhavad anyataḥ sukhaṁ labhyate。如你不追求痛苦,痛苦自動來臨;快樂也一樣,若有快樂,會自動來。因此不應追求快樂或痛苦,只應追求 Krishna 意識。tasyaiva hetoḥ prayateta kovidaḥ。有學問的人只應為此努力。我們在 upary-adaḥ 徘徊,時而到 Brahmaloka、Janaloka、Satyaloka,時而到 Tala、Atala、Vitala、Pātāla,或高級生命、低級生命,依 karma 輪迴。Caitanya Mahāprabhu 說,ei rūpe bhramāṇḍa bhramite kono bhāgyavān jīva guru-kṛṣṇa kṛpāya pāya bhakti-latā-bīja。生物如此徘徊,若幸運遇到好同伴、好奉獻者,生命改變。
Krishna 意識運動給每人機會。如我們舉辦這場聚會,讓大家聽 Krishna 的教導,學習奉獻服務。若有人覺得「不錯」,這叫 śraddhā。通過反覆聽聞,śravaṇaṁ kīrtanaṁ viṣṇoḥ smaraṇaṁ pāda-sevanam,喚醒內在的 Krishna 意識。《Caitanya-caritāmṛta》說,nitya-siddha kṛṣṇa-bhakti sādhya kabhu naya。Krishna bhakti 並非外在獲得,而是內在存在,只是被遺忘。通過反覆聽聞,śravaṇādi-śuddha-citte karaye udaya。唱 Hare Kṛṣṇa Hare Kṛṣṇa Kṛṣṇa Kṛṣṇa Hare Hare/Hare Rāma Hare Rāma Rāma Rāma Hare Hare,心靈之鏡被潔淨,ceto-darpaṇa-mārjanam,喚醒記憶:「我是永恆的。」jīvera svarūpa haya nitya kṛṣṇa dāsa。明白自己是 Krishna 的永恆僕人,並投入服務,立即解脫。
解脫(mukti)是處於自己的憲法位置。mukti svarūpeṇa vyavasthitiḥ,hitvā anyathā rūpaṁ svarūpeṇa vyavasthitiḥ。mukti 是放下錯誤身份。我們現在認為「我是家庭支柱、部長、這個、那個」,這些 upādhis 是束縛。若不關心 Krishna,只關心社會、友誼、愛、國家、慈善主義、這個「主義」、那個「主義」,就是束縛。若服務 Krishna,自然服務一切。yathā taror mūla-niṣecanena tṛpyanti tat-skandha-bhujopaśākhāḥ。如澆樹根,枝葉自動滿足。Prahlāda Mahārāja 服務 Krishna,連他無神論的父親也得救,因他是 Vaiṣṇava 的父親。服務 Krishna 是對國家、家庭、自我、一切的最佳服務。這是成功的秘密。kṛṣṇe bhakti kaile sarva-karma kṛta haya。只服務 Krishna,其他職責完美完成。你不再欠任何義務。devarṣi-bhūtāpta-nṛṇāṁ pitṝṇām。對天神、聖賢、祖先、人類的義務,通過 Krishna 意識免除。sarvātmanā yaḥ śaraṇaṁ śaraṇyaṁ gato mukundaṁ parihṛtya kartam。經典如此教導。只通過愛的奉獻服務 Krishna,你從所有義務中解脫。Krishna 說,sarva-dharmān parityajya mām ekaṁ śaraṇaṁ vraja ahaṁ tvāṁ sarva-pāpebhyo mokṣayiṣyāmi。若認真臣服 Krishna,祂會保護你免於所有義務的反應。繼續讀。
Pradyumna
「我們通過現世的實際活動準備下一生。生物因現世行為獲得特定身體。」
Prabhupāda
是的,karmaṇā daiva-netreṇa jantor deha upapattaye。下一生依據今生的 karma。死亡時,行為被審判,根據自然法則被帶到另一母胎,獲得新粗糙身體。我們有粗糙和微細兩種身體。粗糙身體停止運作,微細身體繼續運作。每晚睡覺做夢,你離開房間到別處活動,那是微細身體在運作。同樣,當粗糙身體停止,微細身體帶你到另一「機器」。這身體是機器,yantrārūḍhāni māyayā。《博伽梵歌》說,這是 yantra。如車壞了,你換一輛車。同樣,當身體不運作,你放棄它,換另一身體。
換車要看你付多少錢。若付高價,得好車;若付不起,得低級車。同樣,根據 karma,你獲得相應的身體。prakṛteḥ kriyamāṇāni guṇaiḥ karmāṇi sarvaśaḥ。prakṛti 為你創造一輛「車」,這身體,依你的 karma。若今生行為虔誠,下一生得好身體。ūrdhvaṁ gacchanti sattva-sthā。若處於善良模式,升至更高生活水平。madhye tiṣṭhanti rājasāḥ。若處於激情模式,留在現狀。adho gacchanti tāmasāḥ。若處於無明模式,降至動物或更低級生命。這是 karma 法則。但不需改善 karma 或 karma-kāṇḍīya-vicāra(果報活動),若投入奉獻服務,只試圖理解 Krishna,你超越善惡影響,立即解脫。tyaktvā dehaṁ punar janma naiti,不再受粗糙身體束縛。只需唱 Hare Kṛṣṇa 曼陀羅,sevonmukhe hi jihvādau,以服務態度,從舌頭開始,就能輕易達成 Krishna。通過舌頭,無罪地唱 Hare Kṛṣṇa 曼陀羅,品嚐 Krishna prasādam,談論 Krishna,yāre dekha tāre kaha kṛṣṇa upadeśa,你就能理解 Krishna。舌頭的三項任務:品嚐 prasādam、唱 Hare Kṛṣṇa 曼陀羅、宣講 Krishna。由此理解 Krishna,tyaktvā dehaṁ punar janma naiti mām eti,你將轉往靈性王國。
謝謝大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