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危機的解決之道:博伽梵歌 公元1950年9月10日 Madras

當前我們面臨的種種危機,全都是人類自己造成的。這些問題並非來自自然,而是我們自身的行為導致。自然是至尊人格神首的代理者,她對 Ashura(非神)顯得無情,對 Sura(神聖之人)卻充滿慈悲。AshuraSura 的差別在於,前者不相信至尊人格神首的存在,智慧較低,如《博伽梵歌》第十六章所述。他們沉迷於自我中心的物質追求,製造了戰爭、貨幣膨脹、金本位價格上漲,以及不必要的奢侈與虛假的科學需求。這種無神論的文明就像 MohisasuraDurga 的戰鬥,象徵著與自然法則的對抗,導致自然對 Mohisasura 一類的人毫不留情,帶來時間與空間的災難性影響,如鐵路事故、飛機失事等。

   這些危機的根源在於人類缺乏對至尊人格神首的覺悟,忽略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如食物、住所和衣物的解決方案,沒有遵循 Varnashram Dharma(社會分工與靈性生活的制度),僅以感官享受為生活的中心,這純粹是動物般的行為,等同於違抗至尊人格神首的計劃。人類生來具有退化的意識,但通過接受倫理與道德原則,這種意識可以通過考驗,進而提升到 Krishna意識的更高層次。經典如《博伽梵歌》為我們指引方向,幫助我們最終覺悟與至尊人格神首的永恆關係,這是人類意識的完全進化。

   主 Krishna 是至尊人格神首,通過超然的愛情服務,我們才能真正認識祂。《博伽梵歌》第十八章第五十五詩節說,只有通過 Bhaktiyoga(奉獻瑜伽),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人們試圖通過勞動解決困難,當失敗時,又試圖通過心智活動擺脫物質束縛,但真正的快樂不在身體或心智層面。《博伽梵歌》是所有韋達、往事書、奧義書等經典的精華,主 Krishna 在其中揭示了祂的真實身份。Arjuna 通過權威聖賢的認可及與 主 Krishna 的親密關係,確認祂是至尊人格神首,而非僅是物質能量的無形展現。

   主 Krishna 通過祂的物質能量創造了由地、水、火、風、空、心智、智慧和自我組成的物質世界;通過靈性能量,祂展現為 BrahmanParamatma 和至尊人格神首;通過邊際能量,祂擴展為不同的生命體。物質世界並非自發產生,而是來自 主 Krishna 的能量。祂或祂的化身定期降臨物質世界,維持其秩序,這些化身無數且記載於韋達和往事書中。主 Krishna 每逢 Brahma 的一天降臨一次,彰顯祂的至高地位。

   生命體是 主 Krishna 的永恆部分,誕生於祂的內在能量,而物質世界則來自祂的外在能量。物質世界包含無數星球,最高的是 Brahmaloka,但即使那裡也終將毀滅。超越物質世界的是永不毀滅的靈性天空,無需日月照耀,自行發光,那是 主 Krishna 的居所。生命體若能成為純粹的奉獻者,通過 Bhaktiyoga 修練,便可在脫離物質身體後進入靈性天空。進入那裡需要對 主 Krishna 的完美知識,而這只能通過奉獻瑜伽獲得。

   在物質世界中,生命體承受出生、死亡、衰老和疾病的痛苦,只有進入至尊人格神首的靈性王國,才能完全解脫。主 Krishna 是萬物的源頭,祂以三種超然特徵顯現:無形的 Brahman(靈性光芒)、Paramatma(遍在的超靈)以及至尊人格神首。半神人如 Brahma 雖擁有更大力量,但仍是生命體的一部分,無人能與 主 Krishna 平等或超越祂。崇拜半神人只能獲得暫時的利益,而完全臣服於 主 Krishna 才能帶來永恆的生命、喜樂與知識,這是人生的最高完美。

   《博伽梵歌》指引我們通過 Bhaktiyoga 達到這一最高完美,返回至尊人格神首的身邊。主 Krishna 鼓勵奉獻者四處傳播這一教導,沒有比宣揚《博伽梵歌》訊息的人更受祂喜愛的。這是解決當前危機的終極之道:通過奉獻服務,恢復與至尊人格神首的永恆關係,超越物質世界的痛苦與無常,實現生命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