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婆羅賀摩讚》詩節 32 1972年8月14日 洛杉磯

Prabhupāda

人是按照神創造的。我們是 Krishna 的模仿。Krishna 不是我們的模仿。無神論者認為:「他們根據自己的身體特徵畫出了神的形象。」這叫什麼?人類中心論。但事實並非如此。在這個物質世界中,我們獲得了各種各樣的身體形態,共有八百四十萬種。當我們獲得這種人的身體形態時,它只是 Krishna 身體的模仿。Krishna 有兩隻手;我們也有兩隻手。Krishna 有兩條腿;我們也有兩條腿。但這個身體與 Krishna 的身體的區別在於這句詩節所述:aṅgāni yasya sakalendriya-vṛtti-manti [Bs. 5.32]。在這裡,我們用手可以抓住東西,但我們不能用手走路。但 Krishna 可以用祂的手走路。或者我們的腿只能用來走路,但我們不能用腿抓住東西。但 Krishna 也可以抓住東西。我們的眼睛可以看,但我們不能用眼睛吃東西。但 Krishna 可以用祂的眼睛看,也能用眼睛吃,還能用眼睛聽。這就是這句詩節的解釋。Aṅgāni yasya sakalendriya-vṛtti-manti:[Bs. 5.32] 「祂的每一肢體都具有其他肢體的功能。」這就是所謂的絕對。祂不依賴。祂不依賴。就像如果我們失去了視力,我們就變得依賴;我們再也看不到。但 Krishna 可以用祂的手、用祂的腿去看。試著理解。因此祂是絕對的。這就是絕對的意義。一切都是完整的。Pūrṇam adaḥ。Pūrṇa 意味著完整。所以無神論者會說:「你們供奉食物,Krishna 在哪裡吃?食物還在那裡。」但他們不知道,Krishna 僅僅通過看就可以吃。而且因為祂是完整的,祂吃了東西,同時又保持東西完整。Pūrṇasya pūrṇam ādāya pūrṇam evāvaśiṣyate [Iso Invocation]。祂可以拿走一切完整的東西,同時它仍然是完整的。就像我們吃東西時,我們會吃完。沒了。但 Krishna 可以吃;同時,東西可能保持原樣。否則我們與 Krishna 之間有什麼區別?這就是區別。
aṅgāni yasya sakalendriya-vṛtti-manti
paśyanti pānti kalayanti ciraṁ jaganti
[Bs. 5.32]
為什麼會這樣?Ānanda-cinmaya-sad-ujjvala-vigrahasya。Vigraha,祂的形體不像我們的形體。當《韋達》中說「無形」時,意思是祂的形體不像我們的形體——而不是說祂沒有形體。祂的形體是不同性質的。
aṅgāni yasya sakalendriya-vṛtti-manti
paśyanti pānti kalayanti ciraṁ jaganti
ānanda-cinmaya-sad-ujjvala-vigrahasya
[Bs. 5.32]
當身體是由 ānanda-cinmaya-rasa 構成的時候,這一切才有可能。這個身體是物質的。它不是 ānanda-cinmaya-rasa。物質身體與靈性身體不同。他們不知道這個。所以當《韋達》說 nirākāra,「無形」,意思是祂沒有物質形體;祂有靈性形體。那個靈性形體意味著充滿喜樂,ānanda。Ānandamayo 'bhyāsāt (Vedānta-sūtra 1.1.12)。《韋達經綸》。本質上是喜樂的。沒有什麼是不喜樂的。那是靈性世界,永遠充滿喜樂,充滿知識,永恆。那是靈性的。你永遠活著,充滿知識。這裡我們不知道很多事情。它充滿無知,這個身體,充滿痛苦。時刻都在,由於這個身體,我們總是處於痛苦的狀態,三重痛苦——adhyātmika, adhibhautika……所以人們不去試著理解這個哲學,但在《韋達》文獻中,每一行都有哲學。Ānanda-cinmaya-rasa-pratibhāvitā。

所以這是對 Krishna 的理解。當 Krishna 說 janma karma me divyam [Bg. 4.9],「我的出生、消失和活動,都是超然的」,那麼它如何是超然的?因為祂的身體與我們不同。身體的肢體與我們不同。身體的活動與我們不同。而且因為祂充滿所有的能力,儘管有這些超然的品質,祂可以表現得像我們中的一員。而那些無賴,他們認為「Krishna 像我們一樣。」因為祂以祂的全能表現得像我們中的一員,愚蠢的人認為祂像我們。Avajānanti māṁ mūḍhā [Bg. 9.11]。Mūḍhā 意味著無賴,愚蠢的人。Paraṁ bhāvam ajānantaḥ:「他們不知道我的超然本質。」這就是超然本質,aṅgāni yasya sakalendriya-vṛtti。這是由 Brahmā 解釋的。Śrī Brahma-saṁhitā 意味著……Brahmā 是這個宇宙中第一個出現的生命體,在他覺悟之後,他獻上了祈禱。覺悟意味著你應該寫下,你們每個人,寫下你的覺悟。為什麼有《Back to Godhead》?你寫下你的覺悟,你對 Krishna 的覺悟。這是需要的。這不是被動的。你應該永遠保持活躍。只要你有時間,你就寫。沒關係,兩行,四行,但你寫下你的覺悟。Śravaṇaṁ kīrtanam,寫作或獻上祈禱,讚美。這是 Vaiṣṇava 的一個功能。你在聽,但你也要寫。然後寫作意味著 smaraṇam,記住你從你的靈性導師、從經典中聽到的。Śravaṇaṁ kīrtanaṁ viṣṇoḥ:[SB 7.5.23] 關於 Viṣṇu,不是為其他人。不要為任何無意義的人寫任何無意義的東西。無用的浪費時間。Viṣṇu。寫關於 Viṣṇu,Krishna。這是培養 Krishna 意識。聽,寫,記住,試著理解。不要呆滯,呆頭呆腦。非常聰明。沒有非常聰明,沒有人能完全擁有 Krishna 意識。這是給最聰明的人的。所以如果你試著理解 Krishna,那種聰明會來的。我們有那麼多書。總是試著理解 Krishna。然後你就解脫了。僅僅通過……你無法完全理解 Krishna。祂是無限的;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但盡你所能,試著理解 Krishna。這些就是內容。

Aṅgāni yasya sakalendriya-vṛtti-manti [Bs. 5.32]。Veṇuṁ kvaṇantam aravinda-dalāyatākṣam [Bs. 5.30]。祂在吹奏笛子。這不是藝術家的畫作,畫出 Krishna 是一個非常漂亮、年輕的男孩,祂拿著一支笛子。不。這些是《韋達》的陳述。
aṅgāni yasya sakalendriya-vṛtti-manti
paśyanti pānti kalayanti ciraṁ jaganti
ānanda-cinmaya-sad-ujjvala-vigrahasya
govindam ādi-puruṣaṁ tam ahaṁ bhajāmi
[Bs. 5.32]
現在,開始 ārati。(結束)

本網站使用 Cookie。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在您的電腦上儲存 Cookie。此外,您確認已閱讀並瞭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如果您不同意,請離開本網站。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