Śrī Brahma-saṁhitā, 詩節 33 1973年9月6日 斯德哥爾摩,烏普薩拉大學
Prabhupāda
我將從《韋達》文獻中唱誦描述靈性世界的詩節。(與奉獻者一起唱《Śrī Brahma-saṁhitā》的詩節)《Śrī Brahma-saṁhitā》中有大約三十五首這樣的詩節,描述了……(中斷)……主的居所。這需要時間。我只引用了大約十二首。讓我試著解釋其中一些。因為我已經花了很多時間。所以,其中一首詩節是: advaitam acyutam anādim ananta-rūpam ādyaṁ purāṇa-puruṣaṁ nava-yauvanaṁ ca vedeṣu durlabham adurlabham ātma-bhaktau govindam ādi-puruṣaṁ tam ahaṁ bhajāmi [Bs. 5.33] 主是唯一的,無二的,advaita。Acyuta:主永不墮落。主與我們之間的區別……我們也是永恆的生命體,主也是永恆的。祂也是一個生命體,一個人,就像我們一樣,但祂的名字是 Acyuta。祂從不從自己的位置墮落。但我們這些生命體,有時會墮落。這就是我們物質生活的狀況。這是我們的墮落。因此祂被稱為 advaitam acyutam anādim。祂沒有開始。祂是一切的開始。創造從祂而來,但祂沒有創造者。所以 advaitam acyutam anādim ananta-rūpam [Bs. 5.33]。祂有無數的形態。祂可以擴展自己。一種擴展是 īśvaraḥ sarva-bhūtānāṁ hṛd-deśe arjuna tiṣṭhati [Bg. 18.61]。祂擴展自己,與你同住在你的心中。Īśvaraḥ sarva-bhūtānāṁ。不僅如此;在另一處描述,eko 'py asau racayituṁ jagad-aṇḍa-koṭi。主的一部分……這在《博伽梵歌》中得到確認:ekāṁśena sthito jagat [Bg. 10.42]。Jagat 意味著這個物質世界。這是由祂的一部分擴展維持的,這被稱為 Paramātmā。或者是 Garbhodakaśāyī Viṣṇu,或 Kṣīrodakaśāyī Viṣṇu。所以祂的一部分擴展,祂在物質世界中。物質世界意味著在宇宙之內。Aṇḍāntara-stham。Aṇḍa,brahmāṇḍa 意味著這個宇宙。不僅只有一個宇宙,而是有數百萬個宇宙。所以祂在那裡。Advaitam acyutam anādim ananta-rūpam [Bs. 5.33]。還有 aṇḍāntara-stha-paramāṇu-cayāntara-stham [Bs. 5.35]:祂也在原子之中。試想一下神的擴展。所以 advaitam acyutam anādim ananta-rūpam ādyaṁ purāṇa-puruṣaṁ nava-yauvanaṁ ca。雖然祂是所有中最古老的,你會發現 Krishna 總是一個年輕人。從祂的臉上,我們會看到一個二十到二十五歲的年輕男孩。Nava-yauvanaṁ ca。Vedeṣu durlabham。如果想通過研究《韋達》來尋找神,會非常困難。Adurlabham ātma-bhaktau。但祂從祂的奉獻者那裡非常容易獲得。這是描述。
然後,在另一處, ānanda-cinmaya-rasa-pratibhāvitābhis tābhir ya eva nija-rūpatayā kalābhiḥ goloka eva nivasaty akhilātma-bhūto… [Bs. 5.37] 主……一切都不是物質的。那是 sac-cid-ānanda-vigraha [Bs. 5.1]。Krishna 是 sac-cid-ānanda-vigraha。祂的形體是永恆的、喜樂的、充滿知識的。所以在 Goloka Vṛndāvana 的所有器具,都是祂的品質擴展,永恆、喜樂和知識。Ānanda-cinmaya-rasa-pratibhāvitābhis。祂的 gopīs,祂的伴侶,祂的父親,祂的母親,祂的朋友,祂的樹,祂的花,祂的牛犢和牛——一切都是靈性的,從祂而來的擴展。一切……我們也是從祂而來的擴展。我們是邊際能量。而這是靈性能量。所以一切都是擴展。因此《韋達》文獻說,sarvaṁ khalv idaṁ brahma:「一切都是 Brahman。」我們現在是兩種能量的結合,邊際能量和外在能量。但在靈性世界中,一切只是靈性能量。所以我們的憲法是靈性能量。不知何故,我們被這種物質能量纏繞。所以如果我們在這種人的生命形態中努力,我們可以脫離這種物質能量,重新回到靈性能量。這是機會。Ānanda-cinmaya-rasa-pratibhāvitābhis tābhir ya eva nija-rūpatayā kalābhiḥ [Bs. 5.37]。
另一首詩節解釋:aṅgāni yasya sakalendriya-vṛtti-manti [Bs. 5.32]。靈性身體在做任何事情上都同樣有能力。就像用我們的手,我們只能觸摸。或者我們可以拿起東西。但僅僅用手,我們不能吃。為了吃,我們必須使用嘴,使用胃。但在靈性世界中,Krishna,關於祂的描述是:aṅgāni yasya sakalendriya-vṛtti-manti [Bs. 5.32]。Krishna 的每一個肢體都有其他肢體的能力。祂可以用眼睛吃東西。祂可以用眼睛聽。任何部位的肢體,因為它們是靈性的,你可以將它用於任何目的。這在物質生活的條件下是無法理解的,但這是可能的。這些東西都在那裡。
aṅgāni yasya sakalendriya-vṛtti-manti paśyanti pānti kalayanti ciraṁ jaganti ānanda-cinmaya-sad-ujjvala-vigrahasya govindam ādi-puruṣaṁ tam ahaṁ bhajāmi [Bs. 5.32] 所以祂的靈性世界,祂的星球,被描述為 cintāmaṇi-prakara-sadmasu kalpa-vṛkṣa-lakṣāvṛteṣu surabhīr abhipālayantam [Bs. 5.29]。在祂的星球上,有許多樹,許多宮殿,但它們都是靈性的。Cintāmaṇi 意味著靈性的。房子,它們由觸碰石製成。就像這裡的房子由磚頭和木材製成;那裡的房子也是靈性的。觸碰石……經典中描述,如果這個物質世界中有任何觸碰石,觸碰石可以將鐵變成金子。總之,房子……也有房子。像這裡一樣的大宮殿。Cintāmaṇi-prakara-sadmasu kalpa-vṛkṣa。樹是 kalpa-vṛkṣa。Kalpa-vṛkṣa 意味著你可以從一棵樹得到一種果實,但在那裡,你想要任何果實,你可以從任何樹得到。那是靈性世界。Prakara-sadmasu kalpa-vṛkṣa。Kalpa-vṛkṣa 意味著這個。而 surabhīr abhipālayantam [Bs. 5.29]。Krishna 非常喜歡照顧牛。那些牛是什麼?Surabhī。Surabhī 意味著你可以隨意取多少牛奶,隨時取多少。在這個物質世界中,你有牛,但你只能取有限的牛奶。還只能一次或兩次。這就是區別。
這樣,如果你閱讀《Śrī Brahma-saṁhitā》,你會得到靈性世界、靈性實體、至尊人格神首、祂的伴侶、祂的國度、祂的消遣等等的完整描述,非常詳細。如果你對這樣的地方產生依戀,我們就可以努力,準備自己回歸故鄉,回到神那裡。這是生命的完美。這是 Krishna 意識運動的使命。
謝謝大家。Hare Kṛṣṇa。(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