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對話 1972年5月4日 墨西哥

Prabhupāda

海洋裡有多少種魚類?(語音不清)有九十萬種不同的水生動物。九十萬。Jalajā nava-lakṣāni。Jalaja 指的是水中出生的生物種類,有九十萬。你們的生物學研究了多少?

Martin

我研究了一種。

Prabhupāda

什麼?

Martin

我研究了一種。

Prabhupāda

只有一種?

Martin

一種。(笑)我專注研究了一種。我也學過一些其他的(語音不清),(背景傳來巨大的雷聲)大概一千種吧。

Prabhupāda

九十萬,確切的數字。(旁白:把那個插座拿來。)

奉獻者

哦,這個?(語音不清)

Prabhupāda

Jalajā nava-lakṣāni sthāvarā lakṣa-viṁśati。還有兩百萬種葉子和植物,植物學的範疇。Jalajā nava-lakṣāni sthāvarā lakṣa-viṁśati, kṛmayo rudra-saṅkhyakāḥ。昆蟲有110萬種。(梵文)然後從昆蟲進化成飛禽和鳥類。(梵文)有100萬種。然後從鳥類進化成四足的野獸。(梵文)有300萬種野獸。然後從野獸進化到人類形態—可能是從猴子、獅子或牛來的。這三者分別對應 sattva-guṇa、rajo-guṇa、tamo-guṇa。從 rajo-guṇa 來的,他們在人類形態前的最後一世是獅子。從無知形態來的,Darwin 的岳父(笑),猴子,代表無知。從良善形態來的,他們的最後一世是牛。這是我們從 韋達 得到的科學資訊。我們不需要自己去做研究,一切都在那裡。這就是 韋達 知識。從天文學到一切都已經寫好了。你只需要去計算。占星術只是數學計算。如果月亮在這個位置,其他星星在那個位置,結果會是這樣,影響會是那樣。就像這樣。你不需要去探索或研究,一切都已經在那裡。同樣,Darwin 的理論在 韋達 中用兩行就說清楚了。(梵文)Asati,asati 是八十,catura 是四,八十加四 lakṣāṇi,也就是四十萬。八十四十萬,意思是八千四百萬。(梵文)Jīva 是生命體,jāti 是種類。Jīva-jātiṣu, brahmadbhiḥ。生命體從水生動物到樹木、植物,再到昆蟲、鳥類、野獸,這樣輪迴流轉。最後到達人類形態。Brahmadbhiḥ,brahmadbhiḥ,流轉。(梵文)最後他得到(梵文),通過進化的誕生。現在這個人類形態是為了理解 Govinda,也就是神。其他形態無法做到。如果在這個形態中,生命體沒有接觸到 Govinda……接觸 Govinda 意味著向 Govinda 臣服。如 主 Krishna 所說:「向我臣服。」Bahūnāṁ janmanām ante jñānavān māṁ prapadyate [博伽梵歌 7.19]。經過無數次輪迴後,當一個人真正擁有完整知識時,他會向 主 Krishna 臣服。那就是完美。然後他回到家,回到 至尊人格神首。那是我們的計劃,Krishna 意識。

Martin

所以有比人類更高的形態?

Prabhupāda

哦,是的。半神人。(梵文)一般分為三類:半神人、人類和其他非人類。

Martin

原始洞穴人?

Prabhupāda

什麼?

Martin

原始洞穴人?

Prabhupāda

不,不只是洞穴人:動物、鳥類、野獸,其他非人類。(更多雷聲)

Prabhupāda

但人類形態比 半神人 的生活更好,因為 半神人 在物質上非常富裕。就像 Americans 來到印度時,印度人覺得他們是「半神人」,對吧?

Martin

印度人這樣認為。嗯。

Prabhupāda

因為他們外表更好看,聰明,有力量。同樣,就像這場雨的控制者或負責人是 Indra。這雷聲是在他的指揮下發生的。他投擲雷電,劈開山脈,然後我們得到碎石。那是他的工作。就像政府有不同部門,神的不同部門也有負責人,那就是 半神人。創造由 Brahma 負責;維持由 Viṣṇu 自己負責;毀滅由 Lord Siva 負責。

Martin

為什麼人類生活比 半神人 更好?

Prabhupāda

什麼?

Martin

人類生活如何比 半神人 更好?

Prabhupāda

更好在於,就像在這個星球上,富裕階層通常不太關心什麼是 Krishna 意識。他們因為物質的富裕而驕傲自滿。「哈,什麼 Krishna 意識?讓我們喝酒享受吧。」這就是他們的立場。所以對他們來說,這種富裕是一種詛咒。他們的富有讓他們無法欣賞如此美好的運動。中產階級反而被吸引。同樣,半神人 擁有非常高的生活水準、壽命、美貌、財富和便利,所以他們通常會忘記。他們不是忘記,而是作為神的僕人。就像政府公務員不一定是 奉獻者。他們是 奉獻者,官方的 奉獻者。他們向 主 Krishna 致敬。(梵文)由 Lord Siva 或 Brahma 進行崇拜,但他們的奉獻是有條件的,因為他們身居高位,想保住自己的位置。這是一種交換。但在人類社會,你會找到無條件的 奉獻者,純粹出於愛。(更多雷聲)

Martin

這些 半神人 就是我們說的天使?

Prabhupāda

是的。

奉獻者

那麼科學在這一切中扮演什麼角色?

Prabhupāda

嗯?讓他說。

Martin

這就是我來這裡的原因。我知道科學……

Prabhupāda

嗯?他可以……

Martin

我知道科學的走向,我覺得它並不令人信服,也無法讓人滿足。

Prabhupāda

是的。

Martin

它只是空洞的……(語音不清)世界的另一半。

Prabhupāda

科學家的工作是成為一個偉大的 奉獻者。就像……idam hi puṁsas tapasaḥ śrutasya vā sviṣṭasya sūktasya ca buddhi-dattayoḥ avicyuto 'rthaḥ kavibhir nirūpito yad-uttamaśloka-guṇānuvarṇanam [聖典博伽瓦譚 1.5.22]。(旁白:坐下。你為什麼不坐下?)Yad-uttamaśloka-guṇanuvarṇanamIdam hi puṁsas, sviṣṭasya, tapa, sūktasya tapasaḥ。如果你是科學家,意味著你是有學問的學者,你從書本中聽到很多東西。你的責任是把你學到的東西,解釋成 至尊人格神首 的特質。比如重力定律……(旁白:你聽懂了嗎?)

奉獻者

是的,是的。

Prabhupāda

重力定律……巨大的行星在空中漂浮。你可以解釋它為什麼漂浮。博伽梵歌 中已經給了提示,祂進入其中。Viṣṭabhyā idaṁ kṛtsnam ekāṁśena sthito jagat [博伽梵歌 10.42],(梵文)「我進入這個宇宙,靠我的力量它們漂浮。」提示已經在那裡。你是科學家,如果你是真正的 奉獻者,你就應該用科學解釋,這些漂浮是因為神進入了其中。這是你的責任。因為你是科學家,你的科學解釋,比如神如何進入,如何運作,會被公眾很好地接受。這是很大的服務。事實上這就是真相。已經說了「我進入」。我們能理解。我們相信。我來解釋。就像那個氣球。用的是什麼氣體?氫氣?

Martin

氦氣。

Prabhupāda

什麼?

Martin

氦氣。

Prabhupāda

氦氣。所以氦氣進入了氣球,它就漂浮了。(笑)如果氦氣能讓氣球漂浮,神不能讓東西漂浮嗎?如果氦氣有這麼大的力量,神比氦氣差還是比它強?這有什麼難理解的?神說:「我進入。」同樣,氦氣進入,讓漂浮成為可能。這有什麼難理解的?我親眼看到。所以祂可以變成巨大的氦氣。就像 主 Krishna 說:raso 'ham apsu kaunteya [博伽梵歌 7.8]:「我是水的味道。」水很重要。我們喝水是因為它的味道。那個味道就是 主 Krishna。同樣,如果你解釋這個我們發現的重力定律是 主 Krishna,用你的科學知識證明,這就是你的服務。事實上這是真相。這就是真相。你得用科學解釋,就像我給你的這個例子。這是科學的。就像你用氦氣讓氣球漂浮,必須有某種類似的氣體;主 Krishna 進入每個行星或宇宙,它就漂浮了。就這樣。不僅行星在漂浮,宇宙也在漂浮。你接受這個理論嗎?如果不接受,清楚解釋。

Martin

我無法反駁。

Prabhupāda

這就對了……

Martin

因為你比我知道得多。

Prabhupāda

非常感謝。這應該是正確的態度。這是理解的方式。Upadekṣyanti te jñānaṁ jñāninas tattva-darśinaḥ。那些見過真相的 Tattva-darśiḥ,我們得從他們那裡獲取知識。這是 博伽梵歌 的指引,不是從三流的人那裡。見過真相、知道真相的人,你得從他那裡學習知識,tattva-darśiḥ。Tad viddhi praṇipātena paripraśnena sevayā [博伽梵歌 4.34]。你得通過臣服、服務和提問三件事來理解。不能只是提問。必須有服務和臣服,然後提問才會有價值。如果突然跑來提問,答案不會充分。所以我喝這水是因為它有味道。此時如果你給我其他果汁,我不會喜歡。我想喝水,因為它有特定的味道,能滿足我的渴。那個解渴的味道就是 主 Krishna。你立刻就能想起 主 Krishna,「這就是 主 Krishna。」這就是 Krishna 意識。Raso 'ham apsu kaunteya [博伽梵歌 7.8]。不需要親眼看到 主 Krishna。只要你有這種感知力,喝水時就能感知 主 Krishna。博伽梵歌 已經給了提示。你可以爭辯:「哪裡有 主 Krishna?我看不到 主 Krishna。怎麼能……」好吧, 主 Krishna 說:「好,你試著這樣覺悟我。當你喝水時,知道那個味道就是我。」所以你可以在喝水時感知 主 Krishna。每個人都喝水,誰不能感知 主 Krishna?這有什麼難的? 主 Krishna 給了提示:「這樣崇拜我。」現在神可以面對面看到,但祂也能通過感知來理解。什麼詞?Parasya……?

奉獻者

Parasya。(梵文)

Prabhupāda

(梵文)所以現在我們可以通過感知來理解神:「這裡有神。」神給了提示,raso 'ham apsu kaunteya,「我是水的味道。」你無法創造這個味道。你可以混合氫氣和氧氣製造水,但你無法創造那個讓人想喝的味道。這可能嗎?

Martin

可以製造水,但我相信你說的,無法創造那個味道。

Prabhupāda

就像我們的汗水也在製造水,但沒人會去喝那個水。沒人會來舔我的身體說:「這裡有水。」(笑)這不可能。

奉獻者

即使他們混合氫氣和氧氣得到水,氫氣和氧氣從哪來?

Prabhupāda

是的。這些化學物質從哪來?如此廣大的海水,你從哪裡得到這麼多化學物質?接下來就是,誰提供了這些化學物質?

Martin

我以前也想過這個問題。最後都回到同一個地方。你說可以面對面看到神。

Prabhupāda

是的。

Martin

這怎麼做到?

Prabhupāda

你得有資格。

Martin

怎麼才能有資格?

Prabhupāda

這就是 Krishna 意識運動正在進行的過程。他們成為 奉獻者,遵循規範和原則,按指定的方法,你就會看到神。你會二十四小時不斷看到。Santaḥ sadaiva hṛdayeṣu vilokayanti, premāñjana cchurita-bhakti-vilocanena [Bs. 5.38]。如果你培養出對神的愛和奉獻,你會一直看到祂。就像如果你有個你非常愛的孩子,你會一直看到那孩子在你面前。這是因為愛。同樣,你得培養對 主 Krishna 的愛,然後你會看到祂。祂只能通過愛被看到,不是通過你的方法。祂不受任何方法的限制,但祂在愛的掌控下。所以你得培養愛,然後你會看到。(旁白:這沒有味道。有什麼味道嗎?)

Martin

味道很淡。

奉獻者

墨西哥香。

Prabhupāda

哦。

奉獻者

基督教的香。

Prabhupāda

所有關於神的科學都在 博伽梵歌 中描述了。

奉獻者

今天早上你說 主 Krishna 是最初的科學家,因為……因為祂是科學家,我們才能有科學。

Prabhupāda

是的。你接受祂是最初的科學家嗎?

Martin

我可以接受 主 Krishna 作為神,創造了一切,現在科學在研究這些。

Prabhupāda

是的,沒錯。這就是真相。所以即使我成為科學家,我也是次級的科學家。我的科學研究是在 主 Krishna 的指導下進行的。因為你在實驗室做的實驗,用的材料是 主 Krishna 提供的。你思考的頭腦是 主 Krishna 創造的。你得到的指導來自 主 Krishna。所以你做出來的東西是 主 Krishna 的產物。 主 Krishna 是間接原因,你是直接原因。前幾天在飛機上你告訴我,他們在試圖複製……的腦子。

奉獻者

Einstein。

Prabhupāda

Einstein。即使你能複製,你也不是最初的科學家,因為 Einstein 的腦子已經被創造了。原創是神的。所以你只能模仿。你是模仿的科學家,對吧?

Martin

這是真的。

Prabhupāda

誰創造了 Einstein 教授的腦子?你沒創造。你試圖複製一份影本,僅此而已。原版已經在那裡。誰創造了原版的腦子?你得回到神那裡。你沒創造。如果人能創造這樣的腦子,就會說:「沒關係,教授死了,我們再造一個。」你做不到。所以即使你能模仿,你也不是至高的科學家。首先這還是個疑問。即使你能複製 Einstein 的腦子,這也不歸功於你。功勞已經在那裡,是神的功勞。我們不會給你任何功勞。我們會說,原版的腦子是神創造的。你無法創造。如果你有創造的能力,就不用複製了。你可以創造更好的腦子。你沒有這個能力。你只是試圖從那個腦子複製影本。就像巨大的飛機在飛,但它們的形狀是模仿鳥類的。原版的鳥類形狀是神創造的。祂在小小的昆蟲中也有同樣的飛行機制。你能創造那樣的小飛機嗎?不可能。所以你的功勞在哪?這是神的功勞,一隻小小的蒼蠅,在水邊。你創造一個看看。你能創造大的,但創造不了小的。所以你能力不足。但神能創造最大的和最小的。Aṇor aṇīyān mahato mahīyān。祂能創造比最大更大的,比最小更小的。

奉獻者

大飛機不能再生產另一架飛機。

Prabhupāda

你無法創造公飛機和母飛機,這樣就不用再製造第三架。第三架會自己產生。為什麼只第三架?數百萬架。然後從數百萬架再產生數百萬架。這是神的創造。祂有不同的能量。祂按下一個能量的按鈕,生產就繼續。(梵文)這是 韋達 的解釋。祂的能量非常精細。就像現在的電子電視按鈕,你一按,千里之外的事情就發生了,你能看到。所以如果物質上這是可能的,這只是人類頭腦能量的展示。如果人類頭腦能展示如此奇妙的能力,神能做到多少?祂有更好的頭腦,最好的頭腦。如果你有頭腦,很好,但祂有最好的頭腦,param。所以祂被稱為 parampuruṣa、parameśvara。Parama 意思是最好的,至高的。神就像你我,祂也有兩隻手兩條腿,像 主 Krishna。但祂的頭腦不同。就像你是科學家,你的頭腦比我好,或者他的頭腦比你好,他的比他好。這樣你繼續尋找。當你找到一個無人能超越的頭腦,那就是神。這是我們的定義。我們不會盲目接受任何人為神或神的化身。我們要看誰有最好的頭腦、最多的財富、最美的外貌、最深的知識、最好的朋友。所有這些結合在一起,如果我們在某人身上找到,那就是神。我們在 主 Krishna 身上找到了,所以祂是神。

Martin

但我用我低等的頭腦怎麼知道誰有最好的頭腦?

Prabhupāda

什麼?

Martin

我怎麼知道誰有最好的頭腦?

Prabhupāda

你可以理解。就像你是科學家朋友。你能做一些我做不到的事情。我必須承認你的頭腦比我好。這有什麼難的?

Martin

但是……我怎麼知道?

Prabhupāda

你可以直接知道:「他做得比我好。」這有什麼難的?我能看到……就像我的弟子,他們跟隨我。為什麼?因為他們明白:「我們的靈性導師解釋神比我們好。」所以他們臣服。我不是賄賂他們。他們不是傻子。他們有很好的頭腦。所以他們接受我作為靈性導師,因為他們明白:「他能比我更好地解釋神。」這有什麼難的?我的所有弟子都臣服於我,因為他們在我身上找到了一個能更好解釋神的頭腦。直接感知。沒有間接理解的問題。這是直接理解。韋達 也建議:「去找一個更好的人,」śrotriyaṁ brahma-niṣṭham [MU 1.2.12],「一個從 韋達 知識中聽到更多、更有智慧的人,並因為這些知識完全奉獻於 主 Krishna,」brahma-niṣṭham。這是靈性導師的資格。他的知識根據 韋達 指示是完美的,並通過這些知識他成為主的完美 奉獻者。這兩點必須看到。然後他就是靈性導師。

Martin

但世界上有很多靈性導師。每個人都說……

Prabhupāda

每個人都說,但你得判斷。就像你去買兩先令的東西,你會去不同商店。每個人都說:「哦,我的東西很好。」但你得判斷哪個最好。這取決於你。如果你傻,就會被騙。如果你不傻,你就會知道……就像那些無賴自稱是神。這種傻子只能騙另一個傻子。但知道神是什麼的人不會接受。一個知道 主 Krishna 的人不會接受他為神。他會立刻比較:「你做了什麼像 主 Krishna 或比 主 Krishna 更好的,我才接受你是神?我們已經有神, 主 Krishna。你證明你比 主 Krishna 更好或與祂平等。」他做不到,所以我為什麼要接受他為神?為什麼要接受他為靈性導師?這取決於你的智慧。如果你智慧不足,就會被這些假神騙。每個人都有智慧、個性和理解力,你應該運用它們,然後你就能理解。

奉獻者

我想問,科學家如何解釋生命的起源?他們有沒有解釋生命如何產生?

Martin

哦,科學家關心的是過程,不是原因。現在,科學家花了很多時間試圖複製這個過程,試圖在實驗室裡製造生命。他們說,這樣他們就能說這是世界開始時生命如何開始的。科學家不關心生命為什麼開始,只是如何開始,用什麼方法。

奉獻者

他們認為生命是怎麼開始的?

Martin

哦,他們認為生命是由大氣的影響開始的……

Prabhupāda

那麼大氣就是原因。下一問題是,誰創造了大氣?(中斷)

Martin

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科學……我覺得……

Prabhupāda

他們沒找到最終原因。他們只看到中間的過程,所以他們的科學不完美。但我們的科學是完美的。我們找到了最終原因。īśvaraḥ paramaḥ kṛṣṇah sac-cid-ānanda-vigrahaḥ anādir ādir govindaḥ sarva-kāraṇa-kāraṇam [Bs. 5.1]。一切原因的原因。所以我們的科學是完美的。我們找到了最終原因。但物質科學家只能看到過程如何運作。就像小孩看機器如何運作,但他不知道誰製造了機器。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小孩科學家。(笑)不是更好的科學家。

奉獻者

科學的定義是什麼?

Prabhupāda

完美知識。

奉獻者

完美知識。

Prabhupāda

對吧?

Martin

我不知道。

Prabhupāda

你不知道科學的定義?

Martin

不,我不知道。

Prabhupāda

那你為什麼叫它科學?你怎麼說「這是科學的」?

Martin

我只能給你我對科學的定義。科學是人類試圖找出事物為什麼發生、如何發生的努力。

Prabhupāda

那就是完美知識。啊,我看到這朵玫瑰花在生長,但我不知道它怎麼生長。如果我完全知道它怎麼生長,那就是科學。我們知道它怎麼生長。Bījaṁ māṁ sarva-bhūtānāṁ [博伽梵歌 7.10]。這棵玫瑰樹的種子是 主 Krishna。所有種類的種子都是 主 Krishna。所以從一個種子,你看到一棵樹長出來,開出完美的黃色玫瑰。另一棵樹開出紅色玫瑰或各種顏色的玫瑰。種子不同。否則土壤是一樣的,水是一樣的,但因為種子不同,植物不同,結果也不同。這是我們的觀察。你無法創造種子。你無法在實驗室裡創造……那棵樹叫什麼?

奉獻者

榕樹?榕樹?

Prabhupāda

榕樹。一顆小小的種子,裡面蘊含一棵大榕樹的潛能。你無法創造這樣的種子。你創造一些東西,就像你們在創造維生素藥片。你們說:「不用吃飯了,只要吃些維生素藥片。」對吧?同樣,你創造一顆藥片,種在土裡,長出一棵大榕樹。我就接受你。(笑)

Martin

你說……(中斷)誰創造了這種知識,說這朵花和榕樹是 主 Krishna。在神聖計劃中,像 Buddha、Jesus、Muhammad 這樣偉大的名字有什麼位置?

Prabhupāda

是的。Buddha,我們接受他是 主 Krishna 的化身,祂的擴展。他是 主 Krishna 以 Buddha 的身份工作。Keśava dhṛta buddha śarīra。他接受了 Buddha 的身體。這是我們對 Lord Buddha 的看法。

Martin

那 Jesus Christ 和 Muhammad 呢?

Prabhupāda

每個人。

Martin

他們都是 主 Krishna 的化身?

Prabhupāda

是的。

Martin

我明白了。

Prabhupāda

Yad yad vibhūti。任何展示非凡能力的人,都被認為是 主 Krishna 能量的化身。Yad yad vibhūtimat sattvaṁ mama tejo 'ṁśa-sambhavam。光輝的能量。他代表 主 Krishna 的光輝能量。能量與能量擁有者無異。(旁白:嗯,那是什麼?)

奉獻者

我只是說這是你講話的很好錄音—這個念誦和……

Prabhupāda

是的。

Martin

真正的 奉獻者 能通過 Buddha 的教導、Christ 的教導面對面見到神嗎?

Prabhupāda

是的。Christ 的教導、Buddha 的教導是為特定類型的人設計的。一般是為所有人,但特別針對某種類型的人。比如 Lord Buddha,他宣揚非暴力。他們是特定類型的人。Lord Jesus Christ 也針對特定類型的人宣揚。「不可殺生。」這意味著他們在殺生,對吧?如果我說「不可偷盜」,那意味著你是小偷,你在偷東西。所以對小偷的教導和對哲學家的教導必須不同。這就是區別。Lord Buddha 是 主 Krishna,Lord Jesus Christ 是 主 Krishna 的化身,但他們針對不同類型的人宣揚。所以你會發現 Lord Jesus Christ 的教導、Buddha 的教導、 主 Krishna 的教導有差異。 主 Krishna 的教導也包含 Buddha 的教導。但不僅如此,因為祂教導的對象比小偷和無賴高尚得多。這就是區別。就像我推動 Krishna 意識運動,我做了很多事情,有時我的神兄弟出於嫉妒批評。但我知道環境如何,該怎麼做。他們不知道。我知道我的工作。所以那是他們的錯。他們只顧自己的小聰明,然後只是批評「他在怎麼做」。找些錯處。就像 Lord Buddha 被 韋達 婆羅門批評:「哦,你阻止動物祭祀? 韋達 中已經有這個了。因為是祭祀,動物也要被犧牲,你怎麼能阻止?」但 Lord Buddha,nindasi yajña-vidher ahaha śruti-jātam。Śruti-jātam。韋達 中有動物祭祀的建議,但他開始否定。所以他的工作是否定 韋達 原則,「我不在乎這些 韋達。」因此 Buddha 的宗教在印度不被接受。他批評了 韋達 原則。韋達 中有動物祭祀的建議,他說:「這不好。不要這樣做。」這就是批評。韋達 的指示應照原樣接受。你不能批評。否則就沒有 韋達 的權威。所以他違背了 韋達 權威,因此嚴格遵循 韋達 的人不接受他。但他有不同的目的。普通人無法理解。但 奉獻者 知道他為什麼這樣做。所以他們致敬,keśava dhṛta-buddha-śarīra jaya jagadīśa hare。奉獻者 不接受 Buddha 的哲學,但接受他為 主 Krishna 的化身並致敬。這是我們的立場。我們尊敬 Lord Buddha 為 主 Krishna 的化身,keśava dhṛta-buddha-śarīra jaya jagadīśa hare。這是我們對知識的研究。

奉獻者

Lord Caitanya 教導的是哪類人?

Prabhupāda

那些接受 主 Krishna 為 至尊人格神首 的人。

奉獻者

他在 奉獻者 中間宣揚。

Prabhupāda

他的教導從向 主 Krishna 臣服開始。Yāre dekha tāre kaha 'kṛṣṇa'-upadeśa [Cc. Madhya 7.128]。Krishna 的教導是 主 Krishna 要求每個人向祂臣服。接受「我是 主 Krishna 的永恆僕人」的人,才能理解 Lord Caitanya 的教導。Jīvera svarūpa haya nityera kṛṣṇa-dāsa [Cc. Madhya 20.108]。他的教導從接受「我是 主 Krishna 的永恆僕人」開始。

Martin

這個念誦過程是針對所有人,還是只針對某些人?

Prabhupāda

不,是針對所有人。通過念誦,他會到達這個境界。當他的心被淨化,他會到達向 主 Krishna 臣服的境界。我們啟迪一個人,不是說他已經達到這個標準,而是通過這個過程教育他如何達到這個標準。

奉獻者

從接受 sannyāsa 開始?

Prabhupāda

什麼?

奉獻者

從接受 sannyāsa 啟迪開始?不一定意味著他能控制感官,對吧?逐漸他可能提升到……

Prabhupāda

是的。不。Sannyāsī 已經是有資格的。開始是念誦。如果他遵循規範原則,每天念十六圈,這就是他的資格。通過這個過程,他會完全臣服。然後我們給他第二次啟迪。當他全心全意投入主的服務時,我們給他 sannyāsa。

奉獻者

你還有問題嗎?

Martin

不,不。你已經讓我滿溢了。

Prabhupāda

什麼?

Martin

你已經讓我滿溢了,超過滿溢。

Prabhupāda

非常感謝。(中斷)

奉獻者

我想問一個問題。在夏威夷你說海洋是為了讓雨水落在陸地上作為淡水儲備庫,鹽分是為了防止水變壞。

Prabhupāda

所以?

奉獻者

需要這麼大的水體嗎?

Prabhupāda

什麼?

奉獻者

海洋覆蓋了地球的多少?

Martin

五分之三。

奉獻者

地球表面五分之三是海洋。所以需要這麼多水來滋潤五分之二的陸地?

Prabhupāda

不。海洋是逐漸……水是必要的。水是必要的。在印度,如果有人大手大腳花錢,就會比喻成水:「哦,你花錢像流水。」(結束)

Prabhupāda

海洋裡有多少種魚類?(語音不清)有九十萬種不同的水生動物。九十萬。Jalajā nava-lakṣāni。Jalaja 指的是水中出生的生物種類,有九十萬。你們的生物學研究了多少?

Martin

我研究了一種。

Prabhupāda

什麼?

Martin

我研究了一種。

Prabhupāda

只有一種?

Martin

一種。(笑)我專注研究了一種。我也學過一些其他的(語音不清),(背景傳來巨大的雷聲)大概一千種吧。

Prabhupāda

九十萬,確切的數字。(旁白:把那個插座拿來。)

奉獻者

哦,這個?(語音不清)

Prabhupāda

Jalajā nava-lakṣāni sthāvarā lakṣa-viṁśati。還有兩百萬種葉子和植物,植物學的範疇。Jalajā nava-lakṣāni sthāvarā lakṣa-viṁśati, kṛmayo rudra-saṅkhyakāḥ。昆蟲有110萬種。(梵文)然後從昆蟲進化成飛禽和鳥類。(梵文)有100萬種。然後從鳥類進化成四足的野獸。(梵文)有300萬種野獸。然後從野獸進化到人類形態—可能是從猴子、獅子或牛來的。這三者分別對應 sattva-guṇa、rajo-guṇa、tamo-guṇa。從 rajo-guṇa 來的,他們在人類形態前的最後一世是獅子。從無知形態來的,Darwin 的岳父(笑),猴子,代表無知。從良善形態來的,他們的最後一世是牛。這是我們從 韋達 得到的科學資訊。我們不需要自己去做研究,一切都在那裡。這就是 韋達 知識。從天文學到一切都已經寫好了。你只需要去計算。占星術只是數學計算。如果月亮在這個位置,其他星星在那個位置,結果會是這樣,影響會是那樣。就像這樣。你不需要去探索或研究,一切都已經在那裡。同樣,Darwin 的理論在 韋達 中用兩行就說清楚了。(梵文)Asati,asati 是八十,catura 是四,八十加四 lakṣāṇi,也就是四十萬。八十四十萬,意思是八千四百萬。(梵文)Jīva 是生命體,jāti 是種類。Jīva-jātiṣu, brahmadbhiḥ。生命體從水生動物到樹木、植物,再到昆蟲、鳥類、野獸,這樣輪迴流轉。最後到達人類形態。Brahmadbhiḥ,brahmadbhiḥ,流轉。(梵文)最後他得到(梵文),通過進化的誕生。現在這個人類形態是為了理解 Govinda,也就是神。其他形態無法做到。如果在這個形態中,生命體沒有接觸到 Govinda……接觸 Govinda 意味著向 Govinda 臣服。如 主 Krishna 所說:「向我臣服。」Bahūnāṁ janmanām ante jñānavān māṁ prapadyate [博伽梵歌 7.19]。經過無數次輪迴後,當一個人真正擁有完整知識時,他會向 主 Krishna 臣服。那就是完美。然後他回到家,回到 至尊人格神首。那是我們的計劃,Krishna 意識。

Martin

所以有比人類更高的形態?

Prabhupāda

哦,是的。半神人。(梵文)一般分為三類:半神人、人類和其他非人類。

Martin

原始洞穴人?

Prabhupāda

什麼?

Martin

原始洞穴人?

Prabhupāda

不,不只是洞穴人:動物、鳥類、野獸,其他非人類。(更多雷聲)

Prabhupāda

但人類形態比 半神人 的生活更好,因為 半神人 在物質上非常富裕。就像 Americans 來到印度時,印度人覺得他們是「半神人」,對吧?

Martin

印度人這樣認為。嗯。

Prabhupāda

因為他們外表更好看,聰明,有力量。同樣,就像這場雨的控制者或負責人是 Indra。這雷聲是在他的指揮下發生的。他投擲雷電,劈開山脈,然後我們得到碎石。那是他的工作。就像政府有不同部門,神的不同部門也有負責人,那就是 半神人。創造由 Brahma 負責;維持由 Viṣṇu 自己負責;毀滅由 Lord Siva 負責。

Martin

為什麼人類生活比 半神人 更好?

Prabhupāda

什麼?

Martin

人類生活如何比 半神人 更好?

Prabhupāda

更好在於,就像在這個星球上,富裕階層通常不太關心什麼是 Krishna 意識。他們因為物質的富裕而驕傲自滿。「哈,什麼 Krishna 意識?讓我們喝酒享受吧。」這就是他們的立場。所以對他們來說,這種富裕是一種詛咒。他們的富有讓他們無法欣賞如此美好的運動。中產階級反而被吸引。同樣,半神人 擁有非常高的生活水準、壽命、美貌、財富和便利,所以他們通常會忘記。他們不是忘記,而是作為神的僕人。就像政府公務員不一定是 奉獻者。他們是 奉獻者,官方的 奉獻者。他們向 主 Krishna 致敬。(梵文)由 Lord Siva 或 Brahma 進行崇拜,但他們的奉獻是有條件的,因為他們身居高位,想保住自己的位置。這是一種交換。但在人類社會,你會找到無條件的 奉獻者,純粹出於愛。(更多雷聲)

Martin

這些 半神人 就是我們說的天使?

Prabhupāda

是的。

奉獻者

那麼科學在這一切中扮演什麼角色?

Prabhupāda

嗯?讓他說。

Martin

這就是我來這裡的原因。我知道科學……

Prabhupāda

嗯?他可以……

Martin

我知道科學的走向,我覺得它並不令人信服,也無法讓人滿足。

Prabhupāda

是的。

Martin

它只是空洞的……(語音不清)世界的另一半。

Prabhupāda

科學家的工作是成為一個偉大的 奉獻者。就像……idam hi puṁsas tapasaḥ śrutasya vā sviṣṭasya sūktasya ca buddhi-dattayoḥ avicyuto 'rthaḥ kavibhir nirūpito yad-uttamaśloka-guṇānuvarṇanam [聖典博伽瓦譚 1.5.22]。(旁白:坐下。你為什麼不坐下?)Yad-uttamaśloka-guṇanuvarṇanamIdam hi puṁsas, sviṣṭasya, tapa, sūktasya tapasaḥ。如果你是科學家,意味著你是有學問的學者,你從書本中聽到很多東西。你的責任是把你學到的東西,解釋成 至尊人格神首 的特質。比如重力定律……(旁白:你聽懂了嗎?)

奉獻者

是的,是的。

Prabhupāda

重力定律……巨大的行星在空中漂浮。你可以解釋它為什麼漂浮。博伽梵歌 中已經給了提示,祂進入其中。Viṣṭabhyā idaṁ kṛtsnam ekāṁśena sthito jagat [博伽梵歌 10.42],(梵文)「我進入這個宇宙,靠我的力量它們漂浮。」提示已經在那裡。你是科學家,如果你是真正的 奉獻者,你就應該用科學解釋,這些漂浮是因為神進入了其中。這是你的責任。因為你是科學家,你的科學解釋,比如神如何進入,如何運作,會被公眾很好地接受。這是很大的服務。事實上這就是真相。已經說了「我進入」。我們能理解。我們相信。我來解釋。就像那個氣球。用的是什麼氣體?氫氣?

Martin

氦氣。

Prabhupāda

什麼?

Martin

氦氣。

Prabhupāda

氦氣。所以氦氣進入了氣球,它就漂浮了。(笑)如果氦氣能讓氣球漂浮,神不能讓東西漂浮嗎?如果氦氣有這麼大的力量,神比氦氣差還是比它強?這有什麼難理解的?神說:「我進入。」同樣,氦氣進入,讓漂浮成為可能。這有什麼難理解的?我親眼看到。所以祂可以變成巨大的氦氣。就像 主 Krishna 說:raso 'ham apsu kaunteya [博伽梵歌 7.8]:「我是水的味道。」水很重要。我們喝水是因為它的味道。那個味道就是 主 Krishna。同樣,如果你解釋這個我們發現的重力定律是 主 Krishna,用你的科學知識證明,這就是你的服務。事實上這是真相。這就是真相。你得用科學解釋,就像我給你的這個例子。這是科學的。就像你用氦氣讓氣球漂浮,必須有某種類似的氣體;主 Krishna 進入每個行星或宇宙,它就漂浮了。就這樣。不僅行星在漂浮,宇宙也在漂浮。你接受這個理論嗎?如果不接受,清楚解釋。

Martin

我無法反駁。

Prabhupāda

這就對了……

Martin

因為你比我知道得多。

Prabhupāda

非常感謝。這應該是正確的態度。這是理解的方式。Upadekṣyanti te jñānaṁ jñāninas tattva-darśinaḥ。那些見過真相的 Tattva-darśiḥ,我們得從他們那裡獲取知識。這是 博伽梵歌 的指引,不是從三流的人那裡。見過真相、知道真相的人,你得從他那裡學習知識,tattva-darśiḥ。Tad viddhi praṇipātena paripraśnena sevayā [博伽梵歌 4.34]。你得通過臣服、服務和提問三件事來理解。不能只是提問。必須有服務和臣服,然後提問才會有價值。如果突然跑來提問,答案不會充分。所以我喝這水是因為它有味道。此時如果你給我其他果汁,我不會喜歡。我想喝水,因為它有特定的味道,能滿足我的渴。那個解渴的味道就是 主 Krishna。你立刻就能想起 主 Krishna,「這就是 主 Krishna。」這就是 Krishna 意識。Raso 'ham apsu kaunteya [博伽梵歌 7.8]。不需要親眼看到 主 Krishna。只要你有這種感知力,喝水時就能感知 主 Krishna。博伽梵歌 已經給了提示。你可以爭辯:「哪裡有 主 Krishna?我看不到 主 Krishna。怎麼能……」好吧, 主 Krishna 說:「好,你試著這樣覺悟我。當你喝水時,知道那個味道就是我。」所以你可以在喝水時感知 主 Krishna。每個人都喝水,誰不能感知 主 Krishna?這有什麼難的? 主 Krishna 給了提示:「這樣崇拜我。」現在神可以面對面看到,但祂也能通過感知來理解。什麼詞?Parasya……?

奉獻者

Parasya。(梵文)

Prabhupāda

(梵文)所以現在我們可以通過感知來理解神:「這裡有神。」神給了提示,raso 'ham apsu kaunteya,「我是水的味道。」你無法創造這個味道。你可以混合氫氣和氧氣製造水,但你無法創造那個讓人想喝的味道。這可能嗎?

Martin

可以製造水,但我相信你說的,無法創造那個味道。

Prabhupāda

就像我們的汗水也在製造水,但沒人會去喝那個水。沒人會來舔我的身體說:「這裡有水。」(笑)這不可能。

奉獻者

即使他們混合氫氣和氧氣得到水,氫氣和氧氣從哪來?

Prabhupāda

是的。這些化學物質從哪來?如此廣大的海水,你從哪裡得到這麼多化學物質?接下來就是,誰提供了這些化學物質?

Martin

我以前也想過這個問題。最後都回到同一個地方。你說可以面對面看到神。

Prabhupāda

是的。

Martin

這怎麼做到?

Prabhupāda

你得有資格。

Martin

怎麼才能有資格?

Prabhupāda

這就是 Krishna 意識運動正在進行的過程。他們成為 奉獻者,遵循規範和原則,按指定的方法,你就會看到神。你會二十四小時不斷看到。Santaḥ sadaiva hṛdayeṣu vilokayanti, premāñjana cchurita-bhakti-vilocanena [Bs. 5.38]。如果你培養出對神的愛和奉獻,你會一直看到祂。就像如果你有個你非常愛的孩子,你會一直看到那孩子在你面前。這是因為愛。同樣,你得培養對 主 Krishna 的愛,然後你會看到祂。祂只能通過愛被看到,不是通過你的方法。祂不受任何方法的限制,但祂在愛的掌控下。所以你得培養愛,然後你會看到。(旁白:這沒有味道。有什麼味道嗎?)

Martin

味道很淡。

奉獻者

墨西哥香。

Prabhupāda

哦。

奉獻者

基督教的香。

Prabhupāda

所有關於神的科學都在 博伽梵歌 中描述了。

奉獻者

今天早上你說 主 Krishna 是最初的科學家,因為……因為祂是科學家,我們才能有科學。

Prabhupāda

是的。你接受祂是最初的科學家嗎?

Martin

我可以接受 主 Krishna 作為神,創造了一切,現在科學在研究這些。

Prabhupāda

是的,沒錯。這就是真相。所以即使我成為科學家,我也是次級的科學家。我的科學研究是在 主 Krishna 的指導下進行的。因為你在實驗室做的實驗,用的材料是 主 Krishna 提供的。你思考的頭腦是 主 Krishna 創造的。你得到的指導來自 主 Krishna。所以你做出來的東西是 主 Krishna 的產物。 主 Krishna 是間接原因,你是直接原因。前幾天在飛機上你告訴我,他們在試圖複製……的腦子。

奉獻者

Einstein。

Prabhupāda

Einstein。即使你能複製,你也不是最初的科學家,因為 Einstein 的腦子已經被創造了。原創是神的。所以你只能模仿。你是模仿的科學家,對吧?

Martin

這是真的。

Prabhupāda

誰創造了 Einstein 教授的腦子?你沒創造。你試圖複製一份影本,僅此而已。原版已經在那裡。誰創造了原版的腦子?你得回到神那裡。你沒創造。如果人能創造這樣的腦子,就會說:「沒關係,教授死了,我們再造一個。」你做不到。所以即使你能模仿,你也不是至高的科學家。首先這還是個疑問。即使你能複製 Einstein 的腦子,這也不歸功於你。功勞已經在那裡,是神的功勞。我們不會給你任何功勞。我們會說,原版的腦子是神創造的。你無法創造。如果你有創造的能力,就不用複製了。你可以創造更好的腦子。你沒有這個能力。你只是試圖從那個腦子複製影本。就像巨大的飛機在飛,但它們的形狀是模仿鳥類的。原版的鳥類形狀是神創造的。祂在小小的昆蟲中也有同樣的飛行機制。你能創造那樣的小飛機嗎?不可能。所以你的功勞在哪?這是神的功勞,一隻小小的蒼蠅,在水邊。你創造一個看看。你能創造大的,但創造不了小的。所以你能力不足。但神能創造最大的和最小的。Aṇor aṇīyān mahato mahīyān。祂能創造比最大更大的,比最小更小的。

奉獻者

大飛機不能再生產另一架飛機。

Prabhupāda

你無法創造公飛機和母飛機,這樣就不用再製造第三架。第三架會自己產生。為什麼只第三架?數百萬架。然後從數百萬架再產生數百萬架。這是神的創造。祂有不同的能量。祂按下一個能量的按鈕,生產就繼續。(梵文)這是 韋達 的解釋。祂的能量非常精細。就像現在的電子電視按鈕,你一按,千里之外的事情就發生了,你能看到。所以如果物質上這是可能的,這只是人類頭腦能量的展示。如果人類頭腦能展示如此奇妙的能力,神能做到多少?祂有更好的頭腦,最好的頭腦。如果你有頭腦,很好,但祂有最好的頭腦,param。所以祂被稱為 parampuruṣa、parameśvara。Parama 意思是最好的,至高的。神就像你我,祂也有兩隻手兩條腿,像 主 Krishna。但祂的頭腦不同。就像你是科學家,你的頭腦比我好,或者他的頭腦比你好,他的比他好。這樣你繼續尋找。當你找到一個無人能超越的頭腦,那就是神。這是我們的定義。我們不會盲目接受任何人為神或神的化身。我們要看誰有最好的頭腦、最多的財富、最美的外貌、最深的知識、最好的朋友。所有這些結合在一起,如果我們在某人身上找到,那就是神。我們在 主 Krishna 身上找到了,所以祂是神。

Martin

但我用我低等的頭腦怎麼知道誰有最好的頭腦?

Prabhupāda

什麼?

Martin

我怎麼知道誰有最好的頭腦?

Prabhupāda

你可以理解。就像你是科學家朋友。你能做一些我做不到的事情。我必須承認你的頭腦比我好。這有什麼難的?

Martin

但是……我怎麼知道?

Prabhupāda

你可以直接知道:「他做得比我好。」這有什麼難的?我能看到……就像我的弟子,他們跟隨我。為什麼?因為他們明白:「我們的靈性導師解釋神比我們好。」所以他們臣服。我不是賄賂他們。他們不是傻子。他們有很好的頭腦。所以他們接受我作為靈性導師,因為他們明白:「他能比我更好地解釋神。」這有什麼難的?我的所有弟子都臣服於我,因為他們在我身上找到了一個能更好解釋神的頭腦。直接感知。沒有間接理解的問題。這是直接理解。韋達 也建議:「去找一個更好的人,」śrotriyaṁ brahma-niṣṭham [MU 1.2.12],「一個從 韋達 知識中聽到更多、更有智慧的人,並因為這些知識完全奉獻於 主 Krishna,」brahma-niṣṭham。這是靈性導師的資格。他的知識根據 韋達 指示是完美的,並通過這些知識他成為主的完美 奉獻者。這兩點必須看到。然後他就是靈性導師。

Martin

但世界上有很多靈性導師。每個人都說……

Prabhupāda

每個人都說,但你得判斷。就像你去買兩先令的東西,你會去不同商店。每個人都說:「哦,我的東西很好。」但你得判斷哪個最好。這取決於你。如果你傻,就會被騙。如果你不傻,你就會知道……就像那些無賴自稱是神。這種傻子只能騙另一個傻子。但知道神是什麼的人不會接受。一個知道 主 Krishna 的人不會接受他為神。他會立刻比較:「你做了什麼像 主 Krishna 或比 主 Krishna 更好的,我才接受你是神?我們已經有神, 主 Krishna。你證明你比 主 Krishna 更好或與祂平等。」他做不到,所以我為什麼要接受他為神?為什麼要接受他為靈性導師?這取決於你的智慧。如果你智慧不足,就會被這些假神騙。每個人都有智慧、個性和理解力,你應該運用它們,然後你就能理解。

奉獻者

我想問,科學家如何解釋生命的起源?他們有沒有解釋生命如何產生?

Martin

哦,科學家關心的是過程,不是原因。現在,科學家花了很多時間試圖複製這個過程,試圖在實驗室裡製造生命。他們說,這樣他們就能說這是世界開始時生命如何開始的。科學家不關心生命為什麼開始,只是如何開始,用什麼方法。

奉獻者

他們認為生命是怎麼開始的?

Martin

哦,他們認為生命是由大氣的影響開始的……

Prabhupāda

那麼大氣就是原因。下一問題是,誰創造了大氣?(中斷)

Martin

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科學……我覺得……

Prabhupāda

他們沒找到最終原因。他們只看到中間的過程,所以他們的科學不完美。但我們的科學是完美的。我們找到了最終原因。īśvaraḥ paramaḥ kṛṣṇah sac-cid-ānanda-vigrahaḥ anādir ādir govindaḥ sarva-kāraṇa-kāraṇam [Bs. 5.1]。一切原因的原因。所以我們的科學是完美的。我們找到了最終原因。但物質科學家只能看到過程如何運作。就像小孩看機器如何運作,但他不知道誰製造了機器。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小孩科學家。(笑)不是更好的科學家。

奉獻者

科學的定義是什麼?

Prabhupāda

完美知識。

奉獻者

完美知識。

Prabhupāda

對吧?

Martin

我不知道。

Prabhupāda

你不知道科學的定義?

Martin

不,我不知道。

Prabhupāda

那你為什麼叫它科學?你怎麼說「這是科學的」?

Martin

我只能給你我對科學的定義。科學是人類試圖找出事物為什麼發生、如何發生的努力。

Prabhupāda

那就是完美知識。啊,我看到這朵玫瑰花在生長,但我不知道它怎麼生長。如果我完全知道它怎麼生長,那就是科學。我們知道它怎麼生長。Bījaṁ māṁ sarva-bhūtānāṁ [博伽梵歌 7.10]。這棵玫瑰樹的種子是 主 Krishna。所有種類的種子都是 主 Krishna。所以從一個種子,你看到一棵樹長出來,開出完美的黃色玫瑰。另一棵樹開出紅色玫瑰或各種顏色的玫瑰。種子不同。否則土壤是一樣的,水是一樣的,但因為種子不同,植物不同,結果也不同。這是我們的觀察。你無法創造種子。你無法在實驗室裡創造……那棵樹叫什麼?

奉獻者

榕樹?榕樹?

Prabhupāda

榕樹。一顆小小的種子,裡面蘊含一棵大榕樹的潛能。你無法創造這樣的種子。你創造一些東西,就像你們在創造維生素藥片。你們說:「不用吃飯了,只要吃些維生素藥片。」對吧?同樣,你創造一顆藥片,種在土裡,長出一棵大榕樹。我就接受你。(笑)

Martin

你說……(中斷)誰創造了這種知識,說這朵花和榕樹是 主 Krishna。在神聖計劃中,像 Buddha、Jesus、Muhammad 這樣偉大的名字有什麼位置?

Prabhupāda

是的。Buddha,我們接受他是 主 Krishna 的化身,祂的擴展。他是 主 Krishna 以 Buddha 的身份工作。Keśava dhṛta buddha śarīra。他接受了 Buddha 的身體。這是我們對 Lord Buddha 的看法。

Martin

那 Jesus Christ 和 Muhammad 呢?

Prabhupāda

每個人。

Martin

他們都是 主 Krishna 的化身?

Prabhupāda

是的。

Martin

我明白了。

Prabhupāda

Yad yad vibhūti。任何展示非凡能力的人,都被認為是 主 Krishna 能量的化身。Yad yad vibhūtimat sattvaṁ mama tejo 'ṁśa-sambhavam。光輝的能量。他代表 主 Krishna 的光輝能量。能量與能量擁有者無異。(旁白:嗯,那是什麼?)

奉獻者

我只是說這是你講話的很好錄音—這個念誦和……

Prabhupāda

是的。

Martin

真正的 奉獻者 能通過 Buddha 的教導、Christ 的教導面對面見到神嗎?

Prabhupāda

是的。Christ 的教導、Buddha 的教導是為特定類型的人設計的。一般是為所有人,但特別針對某種類型的人。比如 Lord Buddha,他宣揚非暴力。他們是特定類型的人。Lord Jesus Christ 也針對特定類型的人宣揚。「不可殺生。」這意味著他們在殺生,對吧?如果我說「不可偷盜」,那意味著你是小偷,你在偷東西。所以對小偷的教導和對哲學家的教導必須不同。這就是區別。Lord Buddha 是 主 Krishna,Lord Jesus Christ 是 主 Krishna 的化身,但他們針對不同類型的人宣揚。所以你會發現 Lord Jesus Christ 的教導、Buddha 的教導、 主 Krishna 的教導有差異。 主 Krishna 的教導也包含 Buddha 的教導。但不僅如此,因為祂教導的對象比小偷和無賴高尚得多。這就是區別。就像我推動 Krishna 意識運動,我做了很多事情,有時我的神兄弟出於嫉妒批評。但我知道環境如何,該怎麼做。他們不知道。我知道我的工作。所以那是他們的錯。他們只顧自己的小聰明,然後只是批評「他在怎麼做」。找些錯處。就像 Lord Buddha 被 韋達 婆羅門批評:「哦,你阻止動物祭祀? 韋達 中已經有這個了。因為是祭祀,動物也要被犧牲,你怎麼能阻止?」但 Lord Buddha,nindasi yajña-vidher ahaha śruti-jātam。Śruti-jātam。韋達 中有動物祭祀的建議,但他開始否定。所以他的工作是否定 韋達 原則,「我不在乎這些 韋達。」因此 Buddha 的宗教在印度不被接受。他批評了 韋達 原則。韋達 中有動物祭祀的建議,他說:「這不好。不要這樣做。」這就是批評。韋達 的指示應照原樣接受。你不能批評。否則就沒有 韋達 的權威。所以他違背了 韋達 權威,因此嚴格遵循 韋達 的人不接受他。但他有不同的目的。普通人無法理解。但 奉獻者 知道他為什麼這樣做。所以他們致敬,keśava dhṛta-buddha-śarīra jaya jagadīśa hare。奉獻者 不接受 Buddha 的哲學,但接受他為 主 Krishna 的化身並致敬。這是我們的立場。我們尊敬 Lord Buddha 為 主 Krishna 的化身,keśava dhṛta-buddha-śarīra jaya jagadīśa hare。這是我們對知識的研究。

奉獻者

Lord Caitanya 教導的是哪類人?

Prabhupāda

那些接受 主 Krishna 為 至尊人格神首 的人。

奉獻者

他在 奉獻者 中間宣揚。

Prabhupāda

他的教導從向 主 Krishna 臣服開始。Yāre dekha tāre kaha 'kṛṣṇa'-upadeśa [Cc. Madhya 7.128]。Krishna 的教導是 主 Krishna 要求每個人向祂臣服。接受「我是 主 Krishna 的永恆僕人」的人,才能理解 Lord Caitanya 的教導。Jīvera svarūpa haya nityera kṛṣṇa-dāsa [Cc. Madhya 20.108]。他的教導從接受「我是 主 Krishna 的永恆僕人」開始。

Martin

這個念誦過程是針對所有人,還是只針對某些人?

Prabhupāda

不,是針對所有人。通過念誦,他會到達這個境界。當他的心被淨化,他會到達向 主 Krishna 臣服的境界。我們啟迪一個人,不是說他已經達到這個標準,而是通過這個過程教育他如何達到這個標準。

奉獻者

從接受 sannyāsa 開始?

Prabhupāda

什麼?

奉獻者

從接受 sannyāsa 啟迪開始?不一定意味著他能控制感官,對吧?逐漸他可能提升到……

Prabhupāda

是的。不。Sannyāsī 已經是有資格的。開始是念誦。如果他遵循規範原則,每天念十六圈,這就是他的資格。通過這個過程,他會完全臣服。然後我們給他第二次啟迪。當他全心全意投入主的服務時,我們給他 sannyāsa。

奉獻者

你還有問題嗎?

Martin

不,不。你已經讓我滿溢了。

Prabhupāda

什麼?

Martin

你已經讓我滿溢了,超過滿溢。

Prabhupāda

非常感謝。(中斷)

奉獻者

我想問一個問題。在夏威夷你說海洋是為了讓雨水落在陸地上作為淡水儲備庫,鹽分是為了防止水變壞。

Prabhupāda

所以?

奉獻者

需要這麼大的水體嗎?

Prabhupāda

什麼?

奉獻者

海洋覆蓋了地球的多少?

Martin

五分之三。

奉獻者

地球表面五分之三是海洋。所以需要這麼多水來滋潤五分之二的陸地?

Prabhupāda

不。海洋是逐漸……水是必要的。水是必要的。在印度,如果有人大手大腳花錢,就會比喻成水:「哦,你花錢像流水。」(結束)

/home/flnqzkgh/public_html/krishna.com.hk/data/pages/lecture/conversation/040572mx.txt · 上一次變更: 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