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間散步 1974年1月5日 洛杉磯

Prabhupāda: …服務。

Devotee (1): 是的,我做了。

Prabhupāda: 你給我…(中斷)

Devotee (2): 他在…停車。

Prabhupāda: 哦。…浪費時間的計劃。(奉獻者笑)所以,物質世界意味著他們有各種各樣的手段來浪費時間,而不是利用時間。對嗎?

Prajāpati: 這被認為是我們的主要問題之一——閒暇時間。人們有更多的空閒時間,卻不知道如何利用。政府絞盡腦汁,發明各種讓人們浪費時間的事情。

Prabhupāda: 這就是問題所在。Na te viduḥ svārtha-gatiṁ hi viṣṇum [SB 7.5.31]。因為他們愚蠢,不知道如何利用時間,不知道生命的目標應該是什麼,要走向何方。他們不知道這些,所以只能浪費時間。就像小孩,會以各種方式浪費時間。父母或監護人的責任是引導他的行動,讓他不浪費時間。這是監護人的職責。同樣,這些愚人浪費時間,你們要讓他們投入 Krishna意識,這樣他們的時間才能被充分利用。

Devotee (3): …在荷蘭,星期天沒有燃料,人們不能開車外出,統計數據顯示,家庭之間的爭吵大幅增加,警察甚至要到家裡去調解,因為人們在星期天無處可去,爭吵太多了。(奉獻者笑)

Prabhupāda: 看吧,待在家裡居然成了一個問題。

Prajāpati: …Śrīla Prabhupāda,在我們的社會中,會培養 brāhmaṇical 特質。但對普通人來說,我們如何讓他們也投入 Krishna意識?如何讓他們利用閒暇時間來完善人生?

Prabhupāda: 只要持誦 Hare Kṛṣṇa。這很難嗎?

Prajāpati: 讓他們去做很難。

Prabhupāda: 是的,那就邀請他們到我們的寺廟來,進行練習。因此,我們的社會是最重要的。我們能教導人們如何正確利用時間,走向完美。

Prajāpati: …Śrīla Prabhupāda,您每一秒都在為 主 Krishna 服務。我們的高級神兄弟也學會了這門藝術。但我們大多數人還沒完全掌握。

Prabhupāda: 這需要練習。就像通過練習你能成為一流的酒鬼,同樣,通過練習你也能成為一流的 Krishna意識者。這是一樣的。Abhyāsa-yoga-yuktena cetasā nānya-gāminā [博伽梵歌 8.8]。練習。在良好交往中,練習會變得非常容易。就像你說的,你們在從事這件事。所以,通過交往,你也能學會。交往非常重要。

Prajāpati: …Śrīla Prabhupāda,您非常有規律,幾乎每分鐘的活動都有安排。這對利用時間也有很大幫助嗎?

Prabhupāda: 是的。Avyartha kāla tam。這是我們的目標。不能浪費一刻時間。你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我在浪費時間嗎?」這樣你就能充分利用時間。Rūpa Gosvāmī 建議:Avyartha kāla tamVyartha 是浪費,Avyartha 是不浪費。你應該始終意識到「我沒有浪費時間」。這樣就能做到。…街上那些流浪漢,他們也會利用時間,他們不想浪費一刻不喝酒。(奉獻者笑)是的,他們確實這樣做。他們只想一天二十四小時喝酒。瓶子空了,就去找人給一美元,再買一小瓶。他們只做這件事。

Prajāpati: …聖名和奉獻服務。

Prabhupāda: 什麼?

Prajāpati: 您希望我們像醉於聖名,就像那些…

Prabhupāda: 是的,有八種超然的轉化…(停頓)(奉獻者念 japa

Prajāpati: …愚蠢的人打網球,懶惰的愚人打高爾夫球。(Prabhupāda 笑)

Prabhupāda: …懶惰的愚人比活躍的愚人危險小。(奉獻者念 japa

Prajāpati: 在《博伽梵歌》中,Śrī Kṛṣṇa 提到,當我們接近真正的靈性導師時,我們的關係有兩方面:我們提供服務,同時也要提出疑問。

Prabhupāda: 是的。

Prajāpati: 您在書中已經徹底回答了我們所有的疑問,現在再提問似乎…您已經回答了所有問題。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正確地提出疑問?

Devotee (4): 讀書。

Prabhupāda: 是的,讀書。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工作?讀書。…我也在課堂上找不到他。

Devotee (4): 誰,Śrīla Prabhupāda?

Prabhupāda: Śrutakīrti。

Devotees: (聽不清楚)

Devotee (5): 他昨天結婚了。

Yaśodānandana: 我聽說他昨天結婚了。

Prabhupāda: 哦。

Yaśodānandana: 他正式結婚了。我們昨天試圖說服他,但他不聽。

Prabhupāda: 他現在正式結婚了。

Devotee: 是的。

Prabhupāda: …我看過,結婚的人在哀嘆,沒結婚的人也在哀嘆。是不是?結婚的人想:「為什麼我要結婚?我本可以自由。」他在哀嘆。沒結婚的人想:「哦,我沒娶老婆,本可以更幸福。」(笑)(印地語)有句印地語…就像(印地語)。吃過飯的人在哀嘆,沒吃飯的人也在哀嘆。Tṛpyanti neha kṛpaṇā bahu-duḥkha-bhājaḥ [SB 7.9.45]。通過性生活生了孩子,孩子一出生就有痛苦。孩子在受苦,父母也要為照顧孩子受苦。但他們又再生一個孩子。因此說 tṛpyanti neha kṛpaṇā bahu-duḥkha-bhājaḥ。生孩子背後有這麼多困難和麻煩。他們知道這一點,但還是繼續做。因此,一個理智的人,kaṇḍūtivan manasijaṁ viṣaheta dhīraḥ。一個冷靜的人能忍受這種搔癢的感覺。性不過是搔癢的感覺。能忍受這種搔癢的人,就能避免很多麻煩。但不能忍受的人,立刻就會陷入麻煩。無論是合法還是非法,都是麻煩。Yan maithunādi-gṛhamedhi-sukhaṁ hi tuccham [SB 7.9.45]。在物質世界,唯一的快樂是性生活,沒有其他快樂。這是可鄙的快樂。Kaṇḍūyanena karayor iva duḥkha-duḥkham。像雙手搔癢,帶來許多壞結果,但他們不滿足。「好吧,做了一次就夠了,一兩個孩子就行。」但不,他們又用避孕、墮胎,帶來更多問題。但 māyā 太強大了,會誘惑他們:「是的,繼續做。」於是又陷入麻煩。…想做狗的主人,卻成了狗的僕人。

Prajāpati: 是的。

Prabhupāda: 實際看看。一個人養狗是為了在被攻擊時保護自己。但為了等待那一刻,他得二十四小時伺候狗。(狗吠)

Devotee (1): 我想這隻狗知道你在說它。

Prabhupāda: 什麼?

Devotee (1): 我想這隻狗知道你在說它。

Prabhupāda: 牠什麼都知道。

Prajāpati: 一切看起來都煥然一新,感覺完全不同。

Prabhupāda: 什麼?

Prajāpati: 這是我們第一次走這個方向,一切看起來都不一樣,像個完全不同的地方。

Prabhupāda: (笑)這就是物質生活。我們有時這邊轉,有時那邊轉,覺得「新鮮」。Ei rūpe brahmāṇḍa bhramite kona [Cc. Madhya 19.151]。這樣在宇宙中四處徘徊,想找點新東西。但沒什麼是新的,一切都是舊的。…生命體被賦予更換身體的機會。當他厭倦了這一生,覺得「太麻煩了」,老人通常這樣想。於是他換一個新身體,成為孩子。從出生起被人照顧,他覺得「現在生活真舒適」。但又變老,感到厭倦,因為活得不愉快,所以 主 Krishna 很仁慈:「好吧,再換個身體。」Punaḥ punaś carvita-carvaṇānām [SB 7.5.30]。反覆咀嚼已經嚼過的東西。事情還是那些,但換個身體讓他感到一些安慰。就像這些人,他們的行為是浪費時間,在家裡浪費時間,來到高爾夫俱樂部浪費時間。事情還是浪費時間,不管在哪裡。主 Krishna 提供了很多便利。有時說:「好吧,你做樹。」「好吧,你做蛇。」「好吧,你做半神人。」「好吧,你做人。」「好吧,你做國王。」「你做鞋匠。」「去天界。」「去地獄。」有各種各樣的選擇。主 Krishna 很仁慈,改變各種生活環境。但他被困在物質世界裡。他想要自由,卻不知道自由是皈依 主 Krishna。他不接受這個。所以 主 Krishna 安排了這麼多種類。出於厭倦,Māyāvādī 想讓這些種類變成無差別,nirviśeṣa。佛教徒想讓它變成零。但這也不可能。保持零一段時間後,他又會想要種類。那些大大的 Māyāvādī sannyāsī,他們宣揚 brahma satyaṁ jagan mithyā,但過不了多久又回來做政治工作、社會工作。只是保持「我是 brahma」,你堅持不了幾天。然後他又得接受這些物質種類。種類是享受之母,所以我們的建議是:「來體驗真正的種類,Krishna意識。這樣你的人生才會成功。」

Prajāpati: Māyāvādī 不僅誤解了絕對真理的本質,也誤解了 jīva 的功能。

Prabhupāda: 是的。一旦誤解,就會誤解一切。犯錯的人會以各種方式犯錯。他們想融入絕對真理,認為沒有種類,以此來逃避種類。就像有時人因為疾病痛苦而自殺,覺得「我受苦了,自殺就能結束一切」。但他不知道,自殺會帶來另一系列痛苦的生活條件。他會變成鬼。變成鬼後,無法以粗糙身體享受,只能用微細身體製造干擾。所以鬼會製造干擾。他們沒有粗糙身體來享受。被鬼附身,男鬼會纏著女人,女鬼會纏著男人。你知道嗎?這種事確實發生。被鬼附身。

Yaśodānandana: 在紐約寺廟,他們樓上有個鬼。

Prabhupāda: 什麼?

Yaśodānandana: 紐約布魯克林的寺廟…那是一棟老房子,以前是修女住的。頂樓有些老修女在那裡去世。搬進寺廟時,還有鬼,現在還在那裡。有一個房間,鬼有時會出現。

Prabhupāda: 出現?

Yaśodānandana: 是的,鬼有時會來。他們會持誦和燒香。

Prabhupāda: 真的?但牠不會走?還是沒做什麼壞事?

Gurukṛpā: 他們不讓任何人睡在那個房間。

Prabhupāda: 哦。

Gurukṛpā: 因為每個人都會被騷擾。很多人都見過那個鬼。

Prabhupāda: 哦。

Yaśodānandana: 很多奉獻者。

Prabhupāda: 但在持誦 Hare Kṛṣṇa 的地方,鬼是待不住的。…在印度,所有的募款都要用於 Vṛndāvana 寺廟。我會親自監督。把所有募款帶給我。

Devotee: 我們去印度時。

Prabhupāda: 是的。…誰有(聽不清楚)。

Devotee: 玫瑰碗。

Satsvarūpa: Rāmeśvara 說他有數據,但我得從他那裡拿。

Prabhupāda: 這就是人生。你選擇,哪條路。再次死亡還是永生。停止死亡。這就是人生。Karmīsjñānīsyogis,他們都在追求死亡。他們會死。但對奉獻者來說,是永生。Punar janma jayāya。為了征服下一次出生。愚蠢的文明人不知道下辈子是什麼,怎麼停止死亡。沒有別的。大大的《博伽梵歌》學者,他們也不明白。所謂的學者,他們不明白。《博伽梵歌》裡有這些內容。Tyaktvā dehaṁ punar janma naiti [博伽梵歌 4.9]。Yad gatvā na nivartante [博伽梵歌 15.6]。他們不明白。他們說:「這是什麼?」他們不明白。

Bali Mardana: …人們覺得這輩子享受不多,就更擔心下辈子會發生什麼。

Prabhupāda: 嗯?他們不知道下辈子是什麼?

Bali Mardana: 他們不知道。

Prabhupāda: 他們把它歸零。所以閉上眼睛。「沒有下辈子。結束了。沒有下辈子。」這樣他們就滿足了。就像兔子,面對危險,閉上眼睛,覺得沒有危險。(奉獻者笑)這些愚人就是這樣。因為他們無法接受這輩子這麼麻煩,還有下辈子…所以他們有時會自殺,認為自殺後會歸零,沒有麻煩。這都是無知。

Karandhara: 在心理學上,這叫壓抑。

Prabhupāda: 壓抑。

Karandhara: 接受一個事實,但拒絕相信,把它從腦海中壓下去。

Prabhupāda: 是的。

Bali Mardana: 有種哲學叫斯多葛主義。他們認為這輩子注定要受苦,所以應該變得堅強,承受很多痛苦。

Prabhupāda: 不管堅強與否,你都得受苦。你怎麼能阻止?光靠變堅強…

Bali Mardana: 不,是斯多葛。

Prabhupāda: 哦,那是什麼?

Bali Mardana: 是一種哲學流派,斯多葛。

Prabhupāda: 哦,是的。他們的結論是什麼?

Bali Mardana: 世界充滿痛苦…

Prabhupāda: 是的。

Bali Mardana: …所以他們變得非常堅強來承受痛苦。

Yaśodānandana: 沒有情感。

Prabhupāda: 所以能不抗議地承受痛苦的人是一流的人。

Bali Mardana: (笑)是的。

Prabhupāda: 這意味著他們不知道如何停止痛苦。

Bali Mardana: 是的。

Prabhupāda: 有一類人試圖變得堅強來忍受痛苦,另一類哲學家則把一切歸零。沒有不痛苦的問題,但他們把痛苦和不痛苦都取消了。這位哲學家說:「痛苦無法消除,所以你要堅強忍受。」其他哲學家說:「有痛苦,所以把它歸零。」但他們都不知道有真正的生活,沒有痛苦,卻依然有生活。那就是 Krishna意識。有生活,但沒有痛苦。

Bali Mardana: 他們就像貓頭鷹。

Prabhupāda: 是的。(停頓)

Bali Mardana: 那裡有條河。

Prabhupāda: …duḥkha-nivṛtti。最終停止所有痛苦。這就是 Krishna意識。Ānandamayo 'bhyāsāt [韋達-經文 1.1.12]。只有喜悅。與 主 Krishna 共舞,rāsa 舞蹈。假設有這樣的生活——跳舞、吃飯、持誦,沒有痛苦。誰會拒絕?有這樣的傻瓜嗎?

Bali Mardana: 是的,他們都在拒絕。

Prabhupāda: 什麼?

Bali Mardana: 他們拒絕。就像清教徒…

Prabhupāda: 不,拒絕或接受,假設有這樣的生活,你可以只跳舞、吃飯、永遠快樂地生活。你會不想接受嗎?

Devotee (2): 當然,任何人都會想接受。

Prabhupāda: 什麼?

Devotee (2): 任何人都會想接受。

Prabhupāda: 你看?這就是我們給予的。

Devotee (2): 但他們認為這種生活不存在。

Prabhupāda: 他們可以這樣想,但這是理論上的。假設有這樣的生活,你會不接受嗎?你信或不信,那是另一回事。首先,我們的提議是有這樣的生活。你想要嗎?誰會說「不」?每個人都會說:「是的,我想要。」這是理解的問題。確實有這樣的生活,但因為他們被欺騙了一次又一次,就認為「這又是另一個騙局。」所以 Krishna意識的傳播就是要讓他們相信有這樣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的宣傳。

Bali Mardana: 怎麼讓他們相信這不是另一個騙局?

Prabhupāda: 是的,這不是騙局,是事實。

Bali Mardana: 但什麼能讓他們相信?什麼特質?

Prabhupāda: 看看我們的例子。我們在持誦、跳舞、吃得很好。你們在做什麼?只是在胡說八道。你們的生活沒有平靜。看看我們的 Krishna意識奉獻者。這就是證明,實際的證明。

Yaśodānandana: 實際證明他們無法淨化。

Prabhupāda: 什麼?

Yaśodānandana: 即使他們有高職位…

Prabhupāda: 不,無論淨化與否,你來跟我們一起,你會被淨化。Bhaktivinoda Ṭhākura 說,rādhā-kṛṣṇa bolo saṅge calo, ei-mātra bhikhā cāi。我們不想要你任何東西。我會給你食物,給你一切。你只要跟我們來,持誦。這是我們的宣傳。我們不說「你做這個,做那個」。我們什麼都不做。只要跟我們來,持誦。

Bali Mardana: 就像天主教會,在世界各地他們給人們食物。

Prabhupāda: 嗯。

Bali Mardana: 但我們不只要給他們食物,還給他們持誦和舞蹈…

Prabhupāda: 是的。

Bali Mardana: …他們會認為這更優越。

Prabhupāda: 是的。

Devotee (2): 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很實際。在 Spiritual Sky,很多大商人來看,他們看到這些男孩在賺錢,卻一直在唱歌跳舞。(笑)

Prabhupāda: 這是實際的。這就是證明。所以在印度,我們被認為是最富有的團體。國會裡有人問:「Krishna意識運動哪來的錢?」內政部長回答:「他們通過分發文獻賺錢。」這在印度國會記錄裡有記載。

Hṛdayānanda: 在德里。

Prabhupāda: 如果你們大力推廣我們的文獻,我們的運動就會前進。你們要知道這一點。真的會前進。不會有任何短缺。你們會得到一切。…我們的鄰居會問,對吧?「你們生活得這麼快樂,錢從哪來的?」

Devotee: 是的。

Prabhupāda: 店主們會問。他們嫉妒:「這些人怎麼不辛苦工作就過得這麼享受?」整個孟買都震驚了,當我們買下那塊地時。

Bali Mardana: 是的。

Prabhupāda: 爭執那麼多。我一去,買下地,一切就停止了。(奉獻者笑)他們很震驚。有兩個頑固的對方欺騙我們。Chaganlal 預付了五萬一千,結算時他說:「給我三十萬,我就妥協。」我準備給他三十萬。於是我說服市長 Ganotra 促成和解。他降到二十二萬五千。然後我問 Mrs. Nair:「你來付這筆錢…」如果他拿走所有錢,我還拿什麼?於是我和她談好他付多少。她從十萬降到十四萬。那還剩多少?

Bali Mardana: 八萬五千。

Prabhupāda: 什麼?八萬五。我說:「好,我付。結清。剩下的我來付。」八萬五千。另一個人,Ratna Parik,他起初說兩萬賣那棟房子。後來他知道我們急於結案,就說:「現在東西漲價了,不能賣。」他知道我們急於買。我說:「那你想怎麼辦?」「現在我要三萬。」「好,拿去。」我沒爭論。就這樣結清了。Girirāja 的父親很欣賞,說:「壞的和解也比拖長案子好。」所以我採取了這個策略。從兩萬到三萬是壞和解,但結清了。「我給你八萬五千黑錢。」但我贏了一點——他們提議取消協議,價格從十四萬漲到二十萬。那是律師間的安排。他們取消協議,從他那拿二十萬,剩下的我們分。我用十四萬五千滿足了 Mrs. Nair。

Bali Mardana: 省了五十萬。

Prabhupāda: 是的。律師談的是十七萬,但靠 主 Krishna 的恩典,我結清了十四萬五千。

Bali Mardana: 您說服她接受更少的錢。

Prabhupāda: 是的。

Gurukṛpā: 這是白錢?

Prabhupāda: 什麼?是的,十四萬五千是白錢。

Bali Mardana: 她收到這麼大筆錢一定很震驚。

Prabhupāda: 是的。…只有十萬。

Bali Mardana: 是的。

Prabhupāda: 然後 Karandhara 送了…你送了多少?

Karandhara: 什麼,Prabhupāda?

Prabhupāda: 你送了什麼?

Karandhara: 送了兩萬。

Prabhupāda: 兩萬。那是…現在不是二十萬。八盧比。大約十六萬。我們有大約三十萬。就這樣,我們付了超過十六萬。黑錢、白錢,什麼都有。

Gurukṛpā: 為了 主 Krishna,什麼都能做到。

Prabhupāda: 她要拿十四萬五千,然後印花稅兩萬…是六萬還是六千?然後註冊費…哦,很貴。

Devotee (2): …說這個月底美國會被 Kahutek 彗星摧毀。

Prabhupāda: 是的。他們的魔性原則會被摧毀。他們會接受 Krishna意識。

Devotees: Jaya,haribol!

Prabhupāda: 他們說…摧毀後會怎樣?

Devotee (2): 哦,他們都搬到墨西哥和加拿大,避開摧毀。他們不知道之後會發生什麼。

Prabhupāda: 危險時他們就跑。很好。(奉獻者笑)

Bali Mardana: 主耶穌來救墮落靈魂…

Prabhupāda: 是的。

Bali Mardana: …他們卻都跑了。

Prabhupāda: 他們是多好的基督徒,危險時都跑去加拿大。看吧——怕死,即使他們自稱是牧師,也和普通人一樣怕死。如果我們堅持 Krishna意識,就不怕死。就像從一個地方去另一個地方。回家時,沒人會害怕,反而高興。…你避開死亡,就沒有死亡。Viṣaya。只要練習這個,Hare Kṛṣṇa, Hare Kṛṣṇa, Kṛṣṇa Kṛṣṇa, Hare Hare/ Hare Rāma, Hare Rāma…不再有死亡。死亡結束。這是事實。…為 主 Krishna 做點什麼。不要浪費一刻時間。這樣就沒有死亡。因為這是永生的狀態。換身體只是瞬間的事。

Bali Mardana: 我們的服務是永生的。

Prabhupāda: 什麼?永生…

Bali Mardana: 奉獻服務。

Prabhupāda: …是的,這是永生的狀態。

Bali Mardana: 但如果我們停止服務…

Prabhupāda: 你承認不承認,神學家?(奉獻者笑)嗯?你有什麼要說的?這是永生。

Bali Mardana: 因為靈魂在行動。

Prabhupāda: 是的。什麼?

Karandhara: 看起來要下雨了,Prabhupāda。我們可以從這裡轉過去。

Prabhupāda: 好。

Karandhara: 我可以把車開過來。

Prabhupāda: 不,不,那是什麼?我們不會死。(奉獻者笑)

Bali Mardana: 我們會融化。

Prajāpati: 靈魂不會被淋濕。

Prabhupāda: 不,這很愉快。Viśvaṁ pūrṇa-sukhāyate。對奉獻者來說,一切都很幸福。沒有不快樂。任何情況下,他們都快樂。Viśvaṁ pūrṇa-sukhāyate。對非奉獻者來說,一切都是問題。(奉獻者笑)對奉獻者來說,一切都是幸福。這就是區別。

Devotees: Jaya。(背景雷聲)

Prabhupāda: 這是事實。不是幻想…主 Krishna 說,ahaṁ tvāṁ sarva-pāpebhyo mokṣayiṣyāmi [博伽梵歌 18.66]。痛苦來自罪業。奉獻者不做罪業,他完全皈依…(完)

/home/flnqzkgh/public_html/krishna.com.hk/data/pages/lecture/conversation/050174la.txt · 上一次變更: 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