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對話 1971年8月14日 倫敦
Revatīnandana: 她們的住處離這裡不遠,她很好奇,幾天前過來想了解更多關於 Krishna意識 的事。
Guest (1): 我在街上見過幾次你們的人。
Prabhupāda: 哪裡?
Guest (1): 我們住在那邊,你看,我們在街上見過他們好幾次在唱歌,就問他們到底在做什麼。
Prabhupāda: 你可以把東西放這裡,免得掉下來。不。所以你知道一些關於我們運動的事嗎?
Guest (1): 前幾天有人跟我講了一些。
Prabhupāda: 我們在宣揚神意識。神就是神,神不是基督徒、印度教徒或穆斯林。神就是神。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神意識,這是我們的運動。我們宣揚對神的愛。不管你信什麼宗教,我們只想看到你愛神。我們的 聖典博伽瓦譚 定義:第一流的宗教是讓人成為神的愛好者的宗教。Sa vai puṁsāṁ paro dharmo yato bhaktir adhokṣaje [SB 1.2.6]。如果遵循某個宗教能讓你成為神的愛好者,那就是第一流的宗教。不管他信什麼宗教,考驗是他是否成為神的愛好者。這是我們的……
Guest (1): 所以你們不試圖讓人改變宗教?
Prabhupāda: 不。
Guest (1): 一個人可以是基督徒然後……
Prabhupāda: 不管怎樣,我們教的是如何愛神。就是這樣。
Guest (1): 是的,所以我們做的是同一件事。
Prabhupāda: 是的,但有個考驗,看他是愛神還是愛狗。這就是考驗。如果你發現他愛狗,那他的宗教沒用。
Guest (1): 他怎麼知道?
Prabhupāda: 你可以看他愛的是神還是狗。這很容易看。任何人都能看,是否對狗有好感還是對神有好感。這就是考驗,關鍵的考驗。
Revatīnandana: 耶穌用過一個說法,愛神還是愛財富(mammon)。
Prabhupāda: 他這樣說,或者……每個人都用不同方式表達。財富或狗是信仰中的表達。這就是考驗。Caitanya Mahāprabhu 說:yugāyitaṁ nimeṣeṇa cakṣuṣā prāvṛṣāyitam śūnyāyitaṁ jagat sarvaṁ govinda viraheṇa me。每分每秒就像十二年,淚水像暴雨傾瀉,世界一切都顯得空虛,因沒有 Govinda。這是個理想的畫面。另一個考驗是,bhaktiḥ pareśānubhava-viraktir anyatra syāt。如果一個人成為神的愛好者,他自然會對物質享受失去興趣。愛神和愛物質世界不能並存。要麼這個,要麼那個。就像主 Jesus Christ,他從未建議追求經濟發展、工業發展或諸如此類。他為神犧牲一切。這是考驗,表明「這是愛神的人」。他被命令停止傳教,但他沒停。這就是愛神。所以理想是主 Jesus Christ,追隨者至少要達到某種程度。這是考驗。我們說,你遵循任何宗教道路都無所謂,重要的是你是否愛神。這是我們的宣傳。如果有人真心想愛神,通過哪條路發展那份潛在的愛都無關緊要。就像一個人想成為優秀的數學家,從哪所大學拿學位不重要。他可以去任何地方。就像學生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因為他的目標是教育。如果一個人真心愛神,通過哪條路學習這門藝術都無關緊要。他不會挑剔「我必須從這所大學學這門藝術」。我們的原則是教導愛神。實際上,那些追求神的人會來,不管他在美國、俄羅斯、非洲還是加拿大。方法很簡單,念神的聖名。如果你有任何神的名字,就念。我們宣揚這個。我們不說你必須念 Krishna。如果你有神的名字,就念那個。
Guest (1): 我們說 Jesus Christ。
Prabhupāda: 但 Jesus Christ 從未說他是神,他說是「神的兒子」。我們不反對念 Jesus Christ 的聖名,沒有異議。我們宣揚「念神的聖名」。如果你沒有神的名字,就念我們對神的名字觀念, Krishna。我們不說必須念 Krishna。nāmnām akāri bahudhā nija-sarva-śaktis tatrārpitā niyamitaḥ smaraṇe na kālaḥ etādṛśī tava kṛpā bhagavān mamāpi durdaivam īdṛśam ihājani nānurāgaḥ。Caitanya Mahāprabhu 說,神的每個名字……神有很多名字,但每個名字都蘊含神的全部力量。沒有硬性規定,任何時間、地點、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念。Caitanya Mahāprabhu 說:「我的主,您如此慈悲,在這個時代……」不,不是這個時代,每個時代。「您的名字總是充滿力量。我只需念您的聖名就能與您聯繫。但我如此不幸,沒有對此的吸引力。」這件事很簡單,念神的名字。神如此慈悲,說「你只要念我的名字」。但我如此不幸,沒有這份吸引力。這些人被教導……他們有念珠袋,我也一樣。Hare Krishna Hare Krishna Krishna Krishna Hare Hare, Hare Rāma Hare Rāma Rāma Rāma Hare Hare。念這個有什麼損失?如果我念 Hare Krishna,有什麼損失?哪裡缺時間?他們在街上走,念 Hare Krishna Hare Krishna Krishna Krishna Hare Hare, Hare Rāma Hare Rāma Rāma Rāma Hare Hare。我坐在這裡,現在跟你談話,談完我就念 Hare Krishna。有什麼困難?但請人念神的聖名,他們不接受。不幸。這麼簡單的事。不用去教堂、寺廟,不用下地獄或上天堂。無論在什麼狀態,他都可以念神的聖名。但他們如此不幸,不接受這個理論。Etādṛśī tava kṛpā。「神如此慈悲,但我如此不幸,不能念祂的聖名。」沒有費用,沒有損失。如果有收益,為什麼不試試?收益是有的。你實際上能看到。這些來自歐洲、美國和其他地方的男孩,我不想多談。(笑)看看這個過程。不用別人計算,自己就能看到。有這麼多益處。
Guest (1): 我們看到了。
Prabhupāda: 是的。你還想要什麼?所以讓我們合作。不要認為這違反基督教或有宗派色彩。讓我們全力合作,一起在全世界宣揚「念神的聖名」。這應是神的奉獻者的真正目的。他們在宣揚愛神,為什麼要嫉妒?無所謂。我們不說你必須念 Hare Krishna。如果你有神的名字,念那個。就是這樣。我們宣揚這個教義,念神的聖名。其他宗派有什麼反對的?但他們嫉妒。因為年輕一代接受了,他們嫉妒。為什麼嫉妒?我們想買一座教堂,負責的牧師說:「我寧願燒了這教堂,也不給他們。」看看。我們做錯了什麼?這就是他的原話。「我寧願燒了這教堂,也不給他們。」然後呢?我們做錯了什麼?
Guest (1): 別擔心這個。
Prabhupāda: 我不擔心,那是另一回事。但有很多空置的教堂在賣。只要我們去,他們就拒絕。「不。」
Guest (1): 念的時候需要想你在說什麼嗎?怎麼能同時做其他事?
Prabhupāda: 其他事?
Guest (1): 很多事需要專注。
Prabhupāda: 先念神的聖名,然後再談專注。
Guest (1): 你看,兩件事……你不能……
Prabhupāda: 不。只要我念 Hare Krishna 並聽到,那就是專注。立刻專注。
Guest (1): 但你不能同時讀書或跟人說話。
Prabhupāda: 不需要讀書。我們只是請你念。讀書是後面的事。就像教小孩,我們的教育系統他們會念……那是什麼?(印地語)Pahara pahara。
Indian man: Pahara。字母表。A.I.E。
Prabhupāda: 他們念。通過念和聽,他們學會。「A,B,C」,像這樣。「二加二等於四」。我們小時候這樣做。一個男孩會念「二加二等於四」,我們跟著重複。重複三次,我就明白二加二等於四。
Guest (1): 你覺得念會在你心裡持續?
Prabhupāda: 什麼?
Revatīnandana: 你覺得念會在你心裡持續?
Prabhupāda: 為什麼不?
Guest (1): 會越來越深入?
Prabhupāda: 是的。我們聽到的一切都會進到心裡。如果我叫你的名字,難道不會進到我心裡?「你這壞蛋,你這蠢貨。」你聽到,會不會進到我心裡?為什麼我會生氣,除非它進到我心裡?如果「壞蛋」「蠢貨」這些壞名字進到我心裡,為什麼神的名字不會進到我心裡?如果被罵壞名字你會生氣,說明它進到你心裡。好的名字為什麼不會?它會進去。從耳朵進到心裡。
Guest (1): 我有時會念點小祈禱……
Prabhupāda: 如果你反覆念,它會留在心裡,永遠留在心裡。
Guest (1): 一直持續。
Prabhupāda: 是的。沒有逃脫的機會。持續念 Hare Krishna Hare Krishna Krishna Krishna Hare Hare, Hare Rāma Hare Rāma Rāma Rāma Hare Hare。它會留在心裡。不只我心裡,別人也會。他們開玩笑說「Hare Krishna!」如果能留在別人心中,為什麼不能留在我心中?那些嘲笑我、模仿我的人。去年我去非洲,在雅典停留幾分鐘,有些年輕人看到我們就喊「Hare Krishna!」他們知道「這些是 Hare Krishna 的人」。通過我們的服裝、額頭上的標記,他們讓別人也念 Hare Krishna,無論是模仿還是開玩笑。他們有收穫。如果 Hare Krishna 的念誦有任何效果,即使是開玩笑地念,也會有收穫。如果這真是靈性的,單是開玩笑也會有收穫。
Revatīnandana: 在曼徹斯特,寺廟對面有個大公園。我有時去那散步念珠,小孩會跟著我喊「Hare Krishna Hare Krishna!」整天喊,上百次。
Prabhupāda: 到處都是。在孟買、蒙特利爾,他們開玩笑、鼓掌,但他們會念。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我希望每個人都念。如果念有效果,不管是開玩笑還是認真,效果都會有。火,你無論是開玩笑還是認真地碰,都會燒。所以我們請求你也宣揚這個教義,讓我們合作。全世界因缺乏神意識而痛苦。所有宗教宗派都有責任教導這個簡單的念聖名藝術,Hare Krishna 或你有的任何名字。就是這樣。
Revatīnandana: 他們有個祈禱:「主 Jesus Christ,請憐憫我這個可憐的罪人。」她給我看他們的念珠,幾乎像我們的念珠。給他看。
Guest (1): 你看,這裡。
Revatīnandana: 幾乎像我們的念珠。
Guest (1): 在正教會,我們一起念,輪流念兩百次。
Prabhupāda: 很好。
Guest (1): 這些是用來計數的。
Prabhupāda: 很好。我們也做同樣的事,念 Hare Krishna。
Guest (1): 「主 Jesus Christ,神的兒子,憐憫我們。」
Prabhupāda: 哦,措辭是什麼?
Guest (1): 「主 Jesus Christ,神的兒子,憐憫我們。」
Prabhupāda: 「主 Jesus Christ,神的兒子……」
Revatīnandana: 「憐憫我們。」
Guest (1): 這是個小祈禱。
Prabhupāda: 很好。
Guest (1): 他們也向神的母親祈禱。
Prabhupāda: 罪人?有沒有說「罪人」或「寬恕罪過」之類的?
Haṁsadūta: 「主 Jesus Christ,神的兒子,憐憫我們。」這是祈禱。
Guest (1): 你用自己的語言說。
Prabhupāda: 沒問題。「主 Jesus Christ,神的兒子,憐憫我們。」很好。
Guest (1): (不清楚)
Prabhupāda: 很好。通過祈禱,期望得到神的憐憫。那麼考驗他是得到神憐憫的標準是什麼?
Guest (1): 神的憐憫就是愛神,對吧?
Prabhupāda: 對。就是這樣。考驗是他學會如何愛神。Kṛṣṇa-prema-pradāya te [Cc. Madhya 19.53]。Caitanya Mahāprabhu 也被崇拜,因為「您能給予愛神」。Kṛṣṇa prema-pradāya te. Namo mahā-vadānyāya。「您是一切化身中最慷慨的,因為您在分發愛神。」Kṛṣṇāya kṛṣṇa-caitanya-nāmne。「您是以 Krishna 奉獻者形式出現的 Krishna,我向您致敬。」這是 Rūpa Gosvāmī 的祈禱。
Guest (1): 你覺得念會讓你心更清明?
Prabhupāda: 當然。神、神的名字、神的兒子,他們無二無別。所以無論我接觸神的兒子還是神的名字,我都在接觸神。
Guest (1): 你的心會怎麼樣?念的時候心要做什麼?
Prabhupāda: 不管我心裡有什麼,無所謂。我的心可能不同。
Guest (1): 心應該在哪?需要專注嗎?
Revatīnandana: 心在做什麼?
Haṁsadūta: 念的時候。
Revatīnandana: 心應該做什麼?
Prabhupāda: 我的心應該沉浸在神意識中。這就是效果。他只能想神,別無其他。這就是效果。
Guest (1): 想神很難。
Prabhupāda: 不,對罪人來說難。對無罪的人不難。博伽梵歌 說:yeṣāṁ tv anta-gataṁ pāpaṁ janānāṁ puṇya-karmaṇām te dvanda-moha-nirmuktā bhajante māṁ dṛḍha-vratāḥ [Bg. 7.28]。如果一個人無罪,他就能念神的聖名。從事罪行的人無法專注。所以我們要求學生,首先要遵守紀律:不非法性行為、不吃肉、不吸毒、不賭博。這些是罪行。如果從事這些罪行,他就無法專注。這是不可能的。罪人無法專注於神。所以要自願放棄這些罪行,這樣才有可能。
Guest (1): 罪行不只這四種。
Prabhupāda: 是的,這四種是罪行的基本原則。
Guest (1): 如果對某人生氣。
Prabhupāda: 什麼?
Revatīnandana: 她說如果對某人生氣,這也是罪。
Prabhupāda: 不,那是……
Guest (1): 你的心可能充滿這種罪。
Prabhupāda: 如果你的心平靜……如果你不沉迷於毒品、賭博、非法性行為,你的心就不會煩躁。賭徒怎麼可能心平氣和?不可能。醉漢怎麼可能心平氣和?煩躁是給那些沉迷罪行的人。無罪的人自然平靜,他們的心不煩躁。素食者天然平靜。看看狗和牛的區別。(笑)狗會無故亂叫:「汪!汪!汪!」沒任何理由。「你為什麼在這裡?」這是狗的特質。牛這麼有用的動物,從不煩躁。狗沒什麼用,卻是最好的朋友。(笑)牛給我們牛奶,卻被送去屠宰場。這就是人類文明。你覺得這是文明嗎?能支持這種做法嗎?
Guest (1): 我有個朋友是素食者……
Prabhupāda: 不,撇開這個,談這兩種動物。一個是狗,一個是牛。狗被崇拜,牛被送去屠宰場。這是什麼文明?
Haṁsadūta: 動物文明。
Prabhupāda: 比動物還不如!牛用牛奶支持整個社會。每天早上沒牛奶我們活不了,孩子沒牛奶活不了。牛應被當作母親。他們卻被送去屠宰場。還想無罪?能殺自己的母親嗎?「母親老了,沒用了,殺了吧,負擔。」這是對母親的感恩嗎?
Revatīnandana: 他們真這樣做。牛老了不再產奶,立刻送屠宰場。我跟一個英國牧牛人聊過,他說他受不了。一頭好牛老了不產奶,就送屠宰場。真噁心。
Prabhupāda: (有人進來)哦,往前來,給他座位。Śivānanda,你過來……你可以坐那裡。神意識必須停止罪行才能喚醒,否則不可能。你傳教幾百萬年,也不會有神意識。博伽梵歌 說。(有人坐下)為什麼?你可以來這邊。
Haṁsadūta: 你可以坐這裡。
Prabhupāda: Yeṣāṁ tv anta-gataṁ pāpaṁ [Bg. 7.28]。結束罪行的人才能從事神意識。從事罪行的人不能。魔鬼不能引用經文,天使才能。根據我們的 ācārya Sanātana Gosvāmī,他說:「不要從魔鬼那聽經文。」Avaiṣṇava-mukhodgīrṇaṁ pūtaṁ hari-kathāmṛtaṁ śravaṇaṁ naiva kartavyam。「如果魔鬼傳神,不要聽。」你說:「神是純淨的,聽聽神的事,魔鬼還是天使無所謂。」不。論點是 sarpocchiṣṭaṁ payo yathā。就像牛奶很滋補,但被蛇的舌頭碰過就變毒藥。你不能喝被蛇舌頭碰過的牛奶。所以我們應從非魔鬼的人那接受神的知識和信息,這樣才有效。否則就像毒藥。Caitanya Mahāprabhu 的原則是 āpani ācari prabhu jīveri śikṣāya。他先自己做到,然後傳教。如果傳教者有罪,他如何能通過所謂的傳教救其他罪人?不可能。他必須純淨、無罪,傳教才有效。但在任何情況下,如果我們懷著信仰和愛念神的聖名,我們會逐漸淨化。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任何人念聖名都會淨化。
Revatīnandana: 那句詩,jaya sakal vipod bhaktivinod bolen jakhon o nām gāy。
Prabhupāda: O nām gāy,是的。
Revatīnandana: 只要念聖名,所有障礙都會消失。
Prabhupāda: 根據 博伽梵歌,有四類人嘲笑神,四類人接近神。na māṁ duṣkṛtino mūḍhāḥ prapadyante narādhamāḥ māyayāpahṛta-jñānā āsuriṁ bhāvam āśritāḥ [Bg. 7.15]。無神論者總是從事罪行,因此是愚人。他們不信來世,所以是愚人。因為有來世。他們說:「我不在乎來世,隨心所欲。」這是愚蠢的提議。就像一個人說:「我不在乎政府或法律,我想幹嘛就幹嘛。」這是在冒險。一旦被捕,就會受罰。所以他是 mūḍha,壞蛋。任何挑戰神國的人都是壞蛋。Narādhamāḥ,人類中最下等。神意識是為人類準備的,如果一個人否定神,他是人類中最下等。Māyayāpahṛta-jñānā,他的知識被幻象能量搶走。他可能有很高的學術頭銜,但若無神意識,他的真知識被奪走。Āsuriṁ bhāvam āśritāḥ,這是無神論者的症狀。總之,當前必須傳播神意識,若真想和平與繁榮。負責宗教的人,宗教就是神意識。每個人都應聯合起來傳播神意識。這是當前的迫切需要。
Guest (1): 今天的人覺得這很難……
Prabhupāda: 不難。就像我給的例子。兩三年前很難,現在不難。需要訓練。
Guest (1): 對外面的人來說。
Revatīnandana: 她說外面的人連信神都覺得難。
Prabhupāda: 所以需要宣傳。他們是壞蛋愚人,但我們不是。我們必須傳教。
Guest (1): 你得先淨化才能傳教。
Prabhupāda: 淨化會進行。就像我開始在西方宣傳。我坐在紐約的 Thompkins Square 公園,只是念 Hare Krishna,他們聚集過來,逐漸成為我的學生。我這樣開始,念 Hare Krishna Hare Krishna Krishna Krishna Hare Hare,三個小時,從兩點到五點。他們現在還在這樣做,在街上念。有時被捕,有時被騷擾,但他們不放棄。這男孩我派到德國,他在路邊坐下念 Hare Krishna。實際上,他開啟了我的歐洲運動。
Guest (2): 你們在倫敦被騷擾過嗎?
Prabhupāda: 我不覺得,但他們是倫敦人,比我知道得清楚。
Devotee: 是的,我們被騷擾很多次,被捕到半夜十二點、一點才放,離這裡很遠。
Devotee: 那是什麼時候?
Revatīnandana: 上週。(笑)
Guest (2): 你覺得美國人比倫敦人對你們更寬容還是更不寬容?
Revatīnandana: 美國還是這裡?
Guest (2): 是的,哪個更糟,哪個更好?
Prabhupāda: 我覺得美國更寬容。
Devotee: 更寬容。(笑)美國更寬容。他們現在不逮捕了,隨處可以自由念,但在這裡幾乎每週被捕和騷擾。
Guest (2): 是不是因為你們在這裡知名度不如美國?
Revatīnandana: 不,是因為這裡的法律系統很保守,法律過時。
Guest (1): 什麼法律能逮捕你們?
Devotee: 我們在法庭上爭取過,法官允許我們念,沒有法律禁止。但警察說「你們妨礙交通」,以此逮捕我們。
Prabhupāda: 他們總能找到理由。
Devotee: 借口,只是借口。
Revatīnandana: 「妨礙交通、擾亂和平……」
Haṁsadūta: 美國的初衷是宗教自由,所以他們離開英國。
Revatīnandana: 有憲法保障……
Haṁsadūta: 他們仍尊重試圖榮耀神的人。
Prabhupāda: 在美國每場官司我們都贏。(笑)
Revatīnandana: 這裡我們輸了好幾次。
Devotee: 去年我們為遊行找警察當局,想用三輛 ratha,警察很嫉妒,說:「不行,法律不允許三輛 ratha 上街。」我們說:「有什麼害處?不保護我們嗎?」「那麼多人會在 ratha 下死掉,太大了。」我說:「全世界都這樣,這是為了神意識。」
Prabhupāda: 那麼多人死於車禍,他們停用汽車了嗎?
English guest: 你覺得倫敦的情況會好轉嗎?
Devotee: 會的。
Guest (2): 你覺得?
Revatīnandana: 只要有 Hare Krishna 的念誦,事情會好轉。
Guest (2): 如果能說服普通的倫敦警察念呢?
Revatīnandana: 說服?有些警察沒那麼敵對,有些更敵對。我們可以在牛津街一邊念,但另一邊不行,因為有兩個不同警局。沒固定規律,只能試試看。
Devotee: 一晚在皮卡迪利廣場,我們八個人,四個被捕,四個被放。我說:「不,我也該被捕。」(笑)法庭上,他們每人罰一鎊五。他們八個一起,犯同樣的罪,但放了四個。
Guest (2): 能問一下你們的增長情況嗎?運動如何增長?能給我一些數字嗎?剛才你的一個同伴提到150人,倫敦大概75人。數字每週增長嗎?
Prabhupāda: 是的。我一個人開始,現在有八千人。
Guest (2): 我說的是英國。
Revatīnandana: 一樣。每幾天就有人加入。
Guest (2): 能告訴我有多少人留下來?
Haṁsadūta: 99%留下。
Guest (2): 大概是多少?每週五個、十個?
Prabhupāda: 我們不記統計,但事實是我一個人開始,現在有八千人。
Guest (2): 抱歉,我沒聽清……
Haṁsadūta: 五年前, Prabhupāda 帶著這些手鼓到紐約,獨自在公園樹下念 Hare Krishna,現在全世界有八千學生,約一百個中心。那時他連自己的地方都沒有,現在每大城市都有。
Guest (2): 你用「學生」這個詞,指的是……
Haṁsadūta: 是的,這是靈性教育。
Guest (2): 但這跟給我的150人數字不符。應該更多吧。
Haṁsadūta: 不,我們說的是全世界。
Guest (2): 但你同意有150人?
Haṁsadūta: 是的,在英國。
Guest (2): 不,五年前。
Prabhupāda: 1966年。
Haṁsadūta: 1966年。
Prabhupāda: 不,英國是1968年開始。
Devotee: 150人是完全奉獻生活的人,但有數千人是追隨者和欣賞者,沒加入。
Prabhupāda: 他們是欣賞者。
Devotee: 他們是欣賞者,有數千人……
Guest (1): 鼓勵人們在自己的宗教裡念神的名字。
Revatīnandana: 是的。
Guest (1): 不用改變宗教。像我們是基督徒。在正教會,他們說(不清楚)。
Guest (2): 做會員不用改變宗教?這是真的嗎?
Guest (1): 做這裡的會員,必須吧?還是?
Revatīnandana: 住寺廟必須完全遵循我們的原則,參與傳教等工作。但在外面實踐,即使不改變信仰基礎,也可以通過這些方式奉獻給神。如果年輕、不執著,可以完全接受。可以部分接受,也可以……宗教系統裡有神的名字,你只要念。
Guest (2): (不清楚)像準會員。
Guest (1): 我只是(不清楚)問問。
Revatīnandana: 每個都是這運動的會員,但有些人忘了。我們的運動是提醒他們。每個生命本質上是神的僕人。人們忘了,我們想讓他們記起。我們不在乎崇拜技術的差異。我們希望人們念神的名字。
Prabhupāda: 就像同一個家庭,有的兒子忘了父親,有的記得,但都是家庭成員。忘了父親不代表不是兒子。所以每個都是神家庭的成員。這是我們的看法。不只人類,動物也是。所以我們視動物為兄弟,不支持殺動物。
Guest (1): (不清楚)你們的四個原則。
Prabhupāda: 是的。
Revatīnandana: 我們嚴格遵循這四個原則:不殺動物,不吃動物食品,包括肉、魚、蛋;不吸任何毒品,甚至茶、咖啡。
Guest (2): 你還在說第一個?
Revatīnandana: 不,這是第二個。
Guest (2): 先說第一個。不殺動物,對吧?
Revatīnandana: 不殺動物,不吃動物食品,包括肉、魚、蛋。
Guest (2): 不吃動物食品。
Guest (1): 牛奶不算吧。
Revatīnandana: 牛奶我們用,不用殺動物。肉、魚、蛋不吃。不吸任何毒品。
Guest (2): 現在是第二個。
Revatīnandana: 第二,不吸毒品,包括茶、咖啡、香菸,很嚴格。不賭博。
Guest (2): 現在第三個。
Revatīnandana: 第三,不賭博。第四,不非法性行為。婚外無性行為。婚姻內,性行為是為了生養愛神的孩子。我們嚴格遵循這四個原則,這樣淨化生活,發展愛神的靈性情感。
Guest (2): 我明白這四個原則。我想從正面看。你說不殺動物、不吸毒品。
Revatīnandana: 這是四個「不」。
Guest (2): 對。很好。看看「是」的。你能吃什麼?
Revatīnandana: 什麼都能吃:水果、蔬菜、奶製品、穀物、糖、堅果,各種植物食品。
Guest (2): 廣義說,地上長的東西。
Revatīnandana: 是的。獻給神後帶著愛與奉獻吃,這叫 prasādam,神的恩典。
Prabhupāda: 其實,所有食物都是神的恩典。像穀物,你無法製造。這是神的恩典。
Guest (2): 對用殺蟲劑殺蟲的食物有什麼看法?
Haṁsadūta: 我們的重點是選最好的食材,為 Krishna 精心準備,獻給 Krishna,然後分發。這是重點。
Guest (2): 我理解對酒的限制,但為什麼反對香菸、茶和咖啡?
Revatīnandana: 任何刺激或抑制物,無論強弱,都會用化學物質擾亂你的心。
Guest (2): 那能喝什麼?
Revatīnandana: 牛奶、水、果汁,很多東西。
Haṁsadūta: 不抽菸你不會死。菸是人為的、不必要的。
Guest (2): 哦,我不質疑這個。
Haṁsadūta: 這就是重點。
Guest (1): 我們太習慣茶和咖啡了。
Guest (2): 賭博我理解。對性的態度跟天主教很像,對吧?
Guest (1): 但天主教允許喝茶嗎?
Guest (2): 我說的是基本的,那些涉及……
Revatīnandana: 這是神意識的態度。人體是為了靈性覺悟。身體有性慾,所以我們允許婚姻內用於生養好孩子。如果想結婚,可以生養愛神的孩子。但人生的真正目的不是像貓狗一樣享受性生活。人有更高目的。所以我們應把精力用在減少吃、睡、性生活,減到必要的最低限度,這樣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培養神意識。明白嗎?性生活是人類最大快樂的觀念我們不認同。它是物質世界最大的快樂,但靈性生活是無盡的快樂。人類能體驗,貓狗不能。所以我們把精力用在這方向。
Guest (1): 所以不是否定快樂,而是更高的快樂。
Guest (2): 我想問……
Prabhupāda: 這很重要,我們不是否定快樂,而是引導到最高的快樂。
Revatīnandana: 她說這不是停止享受,而是更高享受。
Guest (2): 加入這運動,從外面的物質世界進來,像修道院裡的僧侶,你會把財富、所有物都給運動嗎?
Prabhupāda: 不一定。為什麼?
Revatīnandana: 不一定,但通常是的。因為我們來服務 Krishna,明白一切都是 Krishna 的。我們帶來的東西屬於 Krishna,所以用於祂的服務。
Prabhupāda: 其實我們什麼都不擁有,一切都是 Krishna 的。所謂的擁有是非法的。我不能擁有你的財產,除非偷竊。
Guest (2): 所以是自願的?
Guest (1): 如果我給你,你就可以擁有。
Prabhupāda: 是的,很好。這是我們的哲學。Tena tyaktena bhuñjīthā [Īśo mantra 1]。神給你的,你擁有。不要搶別人的財產。Mā gṛdhaḥ kasya svid dhanam。一切屬於神,神給我的我享受,不侵占別人的。
Guest (1): 你負責任地使用自己的東西。
Prabhupāda: 是的。我應感恩。「神給我這些,我必須先獻給神。」神給我穀物吃,我先烹飪獻給神,然後吃。這是感恩。
Guest (1): 如果有人給你汽車,你會用嗎?
Prabhupāda: 什麼?
Haṁsadūta: 如果有人給汽車,我們會用嗎?
Revatīnandana: 像這樣的東西。
Prabhupāda: 是的,為什麼不?
Revatīnandana: 就像這台錄音機。
Prabhupāda: 因為一切本來就是神的財產。
Guest (1): 如果有大豪宅,你會用嗎?
Prabhupāda: 是的,會變成寺廟。
Revatīnandana: 立刻。
Prabhupāda: 立刻。(笑)我們正在找。如果你能給,非常好……
Guest (1): 放美麗的東西進去?
Prabhupāda: 是的。無論去哪,我們都帶著神。如果有豪華房子,馬上變成華麗的寺廟,念 Hare Krishna 並跳舞。就是這樣。我們能用任何東西,因為一切屬於神。只要得到東西,就用於神。這是我們的哲學。
Guest (1): 如果有成員變得貪婪,想為自己拿東西,誰來控制?
Prabhupāda: 不,我們因此教導。成員逐漸學會為神犧牲。當他完全訓練好,他知道沒什麼屬於自己,一切屬於神。所以他擁有的一切必須用於神的旨意。這是 Krishna意識 或神意識。我們認為這是事實。一切屬於神。神給我什麼,我用,表達對神的感恩:「神,你如此仁慈給我這些,先請你享用,然後我吃。」這是我們的哲學。
Guest (1): 像聽音樂這樣的快樂呢?
Prabhupāda: 是的,我們唱頌神的榮耀。
Guest (1): 能聽別人的音樂嗎?
Prabhupāda: 什麼?不。如果他在頌揚神,我們很願意聽。這是我們的過程。有人唱,有人聽。Śravaṇaṁ kīrtanaṁ viṣṇu。唱頌和聆聽關於神的事,這就是音樂。
Guest (1): 比如貝多芬交響曲,你能聽嗎?
Prabhupāda: 哪個?
Revatīnandana: 貝多芬交響曲。他指西方古典音樂。
Prabhupāda: 如果是頌揚神,我們可以聽,沒問題。
Revatīnandana: 但可能沒提到神。
Prabhupāda: 不,那我們不聽,拒絕。
Guest (1): 由神啟發,神的恩賜。
Prabhupāda: 一切都是神的恩賜。但就像一切屬於政府,你願意去監獄嗎?我們說一切屬於政府,但我們不那麼隨意,說「因為一切屬於政府,我就去監獄」。
Guest (2): 抱歉,我沒聽懂。
Guest (1): 我認為一切是好的,因為屬於神,但你確實會選擇,否則你不會浪費時間做別的事。
Prabhupāda: 為了神的緣故我們可以去。像這些男孩有時被捕入獄,那是為了神。但他們不會因為偷竊去監獄。那不是他們的使命。他們執行神的任務,若有人把他們關進監獄,「好吧,這是神的意願。」
Revatīnandana: 重點是必須與神直接相關。如果有神的名字、服務、形象,我們感興趣。
Prabhupāda: Nirbandhe kṛṣṇa sambandhe。一切必須與神相關。
Guest (1): 如果需要放鬆,聽點音樂,不總是說讚美神,但因為它美麗,實際上是讚美神。
Prabhupāda: 不,沒有神我們不接受任何美麗的東西。沒有神,一切對我們來說是醜陋的。
Guest (1): 所以要先獻給神來祝福它。
Prabhupāda: 是的,那是另一回事。
Revatīnandana: 像我們有很多美麗的歌曲和旋律,很棒。我們唱這些歌,頌揚神,這樣享受。音樂在,但因為直接為神服務,就有 bhakti,有對神的奉獻。沒有這個,一切變得空虛,無味。
Guest (2): 我想確認一點。貝多芬交響曲如果被祝福為藝術品,可以嗎?還是因為不含宗教主題就不行?
Haṁsadūta: 原本,音樂和藝術只用來頌揚神,在經文中……
Prabhupāda: 在 Sāma-韋達。
Haṁsadūta: 逐漸地,音樂歷史中神被排除。像風景畫,沒有神的內容。但原本風景畫有神或祂的代表的活動。
Guest (2): 所以貝多芬交響曲不行。
Haṁsadūta: 不是貝多芬交響曲的問題。藝術是為了頌揚神。如果有神,就像這幅畫,有山有天,但重點是 Krishna。有書,但重點是靈性導師。這是風景,但重點是 Krishna。
Guest (2): 我想問的原點……
Haṁsadūta: 如果有音樂,必須聽到神的活動。
Guest (2): 如果單純是美麗的風景,毫無價值?
Revatīnandana: 只有有限且短暫的享受。Capala sukha,閃爍的快樂。
Guest (2): 但你承認有短暫的享受?
Revatīnandana: 是的,有限且短暫。
Prabhupāda: 即使沒有神的畫面,有神意識的人能在自然景色中看到神:「神多有藝術,祂如何創造這花,畫這花,造這樹。」這是更高智慧。因為沒有神,什麼都不存在。要學會在一切中看到神。這是另一回事,是更高境界。但在較低的神意識階段,建議不要看無神的東西。在更高階段,世上沒什麼不是神的。但我們不應在低階段模仿高階段的生活。學會關於神的人能在花中看到神,實際感受到神的手如何創造這美麗的花。博伽梵歌 中神說:raso 'ham apsu kaunteya [Bg. 7.8]。像我喝水,水的味道我看到神。神說, Krishna 說:「我是水的味道。」這味道人無法創造,是神的恩賜。喝水時應立刻想到:「這是神。」
Guest (1): 我們相信聖靈賦予藝術家和作曲家靈感。所以我們說交響曲是神的創造。
Prabhupāda: 是的,一切都有神的手。所以學會與神連繫的人,無時無刻處處見神。Premāñjana-cchurita-bhakti-vilocanena santaḥ sadaiva hṛdayeṣu vilokayanti [Bs. 5.38]。當人發展出愛神,他隨時隨地見神。因為一切是神的創造,他能發現:「這裡是我的主。」這是愛神的最高境界。
Guest (1): 這是態度的問題,誰創造了這個(不清楚)。
Prabhupāda: 什麼?
Guest (1): 是你的態度。
Prabhupāda: 不是態度,是神意識的發展。態度可能是人為的,但這是神意識的實際發展。神意識在每個人心中,只需發展。就像小孩心中有愛,但年輕時才發展。女孩男孩自動相愛,因為那傾向發展了,不是人為的。神意識在每人心裡,否則這些男孩怎麼會二十四小時念 Hare Krishna?不可能人為強迫。
Guest (1): 你相信如果人們聽到這個,他們會(不清楚)?
Prabhupāda: 是的。他們聽到後會淨化,那潛在的意識會被喚醒。通過唱頌和聆聽,我們和聽者都受益,喚醒原本的神意識。
Revatīnandana: 在喚醒階段,就像治病,有時需限制飲食。健康後可以適當吃各種食物。但治病時要限制。所以我們聽直接關於 Krishna 的名字、形象、活動的東西。後來我們能在花中、處處見神。否則因為不健康,我們只會按自己的方式享受花。所以有規則來治病,暫時限制飲食,健康後……
Prabhupāda: 就像這些花,奉獻者帶給靈性導師、給神,不是自己享受。普通人得到花會放口袋。這就是神意識的區別。花一樣,用法不同。
Guest (2): 我想問,關於通過媒體表達基督教理想之類的情感。你會用電視、廣播譴責種族不容忍或越南戰爭嗎?你認為應該參與這些事?會不會發表聲明說運動譴責某事?你認為應該評論世界上的事嗎?
Revatīnandana: 您明白問題嗎, Prabhupāda?他在問我們是否關心世界上的具體問題,比如越南戰爭、種族歧視?我們會不會譴責這些?
Prabhupāda: 不。問題很多。我們的立場是,當你有神意識,所有問題自動解決。我們不針對問題,而是……就像疾病,有很多症狀,頭痛、這痛那痛。
Guest (1): 你直指核心。
Devotee: 根源。
Guest (1): 這些只是症狀。
Prabhupāda: 這些是社會物質疾病的不同症狀。
Guest (1): 社會不是一個月內靠個人救贖,(不清楚)每個人的真實。這不只是榜樣。
Devotee: 把水澆到根,葉子自然受益。
Guest (2): 所以你不評論細節?
Prabhupāda: Harāv abhaktasya kuto mahād guṇā [SB 5.18.12]。無神的人不可能有好品質。
Revatīnandana: 假設有人得了天花,身上有瘡和高燒。不太聰明的醫生說:「他有瘡所以發燒。」於是塗藥在瘡上,瘡好了人死了。另一個醫生說:「他有瘡和發燒,這是天花。」給藥治病,瘡自動消失。世界有許多問題,根源是無神。人無神意識。若有了,一切會自然調整,人能和諧快樂生活,因為他們內心滿足快樂。否則只是人為努力,治標不治本,病人會死。幾百年來有戰爭,也有和平運動。和平運動阻止戰爭了嗎?沒有。因為他們一邊試圖治病,一邊助長疾病,像物質活動。需要心靈的根本改變,細節才會變。
Guest (2): 但你不評論細節。
Revatīnandana: 有時為了傳教會提到相關的。
Guest (1): 你不覺得說「不評論」沒幫助?說全人類是一體,我們在治人心的病,(不清楚)不能整體解決。
Revatīnandana: 是的,我同意。(不清楚)
Guest (1): 我們譴責戰爭,但我們彼此爭鬥。我們在不同層次上貪婪。除非治好自己心中的病,我們無法有信心說:「神,停止這場戰爭。」
Revatīnandana: 有句話說「慈善從家開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