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對話2 1972年6月29日 聖地亞哥

Prabhupāda

在印度的印度人有特殊職責。如我昨天解釋,經濟狀況取決於你的身體,已經注定。你無論在印度或美國,物質舒適或不適都已確定。無論你去哪,你的命運跟隨你。孟加拉有句諺語:yethā deoyā bhange, kapāla yābe saṅge(「無論你去哪,你的命運隨你」)。Caitanya Mahāprabhu 說,出生在 Bhāratavarṣa(印度)的人有特殊職責,傳播 Kṛṣṇa 意識: bhārata-bhūmite haila manuṣya-janma yāra janma sārthaka kari kara para-upakāra [Caitanya-caritāmṛta, Ādi 9.41] 為他人做好事(para-upakāra)。在這裡的印度人,賺錢改善經濟無妨,但同時應通過 Kṛṣṇa 意識完善人生,盡可能傳播給外國人。這是你們的職責,不是賺比印度高的薪水,享受生活,忘記文化。那是自殺。你有吠陀文化,吠陀文化即 Kṛṣṇa 意識。《薄伽梵歌》說:vedaiś ca sarvair aham eva vedyaḥ [Bg. 15.15],吠陀文化的目的是了解 Kṛṣṇa。不了解 Kṛṣṇa,無吠陀文化。每個印度人都應具備吠陀文化,了解 Kṛṣṇa。因此,所有印度人應親自培養 Kṛṣṇa 意識,成功人生,並傳播給鄰居。你們邀請鄰居,他們不來?

賓客 (1)(印度男子)

顯然,他們有其他事,這那的。

Prabhupāda

嗯,但你們住在這國家,總有些朋友。與朋友交談時,談 Kṛṣṇa。別浪費時間。這對你和朋友有益。談 Kṛṣṇa 前,你得了解 Kṛṣṇa。通過《薄伽梵歌》很容易了解。認真讀,試著理解,然後傳播。這是對 Kṛṣṇa、你自己和聽眾的巨大服務。吠陀追隨者接受的四個不虔誠原則:無非法性行為、無肉食、無賭博、無酗酒。這給你力量。此外,若能念 Hare Kṛṣṇa mantra,不難,無損失,給你靈性力量。這樣變得靈性強大,服務 Kṛṣṇa。無論在哪,沒關係。到處是 Kṛṣṇa 的王國。Sarva-loka-maheśvaram [Bg. 5.29]。若有 Kṛṣṇa 意識,無論在哪,你都與 Kṛṣṇa 同在,活在靈性世界。特別請求印度人,遵照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命令:bhārata-bhūmite haila manuṣya-janma yāra,通過 Kṛṣṇa 意識成功人生並傳播。若如此,你、鄰居、世界都會快樂。Kṛṣṇa-kathā 意味著如實呈現 Kṛṣṇa,勿曲解。像一些無賴,某位世界知名學者通過所謂學問詆毀 Kṛṣṇa,現在受苦,失去自己,我們親眼見到。詆毀聖人或神是大罪。按《薄伽梵歌》如實閱讀、呈現,人生就成功。有問題可討論。

賓客 (2)(印度男子)

Swamiji,你說的四個原則,是為了來世,還是為了今世的物質利益?

Prabhupāda

不。我們實際屬於另一個世界。我們是靈魂,屬於靈性世界。就像魚屬於水,不屬於陸地。魚若被帶到陸地,無法舒適,會死。同樣,你是 Brahman,Brahman 的部分,除非回到 Brahman,無法快樂。

賓客 (2)

但看今天的世界的話,最強大的人……

Prabhupāda

誰強大?先看誰強大。

賓客 (2)

像美國、蘇聯,世界上無其他力量能……

Prabhupāda

強大是什麼意思?Nixon 總統不怕任何事,你認為?

賓客 (2)

他個人可能怕什麼,但作為國家,很強大。全世界怕他們。

Prabhupāda

Nixon 代表這個國家。他為何去中國、俄羅斯?他也怕。若有戰爭,會有大災難。所有人都在自然法則控制下,會餓。所以物質世界無人強大。即使強大,也是暫時的。許多 Hitler、Napoleon、Churchill 來了又去。強大的大英帝國、羅馬帝國,沒人強大。過時一切被踢出、結束。這是自然法則。

賓客 (2)

是的,但我想說的是,過去兩千年歷史,強大的人都在做你建議放棄的四件事。

Prabhupāda

我挑戰,無人強大。這是我的挑戰。

賓客 (2)

我是說……

Prabhupāda

你說的不是事實。

賓客 (2)

事實是,他們強大時統治全球。

Prabhupāda

Hitler、Mussolini、Napoleon 在哪?

賓客 (2)

是的,Hitler 沒了,但有美國。如果美國沒了,也許有蘇聯。

Prabhupāda

這意味著每個人都短暫掌權,然後結束。

賓客 (2)

是的,但掌權的人都有這四個惡習……

Prabhupāda

所以他們的權力結束了。若有罪,權力不會持續。就像 Rāvaṇa,很強大,敢帶走 Sītā,但也被擊敗。這是歷史。

賓客 (2)

是的,但人們說……

Prabhupāda

你看事實。無人強大,無人能永存。暫時幾年,所謂強大,但不強大。我們關注永恆生命,不感興趣於幾天的所謂權力。

賓客 (2)

是的,但如果一切注定,像身體製造時……

Prabhupāda

是的。

賓客 (2)

……一切注定,那我們是否注定有 Kṛṣṇa 意識或無 Kṛṣṇa 意識?

Prabhupāda

不。命運可改變。經典說,假設你注定每月得一千美元,你會得到。無論你努力與否。所以我們不應浪費時間爭取一千美元,應利用時間發展 Kṛṣṇa 意識。這是我們的哲學。 tasyaiva hetoḥ prayateta kovido na labhyate yad bhramatām upary adhaḥ tal labhyate duḥkhavad anyataḥ sukhaṁ kālena sarvatra gabhīra-raṁhasā [聖典博伽瓦譚 1.5.18] 沒人試圖不快樂,但不快樂會來。同樣,快樂不努力也會來。經典說,別為世俗快樂或不快樂煩惱,注定的你會得到。努力發展 Kṛṣṇa 意識,這在動物生命中做不到。動物無法理解 Kṛṣṇa 意識,人類可以。所以人類的主要任務是發展 Kṛṣṇa 意識,不是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會自動來,注定的你會有。這是我們的哲學。我們不為經濟發展努力。我們的成員無收入來源,推動全球運動,有約一百個分會,每個分會不少於25人。

奉獻者 (3)

聖地亞哥有20人。

Prabhupāda

20人。某處有200人。在美國,開支你知道。我們住在城市最好地段,但無收入來源。我們賣書、香,但無保證銷售。Kṛṣṇa 書不是技術書,普遍需求。若有人對 Kṛṣṇa 有興趣,才買。我們依賴 Kṛṣṇa,祂供應一切。我們每月開支7萬美元。這是實際的。我們不為工作或生意努力。依賴 Kṛṣṇa。主要任務是傳播 Kṛṣṇa 意識,遵循規則,念16圈 Hare Kṛṣṇa mantra。我們無問題。每月籌集7萬美元並分發,你認為簡單?大政府或公司籌集7萬美元是難題。我們分會增加,每月一兩個,開支巨大,但 Kṛṣṇa 供應。應看這個例子,依賴 Kṛṣṇa,一切順利。Kṛṣṇa 全能,無處不在,祂比我更知道。我們的任務是滿足祂。Kṛṣṇa 說:sarva-dharmān parityajya mām ekaṁ śaraṇaṁ vraja [Bg. 18.66]。我們傳播這個:「皈依 Kṛṣṇa。」我們不製造,只是重複 Kṛṣṇa 的話。我來這裡,講什麼?「成為 Kṛṣṇa 意識。」不談經濟、政治問題。

賓客 (2)

怎麼能把經濟、政治分開?

Prabhupāda

無需分開。Kṛṣṇa 包容一切。經濟問題是吃、睡、交配、賺錢。我們已賺錢,我已給你賬目。

賓客 (2)

是的,但對 ISKCON 也許如此。但對有家庭的個體奉獻者,他不能……

Prabhupāda

有許多已婚家庭。他、他、他,都是已婚,有孩子、妻子,無問題。孩子接受好教育,念 Hare Kṛṣṇa,跳舞,吃得好。我們在寺廟對面買一棟7萬美元的房子給 gṛhasthas。丈夫、妻子、孩子住那裡。我們無問題。gṛhasthas、brahmacārīs、sannyāsīs 都在,維持吠陀文化:brāhmaṇa、kṣatriya、vaiśya、śūdra,brahmacārī、gṛhastha、vānaprastha、sannyāsa。八種社會結構我們維持。但他們全天24小時為 Kṛṣṇa 服務。這是區別。

賓客 (2)

這個秩序的 kṣatriya 現在做什麼?

Prabhupāda

他們參與政治。

賓客 (2)

他們與誰戰鬥?

Prabhupāda

不,有些成員參加政府選舉。我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成員成為總統。這是 kṣatriya 的任務,參與管理。

賓客 (2)

不戰鬥?不做戰士,像真正的 kṣatriya?

Prabhupāda

參與政治得戰鬥。(笑)

賓客 (2)

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指真刀真槍的戰鬥。

Prabhupāda

若需要,真刀真槍也會。Arjuna 是 Kṛṣṇa 意識的,他戰鬥。

賓客 (2)

是的,但 kṣatriya 用什麼戰鬥?

Prabhupāda

為何不看 Arjuna 的例子?他為 Kṛṣṇa 戰鬥。

賓客 (2)

是的,但那時有明確的……

Prabhupāda

那時或現在,原則相同。kṣatriya 應為 Kṛṣṇa 戰鬥,這是他生命的完美。

賓客 (2)

好,那我們現在與誰戰鬥?假設我們都……

Prabhupāda

無 Kṛṣṇa 意識的人。

賓客 (2)

真刀真槍,拿劍戰鬥?

Prabhupāda

羅剎(demons)。就像 Rāmacandra 主與羅剎戰鬥,Kṛṣṇa 意識的人與羅剎戰鬥。歷史上,devāsura-yuddha(神與羅剎之戰)一直在。我們不說停止戰鬥,不是非暴力,那是假的。在德里,巴基斯坦與印度未宣戰時,記者問:「Swamiji,你對這戰鬥有何看法?」我說:「你們必須戰鬥。」報紙刊登,引起轟動。他們很高興。我說:「必須戰鬥。」我們不是那種不關心實際的 sādhu 或 Vaiṣṇava。需要戰鬥時,我們戰鬥。

賓客 (2)

是的,但若這樣,穆斯林毛拉可能說:「與所有非穆斯林戰鬥。」

Prabhupāda

不是穆斯林或印度教的問題。當有正當理由戰鬥時……

賓客 (2)

但我的意思是,穆斯林毛拉可能說所有非……

Prabhupāda

為何扯到這個?我們談哲學。適用於穆斯林、印度教或所有人。有正當理由時,必須戰鬥。這是哲學。

賓客 (2)

是的,但如何判斷理由是否正當?應有共同基礎。

Prabhupāda

像侵略者。你住在這房間,有人進來攻擊你妻子,你必須戰鬥,立刻殺他。這是法律。你不能看著妻子被侮辱。必須戰鬥,殺他。這是侵略者。

賓客 (2)

這適用於 brāhmaṇa 嗎?

Prabhupāda

不,brāhmaṇa 不戰鬥,kṣatriya 戰鬥。brāhmaṇa、kṣatriya 是同一單位的部分。就像手是你身體的一部分。受到攻擊,你先伸出手。這是 kṣatriya 的任務。有人攻擊,你不伸腿,伸出手。手由大腦指揮。大腦和手由胃維持。為何不研究自己的身體?身體有 brāhmaṇa 部門、kṣatriya 部門、vaiśya 部門、śūdra 部門……(笑)沒人較不重要。

賓客 (2)

如何定義 brāhmaṇa?

Prabhupāda

大腦。

賓客 (2)

對人來說,但……

Prabhupāda

對一切。社會的大腦應是 brāhmaṇa。

賓客 (2)

大腦是什麼意思?

Prabhupāda

你得學。來我們的學校,你會學。你不能一分鐘學會一切。

賓客 (2)

(笑)不。

Prabhupāda

聽著。別讓自己成為笑柄。

賓客 (2)

不,我的意思是 brāhmaṇa 是由出生還是行為?

Prabhupāda

不,不是出生,是行為。

賓客 (2)

只由行為。

Prabhupāda

是的。

賓客 (2)

你不承認出生 brāhmaṇa。

Prabhupāda

不,不。他們怎麼成為 brāhmaṇa?他們不是出生 brāhmaṇa?你為何不看自己?他們是 brāhmaṇa。

賓客 (2)

若出生 brāhmaṇa,但無……

Prabhupāda

不,無出生 brāhmaṇa。經典不認可。

賓客 (2)

哦,我明白了。無真正的出生 brāhmaṇa。

Prabhupāda

不。經典不認可。那是人為的。

賓客 (2)

我明白了。所以按你說……

Prabhupāda

brāhmaṇa 由品質決定。他必須有 brāhmaṇa 品質,才是 brāhmaṇa。

賓客 (2)

那按這些原則,印度無真正的 brāhmaṇa。

Prabhupāda

是的。不僅……

賓客 (2)

不是所有自稱 brāhmaṇa 的人。

Prabhupāda

是的。我們的 Kṛṣṇa 意識哲學,按《薄伽梵歌》和《聖典博伽瓦譚》,不接受出生 brāhmaṇa,接受品質 brāhmaṇa。Cātur-varṇyaṁ mayā sṛṣṭaṁ guṇa-karma-vibhāgaśaḥ [Bg. 4.13]。品質和行為。

賓客 (2)

śūdra 的資格是什麼?

Prabhupāda

śūdra 是服務他人,拿薪水,滿足。無更多文化。他無法獨立生活。為生計服務他人,是 śūdra。brāhmaṇa、kṣatriya、vaiśya 不服務他人。śūdra……Paricaryātmakaṁ karma śūdrasyāpi svabhāva-jam [Bg. 18.44]。他們想要服務:「先生,給我錢,我無助。」「好,你這樣工作。」這是 śūdra。

賓客 (2)

換句話說,所有依賴的員工都是 śūdra。

Prabhupāda

是的。經典說:Kalau śūdra-sambhavaḥ:「Kali-yuga 中皆 śūdra。」

賓客 (2)

那只有獨立財源的人,才算……

Prabhupāda

可以這樣算。經典建議 brāhmaṇa 任何情況下不接受服務。他可採取 kṣatriya 或 vaiśya 的職業,但非 śūdra。這是 brāhmaṇa。

賓客 (2)

凡無法獨立做生意或地主的人,是 śūdra。

Prabhupāda

是的。《薄伽梵歌》描述這些,不是我製造。經典說 brāhmaṇa、kṣatriya、vaiśya、śūdra 的資格。Nārada Muni 說,應按資格判斷。Yasya yal lakṣaṇaṁ proktaṁ puṁso varṇābhivyañjakam, yad anyatrāpi dṛśyeta tat tenaiva vinirdiśet [聖典博伽瓦譚 7.11.35]:「這些是不同種姓的品質。若在其他地方發現,應按品質指定。」如 brāhmaṇa 家庭出生的人,若有 śūdra 品質,應是 śūdra。śūdra 家庭出生的人,若有 brāhmaṇa 品質,應指定為 brāhmaṇa。

賓客 (2)

種姓間通婚呢?

Prabhupāda

通婚依社會系統引入。但對我們而言,若是 Kṛṣṇa 意識,我們允許任何國家、任何人的通婚。我們社會有許多通婚。試著理解 Kṛṣṇa 意識哲學並傳播,實現一個神、一部經典、一個國家、一個宗教—依吠陀教導。不是我們製造。

賓客 (2)

吠陀教導與希伯來經典有何特別之處?

Prabhupāda

吠陀教導的終極目標是回歸神,回歸故鄉。這是全部。我們不是在物質世界。我們是靈魂,真正家園是靈性世界。840萬種生命形態無法理解這一點,只有此人類形態有機會。因此若不利用這資訊並準備,我們失去機會。Tad api aphala-janma. Anāśrita govinda-caraṇa-dvayam

賓客 (2)

這與希伯來經典有何不同?希伯來也說你從天堂墮落,要回去……

Prabhupāda

希伯來、印度,目標相同—回歸神,回歸故鄉。過程可能不同。就像每個人都想要錢,無錢無法生存。賺錢的過程可能不同。同樣,每個宗教的目標是回歸神。根據國家、時間、氣候、人,過程不同。但目標相同。就像現在人們想要錢,無論怎麼得錢,錢必須有。目標應實現。不論通過希伯來、印度教、基督教或伊斯蘭教,無關緊要。若目標錯失,一切皆失。《聖典博伽瓦譚》說: dharmaḥ svanuṣṭhitaḥ puṁsāṁ viṣvaksena-kathāsu yaḥ notpādayed yadi ratiṁ śrama eva hi kevalam [聖典博伽瓦譚 1.2.8] 每個人的宗教或職業,結果必須是「如何回歸神」。若無此渴望,只是浪費時間。不論你信什麼宗教,若無此意識,只是浪費時間。

賓客 (2)

但要對這些感興趣,必須相信有另一個世界,你會去或回來。這是信仰,對嗎?

Prabhupāda

不是信仰,是事實。不知者認為是信仰,那是無知。

賓客 (2)

那怎麼……

Prabhupāda

你得學。你得成為學生。怎能指望不學就懂?

賓客 (2)

學什麼?學有另一個世界?

Prabhupāda

這是吠陀過程。Tad-vijñānārthaṁ sa gurum evābhigacchet samit-pāniḥ śrotriyaṁ brahma-niṣṭham [Mundaka Upaniṣad 1.2.12]。你得學。就像從老師學許多東西,這些也得學。

賓客 (2)

換句話說,另一個世界的問題可以實際學到,不是信仰。

Prabhupāda

是事實。

賓客 (2)

你可以實際體驗另一個世界。

Prabhupāda

是的,是的。就像你來美國。(笑)同樣的。

賓客 (2)

你是說有過程可以看到另一個世界。

Prabhupāda

是的。

賓客 (2)

這需要一生去學?

Prabhupāda

只要一分鐘。(笑)如果你認真。若不認真,數百萬年也不懂。這是事實。

賓客 (2)

我明白了。很簡單。

Prabhupāda

若認真,一分鐘的事。若不認真,數百萬年不實現。

賓客 (2)

我明白了。

奉獻者

Śrīla Prabhupāda,什麼決定一個人是否認真?

Prabhupāda

認真來自多次輪迴,不易。Rūpa Gosvāmī 說:tatra laulyam api mūlyam ekalaṁ janma-koṭi-sukṛtair na labhyate。他寫道:kṛṣṇa-bhakti-rasa-bhāvitā matiḥ krīyatāṁ yadi kuto 'pi labhyate:「若能買到 Kṛṣṇa 意識,立即買。」首先,東西得有。Yadi kuto 'pi,若有,立即買。然後問:「代價是什麼?」他說:tatra laulyam ekalaṁ mūlyam,「只要你認真的渴望。」「哦,這我很容易有。」「不。」Janma-koṭi-sukṛtair na labhyate:「這種認真,數千年的虔誠行為也難獲得。」很難。人們做虔誠行為,但這種認真難得。所以要很認真:「今生我要完成事業,回歸神。」Bahūnāṁ janmanām ante jñānavān māṁ prapadyate [Bg. 7.19]。Kṛṣṇa 說:「多次輪迴後,真正有知識的人皈依我。」

賓客 (2)

我們都是 Kṛṣṇa 的一部分?

Prabhupāda

是的,我們是部分。

賓客 (2)

若我們是 Kṛṣṇa 的一部分,是否擔心 Kṛṣṇa 意識無關緊要?我們已是部分,無論有無意識,我們都在那,無需努力。

Prabhupāda

你是人類社會的一部分,為何努力改善地位?

奉獻者

Jaya。

Prabhupāda

為何努力?

賓客 (2)

為了更強大。

Prabhupāda

看,你不知道。你忘了作為 Kṛṣṇa 部分的功能。你認為你是物質世界部分。這是難點。

賓客 (2)

是的,但這是 Kṛṣṇa 給我的。

Prabhupāda

不,你自己拿的。

賓客 (2)

身體製造時……

Prabhupāda

Kṛṣṇa 說:sarva-dharmān parityajya mām ekaṁ śaraṇaṁ vraja [Bg. 18.66]。這是 Kṛṣṇa 的命令:「放棄一切無稽之談,單純皈依我。」這是你的任務。但你想:「不,我是這世界部分。我必須在這世界工作。我要這個、那個。」這是你的想法。Kṛṣṇa 的命令是:「單純皈依我。」但你想:「怎麼皈依?」這是你的任務。若不皈依,隨你便。你創造什麼,你自己負責。「人是他自己命運的建築師。」你創造你的福與禍。Kṛṣṇa 給你方便:「好,你想要這個?拿去。」

賓客 (2)

這與你說的注定矛盾。你說注定會得到,但又說想要就得到。

Prabhupāda

不矛盾。你創造你的命運。你有某種身體,必須享受或受苦。你想要更多,會給你另一種身體。懂嗎?現在你想要某東西,得到某種身體。完成它。你想要更多,會說:「給我另一種身體。」同樣,若想要 Kṛṣṇa,會給你能去 Kṛṣṇa 的身體。

賓客 (2)

我明白了。你說現在想要,可能不會立刻得到,可能在另一生。

Prabhupāda

這是自然的。就像孩子說:「給我一個男孩。」可能嗎?他得等。女孩結婚,若說:「立刻給我男孩。」可能嗎?結婚後會有。等。

賓客 (2)

也許像 Kuntī 這樣的人可以。

Prabhupāda

不是每個人都像 Kuntī。走吧。(結束)

/home/flnqzkgh/public_html/krishna.com.hk/data/pages/lecture/conversation/290672sd1.txt · 上一次變更: 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