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訪談 1968年2月1日,洛杉磯

採訪者:我想第一個問題很基本,為什麼每次活動都要錄音?

Prabhupāda:因為我們有很多分部,他們想聽我的歌聲、我的講話,所以錄下來寄到各分部。我們有十三、四個分部:紐約、舊金山、洛杉磯、布法羅、波士頓、蒙特婁、溫哥華、倫敦、漢堡,還有其他分部。

採訪者:Kṛṣṇa 宗教的基本信仰是什麼?

Prabhupāda:Kṛṣṇa 意思是神。「神」這個詞沒能完整解釋神的名稱。Kṛṣṇa 是梵文,傳達了神的全部意義。Kṛṣṇa 意為全然吸引。祂擁有所有財富、名聲、知識、美貌,這些吸引力特質全集中在祂身上,無人能比,這就是神。神有六大富裕:財富、名聲、力量、知識、美貌、棄絕,全都完美無缺。這是對神的完整定義。

採訪者:唱誦對追隨者有什麼影響?有人說唱誦讓他們進入像烏托邦的狀態,我想請你多解釋一點。

Prabhupāda:什麼狀態?

採訪者:像烏托邦,沒有傷害,一切都美好。

Prabhupāda:對,我們的唱誦很簡單,無害。你來跟我們一起唱,沒任何損失,反而有大收穫。透過唱誦,你的心逐漸淨化,能明白神是什麼。這是人生最大的收穫。人類生命的目的是認識神。動物無法認識神,雖然動物和人的身體需求一樣:動物睡覺,人也睡;動物吃,人也吃;動物怕敵人,人也怕;動物交配,人也如此。但人的特殊之處在於能理解神,動物不能。若人不去追求這理解,就跟動物沒兩樣。沒 Kṛṣṇa 意識的人,只顧吃喝睡愛,跟動物無異。這是人類的特權,去了解神。因此每個社會都有宗教原則,宗教就是要認識神。不論基督教、猶太教、印度教,每個宗教都在試著按自己的能力了解神。沒 Kṛṣṇa 意識,人生就像動物。

採訪者:你相信其他宗教也有真理嗎?因為它們都在……

Prabhupāda:我已經說了,宗教就是尋找神,每個宗教都如此。過程可能不同,聽眾不同。比如基督教說「神創造世界」,這是事實,我們也說。但我們根據韋達給出詳細解釋,不只說「神創造」,還說如何創造、如何發展,這些在韋達文獻中有詳細描述。這是差別,但本質沒不同。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我們都接受神創造世界。神是至高無上的,這點大家都認同。唯一不同是我們給出細節,讓受過現代教育、科學知識的人能理解,而其他宗教沒詳細描述,現代人想知道神如何創造,卻找不到答案,所以逐漸疏遠。我們能給出這些答案,這是差別。但基本原則——認識神、神是偉大的、我們是渺小的、我們被神養育——這在每個宗教都有。

採訪者:你對世界創造的解釋是什麼?

Prabhupāda:這很複雜,得看《Śrīmad-Bhāgavatam》。神首先擴展為 Mahā-Viṣṇu,祂躺在因果之海上,睡夢中從祂的呼吸中生出無數宇宙。每個宇宙中,Mahā-Viṣṇu 進入,再次躺下,從祂生出第一個生物 Brahmā。Brahmā 創造其他星球。先有聲音,從聲音生出天空,從天空生出空氣,從空氣生出火,從火生出水,從水生出土地。《Śrīmad-Bhāgavatam》有很詳細的描述,得這樣理解。

採訪者:你是出生在這國,還是在……

Prabhupāda:不,我生在印度,Calcutta。

採訪者:你什麼時候來美國的?

Prabhupāda:1965年9月。

採訪者:你是為了傳播 Kṛṣṇa 意識來的嗎?

Prabhupāda:對,我是受命的傳教士,來推廣這使命。1965年9月到美國,第一年在各地旅行,開始在 Pennsylvania、Pittsburgh,然後去 Philadelphia,再到紐約。1966年7月1日,我在紐約 Second Avenue 26號開課,這是第一步。年輕人開始來,開了舊金山、蒙特婁分部。我們也派學生到歐洲,開了倫敦、漢堡分部,還在 Honolulu 開了分部。我們的計畫是開更多分部,傳播 Kṛṣṇa 意識。這很簡單,我們邀請大家來一起唱,不在乎你是什麼人、什麼語言、什麼宗教。Hare Kṛṣṇa 很容易念,世界各地的人都能輕鬆模仿,甚至小孩也行。透過唱誦,人逐漸有 Kṛṣṇa 意識,心變乾淨,明白 Kṛṣṇa 的科學、神學,然後自願要求入門。我們就為他入門,指導他。我們的學生嚴禁非法性行為、吃肉、酗酒、賭博,這四項絕對禁止。他們很認真遵守。在美國,男女常以朋友同居,我不允許。若有這種關係,我要求他們結婚。這實驗很成功,我讓年輕男女結婚,他們快樂生活,夫妻一起傳教。在倫敦的六個學生,都是我主持結婚,他們表現很好。Kṛṣṇa 意識運動在美國特別好,人們會受益,尤其是對感到挫折的年輕人,這很實際。問我的學生,他們多快樂。你看我們寺廟,他們跳舞時臉上的喜悅,臉是心靈的鏡子。他們不抽菸、不用大麻,簡單飲食和唱誦讓他們快樂。

採訪者:我注意到寺廟裡大多數追隨者是年輕人,大學或青少年年齡。是不是 Kṛṣṇa 不吸引年長者,除了你自己?

Prabhupāda:不,Kṛṣṇa 吸引所有人,就像磁石吸鐵。但鐵若覆滿泥巴,磁力不起作用。年輕人沒那麼多雜質,所以容易被吸引。就像磁石自然吸鐵,年長者被某些觀念綁住,難接受新事物。他們在人生末期,舊觀念難放棄。年輕人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就像沒人送老人上學,因他們難接受教育。年輕人能接受,這是好現象。

採訪者:你提到入門,入門是什麼?

Prabhupāda:入門是正式接受 Kṛṣṇa 意識的活動。在入門前,我們邀請大家來一起唱、跳舞、吃 prasādam、聽哲學。若他覺得好,就要求入門。我們接受,然後規定限制。我們每天收到很多人參加課程的信,許多是年輕夫妻或男女,我的學生多在30歲以下。最年長的學生現在28歲,Kirtanananda 約30歲。我沒太多年長學生,這很好,因年輕人若認真,將來能傳教,即使我不在。年長者若習慣某些生活方式,老年難改變,除非特別聰明。

採訪者:為什麼穿長袍、剃頭?

Prabhupāda:這不難理解。你穿你的衣服,我穿我的。我們的服裝來自韋達文獻,brahmacārī 應這樣穿。這很經濟,藏紅色長袍不易髒。但這不是重點,入門時接受我給的規定。若不穿這衣服,也能理解我們的哲學。我們不強求。有些 brahmacārī 自願換裝,但有些學生上班時穿普通美國服裝,沒問題。服裝不重要。

採訪者:你們怎麼稱呼這些人?學生?

追隨者:Brahmacārī。

Prabhupāda:Brahmacārī。我們有四個階段:未婚的是 brahmacārī,已婚的是 gṛhasthas,退休的是 vānaprasthas,棄絕一切世俗的是 sannyāsa。像我是 sannyāsī,雖在印度有妻兒孫,但與他們無聯繫,獨自生活。

採訪者:能拼寫這些詞嗎?

Prabhupāda:好的,brahmacārī:b-r-a-h-m-a-c-h-a-r-y;gṛhastha:g-r-i-h-a-s-t-h-a;vānaprastha:v-a-n-a-p-r-a-s-t-h-a;sannyāsī:s-n-n-y-a-s-i。還有四個社會階級,按工作和素質分:brāhmaṇas 是最聰明的階級;kṣatriyas 是從事政治、管理國家的;vaiśyas 是經商、生產糧食、牛奶、工業的;śūdras 是勞動階級。按韋達系統,這八個分工是人類社會的基礎,缺一不可。

採訪者:在 Hollywood Boulevard 上有沒有遇到問題?警察干涉或叫你們離開?

Prabhupāda:有時有,這看警察的心情。有時他們說:「你們擋路了。」有時說:「你們做得不錯。」看他們脾氣。

採訪者:群眾的反應呢?

Prabhupāda:群眾通常出於好奇,聚過來看我們唱誦。他們同情、捐款、買我們的書和文獻。公眾很支持,警察也同情,晚上沒問題,但忙碌時段會反對。一個學生被警察逮捕,法庭上我付了315美元保釋金,他沒被定罪,錢也退了。這不是大問題。

採訪者:你來美國前有追隨者吗?

Prabhupāda:沒有,Kṛṣṇa 意識運動在美國是第一次,由我引入。在印度這很古老,至少五千年,從 Kṛṣṇa 降臨開始。Kṛṣṇa 在印度很受歡迎,家家戶戶崇拜,有數百萬 Kṛṣṇa 寺廟,幾乎所有印度教徒都讀《Bhagavad-gītā》。我最近出版了《Bhagavad-gītā As It Is》,由 Macmillan 公司出版,評論很好。我還有其他書,逐漸推廣。你可能在我們櫃檯看到書、雜誌、月曆。這是科學運動,不是迷信或騙局。想從哲學、科學角度理解的人會很滿意。宗教若無哲學基礎,只是情感或狂熱;哲學若無神觀念,只是空想。宗教加哲學才完美。年輕人被這運動吸引,因我們給出基於哲學的宗教原則。

採訪者:美國大約有多少追隨者?

Prabhupāda:正式入門的約一百多一點,同情者、支持者很多。他們來參加、捐款、幫忙,但真正入門的約一百多。

採訪者:唱誦後大家鞠躬,這有什麼意義?

Prabhupāda:這是表示尊敬。我們的 Kṛṣṇa 意識運動是讓人臣服於神。人們反叛神,有人說「沒神」,有人說「我是神」,這些胡說要從人類社會清除。得訓練他們臣服,鞠躬象徵:「你是偉大的,我是謙卑的。」這得教,否則有人會以為「我是神」,這最愚蠢。說自己是神的人不是神,是狗。我們很討厭這種褻瀆的說法。

採訪者:你來美國四年,有沒有入門後退出的人?

Prabhupāda:他們表現很好,理解哲學,為運動努力。我從印度來,至今只有我一人,沒其他印度追隨者。這些美國年輕人很配合,說明他們認真對待這運動。我們有兩本重要雜誌《Back to Godhead》,紐約和蒙特婁出版。蒙特婁的是法文版,很受歡迎。我收到學生 Janardana 的信,他是編輯,法文很好,他妻子 Muna 也是法文學者。我們計畫在德國出版德文版。

採訪者:我前天跟一個人聊,他說他叫 Tamul。

Prabhupāda:Tamāla,Tamāla Kṛṣṇa。

採訪者:Tamāla?他是曼哈頓人。加入時會改名嗎?

Prabhupāda:對,入門時我給他們一個與 Kṛṣṇa 相關的名字。

採訪者:加入需要懂印度語嗎?我看你們……

Prabhupāda:這不是印度語,是梵文。梵文是所有語言之母,不只這星球,其他星球也說梵文。這些名字是梵文的,無國界、社群限制。Kṛṣṇa 這詞全世界都知道,意思是「全然吸引」。這是對神最完美的稱呼,除非神全然吸引,怎能是神?梵文名字都完美。

採訪者:我想沒問題了,謝謝。

(結束)

要點總結

錄音目的:為分部分享 Prabhupāda 的講話與歌聲,遍及紐約、舊金山等十三、四個分部。

Kṛṣṇa 信仰:Kṛṣṇa 是神,意為全然吸引,擁有財富、名聲、知識等六大富裕,完美無缺。

唱誦效果:淨化心靈,認識神,簡單無害,助人實現人生目的,區別於動物。

其他宗教:皆尋找神,差別在韋達提供詳細創造解釋,滿足現代科學需求。

創造解釋:神擴展為 Mahā-Viṣṇu,經呼吸生宇宙,Brahmā 創造星球,聲音生天空等,詳見《Śrīmad-Bhāgavatam》。

來美背景:1965年9月抵美,傳播 Kṛṣṇa 意識,1966年在紐約開課,運動擴展至歐洲與 Honolulu。

年輕追隨者:年輕人易接受新事物,較無雜質,適合傳教,年長者難改變舊習慣。

入門與規範:入門是接受 Kṛṣṇa 意識活動,嚴禁非法性行為、吃肉、酗酒、賭博,學生多為30歲以下。

服裝意義:長袍與剃頭源自韋達,經濟實用,但非必要,非強制。

社會分工:四階段(brahmacārī、gṛhasthas、vānaprasthas、sannyāsa)與四階級(brāhmaṇas、kṣatriyas、vaiśyas、śūdras),構成完整人類社會。

公眾反應:公眾支持,警察偶有干涉但不嚴重,一學生被捕後釋放。

運動起源:美國由 Prabhupāda 引入,印度已有五千年歷史,家家崇拜 Kṛṣṇa。

追隨者數量:美國入門者約一百多,同情者眾多。

鞠躬意義:象徵臣服神,反對「無神」或「我是神」的謬論。

出版與傳播:出版《Bhagavad-gītā As It Is》與《Back to Godhead》,法文版受歡迎,計畫推德文版。

名字來源:入門改用梵文名,與 Kṛṣṇa 相關,梵文為宇宙通用語言,完美無瑕。

本網站使用 Cookie。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在您的電腦上儲存 Cookie。此外,您確認已閱讀並瞭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如果您不同意,請離開本網站。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