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日期:1969年3月5日 地點:Hawaii 篇章:Śrī Gaura-Pūrṇimā後一日講述

Prabhupāda:今天是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誕生慶典的第二天。祂於昨日,3月4日顯現。確切來說,不是3月4日,而是根據韋達曆法,稱為 Gaura pūrṇimā,即 Phālguna 月的滿月日。 Phālguna 月是指2月15日至3月14日這段時間。根據孟加拉曆法, Phālguna 月的滿月之夜,便是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顯現的時刻,稱為 phālguni pūrṇimā。 Pūrṇimā 意為滿月, phālguni 則指 Phālguna 月,即2月15日至3月14日。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顯現後,當地舉行了盛大的慶典。 Navadvīpa 的居民蜂擁而至,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父親雖非大富之家,卻是極受尊敬的 brāhmaṇa。五百年前, brāhmaṇa 社群通常不追求物質財富,這是他們的特質。全世界有四種階級的人……(中斷)……有些人追求人類生命的真正成就,他們被稱為 brāhmaṇa。次一階級的人追求政治權力,是僅次於第一階級的重要群體。第一階級專注於人類生命的成就,第二階級追求物質世界的政治權力。第三階級是商人社群,通過賺取財富追求物質的富足。第四階級被稱為 śūdra,這些人沒有追求 brāhmaṇa 的智慧,也無政治權力的野心,更無成為富商或企業家的能量,他們的唯一目標是填飽肚子。

這種階級劃分在全世界皆然,無論在印度、美國、Hawaii 或日本,你都能找到這四類人。你會發現一類人不追求物質享樂,他們是哲學家、學者、科學家、宗教家、改革者,他們的志向與眾不同。因此, brāhmaṇa 階級通常不富有。(嬰兒哭聲)哦,怎麼了?(中斷)……因為他們不追求物質財富,表面上看似貧窮,但實際上他們擁有知識的財富。然而,現今人們多數不重視知識,只追求物質富足。他們認為人生在於極致的感官享受。這是大眾的想法。在任何城市,人們都在辛苦奮鬥,追求財富與感官滿足。據我的學生說,Hawaii 這座島是為遊客而設,遊客多是富人,來此花錢追求感官享樂。這是現代文明的方式:「不惜代價賺錢,即使犧牲生命的進展,也要享樂。」這並非新現象,但當今時代,這種心態已極度膨脹。當我走進這屋子的庭院,聽到 Hare Kṛṣṇa 的曼陀羅聲,我感到非常喜悅,因為在這座感官享樂的大城中,至少有一角響起 Hare Kṛṣṇa 曼陀羅的振動。

目前,我們推廣 Hare Kṛṣṇa 曼陀羅的努力看似成效不大,但若工作者堅持不懈,它蘊含無限潛力。我的 Guru Mahārāja 曾說:「若無人來聽這哲學,別灰心。你坐在房間裡講,四面牆壁會聽到。不要失望。」因此,無需失望。今天是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誕生慶典的重要日子。在印度,特別是 Nabadwip,今天有數千萬人聚集,舉行盛大儀式。除了儀式本身,讓我們試著理解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哲學。祂認為,追求物質幸福的生活——即感官滿足——並非正道。根據 博伽梵歌,真正的幸福是 sukham ātyantikaṁ yat tad atīndriyaṁ grāhyam(博伽梵歌 6.21)。 主 Kṛṣṇa 說,最高的幸福( ātyantikaṁ)無法通過這些物質感官獲得,而是來自超然的感官( atīndriya)。幸福的本質是感官滿足,例如吃美食時,滿足味蕾便感到快樂。但 主 Kṛṣṇa 指出,最高的幸福只能通過超然的感官達成,而非被物質身體覆蓋的感官。

就像手戴手套,無法完全享受觸感,我們的感官如今被物質身體覆蓋,無法完美體驗幸福。 主 Kṛṣṇa 意識運動旨在清除感官的覆蓋,使意識純淨無染。就像純淨的水,若加入顏色或化學物質,味道便改變。當你口渴時,只有純水能解渴,摻雜的水無法滿足。同樣, 主 Kṛṣṇa 說,真正的幸福來自純淨的超然感官,而非被覆蓋的感官。我們的 主 Kṛṣṇa 意識運動就是要淨化被覆蓋的意識,使其無染無色。

我們無法消滅意識,佛陀哲學試圖停止意識,達到 nirvāṇa,認為意識是物質的結合。根據佛陀,這個身體是地、水、火、風等物質的組合,拆解這些物質,意識便消失。但根據 博伽梵歌,物質身體由八種元素組成,進一步還有心智、智慧、自我。根據 Vaiṣṇava 哲學,總共有二十六種元素。佛陀哲學只考慮粗糙的物質身體,忽略心智,因為一旦涉及心智,問題就來了:「這是誰的心智?誰的智慧?」這就必須承認靈魂的存在。但佛陀的教導對象是較低層次的人,他們無法理解精微的身體或靈魂,因為他們是粗糙的物質主義者,特別是那些殺生食肉的人。根據 聖典博伽瓦譚,殺生者無法理解精微的哲學,因為他們的頭腦粗鈍,傾向於機械式的生活。因此,我們禁止學生食肉,因為戒肉有助於培養更精微的意識。這是條件之一。 Parīkṣit Mahārāja 說, 主 Kṛṣṇa 意識運動適合已解脫的人,超越 brāhmaṇa 階級,而殺生者無法理解。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哲學是最卓越的哲學。佛陀否認至尊人格神首的存在,認為身體是物質的結合,通過冥想拆解物質,達到無痛苦的 nirvāṇa。 Śaṅkara 則說,物質是虛幻的,靈魂才是真實( brahma satyaṁ jagan mithyā)。 Vaiṣṇava 哲學進一步指出,靈魂不僅真實,還存在靈性的結構,如同物質世界有物質結構,靈性世界有靈性結構。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哲學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教導人們,真正的幸福來自純淨的意識, jīvera svarūpa haya nitya kṛṣṇa-dāsa(Cc. Madhya 20.108-109),靈魂的本質是 主 Kṛṣṇa 的永恆僕人。

主 Kṛṣṇa 在 博伽梵歌 中說,真正的幸福來自純淨的感官,通過臣服於祂達成。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同樣教導,祂以身作則,示範如何成為 主 Kṛṣṇa 的奉獻者。 主 Kṛṣṇa 說:「 sarva-dharmān parityajya mām ekaṁ śaraṇaṁ vraja」(博伽梵歌 18.66),放下一切,唯獨皈依我。祂有權命令,因為祂是至尊人格神首,但祂不強迫,因為祂賦予我們微小的獨立性。若祂強迫,便違背了賦予獨立性的初衷。我們濫用這獨立性,追求感官滿足,於是輪迴於不同身體——人、狗、貓、半神、富人、窮人。 主 Kṛṣṇa 說:「停止這些, sarva-dharmān parityajya,放下你製造的職責,這些職責只是讓你製造不同身體。」我們因心態不同,製造了不同身體,如老虎、鶴、豬, 主 Kṛṣṇa 提供相應的設施。

主 Kṛṣṇa 意識的益處在於淨化感官,停止製造物質身體。現代人對此一無所知,只專注於當前的問題。我們是永恆的,問題也應是永恆的。現代人自詡先進,實則愚昧。當無知被視為幸福,智慧便成愚行。我們推廣 主 Kṛṣṇa 意識看似愚蠢,但我們無法停止,因為我們的目的是滿足至尊。這是真正的感官滿足。物質是為自己滿足感官,靈性是為 主 Kṛṣṇa 滿足感官。感官的活動無法停止,因為我們是活的靈魂,無法成為石頭。淨化感官意味著將感官用於 主 Kṛṣṇa 的滿足,而非物質享樂。

Arjuna 是最佳例子,他不願為感官滿足而戰,認為不殺親人才能快樂,這是物質計算。真正的靈性平台無分別, vidyā-vinaya-sampanne brāhmaṇe gavi hastini śuni caiva(博伽梵歌 5.18),智者視 brāhmaṇa、牛、象、狗平等,因為他們看到靈魂。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示範如何過純淨的感官生活,教導我們是 主 Kṛṣṇa 的永恆僕人。一旦我們為 主 Kṛṣṇa 服務,便立即進入靈性平台,堅持此道,離開此身後即可回到 主 Kṛṣṇa,回到 Vrindāvana,回到神,回到永恆的家。

感謝大家。(奉獻者致敬—中斷)

Prabhupāda:那位女孩呢?(中斷)

Girl devotee:為何 主 Kṛṣṇa 擁有外在能量?

Prabhupāda:為什麼不呢?你有什麼反對意見?

Girl devotee:如果祂是純淨的,祂的一切都應是純淨的……

Prabhupāda:祂是純淨的,永遠純淨。假如你是一位好女孩,但你排泄了尿液或糞便,是否因此變壞?這有影響嗎?尿液或糞便或許不好,但你並不因此變壞。明白嗎? 主 Kṛṣṇa 擁有外在能量,並不使祂變壞。試著理解。若有人問:「你這麼好,為何要排泄?」這是合理的問題嗎?說:「因為你好,你的尿液和糞便也應是好的」,這是什麼邏輯?同樣, 主 Kṛṣṇa 創造外在能量,是為了祂的滿足。但我們為何要在意?若我們相信 主 Kṛṣṇa 的純善,為何關心祂的「尿液和糞便」?我們應直接專注於 主 Kṛṣṇa。讓 主 Kṛṣṇa 隨意處理祂的外在能量,我們與此無關。你不能說:「 主 Kṛṣṇa 是純善的,因此祂的尿液和糞便也應是好的。」祂的尿液確實也是好的,但這是另一回事。我的意思是,這種說法毫無道理。外在能量不影響 主 Kṛṣṇa。就像糞便吸引某些蟲子,牠們也是 主 Kṛṣṇa 的造物。物質自然,即 主 Kṛṣṇa 的外在能量,屬於祂,但某些蟲子般的生命被其吸引。我們不應被吸引,因為我們不是糞便中的蟲子。

這就像問:「為何政府設立監獄?」監獄是為罪犯準備的,若有人問:「為何美國政府設立監獄?」這合理嗎?政府設立監獄,但你為何要去那裡?因為你犯罪,才需監獄。同樣, 主 Kṛṣṇa 創造物質能量,是為那些不滿足 主 Kṛṣṇa、只滿足自己感官的生命提供場域。不是 主 Kṛṣṇa 想要如此,而是你想要如此。靈性世界中, 主 Kṛṣṇa 是至尊,但有些人說:「為何要有神?我就是神!」他們不知神是什麼,卻宣稱自己是神。這種心態的人需要外在能量。就像政府允許賭場或酒肆,不是鼓勵賭博或酗酒,而是因為有類人需要這些。物質能量是為 nitya-baddha(永遠受限的靈魂)準備的,他們不願服從 主 Kṛṣṇa,因此有這個場域:「好,你想怎樣就怎樣。」但 主 Kṛṣṇa 仍派祂的兒子、奉獻者,甚至親自降臨,勸說他們:「這不是你的正道,回來吧,回到神,回到家。」

Devotee: 主 Kṛṣṇa 能否撤回我們的獨立性?我們能否請求祂強迫我們臣服,因為我們受限於條件?

Prabhupāda:你可以請求祂,祂有時會強迫。祂會將你置於無路可走的情況,逼你臣服,這是特殊恩典。我的 Guru Mahārāja 要我傳教,我不願意,但他強迫我。我沒有接受 sannyāsa 或傳教的意願,但他逼我這麼做。這是我的親身經歷。當時我困惑,覺得自己是否犯錯,但後來我明白,這是最大的恩典。當 主 Kṛṣṇa 強迫某人臣服,那是特殊恩典,特別是對那些真誠服事卻仍有些物質欲望的人。 主 Kṛṣṇa 說:「這愚人不知物質享樂不會帶來幸福,我要打破他的物質資源,逼他臣服。」 聖典博伽瓦譚 中說: yasyāham anughṛnāmi hariṣye tad-dhanaṁ sanaiḥ, 主 Kṛṣṇa 說:「若我特別恩寵某人,我會讓他一貧如洗,拿走他感官享樂的資源。」當我們事業或賺錢失敗時,別抱怨 主 Kṛṣṇa 殞地,那是祂的特殊恩典,應如此理解。(完)

本網站使用 Cookie。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在您的電腦上儲存 Cookie。此外,您確認已閱讀並瞭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如果您不同意,請離開本網站。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