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第4章,1972年10月19日,Vṛndāvana
Pradyumna: 第39頁。 Prabhupāda: 會有……(聲音太小)
Pradyumna: 第39頁。「我向 Caitanya Mahāprabhu 致敬,祂的慈悲讓即使是……」 Prabhupāda: 不,不,這是《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教導》。
Pradyumna: 哦,抱歉,抱歉。「在 Caitanya Mahāprabhu 對……的教導中」 Prabhupāda: 第47頁?
Pradyumna: 第47頁。「對 Sanātana Gosvāmī 的教導。在 Caitanya Mahāprabhu 對 Sanātana Gosvāmī 的教導中,我們可以了解神的科學,包括祂的超然形體、祂的無限榮耀和祂的奉獻服務,因為這一切都是由主親自向 Sanātana Gosvāmī 描述的。那時, Sanātana 俯伏在主的腳下,以極大的謙卑詢問自己的真實身份。他說:『我出生於低賤的家庭,我的交往圈子都很糟糕,我是墮落的人類中最可憐的。我一直陷在物質享樂的黑暗深井中,從不知道我生命的真正目標。我不知道什麼對我有益。雖然在世俗中我被認為是偉大的學者,但我其實是個大傻瓜,甚至以為自己很博學。您接受我為您的僕人,救我脫離了物質生活的糾纏。現在,請告訴我,在這解脫的狀態下,我的職責是什麼?』」
Prabhupāda: 今天是 Śrī Kavirāja Gosvāmī, Kṛṣṇadāsa Kavirāja Gosvāmī 的顯現日。因此今晚我們來討論《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教導》,這是《 Caitanya-caritāmṛta》的概要研究。《 Caitanya-caritāmṛta》中最重要的篇章,包括祂對 Rūpa Gosvāmī 的教導、對 Sanātana Gosvāmī 的教導、與 Prakāśānanda Sarasvatī 的對話、與 Sarvabhauma Bhaṭṭācārya 的對話,以及與 Rāmānanda Rāya 的對話,這五個主題在《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教導》中特別詳細闡述。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教導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對 Rūpa Gosvāmī 和 Sanātana Gosvāmī 的教導。對 Sanātana Gosvāmī、 Rūpa Gosvāmī 和 Rāmānanda Rāya 的教導是為第二階段的奉獻者準備的。靈性進展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 mahā-bhāgavata,已解脫的奉獻者;第二階段是介於最低階段和解脫階段之間的過渡階段;最低階段是 prākṛta-bhakta,指處於物質狀態的人,逐漸被提升到自我覺悟的最高境界。 Caitanya Mahāprabhu 與 Sanātana Gosvāmī 交流,因為他要撰寫一本指導書《 Hari-bhakti-vilāsa》。這本書特別為居士提供指導,教他們如何保持 Vaiṣṇava 的正確行為標準。後來, Sanātana Gosvāmī 寫了《 Hari-bhakti-vilāsa》,而 Rūpa Gosvāmī 寫了《 Bhakti-rasāmṛta-sindhu》,即「奉獻的科學」。這兩兄弟在孟加拉 Maldah 地區擔任政府高官時遇見了 Caitanya Mahāprabhu。與 Caitanya Mahāprabhu 相遇後,他們決定全身心加入祂,推廣 Krishna 意識運動,於是辭去了職務。 Rūpa Gosvāmī 首先辭職,不是正式辭職,因為他急於見 Caitanya Mahāprabhu,所以先行退休。 Sanātana Gosvāmī 後來想以策略的方式辭職,但 Nawab 不同意,還把他軟禁在家裡,甚至真的監禁了他。最終, Sanātana Gosvāmī 用一萬金幣賄賂了監獄管理員,逃出監獄,前往 Benares 與 Caitanya Mahāprabhu 會面。
當他們會面時, Sanātana Gosvāmī 非常謙卑地說:「我的主,我出生於低賤的家庭。」其實,他出生於 sārasvata-brāhmaṇa 家庭,但因為與穆斯林(mlecchas 和 yavanas)交往,被婆羅門社群排斥,所以他說自己出身低賤。「我的交往圈子都很糟糕。」普通人,尤其是他與穆斯林混在一起,那些人習慣喝酒、吃肉,這些如今在紳士圈子裡成了時尚。他認為自己墮落了。「人類中最可憐的……」如果一個人不能利用人身來提升自己,那他就錯過了機會。在博伽梵歌中,主說……(背景有很多人說話)(旁白:)讓他們停下來。
Acyutānanda: Kṛpera, śānti kāraṇa。
Prabhupāda: Na māṁ duṣkṛtino mūḍhāḥ prapadyante narādhamāḥ。Narādhama 就是「人類中最低下的人」。任何不接受至尊人格神首、不向祂臣服的人,都是人類中最低下的人。這不是宗派偏見,這是事實。因為至尊人格神首親自說了。如果我們說某人「你是人類中最低下的人,因為你沒有 Krishna 意識」,這可能被認為是宗派觀點,但當主親自說:na māṁ duṣkṛtino mūḍhāḥ prapadyante narādhama māyaya apahṛta-jñānā asurī-bhāvam āśritāḥ [博伽梵歌 7.15],這就是事實。Asurī-bhāvam āśritāḥ,世人有兩類:asurī-bhāvam āśritāḥ 和 daivī-prakṛtim āśritāḥ。在博伽梵歌中你會找到這兩個詞。Mahātmānas tu māṁ pārtha daivīṁ prakṛtim āśritāḥ [博伽梵歌 9.13]。Mahātmā 是心胸寬廣的人,意指與至尊人格神首連繫的人。Durātmā 則是心胸狹隘,遠離 Krishna 意識的人。Mahātmā 的靈魂依附於至尊的偉大, Krishna。
Durātmā 是受物質自然影響的人,遠離 Krishna。這物質世界實際上與 Vaikuṇṭhaloka 相距千萬里。這宇宙無邊無際,超越這個宇宙是靈性世界,paravyoma,其中最高的是 Kṛṣṇaloka,也就是 Goloka Vṛndāvana。這 Vṛndāvana 是原始 Vṛndāvana 的複製品。當 主 Krishna 降臨此地,祂選擇在 Vṛndāvana 顯現,就像巡迴的總督有指定的住所一樣。這裡的 Vṛndāvana 與原始 Vṛndāvana 沒有差別。
Mahātmā 總是與 Krishna 連繫。Mahātmānas tu māṁ pārtha daivīṁ prakṛtim āśritāḥ [博伽梵歌 9.13]。他們不再受物質自然的影響。完全臣服於 Krishna、視 Krishna 為一切的人,不再受物質自然的影響。這就是其意義。他們不再執著於物質享樂。就像這些 Gosvāmīs,他們原本是大臣,不是普通人,而是政府高官。但因為他們依附於 Caitanya Mahāprabhu 和 Krishna,他們放棄了職位。Tyaktvā tūrṇam aśeṣa-maṇḍala-pati-śrenīm。Tyaktvā 是放棄,tūrṇam 是立即,maṇḍala-pati 是領袖。他們認為這些職位毫無意義。物質世界中,得到一份好工作,甚至當上大臣,人們會非常驕傲。但 Gosvāmīs 認為這些微不足道。如果不這樣想,怎麼能放棄?Paraṁ dṛṣṭvā nivartate [博伽梵歌 9.59]。只有看到更好的東西,才能放棄現有的執著。如果出家後仍執著於物質,那不是進步。 Gosvāmīs, Sanātana Gosvāmī、 Rūpa Gosvāmī 放棄了職位,tyaktvā tūrṇam aśeṣa-maṇḍala-pati-śrenīṁ sadā tucchavat bhūtvā dīna-gaṇeśakau kṛpayā kaupīna-kantāśritau。他們的財產只有一條內衣、一塊破布和一個水壺。他們在 Vṛndāvana 過著簡單的生活,今天睡在一棵樹下,明天換另一棵樹。 Sanātana Gosvāmī 在接受 Caitanya Mahāprabhu 在 Benares 的指導後來到這裡。你們見過 Madana Gopāla 的寺廟,很古老。他當時住在樹下,那時還沒有寺廟,寺廟是後來建的。他放棄了大臣職位,歷經艱辛來到 Benares, Caitanya Mahāprabhu 教導他兩個月 Vaiṣṇava 原則。他以謙卑的態度接近靈性導師,說:「我出生於低賤家庭,我的交往圈子糟糕,我是墮落的。」其實他是大臣,出身婆羅門家庭,但物質資格不足以提升 Krishna 意識,必須接近真正的靈性導師。他以謙卑的態度接近 Caitanya Mahāprabhu,展示 Vaiṣṇava 原則:Tasmād guruṁ prapadyeta [聖典博伽瓦譚 11.3.21]。Tad-vijñānārthaṁ sa gurum evābhigacchet samit-pāṇi śrotriyaṁ brahma-niṣṭham [穆迪卡奧義書 1.2.12]。 Sanātana Gosvāmī 教我們必須接近真正的靈性導師。有人可能問:「現在哪裡有 Caitanya Mahāprabhu?哪裡有 Krishna?」沒關係, Krishna 的話在,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教導在。只要遵循他們的指導,通過真正的靈性導師,你就能與 Krishna 或 Caitanya Mahāprabhu 連繫。
如果一個人沒有 Krishna 意識,我們說他是「人類中最低下的人」,這是很重的話。一個紳士如果不是 Krishna 的奉獻者,聽到這話會很生氣:「我這麼好,你說我是最低下的人?」但這是事實。Tāvac ca śobhate mūrkho yāvad kiñcit na hvāyate, sabhāyaṁ vastra-veṣṭhitaḥ。一個穿著體面的人,在社交場合看起來很好,但只要他一開口,說出沒有 Krishna 意識的話,就立刻暴露他是人類中最低下的人。他可能穿得很好,但如果他說「身體結束後一切就完了」,這就是他的知識。這是現代文明的現狀。他們不相信來世,不明白生命的目標,因此是 narādhama。 Krishna 說:māyayā apahṛta-jñānā。他可能有學位,但知識的精髓被 māyā 奪走。他不知道 Krishna 是什麼,這就是 asurī-bhāvam āśritāḥ。Mahātmā 是 daivī-prakṛtim āśritāḥ,像 Prahlāda,而 asurī-bhāvam āśritāḥ 像 Hiraṇyakaśipu。
Krishna 意識運動是要引導人們成為 daivī-prakṛtim āśritāḥ,而不是 asurī-bhāvam āśritāḥ。這需要接近 Caitanya Mahāprabhu 或祂的代表。 Sanātana Gosvāmī 謙卑地說:「我是最低下的人,交往圈子糟糕。」《聖典博伽瓦譚》說,誰需要導師?導師不是時尚,不是「大家都有導師,我也弄一個,然後繼續胡鬧」。必須認真對待。認真是什麼?是想知道神是什麼,我與祂的關係是什麼。沒有這種認真,就不需要導師。不要把導師當成時尚。《聖典博伽瓦譚》說:tasmād guruṁ prapadyeta [聖典博伽瓦譚 11.3.21],必須完全臣服於導師,像 Krishna 說的 mām ekaṁ śaraṇaṁ vraja。臣服於至尊和祂的代表。 Sanātana Gosvāmī 放棄高薪職位,謙卑地向 Caitanya Mahāprabhu 臣服,這是靈性生活的開始。他精通梵文、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是學者,但承認自己的無知。
除非接近真正的靈性導師,知識毫無價值。Māyayā apahṛta-jñānā,否認神的存在是無知。 Sanātana Gosvāmī 說:「我陷在物質享樂的黑暗深井中,不知道生命的真正目標。」這是每個人的處境。得到一點物質財富,就忘了真正的目標。 Narottama dāsa Ṭhākura 唱道:hari hari viphale, janama goñāinu。「主啊,我浪費了人生。」為什麼?Manuṣya janama pāiya, rādhā kṛṣṇa nā bhajiyā, jāniyā śuniyā viṣa khāinu。人身是為了發展 Krishna 意識,否則就是自殺。我們的運動在全世界傳播這個信息,但如果有人不利用,就是明知故犯地喝毒藥。Golokera prema dhana,Hare Krishna 曼陀羅、博伽梵歌、聖典博伽瓦譚是從 Goloka Vṛndāvana 傳來的超然音聲。就像收音機接收遠方的消息,這裡的機器是 guru-paramparā。Evaṁ paramparā-prāptam imaṁ rājarṣayoḥ viduḥ [博伽梵歌 4.2]。第一導師是 Krishna,然後是 Brahma、 Nārada、 Vyāsadeva、 Madhvācārya、 Caitanya Mahāprabhu、 Gosvāmīs、 Śrīnivāsa Ācārya、 Narottama dāsa Ṭhākura。這是傳遞信息的機器。如何確認它是正確的?因為它與 Krishna 的教導一致:sarva-dharmān parityaja mām ekaṁ śaraṇaṁ vraja。我們傳播同樣的信息:「放棄一切,臣服於 Krishna。」這就是正確的機器。
Sanātana Gosvāmī 通過 Caitanya Mahāprabhu 接收靈性世界的消息。《 Caitanya-caritāmṛta》記載了這些教導,仔細研究就能得到這台機器。只要懂得如何操作,就能獲得所有信息。 Sanātana Gosvāmī 以謙卑的態度接近 Caitanya Mahāprabhu,展示如何操作這台機器。他不以過去的大臣身份、財富或婆羅門出身驕傲,而是說:「我是最墮落的,不知道生命的目標。」這是每個人的處境。許多人以為生命的最高境界是感官享受,追求物質教育、好工作、高薪、吃好喝好。這不是生命的目標。因此需要真正的靈性導師啟發。Tad-vijñānārthaṁ sa gurum evābhigacchet [穆迪卡奧義書 1.2.12]。 Sanātana Gosvāmī 雖然是學者、大臣,仍謙卑地接近導師,教我們必須通過導師獲得靈性啟發。
Sanātana Gosvāmī 說:「在世俗中我被認為是大學者……」在印度,婆羅門被稱為「 Paṇḍitji」,這是禮貌。但他說:grāmya-vyavahāre kahaye paṇḍita, satya kari māni, āpanāra hitāhita kichui nāhi jāni!「雖然他們叫我 Paṇḍitji,但我不知道生命的目標和我的本質。」Ke āmi, kene āmāya jāre tapa-traya。「我不知道為什麼物質世界的三重痛苦困擾我。」這是每個人的真實處境。學術上可能很博學,但不知道生命的目標。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唱道:jaḍa-vidyā jato māyāra vaibhava tomāra bhajane bādhā。物質知識越進步,越被 māyā 糾纏。Anitya saṁsāre moho janamiyā jīvake koroye gādhā。這物質世界是暫時的,但我們忙於調整這短暫的生活,忽略了隨時可能到來的死亡。
《聖典博伽瓦譚》說:nūnaṁ pramattaḥ kurute vikarma yad indirya-prītaya āpṛṇoti na sādhu manye yata ātmano 'yam asann api kleśada āsa dehaḥ [聖典博伽瓦譚 5.5.4]。我們瘋狂地為感官滿足做惡業,為了舌頭的滿足,牛肉、香煙被大量販賣。香煙包裝上寫著「吸煙有害健康」,但人們還是抽,因為他們瘋狂了。 Krishna 的滿足是「放棄這些,臣服於我」,但人們臣服於香煙。這是錯誤的。接受物質身體是痛苦的根源,但我們繼續惡業,換來另一個痛苦的身體。 Krishna 說:janma karma me divyam,了解我,你將不再接受物質身體。tyaktvā dehaṁ punar janma naiti [博伽梵歌 4.9]。 Krishna 意識運動是要停止這些愚蠢習慣,無非法性行為、無毒品、無賭博,帶人回到永恆快樂的生活,回歸神首。
謝謝大家。Hare Krishna。(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