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第13章,1977年1月31日,布瓦內什瓦爾

Prabhupāda: 今天是 Varāha-dvādaśī, 主 Krishna 以野豬形態顯現的日子……keśava dhṛta-śūkara-rūpa jaya jagadīśa hare。 rāmādi-mūrtiṣu kalā-niyamena tiṣṭhan nānāvatāram akarod bhuvaneṣu kintu kṛṣṇaḥ svayaṁ samabhavat paramaḥ pumān yo govindam ādi-puruṣaṁ tam ahaṁ bhajāmi [Bs. 5.39] 主 Krishna, Govinda, ādi-puruṣa(原初之人),祂以各種形態顯現,特別是 rāmādi-murtiṣu,三位 Rāma: Paraśurāma、 Balarāma 和 Daśarathi Rāma。Rāma 意味著享受。 主 Krishna 的享受……祂以野豬形態顯現並不意味著祂在受苦。一切都是 ānanda-cinmaya-rasa-pratibhāvitābhis [Bs. 5.37]。就像有個有趣的故事,英國首相 Gladstone,有人來找他面談,僕人說:「首相正忙,請稍等。」這位重要訪客等了一小時,很好奇,想看看首相在忙什麼。他從門縫偷看,發現首相像馬一樣,背著孫子在玩,孫子喊著「哈!哈!」這就是他的忙碌。首相並非馬,他是在享受。同樣,keśava dhṛta-śūkara-rūpa 或 keśava dhṛta-varāha-rūpa,祂不是野豬或鱷魚,祂是一切,但這不是因業力(karma)。我們變成鱷魚是業力的懲罰。比如我們現在是人,下一世可能因業力變成鱷魚,被自然法則強迫。就像在夏威夷,看到年輕人在海中衝浪,如果死時想著衝浪, 主 Krishna 會給你機會變成水生動物,輕鬆在水裡生活。這是自然法則,yaṁ yaṁ vāpi smaran loke tyajaty ante kalevaram [博伽梵歌 8.6]。

我們因業力變成鱷魚或野豬等動物,但 Gladstone 扮馬不是業力,是享受。同樣,當 keśava dhṛta-kūrma-śarīra 或 varāha-śarīra, 主 Krishna 不是被業力強迫。祂在博伽梵歌說:na māṁ karmāṇi limpanti [博伽梵歌 4.14],na me karma-phale spṛhā,祂是自足的,一切都是祂的享受。我們也尋求享受,因為我們是 主 Krishna 的部分與片段,與祂有同樣的品質。ānandamayo 'bhyāsāt [韋達經綸 1.1.12]。 主 Krishna 尋求享受,我們也尋求享受,但在靈性世界,我們能毫無阻礙地與祂一起享受。

ānanda-cinmaya-rasa-pratibhāvitābhis tābhir ya eva nija-rūpatayā kalābhiḥ goloka eva nivasaty akhilātma-bhūto govindam ādi-puruṣaṁ tam ahaṁ bhajāmi [Bs. 5.37] 在 Goloka Vṛndāvana 與 主 Krishna 共舞,祂享受,我們也享受。但若想獨立於 主 Krishna 或模仿祂、成為祂,那就是 māyā(幻象)。物質世界是因為我們有同樣的享受精神,但想獨立或模仿 主 Krishna,就是 māyā。所以我們應與 主 Krishna 一起享受,這是人生的目標。

主 Krishna 親自顯現,在 Vṛndāvana 展示祂的愛的享受,帶著朋友、女友、父母,展示:「你們追求的享受,在靈性世界與我同在。看我如何享受。」讓我們明白,與 主 Krishna 一起能享受舞蹈、親情、愛情、友情、與動物的玩耍,在花園、森林、水中,一切都與物質世界相同,但那是靈性的。這是 主 Krishna 的 līlā(遊戲)。ānanda-cinmaya-rasa-pratibhāvitābhis [Bs. 5.37]。我們在物質世界尋求快樂,那是模仿,不是真享受。但享受的基礎存在。愛情、親情、友情、與動物的互動,這裡是模仿,真正的在靈性世界。我們誤以為這是 karma-phala-vadya(業果)。靈性世界沒有缺陷,這裡充滿缺陷。 主 Krishna 與 gopīs 享受,但無缺陷,無懷孕、墮胎,這是美麗之處。物質世界的愛變成慾望,帶來許多困難。yan-maithunādi-gṛhamedhi-sukhaṁ hi tucchaṁ kaṇḍūyanena karayor iva duḥkha-duḥkham [聖典博伽瓦譚 7.9.45]。這裡的性生活帶來痛苦,但在靈性世界,沒有性生活卻有快樂。這是物質與靈性的區別。因此有禁制,像結核病患者禁止性生活,因為會加速死亡。我們在物質世界像結核病患者,若追求性生活,就會更快「死」。我們已是死的,因為這身體是死的,僅靠靈魂運作,像汽車靠司機運轉。māyā 讓我們以為這身體是活的,但它從一開始就是死的。當靈魂離開,它顯現真面目——死物。所以 主 Krishna 說:「你為這身體悲傷?你真是愚蠢。」nānuśocanti paṇḍitāḥ,智者不為這死物悲傷,無論它是死是活。

aśocyān anvaśocas tvaṁ prajñā-vādāṁś ca bhāṣase gatāsūn agatāsūṁś ca nānuśocanti paṇḍitāḥ [博伽梵歌 2.11] 這是靈性生活。當我們完全不關心這物質身體,靈性生活開始。只要關心這死物而不知內在靈魂,就是物質生活。這是物質與靈性的區別。

無知的人,認同這身體,試圖享受生活,就被牽連,生命換生命,換不同方式享受。享受是什麼?吃、睡、性、防衛。無論是小蟲還是 Brahmā,都是 punaḥ punaś carvita-carvaṇānām [聖典博伽瓦譚 7.5.30],重複吃睡性防衛。但有永恆的生活,ānanda-cinmaya-rasa,非吃睡的享受。我們應冷靜思考,這是我們的病態。我是永恆的,na hanyate hanyamāne śarīre [博伽梵歌 2.20],為何陷入生老病死?這是病態,不是健康狀態。清醒的人(dhīra)明白這是結核病狀態,應限制物質快樂,準備靈性永恆生活。這是人類意識,否則是 mūḍha、 duṣkṛtina、 narādhama,人生浪費。 主 Krishna 有許多 līlā(活動),祂與活動無別,是絕對的。我們聽祂的活動有益,所以祂以 mīna-śarīra(魚)、 varāha-śarīra(野豬)、 kūrma-śarīra(烏龜)顯現。rāmādi-mūrtiṣu-kalā niyamena,祂有無數化身,advaitam acyutam anādim ananta-rūpam [Bs. 5.33],如河中波浪無數。聽 Viṣṇu 的 līlā,śravaṇaṁ kīrtanaṁ visnoḥ [聖典博伽瓦譚 7.5.23],有益。若只執著 nirakāra Brahman(無形梵),沒什麼可聽, Māyāvādīs 因此墮落,因為無 līlā,單說「brahman」會乏味。但聽 主 Krishna 的個人活動,永遠新鮮、多樣,就能堅持。否則只知 Brahman 會厭倦。我們想要 ānanda(快樂),無形梵無快樂。像坐飛機在天上飛,久了會厭倦;在海上幾個月也會生病。我們想要多樣的快樂,這是 主 Krishna 的願望,祂創造多樣快樂,與祂同在靈性世界,我們也能永恆享受多樣快樂,這是人生成功。

謝謝大家。

Devotees: Jaya Prabhupāda (結束)

本網站使用 Cookie。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在您的電腦上儲存 Cookie。此外,您確認已閱讀並瞭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如果您不同意,請離開本網站。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