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aha Prakāśa Swami 托砵僧 啟迪儀式摘錄 1976年2月5日 瑪雅普爾
Tamāla Kṛṣṇa: (朗讀)「這是一位來自 Avantī deśa 的 brāhmaṇa 所說:『我將通過堅定地服務於 主 Krishna 的蓮足,跨越無法逾越的無知之海。這得到了先前 ācāryas 的認可,他們堅定地奉獻於至尊人格神首 Paramātmā。』」註解:「關於這首詩節,引自《聖典博伽瓦譚》第十一篇第二十三章第五十八詩節,Śrīla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說,在奉獻服務的六十四項原則中,接受 sannyāsa 的象徵標誌是一個規範原則。如果一個人接受 sannyāsa 身份,他的主要任務是將生命完全奉獻於 Mukunda, 主 Krishna 的服務。如果一個人沒有完全將身心奉獻於 主 Krishna 的服務,他就不是真正的 sannyāsī。sannyāsa 不僅僅是換衣服。在《博伽梵歌》第六章第一詩節中也說道:anāśritaḥ karma-phalaṁ kāryaṁ karma karoti yaḥ, sa sannyāsī ca yogī ca [博伽梵歌 6.1],『為滿足 主 Krishna 而奉獻工作的人是 sannyāsī。』衣服不是 sannyāsa,服務 主 Krishna 的態度才是。Paramātmā niṣṭhā 意味著成為 主 Krishna 的奉獻者。Parātmā-vigraha。至尊人格,Parātmā,就是 主 Krishna。Īśvaraḥ paramaḥ kṛṣṇaḥ sac-cid-ānanda-vigrahaḥ [Bs. 5.1]。那些完全奉獻於 主 Krishna 蓮足服務的人才是真正的 sannyāsīs。作為形式上的要求,奉獻者遵循先前 ācāryas 的做法,接受 sannyāsa 的服飾。他也接受三根 daṇḍa。後來, Viṣṇu Svāmī 認為接受 tridaṇḍa 的服飾是 parātma-niṣṭhā。因此,真誠的奉獻者在三根 daṇḍa 之外再加一根 jīva daṇḍa。Vaiṣṇava sannyāsī 被稱為 tridaṇḍī-sannyāsī。Māyāvādī sannyāsī 只接受一根 daṇḍa,因為他們不明白 tridaṇḍa 的目的。後來, Śiva Swami 團體中的許多人放棄了 ātma-niṣṭhā,對 主 Krishna 的奉獻服務,追隨了 Śaṅkarācārya 的道路。他們不接受108個名字,而是追隨 Śaṅkarācārya 的道路,接受 sannyāsa 的十個名字。雖然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接受了當時存在的 ekadaṇḍa sannyāsa,但祂仍然引用《聖典博伽瓦譚》中關於 Avantīpura brāhmaṇa 接受的 tridaṇḍa-sannyāsa 的內容。祂間接宣稱,在 ekadaṇḍa,一根 daṇḍa 中,包含了四根 daṇḍa。接受 ekadaṇḍa sannyāsa 而沒有 parātma-niṣṭhā,即對 主 Krishna 的奉獻服務,是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所不接受的。此外,根據嚴格的規範原則,應該在 tridaṇḍa 之外加上 jīva-daṇḍa。這四根 daṇḍa 綁在一起,象徵對 主 Krishna 的純粹奉獻服務。因為 Māyāvādī 學派的 ekadaṇḍī-sannyāsīs 不奉獻於 主 Krishna 的服務,他們試圖融入 Brahman 的光芒,這是物質與靈性存在之間的邊緣位置。他們將這種非人格的狀態視為解放。Māyāvādī sannyāsīs 不明白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是 tridaṇḍī,以為祂是 ekadaṇḍī sannyāsī,這是因為他們的 vivarta,迷惑。在《聖典博伽瓦譚》中沒有 ekadaṇḍī sannyāsī 之說。確實,tridaṇḍī-sannyāsī 被認為是 sannyāsa 身份的象徵。通過引用《聖典博伽瓦譚》的這首詩節,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接受了《聖典博伽瓦譚》推薦的 sannyāsa 身份。迷戀於 主 Krishna 外在能量的 Māyāvādī sannyāsīs 無法理解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心意。至今,所有追隨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足跡的奉獻者都接受 sannyāsa 身份,保留聖線和未剃的頭髮。Māyāvādī 學派的 ekadaṇḍī-sannyāsīs 放棄聖線,不保留任何頭髮,因此他們無法理解 tridaṇḍa-sannyāsa 的意義,因此不傾向於將生命奉獻於 Mukunda 的服務。他們只是因為厭惡物質存在而想融入 Brahman 的存在。提倡 daiva-varṇāśrama 的 ācāryas,即《博伽梵歌》中提到的 cātur-varṇyam 社會秩序,不接受 asura-varṇāśrama 的觀點,即認為 varṇa 是由出生決定的。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最親密奉獻者 Gadādhara Paṇḍita 接受了 tridaṇḍa-sannyāsa,並接受 Mādhava-upādhyāya 作為他的 tridaṇḍī-sannyāsī 弟子。據說從 Madhvācārya 開始,西印度的 Vallabhācārya sampradāya 由此開始。Gauḍīya Vaiṣṇava sampradāya 中被稱為 smṛti-ācārya 的 Gopāla Bhaṭṭa Bose(?)後來從 Tridaṇḍipāda Prabodhānanda Sarasvatī 接受了 tridaṇḍa-sannyāsa。雖然 Gauḍīya Vaiṣṇava 文獻中未明確提到接受 tridaṇḍa-sannyāsa,但 Śrīla Rūpa Gosvāmī 的《Upadeśāmṛta》第一詩節提倡接受 tridaṇḍa-sannyāsa 身份,通過控制六種力量: vāco vegaṁ manasaḥ krodha-vegaṁ jihvā-vegam udaropastha-vegam etān vegān yo viṣaheta dhīraḥ sarvām apīmāṁ pṛthivīṁ sa śiṣyāt [NoI 1] 「能控制言語、心智、憤怒、舌頭、胃和生殖器的衝動的人被稱為 gosvāmī,有資格在全世界接受弟子。」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追隨者從未接受 Māyāvāda 的 sannyāsa 身份,因此不能責怪他們。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接受了 Śrīdhara Swami,他是一位 tridaṇḍī sannyāsī,但 Māyāvādī sannyāsīs 不理解 Śrīdhara Swami,有時認為 Śrīdhara Swami 屬於 Māyāvāda ekadaṇḍa sannyāsa 團體。實際上並非如此。
Prabhupāda: 你們應通過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親自示範的例子來理解接受 sannyāsa 的目的。《聖典博伽瓦譚》中說道: tyaktvā su-dustyaja-surepsita-rājya-lakṣmīṁ dharmiṣṭha ārya-vacasā yad agād araṇyam māyā-mṛgaṁ dayitayepsitam anvadhāvad vande mahā-puruṣa te caraṇāravindam [聖典博伽瓦譚 11.5.34]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是這片土地的居民,你們正在這裡接受 sannyāsa。祂接受 sannyāsa 的目的是什麼?祂是非常受尊敬的 brāhmaṇa,Nimāi Paṇḍita。這片 Navadvīpa 土地自古以來是高學歷 brāhmaṇas 的聚集地。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出生於一個非常受尊敬的 brāhmaṇa 家庭,父親是 Jagannātha Miśra,祖父 Nīlāmbara Cakravartī,都是非常受尊敬的人物。祂出生於這個家庭,個人非常俊美,因此祂的另一個名字是 Gaurasundara。祂也是一位非常博學的學者,因此又名 Nimāi Paṇḍita。在家庭生活中,祂有非常美麗年輕的妻子 Viṣṇupriyā,還有非常慈愛的母親,祂的影響力很大。你們知道,祂一天之內就能召集十萬追隨者來抗議 Kazi 的命令。祂的社會地位非常優越,個人條件也非常好。然而,祂還是接受了 sannyāsa,離開了家。為什麼?Dayitaye,為了對世界上墮落的靈魂展現慈悲。
祂留下了一個遺訓,任何出生在印度的人: bhārata-bhūmite manuṣya-janma haila yāra janma sārthaka kari' kara para-upakāra [Cc. Ādi 9.41] 祂親自展示了如何做 para-upakāra,為墮落靈魂謀福祉。所以 sannyāsa 意味著遵循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命令: āmāra ājñāya guru hañā tara' ei deśa yāre dekha tāre kaha 'kṛṣṇa'-upadeśa [Cc. Madhya 7.128] 不僅如此……我們試圖創造一個局面,不僅印度人有這個責任,根據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教導,任何人——pṛthivīte āche yata nagarādi grāma——都應承擔這個傳教工作。我非常感激你們,美國的男孩和女孩,你們如此認真地接受了 Krishna意識運動。在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恩典下,你們中的一些人正在接受 sannyāsa。請完美地保持這個身份,從一個城鎮到另一個城鎮,從城市到城市,從村莊到村莊,遍及全世界,傳播 Krishna意識運動,讓每個人都能快樂。人們非常痛苦。因為他們是 mūḍhas,無賴,他們不知道如何在人類形態中調整生活。這是 bhāgavata-dharma 的普遍原則。人類形態不是為了成為狗、豬、豬玀。你應成為完美的人類。Śuddhyet sattva。淨化你的存在。為什麼你要遭受生、老、病、死?因為我們不純淨。如果我們淨化自己的存在,就不會有生、老、病、死。這是 Śrī Caitanya Mahāprabhu 和 主 Krishna 自己的教導。只要理解 主 Krishna,你就能淨化,擺脫生、老、病、死的污染。所以試著說服普通人、哲學家、宗教人士。我們沒有宗派觀點。任何人都可以加入這個運動,淨化自己。Janma sārthaka kari' kara para-upakāra。我非常高興。你們已經為社會提供了服務。現在你們接受 sannyāsa,遍及世界傳教,讓人們受益。
非常感謝。
Devotees: Jaya Śrīla Prabhupāda!
Prabhupāda: 拿這個 daṇḍa,致敬。只要在你的名字後加上「Swami」即可。他的名字是什麼?
Devotee: Viraha。
Prabhupāda: Viraha Prakāśa Swami。鞠躬。Viraha Prakāśa。Caitanya Mahāprabhu 是 viraha prakāśa 的象徵。Govinda-viraheṇa me。祂說,śūnyāyitaṁ jagat sarvaṁ govinda-viraheṇa me。這就是 viraha-prakāśa,意為「沒有 Govinda,一切對我來說都是空虛的。」這就是 viraha。我們應對 Govinda 瘋狂。這就是 govinda-viraheṇa me。Śūnyāyitaṁ jagat sarvaṁ govinda-viraheṇa me。非常感謝。Hare Krishna。
Devotees: Jaya Śrīla Prabhupāda。(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