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愛的甘露》 1972年11月2日 溫達文
Pradyumna
在純粹的奉獻服務中,感官應完全用於服務 Hṛṣīkeśa,至尊人格神首。當一個人從所有物質標籤中解放出來,他便成為純粹的 Krishna 意識者,這樣的活動稱為純粹奉獻服務。只要一個人仍帶有物質標籤,他的奉獻服務就不純粹,稱為 prakṛta,物質層次的奉獻服務。因此,純粹的奉獻服務必須脫離所有物質活動。
Prabhupāda
奉獻服務,bhakti,意味著完全脫離物質標籤,sarvopādhi-vinirmuktam。當我們說某人是 Hindu、Muslim、Christian、Indian 或 American,這些都是物質標籤,upādhi。這些標籤與靈魂無關。靈魂,jīvātmā,是純粹的,無任何標籤。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是靈魂,無需任何物質標籤,這種意識稱為 Krishna 意識。這種意識使人從物質束縛中解放,成為純粹的奉獻者。這種狀態在《聖典博伽瓦譚》中描述為 brahma-bhūtaḥ,prasannātmā,na śocati na kāṅkṣati,samaḥ sarveṣu bhūteṣu,mad-bhaktiṁ labhate parām。一旦達到 brahma-bhūtaḥ 階段,人不再為物質得失悲傷或渴望,對所有生命平等看待,這樣他才能真正從事奉獻服務,mad-bhaktiṁ labhate parām。這是真正的奉獻服務,純粹無暇,無任何物質欲望或標籤的干擾。
這種純粹的奉獻服務必須是自發的,無任何動機。Rūpa Gosvāmī 在《Bhakti-rasāmṛta-sindhu》中說,anyābhilāṣitā-śūnyam jñāna-karmādy-anāvṛtam,奉獻服務應無任何物質欲望,無 jñāna 或 karma 的遮蔽。jñāna 意味追求知識以達到無人格或虛無的結論,karma 指果報活動,追求物質享受。這兩者都無法帶來純粹的奉獻服務。真正的奉獻服務是 ānukūlyena kṛṣṇānuśīlanam,總是以有利於 Krishna 的方式進行,無任何其他動機。這種服務是自發的,出於對 Krishna 的愛,而非為了獲得某種回報。就像母親照顧孩子,無需任何動機,只是出於愛,這就是純粹奉獻服務的性質。
在物質世界中,人們總是帶有動機做事。例如,有人行善是為了名聲或物質回報,這不是純粹的奉獻服務。純粹的奉獻服務是無條件的,無任何私心。當一個人完全脫離物質標籤,sarvopādhi-vinirmuktam,他的感官用於服務 Hṛṣīkeśa,即感官的主人 Krishna,這就是真正的 bhakti。例如,gopī 們在溫達文的生活,她們的一切活動—烹飪、照顧牛群、與 Krishna 共舞—都是為了 Krishna 的喜悅,無任何私心。這種純粹的奉獻服務是我們應追求的目標。
Pradyumna
純粹的奉獻服務只能通過純粹奉獻者的指導來達成,因為他們已脫離所有物質污染。他們的感官完全用於服務 Krishna,因此他們能指引他人走上這條道路。
Prabhupāda
是的,這是關鍵。純粹的奉獻服務需要純粹奉獻者的指導。為什麼?因為他們已達 sarvopādhi-vinirmuktam 的境界,無任何物質標籤。他們的感官完全用於服務 Krishna,hṛṣīkeṇa hṛṣīkeśa-sevanaṁ bhaktir ucyate。他們是純粹的 Krishna 意識者,無任何物質欲望或動機。他們的生活是榜樣,他們的指引是真實的。例如,六 Gosvāmīs,他們放棄一切物質享受,來到溫達文,不是為了退休,而是為了全心奉獻給 Krishna。他們日夜研究 śāstra,寫作、傳教,nana-śāstra-vicaraṇaika-nipunau,建立 sad-dharma,為眾生福祉,lokanam hita-karinau。他們的生活充滿活動,無一刻閒置,這就是奉獻服務的真諦。
Caitanya Mahāprabhu 說,yāre dekha tāre kaha kṛṣṇa upadeśa,無論見到誰,告訴他 Krishna 的教導。這是純粹奉獻者的使命。他們不為自己,而是為 Krishna 傳播訊息。他們的指引是可靠的,因為他們遵循 paramparā 傳承,evaṁ paramparā-prāptam imaṁ rājarṣayo viduḥ。他們不自行創造教導,而是傳遞 Krishna 的訊息,如其本然,無任何增減。這就是純粹奉獻者的特質。他們像郵差,將 Krishna 的訊息準確傳遞,無私心,無扭曲。
若無純粹奉獻者的指引,人易陷入 jñāna 或 karma 的陷阱,誤以為通過哲學揣測或果報活動能達解放。但《博伽梵歌》說,bahūnāṁ janmanām ante jñānavān māṁ prapadyate,只有經過多次出生,jñānī 才會皈依 Krishna,vāsudevaḥ sarvam iti,sa mahātmā su-durlabhaḥ,這樣的 mahātmā 極罕見。因此,純粹奉獻者的指引是不可或缺的。他們教導我們直接採取奉獻服務,bhaktyā mām abhijānāti,通過奉獻認識 Krishna,而非依賴 jñāna 或 karma。
Pradyumna
奉獻服務應無任何動機,且不受 jñāna 或 karma 遮蔽。當一個人完全脫離物質欲望,他的奉獻服務成為純粹,稱為 śuddha-bhakti。
Prabhupāda
是的,śuddha-bhakti 是純粹奉獻服務,無任何動機,anyābhilāṣitā-śūnyam。動機是物質污染的根源。例如,有人供奉 Krishna 是為了物質回報,如健康、財富,這不是 śuddha-bhakti。純粹奉獻服務是為了 Krishna 的喜悅,無任何私心。Rūpa Gosvāmī 說,ānukūlyena kṛṣṇānuśīlanam,奉獻服務必須有利於 Krishna,無其他目的。這需要純粹的心,tat-paratvena nirmalam,感官完全淨化,用於服務 Krishna。
在 Kali-yuga,人們壽命短,prāyeṇa alpāyuṣaḥ,無耐心逐步修練 jñāna、karma 或 yoga。因此,Caitanya Mahāprabhu 給出最簡單的道路,harer nāma harer nāma harer nāma eva kevalaṁ,kalau nāsty eva nāsty eva nāsty eva gatir anyathā。僅通過唱 Hare Krishna 曼陀羅,人就能淨化心靈,達 śuddha-bhakti。這是 Kali-yuga 的恩典,無需複雜過程,直接唱 Krishna 的聖名,ceto-darpaṇa-mārjanaṁ,淨化心靈,bhava-mahā-dāvāgni-nirvāpaṇaṁ,熄滅物質苦難。這是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祝福,paraṁ vijayate śrī-kṛṣṇa-saṅkīrtanam。
我們看六 Gosvāmīs 的榜樣,他們無一刻停歇,總在為 Krishna 服務。他們的奉獻是 śuddha-bhakti,無任何物質動機。他們的教導是我們的指引,遵循他們的腳步,vande rūpa-sanātanau raghu-yugau śrī-jīva-gopālakau,我們能達純粹奉獻服務。這需要真誠,無私心,遵循純粹奉獻者的指引,脫離物質標籤,成為真正的 Krishna 意識者。
謝謝大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