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奉愛的甘露》 1972年10月17日 溫達文

Pradyumna
他朗讀道:「每種服務都有某種吸引力,推動服務者不斷前進。」

Prabhupāda
它沒在運作嗎?

Pradyumna
「……奉獻服務。每種服務都有某種吸引力,推動服務者不斷前進。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裡總是在從事某種服務,這種服務的動力是我們從中獲得的快樂。出於對妻子和孩子的愛,家庭男人日夜工作。慈善家為了更大的家庭而工作,民族主義者為了國家和同胞而努力。推動慈善家、家庭男人、民族主義者的力量,稱為 rasa,或一種甜美的關係。Bhakti-rasa 是與普通工作者享受的 rasa 不同的滋味。普通工作者日夜辛勞,為了品嚐某種被理解為感官滿足的 rasa。這種世俗 rasa 的滋味不會長久,因此普通工作者總是改變享受的位置。商人整週工作不滿足,週末想改變,去某個地方忘記生意。週末過後,他又回到生意。物質參與意味著接受某種狀態一段時間,然後改變。這被稱為 bhoga-tyāga,即感官享受與放棄交替的狀態。」

Prabhupāda
Bhakti 被解釋為「某種積極的服務」。它不是一種情感,而是工作。不是像 karmīs 那樣。Karmī 或任何工作者,他們工作時帶有某種趣味。就像這裡給的例子:一個家庭男人日夜工作。除非他有某種趣味……假設他有妻子和孩子,為了養他們,他必須努力工作。但在服務妻子和孩子中,他感受到快樂。這是個粗淺的例子。同樣,bhakti 意味著帶有趣味的服務。Svādu svādu pade pade。《聖典博伽瓦譚》說,svādu svādu pade pade。你服務越多,品嚐到的趣味越多。沒有這種趣味,沒人能進行奉獻服務。這是實際的。在每一步都有趣味。就像 Rūpa Gosvāmī,他是 Nawab Hussain Shah 政府的部長,物質上他得到榮譽、金錢,因此他有所依戀。這也是粗淺的例子。但他辭去政府職務,加入了 Caitanya Mahāprabhu。除非他品嚐到更好的東西,他怎麼能放棄政府工作?一定有某種趣味。這裡正在解釋這一點。

因為一切都是暫時的,當我們厭倦了物質活動,就會停止,成為放棄者。Bhoga-tyāga。「葡萄是酸的。」你們知道這個故事。一隻豺狼進入葡萄園,葡萄長得很高,它跳來跳去想摘葡萄,但失敗了,就說:「這些葡萄是酸的,沒用。」(笑聲)Karmīs 就是這樣,他們努力工作,卻無法品嚐到持久的快樂。這不可能。所以他們放棄,說 brahma satyaṁ jagan mithyā,世界是假的。他們放棄世俗活動,認為它是假的。但他們並未品嚐到 Brahma-sukha。所以又墮落了。許多 jñānī sannyāsīs 放棄世界,認為 jagat mithyā,接受 sannyāsa。但一段時間後,他們又從事政治活動、慈善活動,說:「人們因缺乏教育、食物而受苦,我來提供食物、住所、教育。」但這些問題屬於物質世界。如果 Māyāvādī sannyāsīs 認為世界是假的,為什麼還被世界的苦難激動?這是假的。但問題在於,在靈性領域,他們沒有更高的參與。(旁白:站到這邊來。或從後面弄。(印地語))

這些所謂的 sannyāsī,brahma satyaṁ jagan mithyā……《聖典博伽瓦譚》說,āruhya kṛcchreṇa paraṁ padaṁ tato patanty adhaḥ。他們辛苦登上最高境界,卻又墮落。Jagat 不是 mithyā。對 Vaiṣṇava、奉獻者來說,我們不能接受這個世界是假的。怎麼會是假的?假設你進入一個美麗的花園,樹木整齊,花朵漂亮,建築精美。花園的主人帶你去看,你卻說:「這都是 mithyā。」他會多沮喪!「我帶朋友來看花園的美,他卻說是假的。」同樣,我們不想讓 Krishna 沮喪。(笑聲)這不是我們的事。Krishna 創造了這個美好的世界。一切都很美。太陽按時升起,按時落下。月亮升起,季節變化。我們有美味的食物、果實、花朵。我們不是那種令人沮喪的人。我們不會讓 Krishna 失望。為什麼?Krishna 創造了這個美好的世界。我怎麼能說它是 mithyā?這是 Krishna 能量的副產品。Krishna 的能量不可能是假的。它是永恆的。Krishna 是永恆的。Krishna 在《博伽梵歌》中說,bhūmir āpo analo vāyuḥ khaṁ buddhir mana eva ca, bhinnā me prakṛtir aṣṭadhā。「這是我,Krishna,分離的八種能量。」Krishna 的能量是真實的。Krishna 是真實的,所以祂的能量也是真實的。從真實中不可能產生假的。如果 Krishna 是真實的,祂的能量也是真實的。因此我們不接受 Māyāvādī 的理論,說世界是假的,jagan mithyā。我們說 Brahman 是 satya,這個世界也是 satya。

區別在於,奉獻者在這個物質世界中品嚐某種特定的 rasa、滋味。但非奉獻者,karmīs、jñānīs、yogis,他們無法從這個物質世界中感受到趣味。他們短暫地感受,但當它變得乏味時,就說:「這是假的。」就像豺狼先試著摘葡萄,跳來跳去,失敗後說:「葡萄是酸的,我不要。」除了奉獻者,karmīs、jñānīs、yogis 無法品嚐 Krishna 創造的甜美。《聖典博伽瓦譚》說,ye 'nye 'ravindākṣa vimukta-māninaḥ tvay asta-bhāvād aviśuddha-buddhayaḥ。「那些認為自己通過自己的方式獲得解脫的人,他們未品嚐絕對真理,因此他們的智慧尚未淨化。」只要未達到向 Krishna 臣服的地步,他的智慧仍不完整。《博伽梵歌》說,bahūnāṁ janmanām ante jñānavān māṁ prapadyate。真正的智者,在多次輪迴的 karma、jñāna、yoga 奮鬥後,向 Krishna 臣服。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有句孟加拉語詩,kṛṣṇa ye bhaje se baḍa catura。除非非常聰明睿智,沒人能成為 Krishna 的奉獻者。第一流的智者會向 Krishna 臣服。就像 Arjuna,在理解《博伽梵歌》後,對 Krishna 說,kariṣye vacanaṁ tava,「是的,我會照做。」最初,他表現得很仁慈,說:「對面是我的兄弟、祖父、老師 Dronācārya、侄子、女婿、親戚。我不想戰鬥,讓他們享受。」這是 Arjuna 最初的決定。因此 Krishna 教導他《博伽梵歌》。教導後,Krishna 問:「現在你的立場是什麼?你的迷霧消散了嗎?你決定怎麼做?」他說:「是的,我的迷霧已消散。kariṣye vacanaṁ tava。你說什麼,我就做什麼。」這是理解《博伽梵歌》的意義。sarva-dharmān parityaja mām ekaṁ śaraṇaṁ vraja。Arjuna 改變了初衷。最初他非暴力,但後來變得暴力,作為戰士、kṣatriya,他的職責是必要時戰鬥。最初他被迷霧籠罩,kārpaṇya-doṣo upahata-svabhāvaḥ,他的本性被吝嗇遮蔽。理解《博伽梵歌》後,他恢復了真實本性。

這不是違背本性。sthāne sthitāḥ śruti-gatāṁ tanu-vāṅ-manobhiḥ。這是 Lord Brahmā 的教導,被主 Caitanya 接受。sthāne sthitāḥ。「每個人都應保持自己的位置。」Cātur-varṇyaṁ mayā sṛṣṭaṁ guṇa-karma-vibhāgaśaḥ。根據不同品質——善良、激情、無明——社會有不同分工,brāhmaṇa、kṣatriya、vaiśya、śūdra。Brāhmaṇa 是最有學問的人,懂得絕對真理,brahma jānāti iti brāhmaṇaḥ。必須有學者階層、行政者階層、生產者階層、工人階層。他們應合作,社會才完美。就像你的身體有頭部、手臂、腹部、腿部的分工。腿不比頭不重要,但頭最重要。沒有頭,手臂、腹部、腿無法運作。必須合作,但分工必須存在。這是 Krishna 的觀點。Krishna 意識的人不會說這是假的。他們利用一切為 Krishna 服務。這是 Krishna 意識運動。最科學、最權威的運動。讓人們回到原本的憲法位置,合作為 Krishna 服務。

當我們品嚐某種 rasa,那就是 bhakti-rasa。我們在解釋 Rūpa Gosvāmī 的《Bhakti-rasāmṛta-sindhu》。腿為身體服務有某種 rasa,手為身體服務有某種 rasa,頭腦也是如此。整個宇宙都是如此。因為宇宙受三種物質模式——善良、激情、無明——運作,還有混合模式。就像三種顏色:黃、紅、藍。藝術家將三色混合,變成九色,再九乘九,變成八十一種。因此有各種生命形式,840萬種。jalajā nava-lakṣāṇi sthāvarā lakṣa-viṁśati kṛmayo rudra-saṅkhyakāḥ pakṣiṇāṁ daśa-lakṣaṇam。Krishna 說,sarva-yoniṣu kaunteya sambhavanti mūrtayaḥ yāḥ。「所有不同生命形式的母親是物質自然,我是給予種子的父親。」ahaṁ bīja-pradaḥ pitā。

Krishna 宣稱每個生命都是祂的兒子,沒有說「只有印度人或印度教徒是我的兒子」。Krishna 不是宗派的神。神是唯一的,屬於印度教徒、穆斯林或其他宗教派別。宗教的定義是神給的法則。dharmaṁ tu sākṣād bhagavat-praṇītam。就像法律是國家給的命令,你不能在家製造法律。國家給公民的命令就是法律。就像在街上,這國家的法律是「靠左行」,其他國家是「靠右行」。

Guest (Indian man) 我相信在中國和俄羅斯不是這樣。

Prabhupāda
不同國家有不同法律。你不能說:「我習慣靠左開車,為什麼要靠右?」法律在那,你必須遵守。同樣,宗教是 Krishna 或神給的法則。你不能製造宗教。dharmaṁ tu sākṣād bhagavat-praṇītam。因此真正的宗教是向 Krishna 臣服。sarva-dharmān parityajya mām ekaṁ śaraṇaṁ vraja。這是真正的宗教。每個人都應遵循,這樣才能得救。Krishna 保證,ahaṁ tvāṁ sarva-pāpebhyo mokṣayiṣyāmi。人們因無明而受苦,這叫 pāpa,罪。罪犯大多不知法律,因無明犯錯,受到懲罰。因此無明是罪惡的生活。應從無明中啟發,這是真正的宗教。自己要覺悟,也要啟發他人。這是 Krishna 意識的使命。主 Caitanya Mahāprabhu 說,bhārata-bhūmite manuṣya janma haila yāra。不是貓狗動物,而是在 Bhāratavarṣa 出生為人。janma sārthaka kari' koro paropakāra。在印度,人能完成生命的使命,因為印度有真正的韋達知識。Vyāsadeva 等聖人為全人類編纂了韋達。所以在印度出生為人,應利用這知識,不應製造知識。《博伽梵歌》已有了一切。只要接受並實際應用,然後將這知識傳遍世界。這是印度的使命。

Krishna 意識運動不是宗派,也不是未經授權的,因為它基於《博伽梵歌》原文。我們不解釋《博伽梵歌》。若我解釋,就沒有《博伽梵歌》的權威。就像國家法律,你不能解釋。否則法律有什麼價值?你是外行,不能解釋韋達知識。比如牛糞是動物的糞便,但韋達說它是純淨的。韋達說動物糞便不淨,觸碰自己的糞便要立即洗澡。但牛糞是純淨的,我們在神廟裡用它塗抹。這是韋達的追隨者,不解釋。韋達說什麼就是什麼,完美無瑕。這是韋達知識。不是按我的方便解釋,成為 Vedantist。Krishna 意識運動教導你接受 Krishna 的話。sarva-dharmān parityajya。你製造了許多東西為了和平與繁榮,但失敗了。接受 Krishna 的話,你會快樂。

你越投入 Krishna 意識,Krishna 說,man-manā bhava mad-bhakto mad-yājī māṁ namaskuru。「常想我,成為我的奉獻者。」這很簡單,每個人都能做到。實際上正在發生。我們在全世界宣揚 Krishna 意識運動。這些男孩來自不同宗教、國家、信仰,但因接受 Krishna,sarva-dharmān parityajya mām ekaṁ śaraṇaṁ vraja,他們快樂了。沒有困難。人們接受它,好像早已準備好接受這教派。這是我們的經驗。問任何學生為什麼接受 Krishna 意識運動,他們會解釋。雖然這不是某個人、國家或宗教的運動,但因為 Krishna 和主 Caitanya 出現在印度,主 Caitanya 說,在 Bhāratavarṣa 出生為人,必須承擔傳播 Krishna 意識運動的責任,為全世界造福。

這不是個人宗教或野心,也不是不完美感官享受者製造的東西。它是權威的,因為《博伽梵歌》是權威的。Arjuna 完全接受,sarvam etad ṛtaṁ manye yad vadasi keśava。「Krishna,你說什麼,我完全接受,不解釋、不拒絕。」有人說:「Arjuna 是 Krishna 的朋友,可能為了讚美祂才這樣說。」不,Arjuna 給出證據:「不只是我接受,Vyāsadeva、Nārada、Asita 等偉人也接受。」這是五千年前。後來,Rāmānujācārya、Madhvācārya、Viṣṇu Svāmī、Nimbārka,甚至 Śaṅkarācārya 都接受。雖然我們 Vaiṣṇava 與 Śaṅkarācārya 在無人格與人格上有分歧,但他在《博伽梵歌》註釋中接受 Krishna 為 sai bhagavān svayaṁ kṛṣṇa。Krishna 是至尊人格神首,無疑義。Krishna 自己說,mattaḥ parataraṁ nānyat。「沒有比我更高的權威。」ahaṁ sarvasya prabhavo mattaḥ sarvaṁ pravartate。「我是一切的起源,一切從我開始。」真正有學問的人,budhā,會知道 Krishna 是本源。Brahmā 在《Brahma-saṁhitā》中說,īśvaraḥ paramaḥ kṛṣṇaḥ。Īśvara 是控制者。每個人都可以是 īśvara。比如我們的部長 Saheb 是 īśvara,控制一個部門。普通人也是 īśvara,控制他的家庭,至少控制他的狗或貓。就像現代理論說「人人都是神」。沒錯,神是 īśvara,控制者。但控制者的品質不同。我控制幾十個弟子,別人控制數百萬,控制力不同。所以每個控制者都被另一個控制者控制,沒有人是絕對的控制者。像部長 Saheb,他是控制者,但也被控制。只有 Krishna 是絕對控制者,從不受控制。Krishna 在世時,祂的歷史顯示祂只控制,從不被控制。因此《Vedic 文獻》說,īśvaraḥ paramaḥ kṛṣṇaḥ。無人格主義者說至尊控制者不是人格,但 Brahmā 說祂是人格,sac-cid-ānanda-vigraha。祂的形式是永恆、喜樂、知識的。我們的形式不是永恆的,會死亡。甚至 Brahmā 的形式也不是永恆的。Krishna 的知識是完美的,vedāhaṁ samatītāni。「我知道過去、現在、未來。」Arjuna 問 Krishna,祂說數百萬年前,祂對太陽神講述《博伽梵歌》或 bhakti-yoga。Arjuna 問:「你我最近才出生,你怎麼說對太陽神講話?」Krishna 答:「是的,我講了,我記得,你不記得。你也在場。」Krishna 和 Arjuna 是永恆的朋友。Krishna 出現時,Arjuna 也出現。但神記得,生物忘記,因為生物換身體,Krishna 不換。sambhavāmy ātma-māyayā。Krishna 以原本的身體出現,但因為像普通人,avajānanti māṁ mūḍhā mānuṣīṁ tanum āśritam,愚人認為祂是普通人。

《Bhakti-rasāmṛta-sindhu》是品嚐服務 Krishna 的滋味的科學。因此我們命名這本書為《奉獻的甘露》。它是 bhakti-rasa 的總結研究。每個人都在品嚐 rasa,否則無法工作。Krishna 說,yat karoṣi yaj juhoṣi。「無論你做什麼,kuruṣva tad mad-arpaṇam,為 Krishna 做。」不要自己拿成果,給 Krishna,你會品嚐到 bhakti-rasa,然後快樂。

關於 Gosvāmīs,Rūpa Gosvāmī 在這裡執行奉獻服務。他們是部長,放棄一切。tyaktvā tūrṇam aśeṣa-maṇḍala-pati-śreṇīm。他們是領導者,maṇḍala-pati,像 rastra-pati。他們放棄與大財主、行政官的交往,sadā tucchavat,視為微不足道。bhūtvā dīna-gaṇeśakau karuṇayā kaupīna-kanthāśritau,成為貧窮的托缽者,穿破布。Sanātana Gosvāmī、Rūpa Gosvāmī 在溫達文,一夜睡在一棵樹下,如此 vairāgya,放棄。但他們怎麼生活?gopī-bhāva-rasāmṛtābdhi-laharī-kallola-magnau-sada。他們沉浸在 gopīs 對 Krishna 的愛情之海中。他們的托缽生活只是外在,他們享受更好的東西。除非你享受更好的東西,無法放棄次等的東西。

Krishna 意識是最好的,個人或集體都如此。ānandamayo 'bhyāsāt。這是真正的生活。實際上,人們在接受。四天前我在馬尼拉,第一次訪問,全是年輕人。我們在酒店開會,容量八百人,還是爆滿。他們喜歡 Krishna 意識運動,唱頌、跳舞。這證明 Krishna 意識運動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會被接受。這是印度文化。為什麼不傳播?政府為什麼不感興趣?我的建議是,印度若想得到榮耀,必須給予東西,不是只乞求。「給我糧食、金錢、武器、工程師。」要給予東西。這樣印度才會被榮耀。我在 Berkeley 大學被印度學生問:「Swamijī,Krishna 意識運動有什麼好處?我們要技術。」我回答:「你們來學技術,我來教你們,不是來學,而是教。他們在學。」根據主 Caitanya 的使命,每個印度人都能成為老師,前提是接受前人 ācāryas 的教導。否則他們仍是乞丐。這是我的建議。

本網站使用 Cookie。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在您的電腦上儲存 Cookie。此外,您確認已閱讀並瞭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如果您不同意,請離開本網站。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