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ajahū Re Mana 註釋 1966年3月30日 紐約
Prabhupāda
這是一首奉獻者向自己的心祈求的歌曲,bhajahū re mana。Mana 意思是心。因為在當前時刻,我們的心是駕駛者,而這個身體就像一輛車……在《博伽梵歌》中也說過,bhrāmayan sarva-bhūtāni yantrārūḍhāni māyayā [博伽梵歌 18.61]。這個身體是由物質自然製造的車,活著的實體,也就是我,現在坐在由物質自然準備的這輛車上。而駕駛者是心。這個駕駛者不受我的控制。它想帶我去哪裡就去哪裡。你明白嗎?我自己無法駕駛。我雇了一個駕駛者,叫做心,這具身體是車,心就像駕駛者一樣帶我到處跑。所以,身為主人,我在無奈之下向駕駛者請求……當我無能為力時,我說:「我親愛的心,」bhajahū re mana,「我親愛的心……」Mana 就是心。「請你好好地崇拜主 Krishna。」Śrī-nanda-nandana。Śrī-nanda-nandana 指的是主 Krishna。主 Krishna 以 Vasudeva 之子的身份出現,並被 Nanda Mahārāja 接受為他的養父。所以他請求……「我在請求你崇拜主 Krishna,他是 abhaya-caraṇa。」Abhaya-caraṇa 意味著祂是無畏的庇護所。如果我們依止主 Krishna,就能從所有焦慮中解脫。就像一個無助的孩子,當他被父母照顧時,他變得無憂無慮,不是粗心,而是無憂。所以,我在請求:「我親愛的心,你不要這樣危險地駕駛。請崇拜主 Krishna,祂是無畏的庇護所。」Bhajahū re mana śrī-nanda-nandana-abhaya-caraṇāravinda re:「祂的蓮花足是無畏的庇護所。」一個依止祂的人……正如《博伽梵歌》中主說的,sarva-dharmān parityajya mām ekaṁ śaraṇaṁ vraja [博伽梵歌 18.66]。無論你說是主 Krishna 還是超意識……超意識是主 Krishna 的非人格概念,而主 Krishna 是超意識的人格概念。因為主 Krishna 不僅是超意識,祂還是至高的喜樂和至高的知識——至高知識就是超意識——以及永恆的、至高的意識、至高的喜樂。這是主 Krishna 的定義。接著,奉獻者說,durlabha mānava-janama sat-saṅge taroho e bhava-sindhu re。這個人身,這個人類的身體,是 durlabha,意思是非常珍貴。它是經過無數存在的奮鬥才得到的。我們必須經歷許多生命形態:水生動物、鳥類、樹木、爬行動物、野獸……種類繁多,總共有八百四十萬種生命形態,我們通過逐漸進化才到達這個人類身軀。這一點達爾文的進化論也接受。所以這個人身非常珍貴。因此他請求:「我親愛的心……」當然,在低等動物生命中也有心。雖然心尚未發展,但在動物生命中至少有心。在非常低等的動物狀態中,心完全沒有發展,但至少在動物生命中是有心的。現在,奉獻者請求:「這個人生,這個人類形態的生命,非常珍貴。不要浪費它。不要浪費它,你應該在聖人與智者的陪伴下使你的人生成功。」
女士
什麼?
Prabhupāda
聖人。聖人。S, A, I, N, T, S。聖人和智者。
女士
不,不。
Prabhupāda
你不知道聖人?
Girl 聖人和智者,S, A, I……
女士
聖人?
Prabhupāda
聖人。
女士
哦,聖人和智者。
Prabhupāda
是的。聖人和智者。「所以你不應該與其他人交往,你只應與聖人和智者交往,使這個珍貴的人類生命形態成功。不要浪費你的時間。你在聖人和智者的幫助下崇拜主 Krishna,使你的人生成功。」這是他的請求。「不要這樣不負責任地駕駛,把我帶入海洋。」他還請求:「我們就像在生死的海洋中。」這個物質宇宙的情況有時被解釋為海洋,而這些行星被解釋為島嶼。實際上,它們是空中的島嶼。就像我們在海中有島嶼一樣,這些行星是空中的島嶼,無數的行星。
所以他說,durlabha mānava-janama sat-saṅge tara e bhava-sindhu re。Bhava-sindhu。Bhava-sindhu 指的是這個宇宙情況,這裡的生死不斷地、一個接一個地進行。「所以你要停止這生死的循環。你要讓這個人類生命形態成功,擺脫生死的疾病。」生死對活著的實體來說是一種疾病。這不是正常狀態。由於我們被困在這個物質身體中,我們才會面臨生死。否則,我是永恆的。我是永恆的。所以他請求:「不要浪費你的時間,我親愛的心。」因為心在帶我到處跑。所以他在請求心。這是非常哲學的。這是專注,向心請求:「不要把我丟進生死的海洋。請救我,在聖人和智者的陪伴下讓你的人生成功。這是我的請求。」Bhajahū re mana śrī-nanda-nandana。所以,崇拜主 Krishna 或至尊主,同時與聖人和智者交往,這能讓我們的人生成功。
女士
你怎麼稱呼對主的奉獻?
Prabhupāda
嗯?是的。主……我們崇拜主 Krishna,祂是至高意識的象徵。因為《博伽梵歌》中說,kleśa adhikataras teṣām avyaktāsakta-cetasām。如果你採取非人格的、僅僅是意識的觀念,你必須經歷困難的過程,但如果你接受主 Krishna 這個象徵,至高意識的象徵,對你來說會更容易。是的。這是經中說的。所以主 Krishna……我可以專注我的心。我可以將我的心智活動集中在對主 Krishna 的服務上。因為祂是至高意識,所以我自動專注於至高意識。所以
bhajahū re mana śrī-nanda-nandana- abhaya-caraṇāravinda re durlabha mānava-janama sat-saṅge taroho e bhava-sindhu re
接著他說:「我現在在做什麼?我的現狀是什麼?」現狀是: śīta ātapa bāta bariṣaṇa e dina jāminī jāgi re biphale sevinu kṛpaṇa durajana capala sukha-laba lāgi' re 他說:「我日夜辛苦工作。無論是冬天、夏天還是雨季,我都得日夜操勞。如果在冬季有夜班,我得在半夜十二點去上班。即使下雪,我也得去。如果不去,我就會缺勤。所以我工作得這麼辛苦。」Śīta ātapa bāta bariṣaṇa, jāminī jāgi re。「我為了什麼而工作?」Biphale sevinu kṛpaṇa durajana:「只是為了服務那些無法保護我的人。」我們以為妻子、丈夫、孩子、親戚、朋友,還有許多與這個物質世界的關係,大家都在努力滿足自己的親人。一個有家室的人如此辛苦工作,因為他要滿足妻子、孩子、朋友和其他許多人。但我們應該意識到:「這些朋友和親戚最終無法保護我。他們既不能保護我,我也不能保護他們。」你明白嗎?每個人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此外,假如我在建造一座高樓,就像你們這個國家有很多摩天大樓的經驗,如果有人問我:「你為什麼建這麼高的樓?理由是什麼?」如果我回答:「只是為了放火燒掉它。」那人會笑:「你為了放火燒掉它,花這麼多錢建高樓?」所以這種回答就像我們現在的行為。現在,你們把死屍送到火葬場,埋進墳墓。但在印度,穆斯林和基督徒有墓地,而印度教徒則焚燒死屍。他們燒掉死屍。你明白嗎?在《聖典博伽瓦譚》中也記載了三種方式,這具身體的最終轉化將是灰燼、糞便或泥土。
女士
泥土……
Prabhupāda
泥土……
女士
糞便……
Prabhupāda
糞便,或灰燼。怎麼回事?因為死後,焚燒死屍的人,這具身體會變成灰燼。這美麗的身體將變成灰燼。而那些埋在墓地的人,會變成……哦,那是空氣。別不安,那是空氣。如果我們埋在地下,逐漸地,這具身體會變成泥土。而根據伊朗的系統,死屍被扔給禿鷹,它們會吃掉,於是變成動物的糞便。你明白嗎?這是這具身體的最後階段。所以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會死,但我們仍然如此辛苦工作。我們存銀行餘額,製作遺囑和文件,只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家庭或孩子,卻沒有時間。每個人都非常忙碌,非常忙碌。但他沒有看到:「我所做的一切,這具身體最終會變成灰燼、動物糞便或泥土。所以我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因此,啟示經典建議:「你必須維持你的身體,這沒問題。但為了單純的物質舒適,你不應該花費超過絕對需要的時間。」這意味著不要增加你身體的需求。不要增加你身體的需求。這是印度文明的標準。聖人和智者並不建議增加身體的需求。他們設計社會系統,讓人們只滿足生活的基本需要。我們需要吃飯、睡覺、住所、感官滿足,以及保護免受敵人侵害。對吧?來吧。哈哈!進來,進來。